一种双向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262阅读:3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一般螺丝批、力矩扳手之类手动工具的使用中,手在转动方向上的运动有一定的限度,不会是沿着一个方向持续进行的。这类工具中,手柄的转动轴与主轴同轴,使用时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用手朝着某个希望的方向转动手柄(例如拧紧或松开一个螺钉),然后,将手反向旋转,使该工具重新定位以便进入下一循环。在上述循环的第二部分,手的反向旋转可以是放开手柄后再重新握住,也可以是在工具中配有棘齿面机构等单向装置,使手柄反转时主轴不动,还可以是将该工具与螺钉脱离后再插入。但无论如何,手的反向旋转都不会带来紧固件的有效运动,因此成为被浪费的动作。

公告号为2030771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棘轮扳手,扳体、设置在扳体一端的开孔扳头,扳头上设有棘轮槽以及与棘轮槽相连的月牙槽,棘轮槽内设置有棘轮环,棘轮环上套有弹簧圈,月牙槽内设置有与棘轮环相配合的齿块,所述的扳体上铰接有方向扭,方向扭内设置有拨动齿块换向的空芯拨销,空芯拨销上套有弹簧,空芯拨销顶住齿块,所述的棘轮环上固定有挡圈。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通过拨动方向扭带动空心拨销拨动齿块进行转向,实现棘齿与棘轮的啮合,实现对扳手的单向转动,并通过反向操作实现扳手的双向转动;从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该扳手的零件较多且非常细小,导致在加工过的过程中需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的设备才能实现对该零件的加工,且该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了该种扳手的生产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且该种扳手的装配过程较复杂,导致工作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一步增大了劳动力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双向转动的双向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向棘轮扳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板体、转动设置在两板体之间的棘轮以及与棘轮同轴且一体设置并穿过板体的六角孔,两板体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使固定板转动卡持棘轮实现单向转动的棘爪,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过板体的拨动块,所述板体上设有供拨动块转动使棘爪卡持棘轮实现固定的滑槽,所述固定板远离棘轮的一端设有V型槽,所述板体与V型槽之间过盈连接有柔性件,所述V型槽、拨动块和固定板与板体之间的转动处处于同一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与V型槽之间对柔性件施加挤压的作用力,使柔性件处与弯曲的状态从而实现过盈连接的作用;通过手动拨动滑槽上的拨动块,使固定板围绕于板体之间的转动处发生转动,转动中的V型槽改变了柔性的施力方向,使拨动块朝向滑槽两端移动并抵触在滑槽的侧壁上,使棘爪夹持在棘轮内,实现对棘轮的单向转动;通过相同的方式反向转动拨动块,使固定板上的另一棘爪卡持在棘轮的另一侧,从而改变棘轮的转动方向,实现双向转动的作用;棘爪与固定板之间一体连接的方式导致了加工简单且该种扳手的零件较少,减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更加简单,降低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板体之间设有抵触柔性件两侧防止柔性件过度形变脱离V型槽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的设置使柔性件在发生偏移转动时,不会使柔性件发生过度的形变并对柔性件的两侧施加抵触的作用力,使柔性件不会脱离夹板与V型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块为设置在固定板上的U型通槽通过弯折固定板的方式延伸出滑槽形成所述的拨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拨动块通过弯折的方式从滑槽中延伸出,使拨动块与固定板之间实现一体连接的作用,减少连接处的存在,提升拨动块与固定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且通过弯折的方式能减少焊接步骤的存在,使加工更加方便快捷,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轮相对于六角孔的另一侧端面设有穿过板体用于驱动棘轮转动的转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的存在增加了扳手的整体体积,当扳手转动的活动空间受限且无法使六角孔套设进螺栓时,通过转动部驱动棘轮实现转动,使扳手上的六角孔以最小转动的方式套设进螺栓内,在减少扳手活动空间的前提下也能实现对螺栓的转动,提升扳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部上设有若干摩擦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摩擦纹路的设置增大转动部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使手部更好的握持转动部实现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板体远离棘轮的一端套设有握持护套,所述握持护套朝向棘轮的方向滑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握持护套的设置增大板体与手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手部更好的对扳手施加转向的作用力,带动扳手实现更好的转动;且通过握持护套滑移的设置,可延长扳手的距离,增加力臂,使手部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能更带动扳手实现转动,使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板体上沿握持护套的滑移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插销穿过握持护套延伸进插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销穿过握持护套延伸进插孔内的方式,对握持护套沿滑移方向实现限位固定,使手部在握持住握持护套进行转动时,不会使握持护套与板体之间发生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护套与插销之间连接有驱动插销朝向插孔移动的拉伸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伸弹簧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带动插销朝向插孔移动,使插销在不受到作用力的前提下不会与握持护套之间发生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护套外包覆有柔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性层的柔软特性,使手部在握持住握持护套时实现柔性的接触,减少握持护套对于手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增加手部的舒适性,使手部实现对握持护套更好的施力;且柔性层的设置能增加手部与握持护套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更好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块的自由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半球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半球面的设置增大手部与拨动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手部更好的带动拨动块实现转动,并减少手部受到的集中作用力,对手部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固定板上的拨动块与棘爪之间均与固定板之间一体连接,通过柔性件带动拨动块抵触在滑槽中并使棘爪卡持在棘轮上,实现扳手的双向转动,且零件少安装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棘轮扳手的立体图;

图2为双向棘轮扳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棘轮;3、六角孔;4、固定板;5、棘爪;6、拨动块;7、滑槽;8、V型槽;9、柔性件;10、限位板;11、U型通槽;12、转动部;13、摩擦纹路;14、握持护套;15、插孔;16、插销;17、拉伸弹簧;18、柔性层;19、半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双向棘轮2扳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板体1,两板体1之间转动连接有棘轮2,棘轮2的一端面穿出板体1设有一体连接的六角孔3,另一端面穿出板体1设有一体连接用于驱动棘轮2转动的驱动部,驱动部上设有若干摩擦纹路13;两夹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对称设置有使固定板4转动卡持棘轮2实现单向转动的棘爪5,固定板4上设有U型通槽11通过弯折固定板4的方式延伸出板体1形成拨动块6,拨动块6的自由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半球面19,板体1上设有供拨动块6转动使棘爪5卡持棘轮2实现固定的滑槽7;固定板4远离棘轮2的一端设有V型槽8,板体1与V型槽8之间过盈连接有柔性件9,柔性件9为金属片,V型槽8、拨动块6和固定板4与板体1之间的转动处处于同一直线;两板体1远离棘轮2的一端套设有握持护套14,握持护套14朝向棘轮2的方向滑移设置,板体1上沿握持护套14的滑移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5,插销16穿过握持护套14延伸进插孔15中,握持护套14与插销16之间连接有驱动插销16朝向插孔15移动的拉伸弹簧17,握持护套14外包覆有柔性层18。

参考图1和图2, 扳手上的固定板4在静止状态时,板体1与固定板4之间连接的柔性件9在受到相互的挤压力使柔性件9处于弯曲形变的状态,弯曲的柔性件9改变了力的施加方向,使柔性将抵触V型槽8的槽壁并使固定板4围绕于板体1之间的转动处发生转动,使拨动块6抵触滑槽7的一侧并使棘爪5卡持棘轮2,实现棘轮2的单向转动,通过将拨动块6朝向另一侧拨动的方式,改变棘轮2的逆向转动;根据掰动螺栓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大小,改变插销16在插孔15中的位置,增加力臂,实现更好的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