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箱锁扣拉杆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332阅读:1475来源:国知局
手套箱锁扣拉杆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箱锁扣拉杆套。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手套箱是副驾驶的驾驶台下侧的储物盒,它是汽车内饰的重要部分,有频繁的使用率,且非常的实用。

现有的手套箱通过拉动拉杆的方式来开启手套箱门。容易引起以下问题,左右拉杆在拉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同步性不高,导致有时会让锁扣难以被打开,此时硬性拉手套箱,容易导致拉杆或者锁扣的磨损或者损坏,降低了整个手套箱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手套箱锁扣拉杆套,以解决左拉杆和右拉杆难以同步移动和易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手套箱锁扣拉杆套,包括箱体壳、锁体、左拉杆和右拉杆,所述锁体固定安装在箱体壳内表面上,箱体壳外表面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锁体连接;所述箱体壳内表面上端设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述第一拉环的一端与第一卡扣连接,第二拉环的一端与第二卡扣连接,所述左拉杆的上端连接第一拉环的另一端,所述右拉杆的上端连接第二拉环的另一端,所述左拉杆与右拉杆呈V型设置;还包括可伸缩的拉杆套,所述拉杆套水平设置,所述拉杆套的左端与左拉杆固定连接,拉杆套的右端与右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左拉杆的下端与锁体连接,所述右拉杆的下端与锁体连接。

基础方案的原理:首先手套箱处于关闭状态,在操作时,拉动箱体壳外侧的把手,把手上的力作用到锁体上,锁体带动左拉杆和右拉杆向下移动,固定连接在左拉杆和右拉杆之间的拉杆套促使左拉杆和右拉杆向下同步移动,同时拉杆套向下移动而且被压缩;此时左拉杆拉动第一拉环,第一拉环拉动打开第一卡扣,同时右拉杆拉动第二拉环,第二拉环拉动打开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同时开启,打开了手套箱,放松把手后,各个结构复位。关闭手套箱时,只需按压箱体壳的上端,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会受到力的作用,在挤压作用下先开启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后关闭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进而关闭手套箱。

基础方案的优点:1、箱体壳上端设置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通过卡扣的形式来实现手套箱的开合,让手套箱的关闭更简单易行;2、常规的手套箱的拉杆会出现若左拉杆和右拉杆不同步,拉杆受力不均,进而无法打开手套箱,在此情况下继续拉动把手,可能会导致拉杆损坏,降低手套箱的寿命;但通过对左拉杆和右拉杆呈V型设置,且在左拉杆和右拉杆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拉杆套,拉杆套的设置让左拉杆和右拉杆在上下移动时保持同步,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拉杆的正常工作。

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锁体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拨动杆、左齿条和右齿条,所述把手与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上设有能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轮齿,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左齿条啮合,左齿条与左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右齿条啮合,右齿条与右拉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打开手套箱时,把手上的力传递到拨动杆上,拨动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左拉杆固定连接的左齿条,从动齿轮带动与右拉杆固定连接的右齿条,可靠的机械传动能够将手套箱开启和关闭。

优选方案2:作为优选方案1的优选,所述箱体壳内侧面上安装有罩住锁体、第一拉环、第二拉环、左拉杆和右拉杆的盖板。通过上述设置,盖板只罩住了锁体、第一拉环、第二拉环、左拉杆和右拉杆部分,并未覆盖整个壳体盖,一方面能够保护锁体、第一拉环、第二拉环、左拉杆和右拉杆形成的机械结构,避免暴露损坏,另一方面未覆盖的部分能够让手套箱的容置空间保持最大,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优选方案3:作为优选方案2的优选,所述左齿条和右齿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橡胶圈。通过上述设置,用于限制左齿条和右齿条上下移动的位移,防止左齿条和右齿条向上复位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到达齿条的下端,不易与齿条再次啮合;设置橡胶圈的限位环,是为了让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接触到限位环时,齿轮的转动会立即停止,且橡胶圈不会让齿轮上的轮齿损坏。

优选方案4:作为优选方案3的优选,还包括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左拉杆穿过左滑块的通孔,所述右拉杆穿过右滑块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左拉杆和右拉杆为间歇配合,所述左滑块与右滑块固定安装在箱体壳内侧。通过上述设置,在左拉杆和右拉杆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左拉杆在左滑块的通孔内滑动,右拉杆在右滑块的通孔内滑动,进一步加强左拉杆和右拉杆的同步性。

优选方案5: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均为拉伸弹簧。通过上述设置,左拉杆和右拉杆在下移的过程中对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施加的拉力是倾斜的,拉伸弹簧的能够被斜向拉伸后继续传递拉力,拉伸弹簧的回复力强,在放松把手后,拉伸弹簧能够促使左拉杆和右拉杆快速回复原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套箱锁扣拉杆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套箱锁扣拉杆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壳10、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第一拉环103、第二拉环104、把手20、主动齿轮301、从动齿轮302、左齿条303、右齿条304、限位环305、左拉杆401、右拉杆402、左滑块403、右滑块404、拉杆套405、盖板5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手套箱锁扣拉杆套,包括箱体壳10、锁体、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锁体固定安装在箱体壳10内侧,与锁体对应的箱体壳10外侧表面上安装了把手20;箱体壳10内侧上沿安装了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第一拉环103和第二拉环104,且第一拉环103和第二拉环104选用的是拉伸弹簧,第一拉环103的上端与第一卡扣10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环104的上端与第二卡扣102的下端固定连接,卡扣的结构让手套箱的开合更简单易行。

锁体包括了主动齿轮301、从动齿轮302、拨动杆、左齿条303和右齿条304,把手20与拨动杆固定连接,拨动杆上设有能与主动齿轮301啮合的轮齿,主动齿轮301与从动齿轮302啮合,且主动齿轮301和从动齿轮302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主动齿轮301与左齿条303的右侧啮合,左齿条303的上端与左拉杆401的下端固定连接,从动齿轮302与右齿条304的左侧啮合,右齿条304的上端与右拉杆402的下端固定连接;左齿条303和右齿条304的上下端均设有材质为橡胶的限位环305,能够限定左齿条303和右齿条304的位移,还能够防止主动齿轮301和从动齿轮302的轮齿被损坏。

左拉杆401与右拉杆402呈V型设置,左拉杆40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环103的下端,右拉杆402的上端连接第二拉环104的下端,实现力的传递;拉杆套405水平设置在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之间,拉杆套405的左端与左拉杆401右侧固定连接,拉杆套405的右端与右拉杆402左侧固定连接,拉杆套405能够保证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向下位移的同步性,让第一拉环103和第二拉环104受力均匀,顺利的打开手套箱。

此外,锁体、第一拉环103、第二拉环104、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被盖板50罩住,盖板50固定安装在箱体壳10内侧,能够保护盖板50内的机械结构,为手套箱留出尽量多的容置空间;左拉杆401上安装了左滑块403,左拉杆401与左滑块403上的通孔为间歇配合,右拉杆402上安装了右滑块404,右拉杆402与右滑块404上的通孔为间歇配合,左滑块403和右滑块404均固定安装在箱体壳10内侧,让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的位移方向受到进一步的限定,加强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在操作时,首先手套箱处于关闭状态,开启手套箱时,拉动箱体壳10外表面的把手20,把手20上的力传递到拨动杆上,拨动杆带动主动齿轮301转动,与主动齿轮301啮合的从动齿轮302转动,主动齿轮301进而带动与左拉杆401固定连接的左齿条303,从动齿轮302带动与右拉杆402固定连接的右齿条304;左齿条303带动左拉杆401向下移动,右齿条304带动右齿条304向下移动,在固定连接在左拉杆401和右拉杆402之间的拉杆套405的作用下,实现同步移动,拉杆套405也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同时拉杆套405被压缩,同时左拉杆401在左滑块403的通孔内滑动,右拉杆402在右滑块404的通孔内滑动;此时左拉杆401拉动第一拉环103,第一拉环103拉动打开第一卡扣101,同时右拉杆402拉动第二拉环104,第二拉环104拉动打开第二卡扣102;第一卡扣101和第二卡扣102同时开启,打开了手套箱,此时放松把手20,各个机械结构将会复位。只需按压箱体壳10的上端,第一卡扣101和第二卡扣102会受到力的作用,在挤压作用下先开启第一卡扣101和第二卡扣102,后关闭第一卡扣101和第二卡扣102,进而关闭手套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优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