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边圆盘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618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刀,尤其涉及一种修边圆盘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去毛刺方式是采用钢锉,砂纸,磨头去打磨物体,钢锉效率低且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关,去完毛刺后表面光洁度不好掌握,砂纸清理毛刺,效率太低,长时间使用工人易疲劳,且不耐用;磨头噪音高,粉尘多,危险系数大,且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关,去完毛刺后表面光洁度更不好掌握。而修边刀使用安全,快捷,方便,无噪声粉尘污染,使用极其简单对工人熟练程度关系不大;修边圆盘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工具,其去除毛刺边缘的效果和速度更佳,光洁度更是手工修边刀所不能匹敌的。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20228083.5,申请日为2014.05.06《弧形修边刀》,该实用新型的尖状的自由端可以更加方便的伸入狭小的空间内工作。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安全防护功能欠缺,容易对工件造成破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全防护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修边圆盘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修边圆盘刀,包括圆盘刀、挡圈和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刀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刀刃,所述两个刀刃之间成型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中嵌入有挡圈;所述圆盘刀的一侧端面上还设置有摩擦片。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刀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全防护功能完善,实用性强,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修边圆盘刀,包括圆盘刀1、挡圈2和摩擦片3;圆盘刀1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孔11,圆盘刀1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刀刃12,两个刀刃12之间成型有梯形槽13,梯形槽13中嵌入有挡圈2,挡圈2可以防止在修边过程中对工件造成过度切削,进而造成报废的现象;圆盘刀1的一侧端面上还设置有摩擦片3,摩擦片3可以与刹车机构搭配,从而起到快速停止转动的作用,以免对工件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