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379发布日期:2018-12-05 18:4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于车辆的开闭体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车窗玻璃升降的玻璃升降器、使滑拉门开闭的车门开闭装置等 汽车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中多采用将操作用线材插通于管状的外筒的 内部、以线材能够进退的方式引导线材并通过移动线材来驱动开闭体 (车窗玻璃、滑拉门)的构造。外筒与供卷绕线材的筒、将带轮支承得 能够旋转的收容部件、具有引导线材的引导槽的线材引导部件等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5101号公报。

这种收容部件、线材引导部件具有供外筒的端部插入的外筒插入 部。外筒插入部是供外筒沿轴线方向插入的凹状部分,在使用沿规定方 向移动的模具对收容部件、线材引导部件进行成形时,若为外筒插入部 的凹设方向朝向与该模具的分型方向不同的方向(插入于外筒插入部的 外筒的轴线方向)的形态,则需要向该凹设方向移动的其它模具,而存 在模具构造复杂化并且成形时的作业工时增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鉴于以上问题而产生,目的在于提供生产率优异的车辆 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通过驱动线材而使开闭体开闭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为对象,具备:外筒,其在内部插通有线材;卷绕部件,其卷绕线材;以及收容部件,其将卷绕部件收容于收容部,并将外筒的端部插入外筒插入部。卷绕部件被以能够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收容部件的收容部,外筒的端部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相对于外筒插入部插入。收容部件在外筒插入部具有朝向上方的插入部开口,在收容部具有朝向上方或下方的收容部开口。而且,外筒插入部具有防止外筒从插入部开口向上方脱出的防脱部和在下方与防脱部对置的贯通孔,外筒插入部构成为,朝向上下方向观察,防脱部位于收纳于贯通孔的外形范围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以如下通过驱动线材而使开闭体开闭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为对象,具备:外筒,其在内部插通有线材;线材引导部件,其通过引导槽引导线材,并使外筒的端部插入外筒插入部。线材引导部件在外筒插入部具有朝向外筒的径向中的第一方向的插入部开口,与该插入部开口连续地在引导槽形成开口。并且,外筒插入部具有:防脱部,其防止外筒从插入部开口向第一方向脱出;和贯通孔,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与防脱部对置,外筒插入部构成为,朝向第一方向观察,防脱部位于收纳于贯通孔的外形范围内的位置。

优选为,设置于外筒插入部的贯通孔具有在外筒的径向上分离的一对边缘部,该一对边缘部的间隔设定得小于外筒的直径。

可以设定为如下方式,在外筒插入部,在插入部开口的两侧设置两个防脱部,在位于在下方(或者第二方向)与插入部开口对置的位置的桥接部的两侧设置两个贯通孔。

可以在外筒插入部,在不与插入部开口和贯通孔重叠的区域,设置包围外筒插入部的外周部分的肋。

本实用新型还以卷绕部件旋转而驱动线材来使开闭体开闭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为对象,该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具有:外筒,其在内部插通有线材;卷绕部件,其卷绕线材;以及收容部件,将卷绕部件收容于收容部,且外筒的端部插入外筒插入部。卷绕部件被以能够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收容部件的收容部,外筒的端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于外筒插入部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具备沿上下方向接近或分离地移动而形成收容部件的上模和下模。使用上模在外筒插入部形成朝向上方的插入部开口,并且形成防止上述外筒从插入部开口向上方脱出的防脱部的外表面。使用下模,在外筒插入部中的在下方与防脱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朝向上下方向观察呈将防脱部收容于外形范围内的形状的贯通孔,并且形成防脱部的内表面。进而使用上模和下模中的任一个,在收容部形成朝向上方或者下方开口的收容部开口。

根据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筒插入部,在与防止外筒从开口脱出的防脱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贯通孔,由此制造的自由度提高,能够提高将具有外筒插入部的收容部件、线材引导部件作为构成要素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升降器的主视图。

图2是玻璃升降器的后视图。

图3是玻璃升降器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引导带轮和带轮托架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引导带轮和带轮托架附近的俯视图。

图6是带轮托架的立体图。

图7是带轮托架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沿图7的VIII-VIII线材的带轮托架的截面和形成带轮托架的模具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9是筒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筒壳体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沿图10的XI-XI线材的筒壳体的截面和形成筒壳体的模具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2是线材引导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I箭头观察线材引导部件的图。

图14是沿图12的XIV箭头观察线材引导部件的图。

图15是沿图12的XV箭头观察线材引导部件的图。

图16是沿图15的XVI-XVI线材的线材引导部件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沿图16的XVII-XVII线材的线材引导部件的截面和形成线材引导部件的模具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7的XVIII-XVIII线材示出了在外筒插入部内具有凹部的类型的带轮托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说明针对对使车门的窗开口开闭的车窗玻璃(开闭体)进行驱动的玻璃升降器使用的实施方式。图1至图3所示的玻璃升降器10安装于车辆的车门面板(省略图示)内,使车窗玻璃(省略图示)升降。图3以箭头示出将玻璃升降器 10安装于车辆的车门的状态下的车外侧和车内侧的朝向。玻璃升降器10 具有纵长部件即导轨11,导轨11借助在长边方向上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托架12、13固定于车门面板(内板)。在该固定状态下,导轨11以使其长边方向大致朝向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方式配设。

支承车窗玻璃的滑座14(玻璃载体)被支承为能够沿导轨11的长边方向移动。在滑座14连接有一对线材15、16(图2)各自的一端。如图4和图5所示,在导轨11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附近固定有带轮托架(收容部件)30,在带轮托架30上引导带轮(卷绕部件)17被借助带轮支承轴19支承得能够旋转。图6和图7示出了成为引导带轮17的旋转中心的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将沿轴线19x的方向设为带轮托架30的上下方向。线材15从滑座14沿导轨11向该导轨11的一端方向延伸,由形成于引导带轮17的外周面上的线材引导槽支承。与线材 15的进退相对应地,引导带轮17以轴线19x为中心旋转。在导轨11 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附近设置有线材引导部件18,线材16沿导轨11 从滑座14向该导轨11的另一端延伸,并被线材引导部件18引导。线材引导部件18相对于导轨11固定,线材16被支承为能够沿形成于线材引导部件18的线材引导槽90(图14、图16)进退。

从引导带轮17引出的线材15插通于管状的外筒21内,卷绕于在与外筒21连接的筒壳体(收容部件)20内设置的卷取筒(卷绕部件) 23,从线材引导部件18引出的线材16插通于管状的外筒22内,卷绕于在与外筒22连接的筒壳体(收容部件)20内设置的卷取筒(卷绕部件)23。图10中以双点划线概念性地示出卷取筒23的外形形状,在卷取筒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供线材15、16卷绕的螺旋槽。外筒21的一端与带轮托架30连接,另一端与筒壳体20连接,线材15能够在被规定了两端位置的外筒21内滑动。外筒22的一端与线材引导部件18连接,另一端与筒壳体20连接,线材16能够在被规定了两端位置的外筒 22内滑动。将外筒21中的与带轮托架30连接一侧的端部设为轨道侧端部21a,将外筒22中的与线材引导部件18连接的一侧的端部设为轨道侧端部22a。另外,将外筒21中的与筒壳体20侧连接的一侧的端部设为筒侧端部21b,将外筒22中的与筒壳体20侧连接的一侧的端部设为筒侧端部22b。

筒壳体20固定于车门面板(内板)。卷取筒23因马达单元25的马达25a的驱动力而旋转。当卷取筒23正反旋转时,线材15、16中的一者向卷取筒23的螺旋槽卷绕的卷绕量增大,另一者从卷取筒23的螺旋槽抽出,滑座14因该一对线材15、16的牵引和松弛的关系而沿导轨11 移动。车窗玻璃与滑座14的移动相对应地升降。

下面,对与外筒21、22连接的带轮托架30、筒壳体20及线材引导部件18进行说明。如图4至图7所示,带轮托架30具有带轮收容部31 (收容部)和外筒插入部32。带轮收容部31形成由底部33和在其周边形成的圆筒状的立壁34围起的空间,底部33的相反一侧开口,作为收容部开口31a。在底部33形成有圆形孔35,带轮支承轴19通过圆形孔 35向带轮收容部31内突出,引导带轮17借助带轮支承轴19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带轮收容部31内。

外筒插入部32从带轮收容部31的立壁34朝向侧方、即向与轴线 19x交叉(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在外筒插入部32中能够插入外筒 21的轨道侧端部21a,图7示出轨道侧端部21a相对于外筒插入部32 插入的插入方向即插入轴线32x。将沿该插入轴线32x的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32的轴线方向,将以插入轴线32x为中心的回旋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32的周向。插入轴线32x与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不平行,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玻璃升降器10的完成状态下,外筒插入部32从带轮收容部31向筒壳体20的方向突出。在外筒插入部32的内部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插通槽36。插通槽36具有:窄槽部36a,其从与立壁34的内周面连通的一端形成至外筒插入部32的在轴线方向上的中途;管支承槽部36b,其与窄槽部36a连续形成,内径大于窄槽部36a;以及漏斗状内表面的导入槽部36c,其内径随着从管支承槽部36b朝向外筒插入部32的顶端侧行进而缓缓增大。窄槽部36a的内径被设定为能够供线材15可滑动地插通而外筒21无法插入的大小。管支承槽部36b 具有能够供插入外筒21的内径。如图6所示,在窄槽部36a和管支承槽部36b的边界的台阶部分形成有插入限制面37。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被沿插入轴线32x从导入槽部36c侧插入于管支承槽部36b内,通过轨道侧端部21a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37抵接,而限制轨道侧端部 21a进一步插入(图4、图5所示的状态)。

如图6至图8所示,在外筒插入部32设置有朝向沿带轮支承轴19 的轴线19x的方向(插入于外筒插入部32的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 的径向)中的一个方向贯通插通槽36的内外的狭缝状的开口(插入部开口)38。开口38在外筒插入部32的轴线方向上的从窄槽部36a形成至管支承槽部36b,在与管支承槽部36b对应的范围,设置有隔着开口 38对置地位于周向上的两侧的一对防脱部39。如图8所示,开口38的宽度小于外筒21的直径,在将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插入到管支承槽部36b的状态下,由一对防脱部39限制外筒21从开口38脱出(向图8中的上方移动)。线材15的直径小于开口38的宽度,线材15能够通过开口38相对于插通槽36内插入脱离。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外筒插入部32进一步形成有一对贯通孔40。贯通孔40在外筒插入部32的轴线方向上形成于与一对防脱部39对应的位置,在沿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的方向(插入到外筒插入部32中的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的径向)上朝向与开口38相反的方向(图8中的下方)贯通。换言之,在将形成有开口38一侧(图8的上侧)设定为插通槽36的顶面侧的情况下,一对贯通孔40贯通插通槽36的底面侧的壁部而形成。在一对贯通孔40之间的周向上的位置形成有桥接部41。桥接部41 沿外筒插入部32的轴线方向延伸,将插入限制面37和导入槽部36c连接。如图8所示,桥接部41位于在沿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的方向上与开口38对置的位置,一对贯通孔40位于与一对防脱部39对置的位置。在沿轴线19x观察各贯通孔40时,各贯通孔40的投影面积被设定为等于与在轴线19x方向上对置的关系下的防脱部39的投影面积或在其之上,若从贯通孔40侧向防脱部39侧(即从与图7相反侧)观察外筒插入部32,则处于对应的防脱部39收纳于各贯通孔40的外形范围内的位置关系。

在外筒插入部32的外表面突出形成有加强肋42。在外筒插入部32 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隔着贯通孔40位置不同的一对加强肋42,各加强肋42在除了开口38的形成部分以外的区域形成为在周向上包围外筒插入部32的形状。借助加强肋42,外筒插入部32的刚度提高。

在组装玻璃升降器10时,将从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突出的线材15通过开口38插入于外筒插入部32的插通槽36内,并且将轨道侧端部21a从导入槽部36c沿插入轴线32x插入到插通槽36内。轨道侧端部21a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37抵接,而决定外筒21在插入轴线32x 方向上的位置。导入槽部36c形成于漏斗状内表面,由此容易实施轨道侧端部21a向插通槽36的插入。线材15被从插通槽36引导到带轮收容部31内,并被支承(卷绕)于引导带轮17的外周面上的线材引导槽。这样,在将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组装于带轮托架30的外筒插入部 32的状态(图1至图5)下,线材15能够相对于外筒21进退,引导带轮17随着线材15的进退而旋转。

带轮托架30是由合成树脂等材质构成的成形品,使用图8所示的模具(上模)45和模具(下模)46成形。图8示出带轮托架30中的形成外筒插入部32的部分的模具结构。模具45和模具46能够在沿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的方向上改变相互的间隔,能够接近至相互的限制面47、48抵接的位置。此外,可以采用将模具45和模具46中的任一者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并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移动的定模的方式和将两者都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的方式中的某个方式。带轮托架30的带轮收容部31是在沿带轮支承轴19的轴线19x的方向上敞口的凹部,因此能够由在沿轴线19x的方向(图8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模具 45和模具46形成。带轮收容部31的收容部开口31a由设置于模具45 的突出部(省略图示)形成。

与带轮收容部31相同,外筒插入部32也能仅由模具45和模具46 形成。如图8所示,模具45和模具46具有相互对置的凹部49、50。模具45具有从凹部49的底部突出的突起51,模具46具有从凹部50的底部突出的突起52。突起52呈具有从顶端凹设至规定深度的中间凹部53 的叉形状,能够供突起51插入到中间凹部53内。突起51的突出量小于中间凹部53的深度,在将突起51插入到最深的状态(限制面47、48 抵接的状态)下,在突起51的顶端与中间凹部53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在对带轮托架30进行成形时,若使模具45和模具46接近至限制面47 与限制面48抵接,则由凹部49和凹部50的内表面形成包括加强肋42 在内的外筒插入部32的外表面形状。另外,突起51通过模具45与模具46接近而插入中间凹部53内,由突起51与突起52的组合形成管支承槽部36b的内部空间。在形成该插通槽36时,由突起51形成开口 38,由叉形状的突起52形成一对贯通孔40。另外,由叉形状的突起52 的顶端附近形成一对防脱部39的内表面,由凹部49中与各突起52的顶端附近对置的区域形成一对防脱部39的外表面。在限制面47与限制面48抵接的状态下,在突起51的顶端与中间凹部53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借助该间隙形成桥接部41。

这样,通过将在沿轴线19x的方向上同与开口38相邻的防脱部39对置的贯通孔40设置于外筒插入部32,无需使用沿插入轴线32x方向移动的其它模具,使用模具45和模具46就能形成包括沿插入轴线32x方向延伸的插通槽36在内的外筒插入部32整体。由此能够简化用于使带轮托架 30成形的模具构造,提高包括带轮托架30在内的玻璃升降器10的生产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筒壳体20具有筒收容部(收容部)60和一对外筒插入部61、62。筒收容部60形成由底部63和在其周边形成的圆筒状的立壁64围起的空间,底部63的相反一侧开口,作为收容部开口60a。圆筒状的筒支承轴65从底部63突出,卷取筒23借助筒支承轴65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筒收容部60内。图9和图10示出了成为卷取筒 23的旋转中心的筒支承轴65的轴线65x。将沿轴线65x的方向设为筒壳体20的上下方向。在筒壳体20,与筒收容部60连通的线材插通路 60b和线材插通路60c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玻璃升降器10的完成状态下的带轮托架30和线材引导部件18的方向)形成,在线材插通路60b 的顶端设置有外筒插入部61,在线材插通路60c的顶端设置有外筒插入部62。

外筒插入部61和外筒插入部62分别朝向与轴线65x交叉(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在外筒插入部61中能够插入外筒21的筒侧端部21b,在外筒插入部62中能够插入外筒22的筒侧端部22b。图10示出筒侧端部21b相对于外筒插入部61插入的插入方向即插入轴线61x和筒侧端部22b相对于外筒插入部62插入的插入方向即插入轴线62x。将沿插入轴线61x的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61的轴线方向,将沿插入轴线62x 的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62的轴线方向,将以插入轴线61x为中心的回旋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61的周向,将以插入轴线62x为中心的回旋方向称为外筒插入部62的周向。

外筒插入部61和外筒插入部62具有与之前说明的带轮托架30中的外筒插入部32相同的结构。这里,以外筒插入部62为代表进行说明,但外筒插入部61也构成为与外筒插入部62相同,在图中,对在外筒插入部61和外筒插入部62都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外筒插入部62的内部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插通槽66,插通槽66具有:窄槽部66a,其与线材插通路60c(在外筒插入部61中为线材插通路60b)连通;管支承槽部66b,其与窄槽部66a连续形成;以及漏斗状内表面的导入槽部66c,其内径随着远离管支承槽部66b而缓缓增大。如图9所示,在窄槽部66a和管支承槽部66b的边界的台阶部分形成有插入限制面67,从导入槽部66c侧插入于管支承槽部66b 内的外筒22的筒侧端部22b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67抵接,决定外筒 22向外筒插入部62插入的插入位置。

在外筒插入部62朝向沿筒支承轴65的轴线65x的方向(插入到外筒插入部62的外筒22的筒侧端部22b的径向)中的一个方向设置有贯通插通槽66的内外的狭缝状的开口(插入部开口)68。开口68在外筒插入部62的从窄槽部66a形成至管支承槽部66b,在与管支承槽部36b 对应的范围内,设置有位于隔着开口68对置的位置的一对防脱部69。如图11所示,在管支承槽部66b中插入了外筒22的筒侧端部22b的状态下,由一对防脱部69限制外筒22从开口68脱出(向图11中的上方移动)。线材16的直径小于开口68的宽度,线材16能够通过开口68 相对于插通槽66内插入脱离。

在外筒插入部62,在沿筒支承轴65的轴线65x的方向上与一对防脱部69对置的位置上,形成一对贯通孔70,在一对贯通孔70之间的周向上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插入限制面67与导入槽部66c的桥接部71。各贯通孔70贯通形成于沿轴线65x的方向中与开口68相反一侧的壁部,桥接部71位于在沿轴线65x的方向上与开口68对置的位置。在沿轴线65x观察各贯通孔70时,各贯通孔70的投影面积被设定为等于处于在轴线69x 方向上对置的关系下的防脱部69的投影面积或在其之上,若从贯通孔70 侧朝向防脱部69侧(即从与图10相反侧)观察外筒插入部62,则处于对应的防脱部69收纳于各贯通孔70的外形范围内的位置关系。

在外筒插入部62的外表面,以在轴线方向上隔着贯通孔70的位置关系,突出形成有一对加强肋72。各加强肋72在除了开口68的形成部分以外的区域,呈在周向上包围外筒插入部62的形状。

在组装玻璃升降器10时,将从外筒22的筒侧端部22b突出的线材 16通过开口68插入于外筒插入部62的插通槽66内,并且将筒侧端部 22b从导入槽部66c沿插入轴线62x插入于插通槽36内。筒侧端部22b 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67抵接而决定外筒22在插入轴线62x方向上的位置。线材16从插通槽66通过线材插通路60c被引导到筒收容部60内,卷绕于卷取筒23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这样,在将外筒22的筒侧端部 22b组装于筒壳体20的外筒插入部62的状态(图1至图3)下,线材 16能够相对于外筒22进退,线材16向螺旋槽卷绕的卷绕量与卷取筒 23的旋转相对应地变化。外筒21(筒侧端部21b)相对于外筒插入部 61的安装和线材15相对于卷取筒23的卷绕也同样实施。

在筒壳体20安装马达单元25。如图1至图3所示,马达单元25具有马达25a、齿轮箱25b及盖部25c。在齿轮箱25b内置一边使马达25a 的输出轴的旋转减速一边将其传递的减速齿轮系,将马达25a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系传递的嵌合轴(省略图示)从盖部25c突出。盖部 25c覆盖从筒壳体20的收容部开口60a至开口68这段区间的开口部分,从盖部25c突出的嵌合轴在筒收容部60内与卷取筒23(图10)嵌合,马达25a的驱动力能够传递到卷取筒23。

筒壳体20是由合成树脂等材质构成的成形品,使用图11所示的模具(上模)75和模具(下模)76成形。模具75和模具76能够在沿筒支承轴65的轴线65x的方向上改变相互的间隔,相互的限制面77、78 能够接近至抵接的位置。可以采用将模具75和模具76中的任一者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并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移动的定模的方式和将两者都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的方式中的某个方式。筒壳体20的筒收容部60 是在沿筒支承轴65的轴线65x的方向上敞口的凹部,因此能够由在沿轴线65x的方向(图11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模具75和模具76 形成。筒收容部60的收容部开口60a由设置于模具75的突出部(省略图示)形成。

与筒收容部60相同,外筒插入部62也能仅由模具75和模具76形成。如图11所示,模具75和模具76具有相互对置的凹部79、80,模具75具有从凹部79的底部突出的突起81,模具76具有从凹部80的底部突出的叉形状的突起82和凹设于突起82间的中间凹部83。突起81 能够插入于中间凹部83,突起81的突出量小于中间凹部83的深度。在对筒壳体20成形时,若使模具75和模具76接近至限制面77与限制面 78抵接,则由凹部79和凹部80的内表面形成包括加强肋72在内的外筒插入部62的外表面形状。另外,通过模具75和模具76的接近,突起81插入于中间凹部83内,由突起81和突起82的组合形成管支承槽部66b的内部空间。此时,由突起81形成开口68,由叉形状的突起82 形成一对贯通孔70。另外,由叉形状的突起82的顶端附近形成一对防脱部69的内表面,由凹部79中的与各突起82的顶端附近对置的区域形成一对防脱部69的外表面。在限制面77和限制面78抵接的状态下,在突起81的顶端与中间凹部83的底部之间有间隙,借助该间隙形成桥接部71。图11示出外筒插入部62的成形,外筒插入部61也由相同的模具结构(即模具75和模具76)形成。

这样,通过将在沿轴线65x的方向上同与开口68相邻的防脱部69对置的贯通孔70设置于外筒插入部61、62,无需使用沿插入轴线61x、62x 方向移动的其它模具,使用模具75和模具76就能形成包括沿插入轴线61x 方向延伸的插通槽66在内的外筒插入部61整体和包括沿插入轴线62x方向延伸的插通槽66在内的外筒插入部62整体。由此,能够简化用于对筒壳体20进行成形的模具构造,提高包括筒壳体20在内的玻璃升降器10 的生产率。

如图12至图16所示,线材引导部件18具有:圆弧状的线材引导槽(引导槽)90,其对从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伸出的线材16进行支承;和外筒插入部91,其能够供插入轨道侧端部22a。线材引导槽90 具有在玻璃升降器10的完成状态(图1至图3)下大致朝向下方的开口 92。

线材引导部件18的外筒插入部91具有与带轮托架30中的外筒插入部32、筒壳体20中的外筒插入部61和外筒插入部62相似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外筒插入部91内形成沿轨道侧端部22a的插入方向即插入轴线91x(图12)贯通的插通槽93,插通槽93与线材引导槽90连通。插通槽93具有:管支承槽部93a,其能够供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 插入;和导入槽部93b,其内径随着远离管支承槽部93a向外筒插入部 91的顶端侧行进而缓缓增大。在线材引导槽90和管支承槽部93a的边界的台阶部分形成有插入限制面94(图16)。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 沿插入轴线91x从导入槽部93b侧插入管支承槽部93a内,轨道侧端部 22a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94抵接,由此限制轨道侧端部22a进一步插入 (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

在外筒插入部91,在从管支承槽部93a到导入槽部93b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体,形成有沿外筒22(轨道侧端部22a)的径向(径向中的第一方向)贯通的狭缝状的开口(插入部开口)95。开口95与线材引导槽 90的开口92连通。在与管支承槽部93a对应的范围,设置有位于隔着开口95在周向上的两侧对置的位置的一对防脱部96。如图17所示,开口95的宽度小于外筒22的直径,在管支承槽部93a中插入了外筒22 的轨道侧端部22a的状态下,由一对防脱部96限制外筒22从开口95 脱出(向图17中的下方移动)。线材16的直径小于开口95、开口92 的宽度,线材16能通过开口95和开口92相对于插通槽93和线材引导槽90内插入脱离。

在外筒插入部91,在与插入轴线91x正交的径向(插入了外筒插入部91的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的径向)上与一对防脱部96对置的位置上形成一对贯通孔97(图15、图17),在一对贯通孔97之间的周向上的位置处,形成有连接插入限制面94和导入槽部93b的桥接部98。各贯通孔97贯通形成于径向上与开口95相反一侧的壁部(位于径向中的第二方向上的壁部),桥接部98位于在径向上与开口95对置的位置。从外筒插入部91的径向观察各贯通孔97时的贯通孔97的投影面积被设定为与处于在径向上对置的关系下的防脱部96的投影面积相等或在其之上,如图15所示,若从贯通孔97侧朝向防脱部96侧观察外筒插入部91,则处于对应的防脱部96收纳于各贯通孔97的外形范围内的位置关系。

在外筒插入部91的外表面在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突出形成有一对加强肋99。各加强肋99呈在除了开口95、贯通孔97的形成部分以外的区域,在周向上包围外筒插入部91的形状。

在组装玻璃升降器10时,将从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突出的线材 16通过开口92和开口95插入于线材引导槽90和外筒插入部91的插通槽 93内,并且将轨道侧端部22a从导入槽部93b沿插入轴线91x插入于插通槽93内。轨道侧端部22a的端面与插入限制面94抵接,决定外筒22在插入轴线91x方向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被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支承于线材引导槽90的线材16,沿导轨11配线,并与滑座14连接。

线材引导部件18是由合成树脂等材质构成的成形品,使用图17所示的模具100和模具101成形。模具100和模具101能够在图12、图 13、图16以及图17中的上下方向上改变相互的间隔,可以采用将模具 100和模具101中的任一者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并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移动的定模的方式和将两者都设定为能够移动的动模的方式中的某个方式。

线材引导部件18的线材引导槽90的开口92、外筒插入部91的开口 95和贯通孔97都朝向模具100和模具101的相对移动方向敞口,因此无需使用沿外筒插入部91的插入轴线91x方向移动的其它模具,仅使用模具 100和模具101就能形成。如图17所示,模具100和模具101具有相互对置的凹部102、103,模具100具有从凹部102的底部突出的突起104,模具101具有从凹部103的底部突出的叉形状的突起105和凹设于突起105 间的中间凹部106。突起104能够插入于中间凹部106,突起104的突出量小于中间凹部106的深度。在对线材引导部件18成形时,若使模具100 和模具101接近直至相互的限制面(省略图示)抵接,则由凹部102和凹部103的内表面形成包括加强肋99在内的外筒插入部91的外表面形状。另外,突起104插入于中间凹部106内,由突起104和突起105的组合形成管支承槽部93a的内部空间。此时,由突起104形成开口95,由叉形状的突起105形成一对贯通孔97。另外,由叉形状的突起105的顶端附近形成一对防脱部96的内表面,由凹部102中的与各突起105的顶端附近对置的区域形成一对防脱部96的外表面。在使模具100和模具101最接近的状态下,在突起104的顶端与中间凹部106的底部之间有间隙,借助该间隙形成桥接部98。

这样,通过将在外筒22(轨道侧端部22a)的径向上位于同与开口 95相邻的防脱部96对置的位置的贯通孔97设置于外筒插入部91,无需使用沿插入轴线91x方向移动的其它模具,使用模具100和模具101就能形成包括沿插入轴线91x方向延伸的插通槽93在内的外筒插入部91整体。由此能够简化用于对线材引导部件18进行成形的模具构造,提供包括线材引导部件18在内的玻璃升降器10的生产率。

如图18所示,可以在带轮托架30的外筒插入部32(管支承槽部 36b)内形成凹部43。凹部43位于插入限制面37和桥接部41的边界部分,是使管支承槽部36b的内周面局部性地凹陷的形状,平缓地弯曲着连接插入限制面37与管支承槽部36b的内周面。若在将外筒21的轨道侧端部21a插入于外筒插入部32内的状态下,由卷取筒23牵引线材 15,则从外筒21相对于带轮托架30,施加将轨道侧端部21a的端面按压于插入限制面37的载荷。此时,能够通过凹部43缓和对插入限制面 37和桥接部41(管支承槽部36b的内周面)的边界部分的应力,防止破损。

另外,可以在筒壳体20的外筒插入部61、外筒插入部62的内部,形成与图18所示的凹部43相同的凹部。该凹部位于插入限制面67与桥接部71的边界部分,是使管支承槽部66b的内周面局部性地凹陷的形状。当与线材15的牵引相对应地,从外筒21的筒侧端部21b相对于插入限制面67施加了载荷,或与线材16的牵引相对应地,从外筒22 的筒侧端部22b相对于插入限制面67施加了载荷时,能够由凹部缓和对插入限制面67和桥接部71(管支承槽部66b的内周面)的边界部分的应力,防止破损。

另外,可以在线材引导部件18的外筒插入部91的内部,形成与图 18所示的凹部43相同的凹部。该凹部位于插入限制面94与桥接部98 的边界部分,是使管支承槽部93a的内周面局部性地凹陷的形状。当与线材16的牵引相对应地,从外筒22的轨道侧端部22a相对于插入限制面94施加了载荷时,能够由凹部缓和对插入限制面94和桥接部98(管支承槽部93a的内周面)的边界部分的应力,防止破损。

以上,基于图示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就能进行改进、变更。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外筒插入部32形成有位于隔着开口38 的位置的一对防脱部39和与该一对防脱部39对置的一对贯通孔40,在外筒插入部61、62分别形成有位于隔着开口68的位置的一对防脱部69 和与该一对防脱部69对置的一对贯通孔70,在外筒插入部91分别形成有位于隔着开口95的位置的一对防脱部96和与该一对防脱部96对置的一对贯通孔97,但也能够变更周向上的开口、防脱部及贯通孔的形成位置,将防脱部、贯通孔分别设定为一个。据此,也能使将线材引导部件18、筒壳体20、带轮托架30成形的模具的详细形状不同于图示实施方式。

图示实施方式被用于驱动车辆中的作为开闭体的车窗玻璃的玻璃升降器10,但只要借助线材实施对驱动体的开闭动作,也能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升降器以外的使滑拉门开闭的车门开闭机构等。

在图示实施方式的筒壳体20中,筒收容部60中的收容部开口60a 和外筒插入部61、62中的开口68向相同方向形成开口,但也能够在沿轴线65x的方向上,使收容部开口60a和开口68向相互相反方向形成开口。同样地,在图示实施方式的带轮托架30中,带轮收容部31中的收容部开口31a和外筒插入部32中的开口38向相同方向形成开口,但也能够在沿轴线19x的方向上使收容部开口31a和开口38向相互相反方向形成开口。与图示实施方式相同地,在这些变形例中,也能够使用在沿轴线65x、轴线19x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两个模具形成筒壳体20、带轮托架30。

如以上详述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收容线材卷绕部件的收容部件、具有线材引导槽的线材引导部件的局部,在供内部插入有线材的外筒的端部插入的外筒插入部,具备:插入部开口,其朝向外筒的径向贯通;防脱部,其防止外筒从插入部开口脱出;以及贯通孔,其位于与防脱部对置的位置。在收容部件,在收容线材卷绕部件的收容部,形成向与插入部开口和贯通孔的中的任一者相同的方向形成开口的收容部开口。在线材引导部件,在线材引导槽形成与插入部开口连续的开口。由此,能够使用沿外筒插入部的插入部开口方向和贯通孔的开口方向相对移动的模具容易地生产收容部件、线材引导部件,能够提高具备收容部件、线材引导部件的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的生产率。

附图标记说明

10…玻璃升降器;11…导轨;12、13…托架;14…滑座;15、16…线材;17…引导带轮(卷绕部件);18…线材引导部件;19…带轮支承轴;19x…带轮支承轴的轴线;20…筒壳体(收容部件);21、22…外筒; 21a、22a…轨道侧端部;21b、22b…筒侧端部;23…卷取筒(卷绕部件); 25…马达单元;30…带轮托架(收容部件);31…带轮收容部(收容部); 31a…收容部开口;32、61、62、91…外筒插入部;32x、61x、62x、91x…插入轴线;33、63…底部;34、64…立壁;35…圆形孔;36、66、93…插通槽;36a、66a…窄槽部;36b、66b、93a…管支承槽部;36c、66c、 93b…导入槽部;37、67、94…插入限制面;38、68、95…开口(插入部开口);39、69、96…防脱部;40、70、97…贯通孔;41、71、98…桥接部;42、72、99…加强肋;45、75…模具(上模);46、76…模具 (下模);47、48、77、78…限制面;49、50、79、80、102、103…凹部;51、52、81、82、104、105…突起;53、83、106…中间凹部;60…筒收容部(收容部);60a…收容部开口;60b、60c…线材插通路;61、 62…外筒插入部;65…筒支承轴;65x…筒支承轴的轴线;66…插通孔; 75、76…模具;77、78…限制面;79、80…凹部;81、82…突起;83…中间凹部;90…线材引导槽(引导槽);92…开口;100…模具;101…模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