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8844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冲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一体式冲床,该冲床也可以冲压软质薄塑料、纸张、超细纤维产品等。



背景技术:

对于超薄型材质进行冲压分离脱落,过去一般采用电动机械冲床、气动直连式冲床和脚踏式冲床三种类型,电动机械冲床冲压频率慢,模具重合精度差,羽毛球毛片、软质薄塑料、纸张、超细纤维产品等产品剪切不干净,在机械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大、噪音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气动直连式冲床和电动机械冲床存在一样的缺陷,其模具损耗更大于电动机械冲床;脚踏式冲床最为传统,速度慢、效率低等毛病。针对于现有的羽毛球毛片、塑料薄片、纤维产品的冲压设备都存在上述缺陷。现为气动式冲床,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一般的台桌就可以实施气动冲床的要求,但由于羽毛球毛片经过冲床作用分离出成品和废弃毛杆与废弃边毛,所以对台桌的多样化要求必须作针对性的改进,就目前而言,没有一种适合气动冲床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即满足毛片和废弃物的有效分离,又能实施照明和控制为一体的安全台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切干净、耗能低、噪音小、安全且模具使用寿命长、毛片和废弃物的有效分离、又能实施照明和控制的一体式羽毛球毛片气动冲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一体式冲床由台桌和冲床构成,台桌包括桌腿和桌面,冲床包括气泵、冲床主架、杠杆系统以及下模块,冲床安装在桌面上;桌面为长方型结构,桌面的一侧延伸一个长方形工作平台,桌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倒置等腰梯形的凹槽,等腰梯形的凹槽高度控制在10-15cm,角度为35-45°,凹槽占据整个桌面的三分之二以上,凹槽的中心位置设有冲床平台,凹槽梯形腰面安装两个对称的led灯,两个led灯的上部位置分别安装有两个吹气管;

所述气泵和杠杆系统以及下模块安装于冲床主架上;杠杆系统由气泵伸缩杆、滚动压杆、杠杆、力平衡支架、垂直升降机构、上模块构成,气泵固定连接气泵伸缩杆,滚动压杆一端联接气泵伸缩杆,滚动压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杠杆一端上的滑槽,杠杆通过力平衡支架作为支撑点,且杠杆的另一端提升滑道用来提升垂直升降机构的上模块与下模块的剪切配合。

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由冲床主架上的两个定位柱、配重块、固定安装在配重块上的两个滑杆、连接座、上模块构成;杠杆上的提升滑道插入连接座上u型槽内两个滑轮组之间,配重块为方形结构,两个滑杆分别安装在配重块前置的两个位置且穿过冲床主架开设的定位孔,配重块后置位置开设两个孔便于定位柱穿入,连接座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滑杆穿过冲床主架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有滑套,配重块后置位置开设两个孔内也设置有滑套;配重块底部中心位置安装上模块。

所述的冲床平台设置有方形孔,方形孔与下模块对应连接,方形孔连通于桌面底部的一个输出管道,输出管道连接一个输出口;方形孔四周设有环状结构的吸风口,吸风口连通于桌面底部的吸风管,吸风管底部位置设置有毛根槽,吸风管通过管口与外部吸风管道连通,吸风口两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气泵工作和气体释放。

所述的提升滑道向下与杠杆水平线有一个夹角,夹角度数为14-18°;滑槽向下与杠杆水平线有一个夹角,夹角度数为5-10°。

所述的力平衡支架包括单列向心轴承、杠杆轴,杠杆轴的两端安装单列向心轴承,且单列向心轴承固定在力平衡支架。

所述的滚动压杆与滑槽为活动联接,滚动压杆上的滑轮通过气泵伸缩杆的作用力使其在滑槽内左右运动。

所述的连接座为倒置的t型结构,且连接座的限位滑杆上端可以增加配重块。

所述的吹气管连通于微型冲床上的气泵,且吹气管上安装有调节上下和调节左右的伸缩管,吹气管连接于气泵释放气体接口。

所述的led灯设置灯罩,灯罩展开的角度为30-45°,灯罩展开的最大限度与吹气管平行。

所述的前置的两根滑杆与后置的两根定位柱对应平行,构成四柱定位。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其一,采用气泵式杠杆提升原理、依附于配重块的自由重量冲压、四柱定位模具不走偏,保证了冲压精度、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模具剪切过程中干净利落,剪切完整;其二,杠杆机械运动过程中所有存在的机械磨损不会影响到垂直升降机构位置的偏移,提高本冲床的使用寿命;其三,本冲床采用气泵推动,噪音小、耗能低;其四,等腰梯形的凹槽设计,充分考虑灯光的照射角度和吹气管最佳位置的控制,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冲床平台设置有方形孔和吸风口,这是为了分离毛片和废弃物;采用压力传感器实施气动冲床工作,提高工效和安全保障。所以本发明是一种剪切精度高、模具损伤小、整体噪音低、耗能小、提高工效的羽毛球毛片气动冲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冲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台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冲床的杠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冲床的连接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冲床的滚动压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冲床的力平衡支架示意图。

1、气泵2、气泵伸缩杆3、滚动压杆4、滑轮5、杠杆6、滑槽、7、提升滑道8、连接座9、滑轮组10、配重块11、单列向心轴承12、滑杆13、定位柱14、上模块15、力平衡支架16、冲床主架17、下模块18、限位滑杆19、定位孔20、杠杆轴21、桌面22、冲床平台23、工作平台24、led灯25、吹气管26、方形孔27、输出管道28、输出口29、吸风口30、吸风管31、毛根槽32、管口33、压力传感器34、控制电路35、伸缩管36、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可以看出,改一体式冲床由台桌和冲床构成,台桌包括桌腿和桌面21,冲床包括气泵1、冲床主架16、杠杆系统以及下模块17,冲床安装在桌面21上;桌面21为长方型结构,桌面21的一侧延伸一个长方形工作平台23,桌面21的中心位置设置倒置等腰梯形的凹槽,等腰梯形的凹槽高度控制在14cm,角度为45°,凹槽占据整个桌面的三分之二以上,凹槽的中心位置设有冲床平台22,凹槽梯形腰面安装两个对称的led灯24,两个led灯24的上部位置分别安装有两个吹气管25;

所述气泵1和杠杆系统以及下模块17安装于冲床主架16上;杠杆系统由气泵伸缩杆2、滚动压杆3、杠杆5、力平衡支架15、垂直升降机构、上模块14构成,气泵1固定连接气泵伸缩杆2,滚动压杆3一端联接气泵伸缩杆2,滚动压杆3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杠杆5一端上的滑槽6,杠杆5通过力平衡支架15作为支撑点,且杠杆5的另一端提升滑道7用来提升垂直升降机构的上模块14与下模块17的剪切配合。

垂直升降机构由冲床主架16上的两个定位柱13、配重块10、固定安装在配重块10上的两个滑杆12、连接座8、上模块14构成;杠杆5上的提升滑道7插入连接座8上u型槽内两个滑轮组9之间,配重块10为方形结构,两个滑杆12分别安装在配重块10前置的两个位置且穿过冲床主架开设的定位孔19,配重块10后置位置开设两个孔便于定位柱13穿入,连接座8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滑杆18穿过冲床主架定位孔19,定位孔19内安装有滑套,配重块10后置位置开设两个孔内也设置有滑套;配重块10底部中心位置安装上模块14。

所述的冲床平台22设置有方形孔26,方形孔26与下模块17对应连接,方形孔26连通于桌面21底部的一个输出管道27,输出管道27连接一个输出口28;方形孔26四周设有环状结构的吸风口29,吸风口29连通于桌面21底部的吸风管30,吸风管30底部位置设置有毛根槽31,吸风管30通过管口32与外部吸风管道连通,吸风口29两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3,压力传感器33通过控制电路34控制气泵1工作和气体释放。

提升滑道7向下与杠杆5水平线有一个夹角,夹角度数为16°;滑槽6向下与杠杆5水平线有一个夹角,夹角度数为7°

力平衡支架15包括单列向心轴承11、杠杆轴20,杠杆轴20的两端安装单列向心轴承11,且单列向心轴承11固定在力平衡支架15。

滚动压杆3与滑槽6为活动联接,滚动压杆3上的滑轮4通过气泵伸缩杆2的作用力使其在滑槽6内左右运动。

连接座8为倒置的t型结构,且连接座8的限位滑杆18上端可以增加配重块,限位滑杆18顶部可以采用螺栓来控制下行距离。

吹气管25连通于微型冲床上的气泵,且吹气管25上安装有调节上下和调节左右的伸缩管35,吹气管25连接于气泵1释放气体接口。

led灯24设置灯罩36,灯罩36展开的角度为45°,灯罩展开的最大限度与吹气管25平行。

前置的两根滑杆12与后置的两根定位柱13对应平行,构成四柱定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