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辅助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18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集成式辅助把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门系统的辅助把手。



背景技术:

门开口或门道为车辆的乘客或房间的居住者提供进入或外出。一个或多个门枢转地或可移动地附接至门开口的框架,使得这些门是可移动的以通过迈过门开口或通过坐在车辆或房间内的座椅上而阻止或允许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一种门组件。门组件包括门框,该门框大体上限定门开口。辅助把手可移动地附接至门框。辅助把手在邻近门框的缩回位置与远离门框的展开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铰链可将辅助把手附接至门框并可限定第一轴线,辅助把手围绕该第一轴线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旋转。

还提供一种操作门机构或门组件的方法。门机构包括限定门开口的门框以及相对于门开口选择性可移动的门。该方法包括将门闩从锁定设置调整至自由设置,该锁定设置将门限制在堵塞门开口的关闭位置中,该自由设置允许门在关闭位置与允许进入门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方法还包括致动可移动地附接至与门的枢转点相对立的门框的辅助把手,使得辅助把手从邻近门框的缩回位置移动至远离门框的展开位置。门通过辅助把手的致动而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根据以下对用于实现所公开的结构、方法或其二者的某些最佳方式及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主题的上述特征及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及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或车辆本体的一部分的等距示意图,示出了可通过具有前及后集成辅助把手的门组件或机构进入的两个内部座椅。

图2是图1的前辅助把手的等距详细示意图,该前辅助把手被显示为处于缩回位置中。

图3是图1的前辅助把手的等距详细示意图,该前辅助把手被显示为处于最初展开位置中,使得该辅助把手基本上位于门开口内。

图4是图1的前辅助把手的等距详细示意图,该前辅助把手被显示为处于完全展开位置中,使得该辅助把手基本上垂直于门开口。

图5是另一车辆的一部分的等距示意图,示出了可通过具有集成辅助把手的门组件或机构进入的座椅,该集成辅助把手被构造成部分地打开车辆的门。

图6是图5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被展开以部分地打开车辆的门的辅助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这几个附图中,只要可能,相同的参考编号对应于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图1显示了车辆10的等距视图,仅示出了该车辆的一部分。

车辆10的本体12(其可以是框架上本体、单片式汽车车身、单体横造或其他本体结构的一部分)包括a支柱13、b支柱14以及c支柱15。本体12还大体上限定外部15以及内部17。如图1所示,一个或多个座椅18可设置在车辆10的内部17内。座椅18可称为乘客座椅并且代表长椅或其他类型的座椅或椅子。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个附图中所示的特征可以与任一附图中所示的特征相组合、代替任一附图中所示的特征或通过任一附图中所示的特征修改。除非另有说明,特征、元件或限制并不互相排斥任何其他特征、元件或限制。此外,并非绝对地需要特征、元件或限制来用于操作。附图中所示的任何特定构造仅为例示性的,并且所示的特定构造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

门组件20被示出为位于车辆10上。门组件包括门框22,该门框限定至少前门开口24以及后门开口25。在图1所示的构造中,存在前及后门开口24二者。换句话说,两个门框22可分别限定前门开口24以及后门开口25中的一者。应注意,门框22可由a支柱13、b支柱14以及c支柱15的部分形成。如本文中所用,简单地对门开口24的提及可代表前门开口24或后门开口25。

门(图1中未示出)可相对于门框22中的每一者移动。门在填塞或堵塞前门开口24或后门开口25的关闭位置与允许进入前门开口24或后门开口25的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所示的车辆10是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或酷越客车,但代表多种类型的车辆,包括飞机、火车以及汽车。另外,重工业、施工以及采矿设备可以并入车辆10的特征或本文所述的门组件20。

另外,门组件20以及关于车辆10所示出的其他特征还可以与非车辆门或开口一起使用。此外,尽管门组件20被示出为在附近具有一个或多个座椅18,但是门组件20的特征还可以与海上及航空门或开口以及与可能在附近不包括乘客座椅的其他门或开口(例如后升降门或尾门)一起使用。

关于前及后门框22二者,在图1中示出了至少一个门闩26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附图中能看到与门的对应结构配合的插座部分或闩销。如本文中所用,门闩26一般指允许或限制门的移动的位于门及门框22中的结构。与门中的部分配合,门闩26在锁定设置与自由设置之间是可选择性地调整的,该锁定设置将门限制在关闭位置中,该自由设置允许门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如在本文中作为描述符或方向使用的术语前及后是指门组件20并入到其中的车辆10的典型行驶方向。应注意,所示车辆10的门被构造成朝向前门开口24及后门开口25的前部铰接或附接,使得门闩26朝向前门开口24及后门开口25的向后侧,但也可替代地在其他位置铰接。门闩26代表用于允许将门选择性限制在关闭位置、打开位置或其二者中的多种元件或机构。

如图1中所示,辅助把手30附接至门框22。在该实例中,辅助把手30附接至b支柱14。辅助把手30可移动地或枢转地附接,使得辅助把手30在邻近门框22的缩回位置与远离门框22的至少一个展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辅助把手30永久性地或固定地附接至门框22,使得其不容易移除并且不需要在车辆10内的其他位置处单独收藏。图1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中的一者中的辅助把手30,该展开位置可被视为最初展开位置或第一展开位置。

如图1所示,门组件20还包括后辅助把手32,该后辅助把手枢转地附接至后门框22。在该实例中,后辅助把手32附接至c支柱15。后辅助把手32也可在邻近门框22的缩回位置与远离门框22的至少一个展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后辅助把手32的缩回位置(未示出)基本上设置或收藏在门框22内,使得后辅助把手32在缩回时通常不影响门的移动。

在车辆10的乘客进入或离开的过程中,辅助把手30、后辅助把手32或二者可展开以提供杠杆作用点。例如,当前面座椅18的乘客离开前面座椅18迈到下面的地面上时,他或她可以抓住辅助把手30以提供杠杆作用,这可减轻此种移动的困难或由此种移动造成的冲击。类似地,进入(或离开)后面座椅18的较小乘客可获益于由后辅助把手32提供的附加杠杆作用点。

门闩26、辅助把手30以及后辅助把手32全部被示出为可能经由一个或多个铰链与相应门的前附接点28以及后附接点29(显示了其大致位置)相对立地定位。前附接点28以及后附接点29被显示为位于门开口24的向前边缘处并且辅助把手位于门开口24的向后边缘处。在向后开口门的情况下,门闩26、辅助把手30以及后辅助把手32可位于门开口24的向前边缘处。然而,根据特定应用的需要,辅助把手的位置并不限于与用于门的任何附接点相对立。

还参照图2-4,显示了门组件20的附加视图,其更好地示出了处于各种位置中的辅助把手30。图2显示了b支柱14中的辅助把手30的详细视图,该辅助把手被示出为处于其收藏或缩回位置中。图3显示了处于其最初展开位置中的在b支柱14中的辅助把手30的详细视图,该辅助把手也显示在图1中。图4显示了处于完全展开位置中的在b支柱14中的辅助把手30的详细视图。

图2中所示的缩回位置完全收藏在门框22内并从门开口24收回,使得门能打开并关闭而不受处于缩回位置中的辅助把手30的影响。这可允许不带辅助把手30的车辆制造有与用于车辆10的基本上相同的门。可选地,当处于缩回位置中时,辅助把手30可部分地延伸或伸入到门开口24中。在此种构造中,门可具有空腔或凹处以容置由辅助把手30占用的门开口24的体积。

在图2-4中所示的门组件20的构造中,铰链34将辅助把手30附接至门框22。铰链34限定第一轴线36,辅助把手30在缩回位置(图2中所示)与至少最初展开位置(图3中所示)之间围绕该第一轴线旋转。

所示第一轴线36大体上垂直于门开口24,使得辅助把手30在移动至最初展开位置时会旋转或移动到门开口24中。然而,辅助把手30可围绕第一轴线36的其他取向旋转。例如,第一轴线36可替代地以相对于门开口24大约四十五度角定位,使得辅助把手30在图3中所示的最初展开位置与图4中所示的完全展开位置之间以某一角展开。

在所示的构造中,相对于车辆10行驶的前进方向,辅助把手30可移动地附接至门框22的向后侧。因此,当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最初展开位置时,辅助把手30向前延伸到门开口24中。

如图4中所示,铰链34还限定第二轴线38,该第二轴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轴线36。围绕第二轴线38的移动或旋转允许第二或完全展开位置。因此,如图3及图4所示,完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门开口24并基本上垂直于辅助把手30的最初展开位置。

应注意,第一轴线36及第二轴线38可以并入到万向接头中(如图2-4中所示),但也可由例如而不限于球接头或联动装置限定。另外,第一轴线36及第二轴线38相对于彼此或相对于门框22的取向并非限制性的。不同展开角或单一展开移动可向车辆10的乘客提供帮助。如图1中所示的后辅助把手32可仅具有单一轴线。

辅助把手30为进入或离开车辆10的乘客提供集成可缩回杠杆作用点。可选地,可拆卸把手(未示出)可以选择性地附接至门框22。然而,由于可拆卸把手未与门框22集成,因此其在不使用时必须被收藏在车辆10中的其他位置并且可能会丢失。此外,除非将特殊结构并入到门框22中以接纳可拆卸把手,否则其可能会使门框22或门闩26的部分变形。

如图3中示意性示出,门组件20包括返回机构40以使辅助把手30朝向缩回位置偏置。在展开时,辅助把手30可能会干扰将门移动至关闭位置。因此,返回机构40可以自动地或响应于信号将辅助把手30移动至缩回位置。

例如而不限于,在车辆10的乘客使用辅助把手30之后,移除乘客的体重可能会触发返回机构40以收藏辅助把手30。返回机构40仅示意性地示出于图3中,但可以是而不限于:线性或扭转弹簧、轴衬、磁性收缩器或卷带机。此外,返回机构40可以是通电装置,诸如电动机或伺服电动机。

如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门组件20包括动力致动器42,该动力致动器操作性地附接至辅助把手30以及门框22。动力致动器42被构造成将辅助把手30从缩回位置移动至第一展开位置及第二展开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打开门或通过信号(诸如来自按钮或近程式传感器)来触发动力致动器42。另外,可将动力致动器42及返回机构40的功能性并入到单一部件或机构中。

还参照图5-6并继续参照图1-4,显示了车辆60的一部分的视图,该车辆被示出为敞篷汽车。图5显示了车辆60的部分的等距视图,并且图6显示了车辆60的俯视图。

车辆60的本体62包括设置在其内部内的一个或多个座椅68。本体62的门框72限定门开口74。应注意,门开口74也可部分地由敞篷车辆60的车顶限定。仅在图6中可见的门75附接至门框72并可相对于门框72移动。门75的关闭位置堵塞门开口74并且门75的打开位置允许进入门开口74。门75在图6中被示出为稍微打开,使得门75已经远离门框72移动。

门闩76在锁定设置与自由设置之间是可选择性地调整的,该锁定设置将门75限制在关闭位置中,该自由设置允许门75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门闩76代表用于限制或允许门75相对于门开口74的移动的必要结构及部件。

辅助把手80可移动地附接至与门75的附接及枢转点相对的门框72的向后侧,与门75的附接和枢转点相对立。辅助把手80在邻近门框72的缩回位置与远离门框72的展开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图5及图6二者中示出了展开位置。辅助把手80的缩回位置未示出,但辅助把手80可收藏在门框72的空腔82内。

如图6中所示,对于将要展开的辅助把手80,门75应该处于打开位置。因此,门闩76的操作直接地或间接地与辅助把手80的操作相配合。

辅助把手80从车辆60的内部向外延伸,使得其展开位置大体上垂直于门开口74。当乘客进入或离开车辆60时,乘客可使用辅助把手80来提供杠杆作用,同时在座椅68与车辆60的外部之间(即在站立与就做之间)移动。

车辆60还可包括附接至辅助把手80及门框72的动力致动器92,其示意性地显示在图5及图6中。动力致动器92使辅助把手80从缩回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另外,当门闩76处于自由设置时,动力致动器92可使得辅助把手80将门75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因此,动力致动器92及辅助把手80可部分地打开门75以促进乘客的外出或进入。例如,按钮或门把手(未示出)可触发门闩76的致动,以释放门75,并触发动力致动器92以将辅助把手80移动至展开位置,使得辅助把手80将门75推动至图6所示的位置。

在所示的车辆60中,门75围绕门框72的向前边缘枢转,使得门75向前打开。门闩76及辅助把手80与门75的枢转点相对立地设置。如果门75向后打开,门闩76及辅助把手80可移动至门框72的向前边缘,使得动力致动器92操作以推动门75从与其枢转点相对立的侧面打开。可选地,辅助把手80及动力致动器92可更靠近门75的枢转点操作。然而,这可能会需要用于辅助把手80的更大的力或扭矩以将门75移动至其部分打开位置。

一种操作门机构(诸如并入到车辆60或车辆10中的门机构)的方法可使用辅助把手80及动力致动器92来部分地打开门75。这可以被称为易打开或辅助打开特征。该方法可由具有适当存储量、信号处理能力以及通信能力以指示并实现操作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或执行。

该方法可包括将门闩76从其锁定设置调整至其自由设置,该锁定设置会以其他方式限制门75,该自由设置允许门75移动。该方法可接着诸如利用动力致动器92来致动辅助把手80。辅助把手80从邻近门框72的缩回位置移动至远离门框72的展开位置。辅助把手80的致动会使门75远离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使得其通过至少部分地打开门75而帮助乘客。

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或图支持并描述本文所论述的主题。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一些最佳方式及其他实施例,但是存在各种可选设计、构造及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