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03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属于不间断供电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和行走部等。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621134181.8的一种不间断供电装置,其包括机器人和机器人控制柜,机器人具有一横向机械臂,横向机械臂末端下侧设置有一手腕法兰;手爪工具与手腕法兰连接,手爪工具包括横向支架,横向支架固定有2d视觉相机;机器人控制柜、不间断电源和空压机设置在机器人工作台内部,不间断电源与机器人控制柜电连接;不间断电源与空压机电连接;外部电源插头的电源线部分与不间断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插头的插头部分设置在机器人工作台的外部。本发明以工作台的形式将各部件设备组成一个整体单元。本发明的机器人工作台在接通外部电源线的情况下正常全速运行,在外部电源切断的情况下由不间断电源供电,机器人停止运动保持待机状态,但是该不间断供电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电路中的高频杂讯和噪音干扰,不利于对机器人设备的指挥操作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以解决防止电路中的高频杂讯和噪音干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提供的是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其结构包括不间断供电装置、机箱、固定轴、连接轴、操作杆,所述不间断供电装置嵌入连接于机箱内部,所述固定轴通过螺母固定于机箱上表面,所述连接轴一端顶部通过轴与操作杆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底部一端通过轴与固定轴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机箱与不间断供电装置紧密连接,所述不间断供电装置设有保护箱、前保护板、抗干扰磁环、防水插头,所述前版护板嵌套于保护箱前侧表面上,并通过螺母加固连接,所述抗干扰磁环嵌套于连接线管外表面,所述抗干扰磁环与连接线管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线管一端嵌入连接于前保护板下方内部,所述连接线管另一端顶部贯穿于防水插头下方底部,所述抗干扰磁环通过连接线管设于防水插头下方,所述前保护板设有保险座、连接插座,所述保险座嵌入连接于前保护板上,所述连接插座与前保护板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插座连接于前保护板前表面上,所述抗干扰磁环由保护外壳、固定扣、磁环、连接块、固定锁块组成,所述保护外壳通过内置卡扣固定于磁环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扣、连接块、固定锁块与保护外壳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扣连接于保护外壳侧边表面,所述连接块连接于保护外壳之间,所述固定锁块连接于保护外壳侧边表面上,所述固定锁块与固定扣通过扣合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通过保护外壳与固定锁块相连接,并设于磁环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座设有3个,所述连接插座依次等距排列与前保护板前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座通过前保护板设于连接插座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插头通过连接线管设于前保护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箱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保护箱为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孔均匀排列于保护箱侧边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抗干扰磁环由保护外壳、固定扣、磁环、连接块、固定锁块组成,保护外壳通过内置卡扣固定于磁环外表面上,固定扣、连接块、固定锁块与保护外壳呈一体成型结构,固定扣连接于保护外壳侧边表面,连接块连接于保护外壳之间,固定锁块连接于保护外壳侧边表面上,固定锁块与固定扣通过扣合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该不间断供电装置在供电时,可以大大减少电路中的高频杂讯和噪音干扰,有利于对机器人的指挥操作更加准确有效,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机器人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机器人移动不间断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间断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抗干扰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不间断供电装置-1、机箱-2、固定轴-3、连接轴-4、操作杆-5、保护箱-10、前保护板-11、抗干扰磁环-12、防水插头-13、保险座-110、连接插座-111、保护外壳-120、固定扣-121、磁环-122、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散热孔-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方案:其结构包括不间断供电装置1、机箱2、固定轴3、连接轴4、操作杆5,所述不间断供电装置1嵌入连接于机箱2内部,所述固定轴3通过螺母固定于机箱2上表面,所述连接轴4一端顶部通过轴与操作杆5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4底部一端通过轴与固定轴3连接,所述固定轴3通过机箱2与不间断供电装置1紧密连接,所述不间断供电装置1设有保护箱10、前保护板11、抗干扰磁环12、防水插头13,所述前版护板11嵌套于保护箱10前侧表面上,并通过螺母加固连接,所述抗干扰磁环12嵌套于连接线管14外表面,所述抗干扰磁环12与连接线管14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线管14一端嵌入连接于前保护板11下方内部,所述连接线管14另一端顶部贯穿于防水插头13下方底部,所述抗干扰磁环12通过连接线管14设于防水插头13下方,所述前保护板11设有保险座110、连接插座111,所述保险座110嵌入连接于前保护板11上,所述连接插座111与前保护板110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插座111连接于前保护板110前表面上,所述抗干扰磁环12由保护外壳120、固定扣121、磁环122、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组成,所述保护外壳120通过内置卡扣固定于磁环122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扣121、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与保护外壳120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扣121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侧边表面,所述连接块123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之间,所述固定锁块124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侧边表面上,所述固定锁块124与固定扣121通过扣合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123通过保护外壳120与固定锁块124相连接,并设于磁环122外侧,所述连接插座111设有3个,所述连接插座111依次等距排列与前保护板11前侧表面上,所述保险座110通过前保护板11设于连接插座111侧边,所述防水插头13通过连接线管14设于前保护板11外侧,所述保护箱10设有散热孔100,所述散热孔与保护箱10为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孔100均匀排列于保护箱10侧边表面上,所述保护外壳120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组成。

本专利所说的抗干扰磁环,emi吸收磁环/磁珠多股线缆上的emi干扰抑制,包括电源线上的噪声和尖峰干扰,它同时具有吸emi吸收磁环收静电脉冲能力,使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emi/emc)和静电放电的相应国际标准,使用时可将一根多芯电缆或一束多股线缆穿于其中。多穿一次可加强其效果。通常用25mhz和的阻抗值来衡量磁环磁珠的吸收特性。

当进行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定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通过抗干扰磁环以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在实用不间断供电装置供电时,可以大大减少电路中的高频杂讯和噪音干扰,有利于对机器人的指挥操作更加准确有效,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机器人设备,

本发明的不间断供电装置-1、机箱-2、固定轴-3、连接轴-4、操作杆-5、保护箱-10、前保护板-11、抗干扰磁环-12、防水插头-13、保险座-110、连接插座-111、保护外壳-120、固定扣-121、磁环-122、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散热孔-10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不间断供电装置不能具备彻底除尘的功能,易残留杂质并且落灰,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相互组合,实现了该不间断供电装置在供电时,可以大大减少电路中的高频杂讯和噪音干扰,有利于对机器人的指挥操作更加准确有效,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机器人设备,

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抗干扰磁环12由保护外壳120、固定扣121、磁环122、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组成,所述保护外壳120通过内置卡扣固定于磁环122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扣121、连接块123、固定锁块124与保护外壳120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扣121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侧边表面,所述连接块123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之间,所述固定锁块124连接于保护外壳120侧边表面上,所述固定锁块124与固定扣121通过扣合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保护外壳120为塑料材料;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所述保护外壳120为金属材料;

综上所述,当本发明的保护外壳为塑料材料时,本发明的具有绝缘性,抗干扰信号阻隔率低,有利于吸收电源线上的噪声和尖峰干扰,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