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419发布日期:2018-08-14 04:1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7年2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16687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其能够稳定后背门的锁定操作和解锁操作。



背景技术:

设置在车辆后部的后背门锁定装置可以通过操作设置在驾驶员座椅侧的开关或设置在后背门外部的钥匙盒来解锁。

后背门锁定装置可以包括固定至车身的撞销以及用于接合撞销或与撞销脱离的锁闩组件。锁闩组件包括锁闩构件、棘爪构件以及驱动装置,锁闩构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并构造成通过旋转来限制或释放撞销,棘爪构件限制或释放锁闩构件以保持或解除锁定状态,驱动装置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来致动棘爪构件以释放锁闩构件。

当提供电力时,锁闩组件的驱动装置操作棘爪构件以解除锁闩构件的限制。从棘爪构件释放的锁闩构件通过沿解除撞销的限制的方向转动来解锁后背门。

在后背门锁定装置中,向驱动装置供电以供解锁的时间非常短。也就是说,驱动装置在短时间内在释放方向上操作棘爪构件之后返回到原始位置。因此,当锁闩构件在驱动装置工作的短时间内没有旋转到解锁状态时,可能会出现通过使棘爪构件返回而再次锁定后背门锁定装置的问题。然而,使驱动装置的电力供给时间过长也不太好。在驱动装置长时间运行并且锁闩构件的释放时间变长的情况下,当后背门短时间打开然后立即关闭时,后背门锁定装置可能没有锁定。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其构造成用于稳定后背门的锁定和解锁操作。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从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其包括:锁闩组件,其构造成接合撞销或与撞销脱离,其中,所述锁闩组件包括:壳体;锁闩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构造成通过转动来接合所述撞销或与所述撞销脱离;棘爪构件,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限制或释放所述锁闩构件;驱动装置,其构造成使所述棘爪构件转动以解除所述锁闩构件的限制;接合构件,其构造成当所述棘爪构件转动到解除所述锁闩构件的限制的位置的时候,通过接合所述棘爪构件来限制所述棘爪构件;以及释放部,其构造成当所述锁闩构件转动到解除所述撞销的接合的位置的时候,推压所述接合构件以解除所述棘爪构件的限制。

所述棘爪构件可以包括与接合构件接合的第一接合颚部,所述接合构件可以包括第二接合颚部,所述第一接合颚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颚部接合。

所述接合构件与所述壳体整体地或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接合构件可以包括能够弹性变形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的部分和通过切口与所述壳体分离的其余部分。

所述接合构件可以包括在对应于所述释放部的位置朝向释放部突出的突起部,所述释放部可以包括推压部和倾斜表面,所述推压部设置在锁闩构件上以沿着旋转轨迹突出,所述倾斜表面在推压部的尖端部倾斜地形成。

所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蜗轮,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构造成使所述棘爪构件的自由端部旋转;蜗杆,其联接至所述蜗轮的外部边缘;以及电机,其构造成使蜗杆旋转。

所述棘爪构件可以包括:限制部,其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能够旋转地联接至壳体以限制锁闩构件的限制颚部;以及延伸部,其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延伸部在与所述限制部联接的状态下朝向所述蜗轮的突出部延伸。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棘爪构件在锁闩构件与撞销接合的状态下限制锁闩构件。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沿图1的a-a线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棘爪构件解除锁闩构件的限制的状态。

图5为沿图4的b-b线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锁闩构件转动以解除撞销的接合的状态。

图7为沿图6的c-c线所呈现的截面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具体实施方案。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棘爪构件在锁闩构件与撞销接合的状态下限制锁闩构件,图2为示出了锁闩组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为沿图1的a-a线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4为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棘爪构件解除锁闩构件的限制的状态,图5为沿图4的b-b线所呈现的截面图。图6为锁闩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锁闩构件转动以解除撞销的接合的状态,图7为沿图6的c-c线所呈现的截面图。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包括撞销10和锁闩组件100,撞销10设置在车身中,锁闩组件100设置在车辆的后背门上,以使撞销10接合或脱开。

如图1和图2所示,锁闩组件100包括壳体110、锁闩构件120、棘爪构件130、驱动装置140和操作弹簧150;锁闩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中并构造成接合撞销10或与撞销10脱离;棘爪构件130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并限制或释放锁闩构件120;驱动装置140使棘爪构件130转动以解除锁闩构件120的限制;操作弹簧150构造成用于向棘爪构件130施加旋转力。

壳体110容纳锁闩构件120、棘爪构件130、驱动装置140等。壳体110可以包括下部壳体111和上部壳体112(参见图2),上部壳体112覆盖下部壳体111的上部。在图1中,为了清楚地示出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的部件而未示出上部壳体112。入口导向槽115形成于壳体110以将撞销10朝向锁闩构件120引导。

如图1和图2所示,锁闩构件120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平板形状。锁闩构件120由固定到壳体110的第一支撑轴121可旋转地支撑。锁闩构件120包括联接凹槽122,所述联接凹槽径向地开口以与进入入口导向槽115的撞销10接合。

锁闩构件120具有第一限制颚部123和第二限制颚部124,第一限制颚部123和第二限制颚部124设置在联接凹槽122的上侧,使得锁闩构件120的转动可以由棘爪构件130限制。当第一限制颚部123被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钩住时,如图1所示,联接凹槽122可以卡住已经完全进入入口导向槽115的撞销10。当第二限制颚部124被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钩住时,联接凹槽122可以卡住已经进入入口导向槽115的大约一半的撞销10。

驱动装置140可以包括蜗轮141、蜗杆143和电机144,蜗轮141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110的上侧并且具有用于使棘爪构件130的自由端部转动的突出部142,蜗杆143与蜗轮141的外部边缘接合,电机144用于旋转蜗杆143。

棘爪构件130在壳体110内部可旋转地设置在锁闩构件120的一侧,使得棘爪构件130可以与锁闩构件120的第一限制颚部123或第二限制颚部124接合。棘爪构件130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支撑轴131(第二支撑轴131固定至壳体110)上的一个端部和朝向蜗轮141的突出部142延长的另一个端部。

参考图2,棘爪构件130包括限制部132和延伸部133,限制部132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二支撑轴131上的一个端部和设置有限制颚部135以限制锁闩构件120的第一限制颚部123和第二限制颚部124的另一个端部,延伸部133由树脂材料形成并在与限制部132联接的状态下朝向蜗轮141的突出部142延伸。

由于棘爪构件130包括包含相对较重的金属材料的限制部132和包含相对较轻的树脂材料的延伸部133,所以可以减小棘爪构件130的总重量。此外,棘爪构件130的重心可以朝着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二支撑轴131偏移。因此,可以实现棘爪构件130的平滑旋转。

操作弹簧150可以是拉伸螺旋弹簧,其具有联接至棘爪构件130的上侧的一个端部和联接至锁闩构件120的上侧的另一个端部。操作弹簧150提供旋转力,使得锁闩构件120和棘爪构件130可以沿相反方向旋转。因此,操作弹簧150可以使锁闩构件1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使棘爪构件13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图1所示,因为棘爪构件130由于操作弹簧150的拉动而通常趋向于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限制颚部135可以与锁闩构件120的第一限制颚部123或第二限制颚部124接合。如图6所示,由于锁闩构件120通过拉动操作弹簧150而试图逆时针转动,所以当棘爪构件130的限制解除时,锁闩构件120可以转动以解除撞销10的接合。

参考图1,当后背门关闭时,撞销10进入锁闩组件100的入口导向槽115中。然后撞销10进入锁闩构件120的联接凹槽122,通过使锁闩构件1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撞销10与锁闩构件120的联接凹槽122接合。此外,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限制锁闩构件120的第一限制颚部123以限制锁闩构件120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因此,锁闩组件100可以保持撞销10的卡住状态。

参考图4,当驾驶员操作开关等来打开后背门时,电机144旋转,蜗轮141通过电机144的旋转而顺时针旋转。目前,蜗轮141的突出部142使棘爪构件130在逆时针方向稍微地转动。由此,解除了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对锁闩构件120的限制。当在当前状态下打开后背门时,如图6所示,锁闩构件1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撞销10的卡住状态解除。

同时,驱动装置140在限制释放方向上短时间操作棘爪构件130。因此,在图4的状态下,当后背门的打开操作延迟时,传统的锁闩组件可能在相反方向上再次旋转棘爪构件130,从而限制锁闩构件120。当锁闩构件120不能在驱动装置140操作棘爪构件130的短时间内沿解除接合的方向充分地旋转时,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再次返回到锁闩构件120。因此,锁闩构件120的第二限制颚部124可以由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限制,使得限制不能被解除。

然而,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方案的锁闩组件100包括接合构件170和释放部180,该接合构件170构造成当棘爪构件130在从限制到释放锁闩构件120的状态下旋转时限制棘爪构件130,当锁闩构件120在解除撞销10的接合的状态下旋转时,释放部180通过向上推动接合构件170来解除棘爪构件130的限制。因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可以防止由于延迟打开后背门而引起的半锁定现象。

参考图2和图3,接合构件170可以设置在覆盖棘爪构件130的上部壳体112的一侧并且可以与上部壳体112整体形成。也就是说,接合构件17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与上部壳体112整体地或一体地形成。

如图2所示,接合构件170的一部分可弹性变形并连接至上部壳体112,而接合构件170的其余部分通过切口部172与上部壳体112分离。因此,如图5所示,接合构件170可以通过弹性变形部171的变形而上下移动。

虽然本实施方案示出了接合构件170与上部壳体112整体设置的情况,但是接合构件170的形式不限于此。接合构件可以单独设置,然后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表面上。

参考图3,棘爪构件130包括与接合构件170接合的第一接合颚部137,接合构件170包括第二接合颚部174,第一接合颚部137接合至第二接合颚部174。

如图2所示,释放部180可以与锁闩构件120整体设置。释放部180可以包括推压部181和倾斜表面182,推压部181设置在锁闩构件120的表面上以沿着旋转轨迹突出,倾斜表面182倾斜地形成于推压部分181的尖端部。接合构件170可以包括在对应于释放部180的位置朝向释放部180突出的突起部175。

如图1和图3所示,棘爪构件130的第一接合颚部137可以在锁闩构件120与撞销10接合的状态下定位在接合构件170的第二接合颚部174与接合构件170的突起部175之间。

当棘爪构件130在图3的状态下逆时针旋转以打开后背门时,如图4和图5所示,棘爪构件130的第一接合颚部137超过接合构件170的第二接合颚部174而被第二接合颚部174卡住。在目前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接合构件170略微地升高和降低,第二接合颚部174限制第一接合颚部137。因此,即使当后背门的打开操作延迟了一点时,棘爪构件130也不会在限制锁闩构件120的方向上旋转。锁闩构件120保持在释放状态。

当后背门在图4和图5的状态下打开时,锁闩构件120逆时针旋转(如图6所示)并且解除撞销10的接合。如图6和图7所示,当锁闩构件120沿着解除撞销10的接合的方向充分地旋转时,锁闩构件120的释放部180与接合构件170的突起部175接合并且抬起接合构件170的自由端部。因此,棘爪构件130的第一接合颚部137从限制被释放,棘爪构件130处于被构造为再次限制锁闩构件120的状态。

当在图6的状态下再次关闭后背门时,如图1和图3所示,由于接合构件170对棘爪构件130的限制已解除,因此棘爪构件130的限制颚部135可以通过卡住锁闩构件120的第一限制颚部123来限制锁闩构件120。也就是说,在锁闩构件120约束撞销10的状态下,棘爪构件130限制锁闩构件120,使得撞销10的约束被保持。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构造成其中在棘爪构件130解除锁闩构件120的限制的状态下由接合构件170限制棘爪构件130。锁闩构件120的释放部180推压接合构件170以在锁闩构件120旋转以解除撞销10的接合的状态下解除棘爪构件130的限制。因此,本实施方案的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可以稳定后背门的锁定和解锁操作,并且可以防止由于后背门的延迟打开而引起的半锁现象。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方”、“下方”、“内”、“外”、“上”、“下”、“向上”、“向下”、“前”、“后”、“背”、“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向前”和“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