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64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已经慢慢替代人工,将工件进行提取和转移。工业机器人应用在生产线上,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的工业机器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很好配合流水线工作,工作缺乏联动性,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轨道、Y轴运动组件、移动台车、旋转轴运动组件、支撑架、X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视觉系统、末端取放机构、自动注油机构、高柔性护线管、线缆拖链,所述移动轨道铺设于地面,所述Y轴运动组件与移动台车相接,且Y轴运动组件带动移动台车在移动轨道运动,所述移动台车上固定有旋转轴运动组件,所述旋转轴运动组件与支撑架相接,所述支撑架与X轴运动组件相接,所述X轴运动组件与Z轴运动组件相接,所述Z轴运动组件的末端设置有末端取放机构。

上述的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线缆拖链。

上述的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运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视觉系统。

上述的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运动组件通过转接板固定在X轴运动组件上。

上述的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运动组件与高柔性护线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车上设置自动注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台设备可服务于多个机台,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视觉系统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和流水线配合使用,实现自动上下料,工作效率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四轴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轨道1、Y轴运动组件2、移动台车3、旋转轴运动组件4、支撑架5、X轴运动组件6、Z轴运动组件7、视觉系统8、末端取放机构9、自动注油机构10、高柔性护线管11、线缆拖链12,所述移动轨道1铺设于地面,所述Y轴运动组件2与移动台车3相接,且Y轴运动组件2带动移动台车3在移动轨道1运动,所述移动台车3上固定有旋转轴运动组件4,所述旋转轴运动组件4与支撑架5相接,所述支撑架5与X轴运动组件6相接,所述X轴运动组件6与Z轴运动组件7相接,所述Z轴运动组件7的末端设置有末端取放机构9。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5上设置有线缆拖链12。

本实施例中,所述Z轴运动组件7的一侧设置有视觉系统8。

本实施例中,所述Z轴运动组件7通过转接板固定在X轴运动组件6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运动组件6与高柔性护线管1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台车3上设置自动注油机构10。

本系统通过移动轨道、移动台车、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等的协调工作,一台设备可服务于多个机台,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视觉系统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和流水线配合使用,实现自动上下料,工作效率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