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屏的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95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机屏的吸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过程中搬运、转运手机屏幕,防止手机屏幕损伤的手机屏幕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手机屏幕转运不能直接用手移动,因为容易留下去不掉的痕迹,因此需要借助吸盘搬运,目前的手机屏幕搬运采用的笔状吸盘装置的吸盘采用硅胶材料生产,此类吸盘装置耐用度不能满足厂家要求,使用次数过多,吸盘磨损过多,会掉落粉刺,手机屏幕厂家的清洁难度比较大,以前使采用的硅胶材料生产吸盘操作次数过多,容易造成硅胶腐烂,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屏幕上便于更换吸盘,且吸盘与手机屏幕接触面内的气体可排除,使吸盘与手机屏幕紧密贴合的吸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手机屏的吸盘装置,包括吸盘,还包括筒状外壳,吸盘设于筒状外壳前端且吸盘可拆卸,筒状外壳与吸盘连通;设于筒状外壳内的活塞杆,设于活塞杆前端的活塞,与活塞杆后端部可分离连接的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前端位于筒状外壳的后端部内且按压手柄可在筒状外壳后端部开口处沿轴向移动;设于筒状外壳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活塞杆上,且复位弹簧前端与设于筒状外壳内壁上的环状凸台后表面相接触,后端与按压手柄的前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于筒状外壳前端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二者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连接头内设有轴向穿孔,用于将筒状外壳与吸盘连通。

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筒状外壳内沿轴向移动,环状凸台前表面为活塞轴向移动的制动点。

所述按压手柄与活塞杆后端部通过螺纹连接。

筒状外壳后端部内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筒体,所述密封筒体套设于按压手柄前端部上。

有益技术效果:吸盘设于筒状外壳的前端部且可拆卸,便于更换,避免吸盘长期使用而掉落粉刺,从而损伤手机屏幕;搬运手机屏幕时,吸盘前表面与手机屏幕表面贴合,压下按压手柄,推动活塞杆及活塞前行,从而通过筒状外壳前端的气孔排除吸盘与手机屏幕接触面内的气体,吸盘与手机屏幕紧密贴合,便于搬运,该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需要取下吸盘装置时,松开按压手柄,复位弹簧带动按压手柄复位,进而带动活塞杆及活塞在筒状外壳内向后移动,吸盘与手机屏幕表面脱离,从而便于在手机屏幕生产、组装及维修过程中转运手机屏幕;筒状外壳采用金属制成,吸盘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吸盘与筒状外壳结合处贴合紧密,密封性好;吸盘采用耐高温及防静电材料制成,避免在高温环境使用时软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以吸盘所处的位置为前端。

如图1-2所示,用于手机屏的吸盘装置包括吸盘1,还包括筒状外壳2,吸盘设于筒状外壳前端且吸盘可拆卸;设于筒状外壳2内的活塞杆3,设于活塞杆前端的活塞4,与活塞杆后端部可分离连接的按压手柄5;按压手柄前端位于筒状外壳的后端部内且按压手柄可在筒状外壳2的后端部开口处沿轴向移动;设于筒状外壳2内的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套设于活塞杆3上,且复位弹簧6前端与设于筒状外壳内壁上的环状凸台201后表面相接触,后端与按压手柄5的前表面相接触。

还包括一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设于筒状外壳2前端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即连接头7与筒状外壳2通过螺纹连接,在二者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未图示);连接头7内设有轴向穿孔701,用于将筒状外壳2与吸盘1连通。

所述活塞杆3带动活塞4在筒状外壳2内沿轴向移动,环状凸台201前表面为活塞轴向移动的制动点。

所述按压手柄5与活塞杆后端部通过螺纹连接。

筒状外壳后端部内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筒体8,所述密封筒体套设于按压手柄前端部上。密封筒体厚度和筒状外壳后端部与按压手柄前端部之间的间隙基本一致,可起到密封作用。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