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5689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型材切割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



背景技术:

动车组部分关键设备安装在车下,当动车组在线路上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非常大,石头、冰块或其它物体因气流作用,与动车组车下设备发生意外高速撞击的情况时常发生。为保护动车组车下设备,减少空气阻力,确保高速动车组的安全运行,车下底部安装的设备舱底板可以实现车下设备与外界的隔离保护及密封。为了达到动车组底板与车体间密封的目的,底板橡胶型材安装在车体上之后,必须实现对雨、水的完全密封(防护等级相当于IP56);保证底板与动车组车体下部的密封,满足车体结构的防水要求。首先,根据装配的要求将橡胶型材安装到底板上,在底板四周粘接T型铝型材,把切割后的橡胶型材安装到T型铝型材上。底板四周的T型铝型材形状为矩形,橡胶型材会在底板四角顶点处涉及到对接的问题,因橡胶型材材质比较软,常规切割后断面不规则,对接后会产生缝隙,颗粒、灰尘、冰雪、雨水等杂质会通过橡胶型材接缝处进入车底的封闭区域,长时间运行会腐蚀到车下设备和内部的连接结构,使车辆在运行时出现功能性故障,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设备舱底板橡胶型材对接处缝隙的密封对车辆的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包括工装、橡胶型材、第一切割槽、第二切割槽和卡槽,所述工装的中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橡胶型材,所述工装上设有所述第一切割槽,所述第一切割槽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切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型材通过卡槽插入所述工装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切割槽和所述第二切割槽设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该工装断面与橡胶型材断面一致,切割时可以有效的固定橡胶型材,防止橡胶型材在切割时变形,从而保证橡胶型材切割后表面的平整度。切割后的橡胶型材断面与型材成准确的45°角,最大程度的确保两个橡胶型材进行对接后无缝隙,来保证橡胶型材对接处缝隙的密封性,从而实现车下设备与外界的密封要求,提高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型材切割后对接示意图;

图中:1、工装;2、橡胶型材;3、第一切割槽;4、第二切割槽;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包括工装1、橡胶型材2、第一切割槽3、第二切割槽4和卡槽5,工装1的中部设有卡槽5,卡槽5上设有橡胶型材2,工装1上设有第一切割槽3,第一切割槽3的一侧设有第二切割槽4。

橡胶型材2通过卡槽插入工装1上。

第一切割槽3和第二切割槽4设有若干个。

该装置是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包括工装1、橡胶型材2、第一切割槽3、第二切割槽4和卡槽5,工装1固定橡胶型材2,将橡胶型材2从工装1的一端插入,按照尺寸要求插到切割位置,用常规刀具(如壁纸刀等)在第一切割槽3进行切割,把切割后的型材从工装取出,然后将取出的橡胶型材另一端(未切割部位)从工装的另一端插入,按照尺寸要求插到切割位置,用常规工具在第二切割槽4进行切割,使用工装切割后的橡胶型材保证了切割断面的平整度,又保证了橡胶型材装配尺寸的要求,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切割后不合格物料的产生,节省了材料成本,保证了底板橡胶型材对缝处的密封质量。通过橡胶型材切割后对接示意图,可以看出,两个型材切割后断面缝隙完全对接,实现了橡胶型材对接缝隙的密封要求。使用本新型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保证了橡胶型材接缝的密封要求,提高了动车组高速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动车组底板橡胶型材切割工装,该工装断面与橡胶型材断面一致,切割时可以有效的固定橡胶型材,防止橡胶型材在切割时变形,从而保证橡胶型材切割后表面的平整度。切割后的橡胶型材断面与型材成准确的45°角,最大程度的确保两个橡胶型材进行对接后无缝隙,来保证橡胶型材对接处缝隙的密封性,从而实现车下设备与外界的密封要求,提高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