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机用排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7937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切机用排废机构。



背景技术:

模切机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是一种纸包装和印刷后道机械设备,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切机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模切机由原来的单一模切功能,慢慢发展成带有排废或全排废等越来越多的功能,按工作顺序排列为飞达、模切、排废、收纸四部分,目前对于模切加工的工艺难点就是各种废料的自动排除,排废部分分为上层装置,用于固定上活动架,上活动架上的主要组件是上冲头组,下层装置,用于固定下活动架,下活动架上的主要组件是下冲头组,其中上冲头组固定在脱纸模板上,在上活动架与下活动架之间置有一夹板,夹板上有相应的孔穴对应着纸张的废边区,当机器进行排废时,废纸被上冲头及下冲头夹紧并强压,顺着夹板孔穴内落下,达到排废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具有粘附性的纸张,需要更大的挤压力才能将废纸排除甚至不能排除,从而减少冲针的使用寿命和影响整个模切排废进度。

专利一种用于模切机的抓纸排定位机构(公告号CN 2026658645U),公开了一种清废部,该清废部包括传动链条、清废模具、活动平台、上顶针组件和下顶针组件,所述的传动链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抓纸排。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高速模切机上,纸板机上废料清除不彻底或整张纸板被拉散,从而导致机器经常因故障停机而不能顺畅地运行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具有粘附性的纸张容易粘附冲针,通过挤压的力度还是不能将废纸排除或者即使排除也需要长时间从而减少冲针的使用寿命和影响整个模排废进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增加废纸排废速度和延长冲针使用寿命的模切机用排废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切机用排废机构,增加废纸排废速度和延长冲针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切机用排废机构,包括上模板、夹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所述夹板和所述下模板相互平行,所述夹板位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上冲针,所述夹板上设有排废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冲针,所述上冲针、所述排废孔和所述下冲针位于一条垂直所述夹板的直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真空破坏机能的真空发生器,所述下顶针内部为空心,所述下冲针一端穿过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当所述下顶针内部为真空时,会给废纸一个吸附力不仅可以加速废纸进入所述排废孔,还可以加速废纸脱离所述上冲针的速度,当所述下顶针内部有空气时,吸附力消失,所述下冲针受到向下的拉力,废纸脱离所述下冲针。

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设有螺纹孔,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连的所述下冲针的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设有真空破坏装置,吸废纸后会自动破坏真空,使得所述下冲针与废纸瞬间分离,避免了使用反吹阀的繁琐链接控制等。

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设有反吹阀。

优选的,位于所述排废孔的一侧的所述夹板上设有牙排,用于固定纸张,防止排废时将成品带入所述排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废纸排废速度和延长冲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1、上模板;11、上冲针;2、夹板;21、排废孔;22、牙排;3、下模板;31、下冲针;311、连接柱;4、真空发生器;4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模切机用排废机构包括上模板1、夹板2、下模板3和真空发生器4,上模板1、夹板2和下模板3相互平行,夹板2位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3之间,上模板1上设有上冲针11,夹板2上设有排废孔21,位于排废孔21的一侧的夹板2上设有牙排22,用于固定纸张,防止排废时将成品带入排废孔21,下模板3上设有下冲针31,上冲针11、排废孔21和下冲针31位于一条垂直夹板2的直线上,下冲针31内部为空心,下冲针31穿过下模板3的一端设有连接柱311,连接柱311表面设有螺纹,真空发生器4为带有反吹阀型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4设有螺纹孔41,下冲针31与真空发生器4通过螺纹及螺纹孔41相连。

原理:当机器进行排废时,牙排22固定成品,上冲针11及下冲针31夹紧并强压废纸,下冲针31通过真空发生器4吸住废纸,上冲针11与废纸快速分离,反吹阀型的真空发生器4吹入空气使废纸与下冲针31分离,废纸顺着排废孔21内落下,达到排废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