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439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锁扣的种类繁琐,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结构以用于相关产品或对应的技术,作为锁扣的一种,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普遍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领域,狭义地讲,其结构一般包括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同时,还需要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的齿拉入连锁位置使开口封闭;广义地讲,凡是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均可视为拉链。

尽管拉链(或锁扣)的基本用途是将特定的物件进行锁扣式的锁定,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也产生了使用寿命上的严重缺陷,例如,拉链使用长时间时,拉链头容易出现卡齿的情况,而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只能选择暴力的方式进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拉链头或拉链牙齿的损坏;还有一种方式来延缓拉链或锁扣的使用寿命,即通过润滑物质涂抹在拉链的齿表面,提升拉链滑动的联动性,使拉链更加顺畅的滑动,这种方式可缓解一时,但经常涂抹这种润滑物质会导致锁扣内的各个组件腐蚀或出现生锈的状况,若组件之间的接合部位进入了液体,则非常不利于组件之间的配合,甚至会发生拉链直接从链条上脱落的状况,最终直接导致拉链的报废,报废现象若出现在成本较低的具有拉链或锁扣的物品则需要直接更换,若出现在成本较高且不便于更换的具有拉链的物品则会间接导致更大的损失。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在不断改进,本申请之申请人结合自己以往所申请的与本申请之结构属于同一类型的专利进行分析,发现以往申请的专利产品部件都是分体结构,特别是关键的接合部采取单一的卡入方式, 导致在前期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逐一生产由接合部产生的各个小的零部件,然后再将这些零部件匹配组合,最终形成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延长锁扣使用寿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锁扣使用时间久就会造成磨损、易划伤、脱落、氧化腐蚀,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失效,造成更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解决锁扣组件拼接而使前期不便于加工生产以及后期使用性能较低的双重问题,可满足对现有技术缺陷的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坚硬且抗撞击力强、不易磨损、无划痕、抗氧化性强的新型锁扣结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锁扣结构,由一体式拉头与杆帽盖焊接组成,所述一体式拉头为一体成型的上下双层盖体结构,所述一体式拉头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具有熔化接合母位的熔接部,每个熔化接合母位由凹槽组成;所述杆帽盖底面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焊接部公位,用于与对应一侧的熔化接合母位配合焊接。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

所述一体式拉头底面中心处以及杆帽盖顶部中心处分别具有一个施力表面。

所述杆帽盖底面中心开设一个凹口,两个焊接部公位的对称是以该凹口的中心线为对称轴;

两个熔接部在位置关系上是以拉头上表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对称设置,进一步地,两个熔接部相邻处设置若干金字塔形状的凸点,每个熔接部包括一个凹 陷于拉头表面的矩形凹面。

所述凹槽与焊接部公位向下的凸起相匹配。

熔化接合母位Ⅱ与所述一体式拉头外边缘相邻的一面设置为弧面结构;熔化接合母位Ⅰ与所述一体式拉头外边缘相邻的一面设置为平面结构。

另外,所述上层盖体、下层盖体依次为拉头的上盖、下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锁扣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设置对称的熔接位并且这些熔接位以子母部位的方式设置,在焊接为一体结构之后,使锁扣自身具备坚硬且抗撞击力强、不易磨损、无划痕、抗氧化性强等优点;

⑵可另外结合生产工序,在该产品表面增加其相应的工艺应用的防伪功能,更加美观,产品有利于实现标准化、规格化统一,质量稳定;

⑶该结构有利于实现完全自动化焊熔组装,这种结构在生产加工时可直接使其制造工艺不同于传统的将拉头主体分成上下两个组合体的生产工艺,本结构现将拉头主体合为一体,组装简单,方便生产装配,提高了拉链或锁扣的生产效率;

⑷通过设置与接合母位相匹配的形状,能够在前期的加工生产中,采用固定的设备将公位压入对应的母位之后直接焊接,无需经过组装流程,再由于采用的对称结构,经熔接工艺结为成一个整体,无需如传统工艺经由外力敲、撞击而造成二次的尺寸误差失准的现象,其稳固和精准性得到极大提高,使加工过程非常简化,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锁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锁扣结构的一体式拉头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锁扣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锁扣结构的一体式拉头侧面示意图。

图中:

1、一体式拉头;2、杆帽盖;3、弹片;4、扣片;

11、熔化接合母位Ⅰ;12、熔化接合母位Ⅱ;13、凸点;

21、焊接部公位Ⅰ;22、焊接部公位Ⅱ;23、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新型锁扣结构,由一体式拉头1与杆帽盖2焊接组成,所述一体式拉头1为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的上下双层盖体结构,其中的上层盖体结构作为拉头的上盖,其中的下层盖体作为拉头的下盖,通过该一体成型的上下双层盖体结构,相比传统采用上下分体结构组装或焊接形成的拉头更加便于生产,不需要前期的组装以及后期的润滑维护,切实地提高了拉头的使用寿命;

以下对于上述设置的一体式拉头1结构进一步分析:

相应地,所述一体式拉头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熔接部,两个熔接部相邻处设置若干金字塔形状的凸点13以便用于后续的焊接流程;两个熔接部在位置关系上是以拉头上表面中心点为基准呈对称设置,每个熔接部包括一个凹陷于拉头表面的矩形凹面,该矩形凹面内部增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接合母位,即分别为熔化接合母位Ⅰ11、熔化接合母位Ⅱ12,每个接合母位由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凹槽组成;

对于上述设置的接合母位与一体式拉头1的结合进一步分析:

由于所述一体式拉头1其中一端的边缘处为圆滑的弧边,而另一端则为直边,因此,所述熔化接合母位Ⅱ12与所述圆滑的弧边相邻的一面设置为弧面结构,所述熔化接合母位Ⅰ11与所述直边相邻的一面设置为平面结构,从而在前期的加工生产时与拉头的主体形状更加匹配,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焊接装配的时间。

下面对于上述设置的一体式拉头1结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杆帽盖2底面中心开设一个凹口23,以该凹口2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杆帽盖2底面两侧分别增设一个向下凸起的呈轴对称的焊接部公位,即焊接部公位Ⅰ21、焊接部公位Ⅱ22,每个焊接部公位呈长方体结构并且与下方对应的接合母位形状相匹配,使每个焊接部公位在前期的焊接过程中能够完全与接合母位进行公母匹配。

具体针对上段焊接部公位的形状设定实则为该技术方案的可拓展结构,例如,通过设置与接合母位相匹配的各种形状,能够在前期的加工生产中,采用固定的设备将公位压入对应的母位之后直接焊接,无需经过组装流程,再由于采用的对称结构,经熔接工艺结为成一个整体,无需如传统工艺经由外力敲、撞击而造成二次的尺寸误差失准的现象,其稳固和精准性得到极大提高,在通过设备进行施力焊接时,无需分别对拉头两侧或帽盖两侧分别施力或施加不同的力度,仅需在下方的拉头中心与上方的帽盖中心由焊接模具施力即可,该施力处即为整个加工流程中的部件的施力表面,使加工过程非常简化,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此外,在加工生产中,可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不同的需求增加对于弹片3、扣片4的设置,或者将弹片3与扣片4的组装方式或结构进行改进,再融入上段一体化生产的生产方案中,以寻求日后得到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的技术手段。在现有技术中,所述弹片3两端分别带有一个定位凹口,两个定位凹口的位置与熔化接合母位所在位置分别对应;同时,所述扣片4上端、下端依次分别带有扣钩、扣挡针,以便于与弹片3相配合。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新型锁扣结构,由一体式拉头1与杆帽盖2焊接组成,所述一体式拉头1为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的上下双层盖体结构;

相应地,所述一体式拉头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熔接部,每个熔接部增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接合母位,即分别为熔化接合母位Ⅰ11、熔化接合母位Ⅱ12,每个接合母位由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凹槽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盖2底面中心开设一个凹口23,以该凹口2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杆帽盖2底面两侧分别增设一个向下凸起的呈轴对称的焊接部公位,即焊接部公位Ⅰ21、焊接部公位Ⅱ22,每个焊接部公位与下方对应的接合母位形状相匹配。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新型锁扣结构,由一体式拉头1与杆帽盖2焊接组成,所述一体式拉头1为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的上下双层盖体结构;

相应地,所述一体式拉头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熔接部,两个熔接部相邻处设置若干金字塔形状的凸点13,每个熔接部增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接合母位,每个接合母位由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凹槽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盖2底面中心开设一个凹口23,以该凹口2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杆帽盖2底面两侧分别增设一个向下凸起的呈轴对称的焊接部公位,每个焊接部公位与下方对应的接合母位形状相匹配;同时,上述凸点13卡入所述凹口23内部,在凸点13与凹口23之间有利于形成多点焊接的焊接面,在焊接部公母位配合的基础上,有利于增加了焊接的牢固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 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对本技术方案的拉头或帽盖部位进行外形的改进再应用于其它锁扣装置;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技术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将焊接母位或焊接公位进行位置的更换等;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