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板材抽真空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978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板材抽真空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材的制作加工设备,尤其涉及超薄型板材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板材进行加工需要对板材进行夹持,一般采用机械夹持的方式,夹持件需要与板材表面接触,并设置一定的压力,但一般对板材的边缘进行夹持,中间无法受力,导致板材表面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板材表面出现夹印或变形,造成成品率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对板材进行夹持,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190718U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切割眼镜框板材的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中部设有用于抽真空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一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和前侧分别设有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座、拉手和用于压制板材的紧压块。所述底座固定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拉手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拉手与所述连接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紧压块与所述拉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将板材采用抽真空吸附,从而将板材牢固的固定在安装块上进行切割,避免板材移动,从而大大提高板材切割的精确度,减少坏损率。其中间虽然采用吸附的方式,但周边还是需要机械夹持,依旧会出现现有技术的问题,有待改进。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2001522 A,一种吸附式板材提取机构,包括吸盘以及与吸盘连接的吸盘承力架,所述吸盘为平板,平板的板平面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各通孔与真空装置

的吸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要吸盘一接触到板材就能与板材吸附在一起,无需等待抽真空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吸盘面积越大此优点越显著。其虽然采用的真空吸附,但其作用与领域是对板材进行吸附搬运,并防止一次吸附两张。

上述技术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真空吸附,并且可适应多种尺寸,有效防止板材划伤,大大提高成品率的超薄型板材抽真空吸附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型板材抽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盘、真空管道以及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吸附盘包括方形基体、开设于方形基体表面的真空腔,真空腔底面中心开设有抽真空通孔,抽真空通孔内密封连接有抽真空管口,抽真空管口连接真空管道,真空管道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腔内架设有第一抽真空托架,所述第一抽真空托架包括与真空腔侧壁配合密封的基体、开设于基体上用于放置板材的第一吸附腔以及开设于吸附腔底面呈均匀排布的吸附孔。

作为优选,第一抽真空托架上架设有第二抽真空托架,所述第二抽真空托架包括与真空腔内壁配合密封的基板、设置于基板下表面与第一吸附腔配合插接的凸台、基板和凸台上开设有第二吸附腔,第二吸附腔小于第一吸附腔,第二吸附腔底面贯通。通过设置第二抽真空托架,可自由改变板材的加工尺寸,适用多种型号的板材,大大提高了夹具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第二抽真空托架设置为相互套接的一个或多个。

作为优选,真空腔设置为锥孔或截面为梯形的方孔。

作为优选,吸附盘为铝合金材质。

作为优选,吸附孔的孔径为1.5~3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真空吸附,并且可适应多种尺寸,有效防止板材划伤,大大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抽真空托架主视图。

图3为第二真空托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超薄型板材抽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盘1、真空管道2以及真空泵3,吸附盘1包括方形基体1.1、开设于方形基体1.1表面的真空腔1.1.1,真空腔1.1.1截面为梯形的方孔,真空腔1.1.1底面中心开设有抽真空通孔1.1.2,抽真空通孔1.1.2内密封连接有抽真空管口1.2,抽真空管口1.2连接真空管道2,真空管道2连接真空泵3,所述真空腔1.1.1内架设有第一抽真空托架4,所述第一抽真空托架4包括与真空腔1.1.1侧壁配合密封的基体4.1、开设于基体4.1上用于放置板材的第一吸附腔4.2以及开设于第一吸附腔4.2底面呈均匀排布的吸附孔4.3。第一抽真空托架4上架设有第二抽真空托架5,所述第二抽真空托架5包括与真空腔1.1.1内壁配合密封的基板5.1、设置于基板5.1下表面与第一吸附腔4.2配合插接的凸台5.2、基板5.1和凸台5.2上开设有第二吸附腔5.3,第二吸附腔5.3小于第一吸附腔4.2,第二吸附腔5.3底面贯通。第二抽真空托架5设置为相互套接的三个。吸附孔4.3的孔径为1.5~3mm。

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真空腔1.1.1设置为锥孔。吸附盘1为铝合金材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