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上模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712发布日期:2018-09-01 02:57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上模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模具主要有上模板、下模板等,在模具的上模板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上模板进行固定,且在固定过程中需要保证上模板不横向或纵向攒动,否则容易影响上模板的精密度,还会影响依靠上模板加工出来的产品的精密度。现有一种上模板加工固定装置,上模板放置在支撑板上,旋紧螺母,左右斜楔同时向内运动,进而将上模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导致上模板被固定时靠近左右斜楔的一侧先被压紧,远离左右斜楔的一侧后压紧,这种固定方式,上模板一侧固定后另一侧会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偏移一定位置,导致上模板加工精度下降;且支撑板上支撑上模板的一面没有限位装置,上模板也容易跑偏,导致加工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上模板固定装置,在上模板加工过程中固定效果更好,还可以提高上模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上模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块、两个第一压板、两个第一连杆和连板,支撑块固定在支撑板的上方;两个第一压板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支撑块的上方两侧;各第一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各第一压板的中部,各第一连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支撑块和支撑板并向下延伸出支撑板,支撑板底端中部还设有向支撑板内部凹陷的压块凹槽,支撑板内还设有第一螺杆和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设置于支撑板内部且位于压块凹槽上方,旋转把手可相对支撑板绕旋转把手的轴向转动,旋转把手的径向尺寸大于支撑板的径向尺寸以使旋转把手的边缘可以伸出支撑板;第一螺杆的上端固设在旋转把手的中部下端,第一螺杆的下端穿出支撑板的压块凹槽并向下延伸;连板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且连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各第一连杆的底端,连板上端中部还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压块,压块上端设置在支撑板的压块凹槽内,压块上部还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杆孔,螺杆孔的上端穿出压块的上表面,第一螺杆的下端伸入到压块中部的螺杆孔内且与螺杆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支撑块上部还固设有弹性垫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第一螺杆转动带动压块沿着压块凹槽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连杆同时向下移动,此时第一连杆可以平衡地将模具上模板压在支撑块上,不会导致模具上模板跑偏,提高模具上模板的加工精度;且支撑块上设置弹性垫板是为了使模具上模板在被向下压时,模具上模板下方的弹性垫板也向下产生凹陷变形,进而将模具上模板压在弹性垫板的凹陷内,使模具上模板在被向下压时不会因为支撑块上的光滑面产生横向攒动,影响精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保证模具上模板加工时的精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在图中:1、支撑板;2、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第一连杆;5、支撑块;6、连板;7、压块;8、第一螺杆;9、旋转把手;10、第一弹簧;11、第二螺杆;12、螺母;13、螺杆槽;14、滑块;15、第二弹簧;16、第二连杆;17、拉扣;18、弹性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上模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块5、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第一连杆4和连板6,支撑板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十字形槽,两个十字形槽分别靠近支撑板1的两个边缘对称设置且各十字形槽朝向支撑板1边缘的一侧均与支撑板1外部连通;两个十字形槽内分别设有竖直的第二螺杆11和水平的螺母12,螺母12与第二螺杆11螺纹连接且螺母12的半径尺寸大于螺母12轴心到支撑板1边缘的尺寸以使螺母12旋转时朝向支撑板1边缘的一侧总是可以伸出支撑板1外,螺母12的外表设有与螺母12轴向平行的拨齿,可以通过拨动螺母12的拨齿带动螺母绕其轴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二螺杆11沿螺母12的轴向上下移动;支撑板1两端还设有向下的安装部,安装部两端均布有连接孔,方便与机床或其他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支撑板1内部两侧还分别设有两个连杆通孔,两个连杆通孔位于两个十字形槽之间且对称设置,支撑板1底端中部还设有向支撑板1内部凹陷的压块凹槽,压块凹槽位于支撑板1的两个连杆通孔之间。支撑板1内还设有第一螺杆8和旋转把手9,旋转把手9设置于支撑板1的压块凹槽上方且可相对支撑板1绕旋转把手9的轴向转动,旋转把手9的径向尺寸大于支撑板1的径向尺寸以使旋转把手9的边缘可以伸出支撑板1;第一螺杆8的上端固设在旋转把手9的中部下端,第一螺杆8的下端穿出支撑板1的压块凹槽且向下延伸,通过转动旋转把手9可带动第一螺杆8绕其轴线旋转。

如图1、图3所示,支撑块5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方,支撑块5内设有与支撑板1内的两个连杆通孔相连通的支撑块内孔且支撑块内孔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杆通孔的径向尺寸;支撑块5内还设有两个螺杆槽13,各螺杆槽13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板1内的两个十字形槽纵向相连通,两个螺杆槽13的上部侧壁上还设有滑块槽,滑块槽内设有滑块14,滑块槽顶部设有条形孔,滑块14与滑块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5,滑块14上端中部设有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另一端穿过滑块槽顶部的条形孔并穿过支撑块5向外延伸,第二连杆16可沿条形孔左右移动第二连杆16穿出支撑块5的一端还连接有拉扣17;支撑块5上部还设有弹性垫板18。

如图1所示,第一压板2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撑块5的上方两侧,各第一压板2两端下方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二压板3,上模板固定在第二压板3与支撑块5之间,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板固定装置一次可以固定4块上模板进行加工。

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4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杆4的上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压板2的中部,两个第一连杆4的下端分别穿过支撑块5内的支撑块内孔和支撑板1内的连杆通孔向下延伸出支撑板1,两个第一连杆4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与第一压板2的连接处,第一弹簧10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块5内的支撑块内孔的下端。

如图1、图2所示,连板6设置在支撑板1的下方且连板6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连杆4的底端。连板6上端中部还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压块7,压块7上端设置在支撑板1底端的压块凹槽内,压块7的上部还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杆孔,螺杆孔的上端穿出压块7的上表面且与压块外部连通,第一螺杆8的下端伸入到压块7中部的螺杆孔内且与螺杆孔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模具上模板放置在第二压板3和支撑块5之间,然后转动旋转把手9,带动第一螺杆8转动,第一螺杆8下端和压块7内螺杆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螺杆8的转动可带动压块7沿着压块凹槽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板6向下移动,而由于压块位于连板6的中心位置,因此连板6向下移动是平衡下移的,连板6的下移可带动两个第一连杆4同时向下移动,因此可以使第二压板平衡向下移动进而将模具上模板压在支撑块5上,而支撑块5上设置弹性垫板18是为了使模具上模板在被向下压时,模具上模板下方的弹性垫板18也向下产生凹陷变形,进而将模具上模板压在弹性垫板18的凹陷内,使模具上模板在被向下压时不会因为支撑块上的光滑面产生横向攒动,影响精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需要将支撑块5固定在支撑板1上方,通过转动十字形槽内的螺母12,带动第二螺杆11向上移动至支撑块5内的螺杆槽13内,而第二螺杆11在上移至螺杆槽13内的滑块处时,可将滑块向滑块槽内推动,此时第二螺杆11还可以继续上移,直至滑块14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下向滑块槽内移动至卡在第二螺杆11上相邻螺纹之间的间隙内并将第二螺杆11卡在螺杆槽13内,此时支撑块5即固定在支撑板1上,当需要将支撑块5从支撑板1上取下时,只需要将拉扣17向支撑块5外拉动,即可带动第二连杆16向支撑块5外拉动,进而带动滑块14向滑块槽内拉动,此时即可转动螺母12,使第二螺杆11向下移动退出支撑块5内的螺杆孔13,此时可以将支撑块5从支撑板1上取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