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5937发布日期:2018-08-10 20: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生产工艺中的生产辅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汽车主机厂中的汽车行李箱盖制件属于a类等级表面件,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存放不当极易产生磕碰、变形,返工、返修量大,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表面质量,甚至会造成汽车行李箱盖制件报废。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行李箱盖存放工位器具,汽车行李箱盖采取横放的方式放置在工位器具上,行李箱盖外板本体总成在焊接工位焊接完成后,员工需将行李箱盖板件翻转180度后才能安放以保护行李箱盖板件的表面,这样就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工时,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行李箱盖存放工位器具,由于缺少限位装置,使汽车行李箱盖不能按照统一标准摆放,导致空间利用率低;由于其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一次性摆放数量较少,不能适应汽车大规模生产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结构简单、合理,装件形式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减少了工人无效劳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所述工位器具的主体是一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底框上呈矩形阵列式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杆的上端通过相对应的横杆和纵梁连接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防护限位装置,以便于竖立码放行李箱盖。

进一步,所述防护限位装置包括所述容纳空间底部的横向隔板和所述容纳空间上部两横杆上相对设置的一对或多对限位隔槽;所述隔板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和所述限位隔槽对相对应以定位相对应的行李箱盖。

进一步,所述限位隔槽相对于相对应的横杆可向上转动90度或90度以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隔槽通过相对应的中心杆设置在相对应横杆上,所述限位隔槽的底座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上,所述中心杆上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片以限制所述限位隔槽沿所述中心杆横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隔槽包括底座和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底座上的防护块,所述防护块上开有v型限位槽。

进一步,每个容纳空间内,所述隔板有两个,分别是高位隔板和低位隔板;所述高位隔板和低位隔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防护条,所述防护条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凹槽。

进一步,所述隔板的防护条和所述限位隔槽的防护块的材质是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呈一列分布或两列分布时,所述容纳空间的外侧开放以便于所述行李箱盖的装卸。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呈两列分布时,两列容纳空间的高隔板和低隔板的排列顺序相反。

进一步,所述容纳空间呈两列分布时,两列容纳空间的高隔板和低隔板交错布置。

进一步,还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底框的四角。

进一步,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设在所述底框的后部中央。

进一步,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框前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杆和牵引钩安装高度一致,所述牵引杆自然状态下保持水平。

该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行李箱盖外板本体总成横放在在焊接工位焊接完成后,只需要将其直立放入工位器具即可,不需要翻转180度后才能安放,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一次性摆放数量大,能适应汽车大规模生产线的需求。而且,本发明设置了防护限位装置,减少了对存放件的损害,对所装载的零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

(3)本发明主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不易变形,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防护条、限位块等易损部分方便维修更换。

(4)本发明高度适宜,框架外侧开缺口以便于取放件或踩踏器具取放件,方便了装卸件,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减少了工人无效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5)本发明所选用材料均有很高的强度,不易磨损,易于维护更换,且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结构;11—底框;12—立柱;13—横杆;131—中心杆;14—纵梁;21—高位隔板;22—低位隔板;23—限位凹槽;24—防护条;3—限位隔槽;31—限位块;32—底座;4—牵引装置;5—行走轮;6—刹车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其主体是一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1的底框11上呈矩形阵列式设置有若干立柱12,立杆12的上端通过相对应的横杆13和纵梁14连接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防护限位装置,以便于竖立码放行李箱盖。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容纳空间。本实施例中,底框11上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拉撑。

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限位装置包括容纳空间底部的横向隔板和容纳空间上部两横杆13上相对设置的一对或多对限位隔槽3;隔板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防护条24,防护条24上设置有限位凹槽23,限位凹槽23和限位隔槽对相对应以定位相对应的行李箱盖。本实施例中,每个容纳空间内,隔板有两个,分别是高位隔板21和低位隔板22。高位隔板21和低位隔板22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防护条24,防护条24上均对应设置有一限位凹槽23。

优选地,限位隔槽3相对于相对应的横杆13可向上转动90度或90度以上。

优选地,限位隔槽3通过相对应的中心杆131设置在相对应横杆13上,限位隔槽3的底座32可转动的设置在中心杆131上,中心杆131上底座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片以限制限位隔槽3沿中心杆131横向移动。

如图1所示,限位隔槽3包括底座32和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底座32上的防护块31,防护块31上开有v型限位槽。

优选地,隔板上的防护条24和限位隔槽3的防护块31的材质均是聚氨酯材料,对所装载的零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而且防护条24和限位块31作为易损件,可方便更换、维修。

优选地,容纳空间呈一列分布或两列分布时,容纳空间的外侧开放以便于所述行李箱盖的装卸。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呈两列两排分布,容纳空间的外侧均没有设置纵梁14。

优选地,容纳空间呈两列分布时,两列容纳空间的高位隔板21和低位隔板22的排列顺序相反且交错布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左边一列容纳空间内隔板的排列顺序是前高位隔板后低位隔板,右边一列容纳空间内隔板的排列顺序是前低位隔板后高位隔板。而且,同一排的左右两个容纳空间内,隔板交错布置,没有同排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方便工位器具两侧的两条生产线同时使用该工位器具。

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还包括四个行走轮5,四个行走轮5分别设置在底框11的四角。

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还包括牵引装置4,牵引装置4安装在底框11前端的中间位置,牵引装置4的牵引杆和牵引钩安装高度一致,牵引杆自然状态下保持水平,保证了工位器具和牵引源配合良好,挂接和分离顺畅。

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置行李箱盖的工位器具,还包括刹车机构6,刹车机构6设在底框11的后部中央。刹车机构采用5寸美式顶高器,用m8螺栓安装在万向轮中心位置,用于减震轮器具时顶高器安装板可采用40x40x2.5方管进行加高。

装件时,踩下刹车将工位器具固定,将相对应容纳空间的限位隔槽3向上转动90度,由容纳空间的外侧开放处为入口,由里向外码放行李箱盖,并依次将限位隔槽3复位,每个行李箱盖由相对应的一对高低位隔板上的限位凹槽23和一对限位隔槽3限位固定。卸件时,由容纳空间的外侧开放处为出口,依次将限位隔槽3向上转动90度,由外向里依次卸下行李箱盖。装卸完毕行走时,由牵引源牵引。

本发明对所装载的零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主体结构设计合理,不易变形,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防护条、限位块等易损部分方便维修更换。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高度适宜,框架外侧开缺口以便于取放件或踩踏器具取放件,方便了装卸件,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减少了工人无效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选用材料均有很高的强度,不易磨损,易于维护更换,且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工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