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2212发布日期:2018-08-21 19:4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处理设备辅助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组合式空调机组(简称组空)由数个功能段组成,功能段与另一功能段之间的组合通常在工程现场完成,有些功能段尺寸较大,并且质量达数吨。在狭小的机房里,将尺寸大,并且重达数吨组空功能段运至组空基础上,往往靠人力实现,则费时费力。若依靠多人搬运组空功能段,在各功能段之间对接装配时,为保证高精度装配,通常要多次挪动调整组空功能,一方面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常出现工人用力不均而导致组空功能段变形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效率和安装精准度的对接装置。

一种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架、承载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方,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待对接件设置于承载机构上。

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形成进口,另一端形成出口,且待对接件通过所述进口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后,并通过所述出口进行对接。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腿和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支腿上,且与所述支腿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腿和所述横梁分别形成全部或部分所述长方体结构的棱,且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前侧面形成所述进口,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后侧面形成所述出口。

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支腿分别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竖棱,所述横梁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与对应的两根所述支腿围成所述前侧面,所述后横梁与另外两根所述支腿围成所述后侧面。

所述前横梁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支腿的交点和所述后横梁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支腿的交点均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顶点。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强支撑,所述加强支撑设置于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上,所述加强支撑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支撑梁,且每根所述支撑梁均与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左侧面的对角线平行。

所述进口和/或所述出口均设置有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一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腿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前横梁或所述后横梁上。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两条悬吊绳和四个调节机构,每一所述悬吊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机构,且处于一根所述悬吊绳上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处于另一所述悬吊绳上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横梁的两端。

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腿的下端,且所述容纳腔能够在所述移动机构的带动下自由移动。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

本发明提供的对接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和移动机构,能够有效的对待安装功能段进行移动,并且能够精确调节待安装功能段的方向、角度和位置,实现各组空功能段间的高效精密装配,通过设置承载机构,能够对放置在地面上的带安装功能段进行提升和承载作用,进而方便移动机构移动支撑架和待安装功能段,省去了人工搬运和人工搬运造成变形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对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对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对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

1、支撑架;2、承载机构;3、移动机构;4、容纳腔;11、支腿;12、横梁;121、前横梁;122、后横梁;5、支撑梁;6、斜支撑件;21、悬吊绳;22、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架1、承载机构2和移动机构3,所述支撑架1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3上方,所述支撑架1上形成有容纳腔4,所述承载机构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4中,且待对接件设置于承载机构2上,将待对接件(功能段)放置在承载机构2上,并利用移动机构3的移动带动支撑架1、待对接件、承载机构2共同移动。

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2的下端到所述移动机构3的最下端具有一定间距,方便对非平面上安装组合式空调进行移动,特别的,移动机构3能够下放在楼板上,而所述承载机构2能够利用上述间距悬吊于所述楼板的上方,避免承载机构2和/或待对接件与楼板之间的接触或碰撞。

所述容纳腔4的一端形成进口,另一端形成出口,且待对接件通过所述进口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2上后,并通过所述出口进行对接,所述容纳腔4的形状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根据安装的方位进行设定,一般的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在容纳腔4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也可以在容纳腔4上仅设计进口,待对接件由进口进入和脱出容纳腔4。

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腿11和横梁12,所述横梁12设置于所述支腿11上,且与所述支腿11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4,其中支腿11和横梁12能够根据待对接件的形状进行设计。

所述容纳腔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腿11和所述横梁12分别形成全部或部分所述长方体结构的棱,且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前侧面形成所述进口,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后侧面形成所述出口,其中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尺寸大于待对接件的尺寸,方便将待对接件放入容纳腔4中。

所述支腿11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支腿11分别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竖棱,所述横梁12包括前横梁121和后横梁122,所述前横梁121与对应的两根所述支腿11围成所述前侧面,所述后横梁122与另外两根所述支腿11围成所述后侧面。

所述前横梁121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支腿11的交点和所述后横梁122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支腿11的交点均形成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顶点,保证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的尺寸达到长方体结构的最大值。

所述支撑架1还包括加强支撑,所述加强支撑设置于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上,进一步对支腿11和横梁12进行支撑,增加支撑件的强度。

所述加强支撑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支撑梁5,且每根所述支撑梁5均与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左侧面的对角线平行,优选的,两根所述支撑梁5处于所述长方体结构对应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上。

所述进口和/或所述出口均设置有斜支撑件6,所述斜支撑件6一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腿11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前横梁121或所述后横梁122上,保证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的稳定性。

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两条悬吊绳21和四个调节机构22,每一所述悬吊绳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机构22,且处于一根所述悬吊绳21上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22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横梁121的两端,处于另一所述悬吊绳21上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22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横梁122的两端,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机构22将悬吊绳21放下,并人工将悬吊绳21放入待对接件的下方,当两根所述悬吊绳21均放置好后,利用调节机构22收紧悬吊绳21,进而将待对接件吊起,使待对接件脱离放置面,方便移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22为手拉葫芦。

所述移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腿11的下端,且所述支撑架1能够在所述移动机构3的带动下自由移动,在待对接件放置在容纳腔中,在移动机构3的带动下,将待对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进行对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