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背门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82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背门锁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背门主要用于将汽车尾箱遮盖以保护和装载物资,为物料的运输提供保障。然而,目前的汽车背门锁往往仅具备单一的电动解锁功能,这样单一的电动解锁方式一旦出现故障,用户无法自行开锁,从而给用户带来麻烦,不得不寻求专业的汽修帮助,而无法及时的自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锁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背门锁解锁方式单一,当电动解锁失效时用户无法自行开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锁,包括具有容置空腔的外壳部,用于将所述外壳部可拆卸连接于汽车背门上的安装支架,容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用于与固设于车主体上的锁扣连接的锁紧单元,以及抵顶于所述锁紧单元的用于解除其与所述锁扣的连接配合的电动解锁单元,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动解锁单元和所述锁紧单元的主控制器,所述汽车背门锁还包括封盖于所述容置空腔且与所述外壳部可拆卸连接的锁盖板,所述锁盖板上开设有供手动伸入所述容置空腔内并解除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锁扣的连接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外壳部固连的第一转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周的卡板,缠绕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卡板的用于使所述卡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以及设于所述卡板上且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检测所述卡板位移的感应器,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扣卡入的卡槽,所述锁紧单元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的用于驱动所述卡板转动至所述锁扣卡入所述卡槽的驱动机构,以及抵顶于所述卡板的用于阻止所述卡板反向转动的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和所述卡板的抵接处与所述通孔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外壳部固连的第二转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且抵顶于所述卡板的摆臂,缠绕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摆臂上的用于使所述摆臂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吸构件,以及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摆臂和所述电吸构件的钢索。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外壳部固连的第三转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外周且抵顶于所述卡板的止动爪,以及缠绕于所述第三转轴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止动爪上的用于使所述止动爪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止动爪和所述卡板的抵接处与所述通孔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解锁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具有输出轴的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出轴且抵顶于所述止动爪的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蜗杆传动部,以及分别抵顶于所述蜗杆传动部和所述止动爪的拨板传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拨板传动部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外壳部固连的第四转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四转轴外周且分别抵顶于所述止动爪和所述蜗杆传动部的拨板,缠绕于所述第四转轴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拨板的用于使所述拨板复位的第四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传动部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齿轮组,传动连接于所述齿轮组的蜗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且可沿所述蜗杆的轴向运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抵顶于所述拨板的拨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传动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的用于助力于所述套筒复位的第五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背门和固设有锁扣的车主体,所述汽车还包括上述的汽车背门锁,所述汽车背门锁设置于所述汽车背门上,且所述汽车背门锁可与所述锁扣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背门锁通过使安装支架与外壳部可拆卸连接,即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安装支架来适应具有不同安装结构的汽车背门;通过设于容置空腔内的锁紧单元与固设于车主体上锁扣连接,使汽车背门与车主体连接;通过电动解锁单元与锁紧单元抵顶配合,且该电动解锁单元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电动解锁单元拨动锁紧单元,使其与锁扣的连接配合得以解除,实现自动解锁;通过在锁盖板上开设通孔,使用户可以利用其他工具直接从通孔伸入以解除锁紧单元与锁扣的连接配合,从而实现手动解锁,解决了目前汽车背门开锁方式单一,可靠度不高的问题,也避免了当自动解锁失效时,用户无法及时自行解决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背门锁与锁扣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背门锁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背门锁除去锁盖板5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背门锁除去锁盖板5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外壳部;20-安装支架;30-锁紧单元;31-第一转轴;32-卡板;33-第一复位弹簧;34-感应器;35-驱动机构;351-第二转轴;352-摆臂;353-第二复位弹簧;36-止动机构;361-第三转轴;362-止动爪;363-第三复位弹簧;40-电动解锁单元;41-电机;411-输出轴;42-传动机构;421-蜗杆传动部;4211-齿轮组;4212-蜗杆;4213-套筒;4214-第五复位弹簧;422-拨板传动部;4221-第四转轴;4222-拨板;4223-第四复位弹簧;50-锁盖板;H1-容置空腔;H2-通孔;H3-卡槽;S-锁扣;W-拨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进行说明。所述汽车背门锁,包括具有容置空腔H的外壳部10,用于将外壳部10可拆卸连接于汽车背门(图未示)上的安装支架20,容设于容置空腔H1内的用于与固设于车主体上的锁扣S连接的锁紧单元30,以及抵顶于锁紧单元30的用于解除其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的电动解锁单元40,以及分别电连接于电动解锁单元40和锁紧单元30的主控制器(图未示),汽车背门锁还包括封盖于容置空腔H1且与外壳部10可拆卸连接的锁盖板50,锁盖板50上开设有供手动伸入容置空腔H1内并解除锁紧单元30与锁扣的连接配合的通孔H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主要包括起承载作用的外壳部10,用于将该外壳部10与汽车背门连接的安装支架20,以及设于该容置空腔H1内的用于与车主体上的锁扣S连接的锁紧单元30,进而实现将汽车背门连接锁合于车主体上;并且该汽车背门锁还包括设于容置空腔H1内并抵顶于锁紧单元30的电动解锁单元40,以及分别与该电动解锁单元40和锁紧单元30电连接的主控制器,即,电动解锁单元40能够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运动,带动锁紧单元30运动从而解除其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实现自动解锁;另外,在容置空腔H1的上方加设有锁盖板50,该锁盖板50一方面用于将锁紧单元30、电动解锁单40以及其他零部件盖封住,以免灰尘进入难以清理造成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下降,另一方面防止外力对容置空腔H1内的各个零部件造成损坏,并且,在锁盖板50上开设有允许其他工具伸入容置空腔H1内的通孔H2,即用户可通过从通孔H2处伸入其他工具,手动解除锁紧单元30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实现手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安装支架20与外壳部10可拆卸连接,即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安装支架10来适应具有不同安装结构的汽车背门;通过使设于容置空腔H1内的锁紧单元30与固设于车主体上锁扣S连接,使汽车背门与车主体连接;通过电动解锁单元40与锁紧单元30抵顶配合,且该电动解锁单元40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电动解锁单元40拨动锁紧单元30,使其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得以解除,实现自动解锁;通过在锁盖板50上开设通孔H2,使用户可以利用其他工具直接从通孔H2伸入以解除锁紧单元30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从而实现手动解锁,解决了目前汽车背门开锁方式单一,可靠度不高的问题,也避免了当自动解锁失效时,用户无法及时自行解决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紧单元30包括设于容置空腔H1内并与外壳部10固连的第一转轴31,转动套设于第一转轴31外周的卡板32,缠绕于第一转轴31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外壳部10和卡板32的用于使卡板32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33,以及设于卡板32上且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检测卡板32位移的感应器34,卡板32上开设有供锁扣S卡入的卡槽H3,锁紧单元30还包括电连接于主控制器的用于驱动卡板32转动至锁扣S卡入卡槽H3的驱动机构35,以及抵顶于卡板32的用于阻止卡板32反向转动的止动机构36,止动机构36和卡板32的抵接处与通孔H2正对。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汽车背门压下,车主体上的锁扣S撞击卡板32使卡板32绕第一转轴旋转一定的角度,但还不足以使锁扣S完全卡入卡槽H3内,此时感应器34感应到卡板32的运动,将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35驱动卡板32继续绕第一转轴31运动,使锁扣S卡入卡槽H3内,此时感应器34感应到卡板32转过的角度超过一定值,即命令驱动机构35运动至解除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此时卡板32在第一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至与止动机构36抵顶相接,从而将锁扣S锁合于卡槽H3内,进而形成锁紧单元30与车主体的连接。具体地,第一复位弹簧33为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线缠绕于第一转轴31的外周形成的,外壳部10包括凹陷形成容置空腔H1的底板(图未标),和容设于容置空腔H1内且固连于底板的第一借力板(图未示),该金属线的一端抵顶于第一借力板,另一端抵顶于卡板32,当卡板32转动带动金属线的另一端运动,而其一端因与第一借力板抵顶不可动,从而积蓄了使金属线另一端复位的势能,于是当驱动机构35解除与卡板32的抵顶作用,上述势能作用,使金属线的另一端带动一卡板32反向转动复位至与止动机构36抵顶;这里,第一复位弹簧33只是一种优选的用于带动卡板32复位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被替换成其他能实现该功能的复位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机构35包括设于容置空腔H1内并与外壳部10固连的第二转轴351,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351外周且抵顶于卡板32的摆臂352,缠绕于第二转轴351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外壳部10和摆臂352上的用于使摆臂复位352的第二复位弹簧353,电连接于主控制器的电吸构件(图未示),以及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摆臂352和电吸构件的钢索(图未示)。具体地,电系构件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运动,带动钢索的一端,使钢索的另一端拉动摆臂352转动,从而使摆臂352抵顶于卡板32并带动卡板32继续转动,当主控制器接收到感应器34发出卡板32运动到一定位置的信号,则断开电吸构件与钢索的连接,则钢索对摆臂352不再施力,此时摆臂352则在第二复位弹簧353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进而解除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这里,电吸构件配合钢索和摆臂352形成的驱动机构35主要用以驱动卡板32旋转,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35也可以为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结构,此处不唯一限定。

更具体地,第二复位弹簧353为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线缠绕于第二转轴351的外周形成的,外壳部10包括凹陷形成容置空腔H1的底板,和容设于容置空腔H1内且固连于底板的第二借力板(图未示),该金属线的一端抵顶于第二借力板,另一端抵顶于摆臂352上,当摆臂352转动带动金属线的另一端运动,而其一端因与第二借力板抵顶不可动,从而积蓄了使金属线另一端复位的势能,于是,当钢索不再对摆臂352施力,上述势能作用,使金属线的另一端带动一摆臂352反向转动复位至解除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这里,第二复位弹簧353只是一种优选的用于带动摆臂352复位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被替换成其他能实现该功能的复位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止动机构36包括设于容置空腔H1内并与外壳部10固连的第三转轴361,转动套设于第三转轴361外周且抵顶于卡板32的止动爪362,以及缠绕于第三转轴361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固连于外壳部10和止动爪362上的用于使止动爪362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363,止动爪362和卡板32的抵接处与通孔H2正对。具体地,卡板32在第一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反向旋转至与止动爪362抵顶,从而将锁扣S锁于卡槽H3内形成卡板32与锁扣S的锁合连接;通孔H2与止动爪362和卡板32的抵顶处正对,即,用户可以手动将其他工具伸入通孔H2内,将止动爪362与卡板32拨离,即解除二者的抵顶配合,使卡板32在第一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继续反向转动,直至锁扣S脱离卡槽H3,从而实现手动解锁。

更具体地,第三复位弹簧363为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线缠绕于第三转轴361的外周形成的,外壳部10包括凹陷形成容置空腔H1的底板,和容设于容置空腔内H1且固连于底板的第三借力板(图未示),该金属线的一端抵顶于第三借力板,另一端抵顶于止动爪362,当用户施力使止动爪362转动,带动金属线的另一端运动,而其一端因与第三借力板抵顶不可动,从而积蓄了使金属线另一端复位的势能,于是当止动爪362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被解除、卡板32继续反转至解锁后,用户停止对止动爪362施力,则上述势能作用,使金属线的另一端带动止动爪362反向转动复位至原来的位置;这里第三复位弹簧363只是一种优选的用于带动止动爪362复位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被替换成其他能实现该功能的复位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动解锁单元40包括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且具有输出轴411的电机41,以及连接于输出轴411且抵顶于止动爪362的传动机构42。这里,电机41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带动连接于其输出轴411的传动机构42运动,该传动机构42与止动爪362抵顶配合,从而拨动止动爪362,解除其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使卡板32在第一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继续反向转动直至锁扣S脱离卡槽H3,从而实现自动解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机构42包括连接于输出轴411的蜗杆传动部421,以及分别抵顶于蜗杆传动部421和止动爪362的拨板传动部422。这里的蜗杆传动部421起到传递动能的作用,拨板转动部422将传递过来的动能转化成自身的动能并拨动止动爪362脱离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拨板传动部422包括设于容置空腔H1内并与外壳部10固连的第四转轴4221,转动套设于第四转轴4221外周且分别抵顶于止动爪362和蜗杆传动部421的拨板4222,缠绕于第四转轴4221外周且相对两端分别固连于外壳部10和拨板4222的用于使拨板4222复位的第四复位弹簧4223。具体地,第四复位弹簧4223为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线缠绕于第四转轴4221的外周形成的,外壳部10包括凹陷形成容置空腔H1的底板,和容设于容置空腔H1内且固连于底板的第四借力板(图未示),该金属线的一端抵顶于第四借力板,另一端抵顶于拨板4222,当蜗杆传动部421在电机41的带动下施力于拨板4222使其绕第四转轴4221转动,带动金属线的另一端运动,而其一端因与第四借力板抵顶不可动,从而积蓄了使金属线另一端复位的势能,于是当拨板4222拨动止动爪362使其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被解除后,蜗杆传动部421停止对止动爪362施力,则上述势能作用,使金属线的另一端带动拨板4222反向转动复位;这里,第四复位弹簧4223只是一种优选的用于带动拨板4222复位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被替换成其他能实现该功能的复位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蜗杆传动部421包括传动连接于输出轴411的齿轮组4211,传动连接于齿轮组的蜗杆4212,以及套设于蜗杆4212外周且可沿蜗杆4212的轴向运动的套筒4213,套筒4213的外壁上设有抵顶于拨板4222的拨动块W。具体地,套筒4213的内壁设有与该蜗杆4212的轮齿啮合的内齿(图未标),如此,电机41带动齿轮组4211转动,齿轮组4211转动带动蜗杆4212转动,与蜗杆4212啮合的套筒4213则沿着蜗杆4212的轴向运动,从而带动拨动块W运动,进而使抵顶于拨动块W的拨板4222随之运动,从而作用于止动爪362上。这里齿轮组4211的作用是在传递动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汽车背门锁的体积,使各个构件的位置安排更加合理;另外,这里的蜗杆传动部421主要用于传递动力至拨板4222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蜗杆传动部421亦可被替换为其他动力传递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门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蜗杆传动部421还包括套设于蜗杆4212外周的用于助力于套筒4213复位的第五复位弹簧4214。这里,蜗杆4212连接齿轮组4211的一端固设有凸台(图未标),该第五复位弹簧4214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凸台和套筒4213的端面,当蜗杆4213转动带动套筒4213前移,该第五复位弹簧4213被压缩,从而积蓄一定的势能,当拨动块W拨动拨板4222解除止动爪362与卡板32的抵顶配合之后,主控制器收到感应器34的信号,控制电机41反转,止动爪362在第三复位弹簧363的作用下反转,拨板4222在第四复位弹簧4223的作用下反转,最终,套筒4213在蜗杆4212的带动、拨动块W和第五复位弹簧5214的助力作用下复位。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背门和固设有锁扣的车主体,汽车还包括上述的汽车背门锁,汽车背门锁设置于汽车背门上,且汽车背门锁可与锁扣S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采用了上述汽车背门锁,通过使安装支架20与外壳部10可拆卸连接,即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安装支架10来适应具有不同安装结构的汽车背门;通过使设于容置空腔H1内的锁紧单元30与固设于车主体上锁扣S连接,使汽车背门与车主体连接;通过电动解锁单元40与锁紧单元30抵顶配合,且该电动解锁单元40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电动解锁单元40拨动锁紧单元30,使其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得以解除,实现自动解锁;通过在锁盖板50上开设通孔H2,使用户可以利用其他工具直接从通孔H2伸入以解除锁紧单元30与锁扣S的连接配合,从而实现手动解锁,解决了目前汽车背门开锁方式单一,可靠度不高的问题,也避免了当自动解锁失效时,用户无法及时自行解决的问题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