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752发布日期:2019-01-08 21:0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



背景技术:

雨刮器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刷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

对于雨刮器而言,其包括有塑料支架以及分别装设于塑料支架的胶条、弹簧片,塑料支架的中间位置安装中间连接件;其中,塑料支架安装中间连接件的位置需要进行切边处理,且整个塑料支架还需要进行压痕处理。

需强调的是,对于雨刮器而言,塑料支架的压痕切边作业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人工压痕切边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该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实现雨刮器的塑胶支架切边压痕加工,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部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装设有支架定位输送组件,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装设有支架自动压痕组件、位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后端侧且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间隔布置的支架自动切边组件;

支架定位输送组件包括有可相对前后活动地装设于固定支撑板上端侧且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输送板,固定支撑板对应支架输送板装设有输送板驱动机构,输送板驱动机构与支架输送板驱动连接;支架输送板的上表面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架定位板,支架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且朝上开口的支架定位槽;支架输送板于支架定位板的旁侧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右端部延伸至支架输送板的右端侧且双向丝杆的右端部装设有丝杆驱动手轮,双向丝杆的左侧螺旋段、右侧螺旋段分别螺装有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各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分别螺装有支架定位驱动块,各支架定位驱动块分别螺装有伸入至支架定位板的支架定位槽内的支架定位推块;

支架自动压痕组件包括有呈拱形形状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上表面的压痕支撑架,压痕支撑架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压痕升降活动块,压痕支撑架的上端部于压痕升降活动块的上端侧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压痕气缸安装座,压痕气缸安装座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压痕驱动气缸,压痕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压痕升降活动块连接;压痕升降活动块的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压痕升降刀架,压痕升降刀架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刀片压盖,各刀片压盖与压痕升降刀架之间分别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压痕刀片,各压痕刀片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压痕升降刀架、刀片压盖的下端侧;

支架自动切边组件包括有位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后端侧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上表面的切边支撑架,切边支撑架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切边升降活动块,切边支撑架的上端部于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上端侧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切边驱动气缸,切边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上端部连接;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下端部螺装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刀头上压板、刀头下压板,刀头上压板位于刀头下压板的上端侧,刀头上压板与刀头下压板之间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切边刀头,刀头下压板的下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弹性压板,支架弹性压板与刀头下压板间隔布置,支架弹性压板对应切边刀头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弹性压板通孔,切边刀头的下端部伸入至支架弹性压板的弹性压板通孔内;刀头下压板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螺栓安装孔,刀头下压板的螺栓安装孔内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螺纹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螺接,连接螺栓的外围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部与刀头下压板抵接,弹簧的下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抵接。

其中,所述输送板驱动机构包括有分别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下表面的输送板驱动电机、输送板驱动丝杆,输送板驱动丝杆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输送板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输送板驱动丝杆驱动连接,所述支架输送板的下表面螺装有输送板驱动块,固定支撑板对应输送板驱动块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板通孔,输送板驱动块的下端部穿过固定支撑板的支撑板通孔并延伸至固定支撑板的下端侧,输送板驱动块的下端部螺装有输送板驱动螺母,输送板驱动螺母与输送板驱动丝杆相配合。

其中,所述输送板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与所述输送板驱动丝杆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输送板与所述固定支撑板之间装设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有螺装于固定支撑板上表面且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导轨、螺装于支架输送板下表面的第一滑块,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相配合。

其中,所述压痕升降活动块与所述压痕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二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有螺装于压痕支撑架且呈竖向布置的第二导轨、螺装于压痕升降活动块的第二滑块,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块相配合。

其中,所述切边升降活动块与所述切边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三导向机构,第三导向机构包括有螺装于切边支撑架且呈竖向布置的第三导轨、螺装于切边升降活动块的第三滑块,第三导轨与第三滑块相配合。

其中,所述刀头下压板与所述支架弹性压板之间装设有第四导向机构,第四导向机构包括有卡装于所述刀头上压板与刀头下压板之间且呈竖向布置的导柱,导柱的下端部延伸至刀头下压板的下端侧,支架弹性压板对应导柱装设有导套,导柱的下端部前插于导套的中心孔内。

其中,所述机架于所述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装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位于所述支架自动压痕组件的前端侧;防护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机架上端部且上下动作的防护板驱动气缸,防护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升降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其机架的上端部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装设有支架定位输送组件,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装设有支架自动压痕组件、位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后端侧且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间隔布置的支架自动切边组件;支架定位输送组件包括有可相对前后活动地装设于固定支撑板上端侧且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输送板,固定支撑板对应支架输送板装设有输送板驱动机构,输送板驱动机构与支架输送板驱动连接;支架输送板的上表面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架定位板,支架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且朝上开口的支架定位槽;支架输送板于支架定位板的旁侧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右端部延伸至支架输送板的右端侧且双向丝杆的右端部装设有丝杆驱动手轮,双向丝杆的左侧螺旋段、右侧螺旋段分别螺装有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各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分别螺装有支架定位驱动块,各支架定位驱动块分别螺装有伸入至支架定位板的支架定位槽内的支架定位推块;支架自动压痕组件包括有呈拱形形状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上表面的压痕支撑架,压痕支撑架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压痕升降活动块,压痕支撑架的上端部于压痕升降活动块的上端侧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压痕气缸安装座,压痕气缸安装座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压痕驱动气缸,压痕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压痕升降活动块连接;压痕升降活动块的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压痕升降刀架,压痕升降刀架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刀片压盖,各刀片压盖与压痕升降刀架之间分别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压痕刀片,各压痕刀片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压痕升降刀架、刀片压盖的下端侧;支架自动切边组件包括有位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后端侧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上表面的切边支撑架,切边支撑架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切边升降活动块,切边支撑架的上端部于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上端侧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切边驱动气缸,切边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上端部连接;切边升降活动块的下端部螺装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刀头上压板、刀头下压板,刀头上压板位于刀头下压板的上端侧,刀头上压板与刀头下压板之间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切边刀头,刀头下压板的下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弹性压板,支架弹性压板与刀头下压板间隔布置,支架弹性压板对应切边刀头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弹性压板通孔,切边刀头的下端部伸入至支架弹性压板的弹性压板通孔内;刀头下压板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螺栓安装孔,刀头下压板的螺栓安装孔内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螺纹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螺接,连接螺栓的外围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部与刀头下压板抵接,弹簧的下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抵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实现雨刮器的塑胶支架切边压痕加工,即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工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定位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自动压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自动切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机架 11——固定支撑板

111——支撑板通孔 2——支架定位输送组件

21——支架输送板 22——输送板驱动机构

221——输送板驱动电机 222——输送板驱动丝杆

223——同步带传动机构 23——支架定位板

231——支架定位槽 241——双向丝杆

242——丝杆驱动手轮 251——支架定位驱动块

252——支架定位推块 3——支架自动压痕组件

31——压痕支撑架 32——压痕升降活动块

33——压痕气缸安装座 34——压痕驱动气缸

35——压痕升降刀架 36——刀片压盖

37——压痕刀片 4——支架自动切边组件

41——切边支撑架 42——切边升降活动块

43——切边驱动气缸 441——刀头上压板

442——刀头下压板 4421——螺栓安装孔

45——切边刀头 46——支架弹性压板

47——连接螺栓 48——弹簧

51——第一导向机构 511——第一导轨

512——第一滑块 52——第二导向机构

521——第二导轨 522——第二滑块

53——第三导向机构 531——第三导轨

532——第三滑块 54——第四导向机构

541——导柱 542——导套

6——防护组件 61——防护板驱动气缸

62——升降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应用于雨刮器的切边压痕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上端部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11,固定支撑板11装设有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的上端侧装设有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位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后端侧且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间隔布置的支架自动切边组件4。

其中,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包括有可相对前后活动地装设于固定支撑板11上端侧且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输送板21,固定支撑板11对应支架输送板21装设有输送板驱动机构22,输送板驱动机构22与支架输送板21驱动连接;支架输送板21的上表面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架定位板23,支架定位板23的上表面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且朝上开口的支架定位槽231;支架输送板21于支架定位板23的旁侧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双向丝杆241,双向丝杆241的右端部延伸至支架输送板21的右端侧且双向丝杆241的右端部装设有丝杆驱动手轮242,双向丝杆241的左侧螺旋段、右侧螺旋段分别螺装有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各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分别螺装有支架定位驱动块251,各支架定位驱动块251分别螺装有伸入至支架定位板23的支架定位槽231内的支架定位推块252。

进一步的,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包括有呈拱形形状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11上表面的压痕支撑架31,压痕支撑架31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压痕升降活动块32,压痕支撑架31的上端部于压痕升降活动块32的上端侧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压痕气缸安装座33,压痕气缸安装座33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压痕驱动气缸34,压痕驱动气缸34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压痕升降活动块32连接;压痕升降活动块32的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压痕升降刀架35,压痕升降刀架35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刀片压盖36,各刀片压盖36与压痕升降刀架35之间分别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压痕刀片37,各压痕刀片37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压痕升降刀架35、刀片压盖36的下端侧。

更进一步的,支架自动切边组件4包括有位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后端侧且螺装于固定支撑板11上表面的切边支撑架41,切边支撑架41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的上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切边升降活动块42,切边支撑架41的上端部于切边升降活动块42的上端侧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切边驱动气缸43,切边驱动气缸43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切边升降活动块42的上端部连接;切边升降活动块42的下端部螺装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刀头上压板441、刀头下压板442,刀头上压板441位于刀头下压板442的上端侧,刀头上压板441与刀头下压板442之间卡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切边刀头45,刀头下压板442的下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支架弹性压板46,支架弹性压板46与刀头下压板442间隔布置,支架弹性压板46对应切边刀头45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弹性压板通孔,切边刀头45的下端部伸入至支架弹性压板46的弹性压板通孔内;刀头下压板44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螺栓安装孔4421,刀头下压板442的螺栓安装孔4421内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连接螺栓47,连接螺栓47的螺纹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46螺接,连接螺栓47的外围套装有弹簧48,弹簧48的上端部与刀头下压板442抵接,弹簧48的下端部与支架弹性压板46抵接。

需进一步指出,输送板驱动机构22包括有分别装设于固定支撑板11下表面的输送板驱动电机221、输送板驱动丝杆222,输送板驱动丝杆222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输送板驱动电机221的动力输出轴与输送板驱动丝杆222驱动连接,支架输送板21的下表面螺装有输送板驱动块,固定支撑板11对应输送板驱动块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板通孔111,输送板驱动块的下端部穿过固定支撑板11的支撑板通孔111并延伸至固定支撑板11的下端侧,输送板驱动块的下端部螺装有输送板驱动螺母,输送板驱动螺母与输送板驱动丝杆222相配合。优选的,输送板驱动电机22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223与输送板驱动丝杆222驱动连接。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配装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板驱动电机221、压痕驱动气缸34、切边驱动气缸43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工作时,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板驱动电机221、压痕驱动气缸34、切边驱动气缸43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待压痕切边的塑料支架放置于支架定位板23的支架定位槽231内,且使得塑料支架位于两个支架驱动推块之间;待塑料支架准确放置于支架定位板23的支架定位槽231后,工作人员手动转动丝杆驱动手轮242并驱动双向丝杆241转动,转动的双向丝杆241驱动两个定位驱动丝杆螺母同步移动并逐渐靠拢,进而使得两个支架定位推块252逐渐靠拢,两个支架定位推块252最终夹住塑料支架并实现塑料支架对中;待位于支架定位槽231内的塑料支架对中完毕后,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板驱动电机221启动,输送板驱动电机221通过由输送板驱动丝杆222、输送板驱动螺母所组成的丝杆传动机构驱动支架输送板21朝后移动;当支架输送板21带着支架定位板23、塑料支架后移至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正下方时,PLC控制器控制压痕驱动气缸34动作,压痕驱动气缸34驱动压痕升降活动块32、压痕升降刀架35下移,下移的压痕升降刀架35带动压痕刀片37同步下移,下移的压痕刀片37完成塑胶支架压痕作业;待塑料支架压痕处理完毕后,压痕驱动气缸34驱动压痕升降活动块32、压痕升降刀架35、压痕刀片37上移复位,而后输送板驱动电机221继续动作并驱动支架输送板21后移至支架自动切边组件4的正下方;待支架输送板21带着经压痕处理后的塑料支架移送至支架自动切边组件4正下方后,PLC控制器控制切边驱动气缸43动作,切边驱动气缸43驱动切边升降活动块42、刀头上压板441、刀头下压板442、切边刀头45、支架弹性压板46下移,在此过程中,支架弹性压板46先弹性压持固定塑料支架,而后切边刀头45继续下移并对塑料支架进行切边作业;待塑料支架切边作业完毕后,切边驱动气缸43驱动切边刀头45上移复位,而后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板驱动电机221反向动作并使得已完成压痕切边作业的塑料支架随着支架输送板21前移至初始位置,以方便压痕切边作业的塑料支架下料。

需强调的是,为保证支架输送板21稳定可靠地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支架输送板21与固定支撑板11之间装设有第一导向机构51,第一导向机构51包括有螺装于固定支撑板11上表面且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导轨511、螺装于支架输送板21下表面的第一滑块512,第一导轨511与第一滑块512相配合。为保证压痕升降活动块32平稳可靠地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压痕升降活动块32与压痕支撑架31之间装设有第二导向机构52,第二导向机构52包括有螺装于压痕支撑架31且呈竖向布置的第二导轨521、螺装于压痕升降活动块32的第二滑块522,第二导轨521与第二滑块522相配合。为保证切边升降活动块42平稳可靠地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切边升降活动块42与切边支撑架41之间装设有第三导向机构53,第三导向机构53包括有螺装于切边支撑架41且呈竖向布置的第三导轨531、螺装于切边升降活动块42的第三滑块532,第三导轨531与第三滑块532相配合。为保证支架弹性压板46相对刀头下压板442平稳可靠地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刀头下压板442与支架弹性压板46之间装设有第四导向机构54,第四导向机构54包括有卡装于刀头上压板441与刀头下压板442之间且呈竖向布置的导柱541,导柱541的下端部延伸至刀头下压板442的下端侧,支架弹性压板46对应导柱541装设有导套542,导柱541的下端部前插于导套542的中心孔内。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实现雨刮器的塑胶支架切边压痕加工,即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工成本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于支架定位输送组件2的上端侧装设有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位于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的前端侧;防护组件6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上端部且上下动作的防护板驱动气缸61,防护板驱动气缸61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升降防护板62。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塑料支架随着支架输送板21后移至支架自动压痕组件3正下方时,防护板驱动气缸61驱动升降防护板62下移,以实现遮挡防护作业;当塑料支架完成压痕、切边作业后,PLC控制器控制防护板驱动气缸61动作,防护板驱动气缸61驱动升降防护板62上移,以方便支架输送板21前移至初始位置。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