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棒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105发布日期:2018-12-07 23:2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棒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管加工设备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引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热管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说是无处不在,如豆浆机里面的电热管,电饭煲中的电热管,热水器里面的电热管等等。电热管的主要构件为电热丝以及安装在电热丝两端的用于接线的引出棒。传统的引出棒夹持装置并不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无法实现自动将引出棒与电热丝结合,并且存在夹持精度不够高、夹持不牢固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棒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棒夹持装置,包括:包括引棒夹头、支座、气缸、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电机、底板和驱动器,所述引棒夹头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气缸与所述引棒夹头驱动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使所述引棒夹头夹紧引出棒,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引棒夹头上,所述第二齿轮活动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支座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支座在所述底板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棒夹头包括夹持头、夹爪和拉杆,所述夹持头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并且夹持头以所述夹持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限位口,若干所述夹爪上设置有限位块,每一所述限位块分别活动设置于一所述限位口内,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若干滑槽,各所述滑槽的底部由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拉杆的一端逐渐朝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且每一所述夹爪上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滑槽的底部滑动抵接,所述气缸与所述拉杆驱动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拉杆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头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气缸驱使引棒夹头夹紧引出棒,在引棒夹头夹紧引出棒时,转动电机即开始旋转,同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处于啮合关系,第一齿轮也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旋转,同时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引棒夹头上,因此引棒夹头也开始旋转,当引棒夹头开始带动引出棒旋转时,在驱动器驱动支座滑动至指定加工位置,将引出棒旋入电热丝的一端,加工完成,引棒夹头松开引出棒,驱动器驱动支座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以上的方式,改变了过往手工接线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将引出棒与电热丝相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引棒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引棒夹持装置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引棒夹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引棒夹持装置,包括:包括引棒夹头100、支座200、气缸300、第一齿轮400、第二齿轮500、转动电机600、底板700和驱动器800,所述引棒夹头100设置于所述支座200上,所述气缸300与所述引棒夹头100驱动连接,所述气缸300用于驱使所述引棒夹头100夹紧引出棒,所述第一齿轮400固定设置于所述引棒夹头100上,所述第二齿轮400活动设置于所述支座200上,所述第二齿轮500与所述第一齿轮400啮合,所述转动电机600与所述第二齿轮50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60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500转动,所述支座200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700上,所述驱动器800与所述支座20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器800驱动所述支座200在所述底板700上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气缸300驱使引棒夹头100夹紧引出棒,在引棒夹头100夹紧引出棒时,转动电机600即开始旋转,同时通过转动电机600带动第二齿轮500旋转,由于第二齿轮500与第一齿轮400处于啮合关系,第一齿轮400也在第二齿轮500的带动下旋转,同时第一齿轮400固定设置于引棒夹头100上,因此引棒夹头100也开始旋转,当引棒夹头100开始带动引出棒旋转时,在驱动器800驱动支座200滑动至指定加工位置,将引出棒旋入电热丝的一端,加工完成,引棒夹头100松开引出棒,驱动器800驱动支座200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以上的方式,改变了过往手工接线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将引出棒与电热丝相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引棒夹头100包括夹持头110、夹爪120和拉杆130,所述夹持头110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并且夹持头110以所述夹持头110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限位口111,若干所述夹爪120上设置有限位块121,每一所述限位块121分别活动设置于一所述限位口111内,所述拉杆13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31,所述连接头13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头131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311,各所述滑槽1311的底部由远离所述拉杆130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拉杆130的一端逐渐朝远离所述连接头13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且每一所述夹爪120上具有一倾斜面1211,所述倾斜面1211与所述滑槽1311的底部滑动抵接,所述气缸300与所述拉杆130驱动连接,所述气缸300驱动所述拉杆130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头110的方向运动。该引棒夹头100通过气缸300驱动拉杆130运动,拉杆130上设计有独特的结构与夹爪120连接,当气缸300驱动拉杆130朝远离夹持头110的方向运动时,夹爪120沿着拉杆130上倾斜设置的滑槽1311滑动,夹爪120滑动至滑槽1311远离拉杆130的一端,且限位口111对夹爪120限位,使得夹爪120只能朝靠近或远离夹持头110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运动,实现夹爪120的收缩,从而夹紧置于夹爪120中部的物件,当气缸300驱动拉杆130朝靠近夹持头110的方向运动时,夹爪120沿着拉杆130上倾斜设置的滑槽1311滑动,夹爪120滑动至滑槽1311靠近拉杆130的一端,且限位口111对夹爪120限位,使得夹爪120只能朝靠近或远离夹持头110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运动,实现夹爪120的张开,该引棒夹头100独特的设计有利于夹爪120实现张开与收缩,且更加平稳,解决了传统引出棒夹持头110定位不准确、夹持不稳固等问题。

进一步地,该实用新型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盖设与所述夹持头上,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活动口,每一所述活动口与一所述限位口对齐设置。通过在夹持头上设置有档板,档板起到了保护夹持头内部夹爪和连接头的作用,避免了灰尘进入夹持头的内部导致夹持头发生故障,该设计提高了夹持头的实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包括夹持部、限位部和滑动部,所述夹持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头外,所述限位部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口内,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的横截面为L形。如此,通过L形的夹持部有利于对物件进行夹持;限位部的宽度小于限位口的宽度,使得限位部能够活动设置于限位口内,并且限位部在限位口内朝靠近或远离夹持头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也就是说限位部在限位口内的运动轨迹与夹持头的中心轴线垂直;滑动部设置于夹持头的容置腔内,且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因此所述滑动部亦为凸字形,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夹爪的个数可为若干个,只要满足夹持稳固即可,例如,所述夹爪的个数为三个,例如,所述夹爪的个数为四个,又例如,所述夹爪的个数为五个,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卡顿的情况发生,滑槽的倾斜角度必须满足夹爪能够顺滑地在滑槽内滑动的需求,因此,所述滑槽与所述连接头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支座200能够更加顺畅稳固的在底板700上滑动,所述支座200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700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引出棒均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旋入电热丝内,所述第二齿轮50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齿轮400的宽度。由于第二齿轮500的宽度大于第一齿轮400的宽度,如此通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使得小齿轮的转动速度增快,从而使得引棒夹头100的转动速度增快,使得引出棒更快速旋入电热丝的一端,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800可为不同的驱动装置,例如,所述驱动器800为气缸300;又例如,所述驱动器800为电机,只要能够实现驱动支座200在底板700上滑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