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953发布日期:2019-01-22 22:0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气动等各种类型的冲击工具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冲击工具自身产生持续的冲击以对混凝土等对象实施破碎、拆除等作业。在冲击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需握持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冲击工具产生的持续冲击以反作用力的方式传递给操作者。传统的冲击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握持部在冲击反作用力下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加速操作者的作业疲劳、疼痛甚至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冲击工具在作业过程中握持部振动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握持部有效减振的冲击工具。

一种冲击工具,包括:

冲击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

握持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

减振结构,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冲击工具处于非作业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一般间隔距离,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所述最大间隔距离大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主体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主体振幅,所述握持本体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握持振幅;所述主体振幅与所述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振幅与所述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最大间隔距离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相对的两端;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限位件两端的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端;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限位件穿射于所述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冲击工具冲击方向的延伸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与冲击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握持本体还包括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与冲击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通过所述减振结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的输出频率为振源频率,所述振源频率与所述冲击工具固有频率的比值大于2.5。

冲击工具在正常作业状态下冲击主体和握持本体都会产生振动,间隔设置的冲击主体和握持本体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上述冲击工具,减振结构中的弹性件处于非作业状态时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以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大于一般间隔距离,为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冲击主体和握持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预留了更大的振动空间。上述设计降低了冲击主体振动时握持本体的振幅,进而减小了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在操作者通过握持本体提起冲击工具时,限位件还能起到连接握持本体和冲击主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工具非作业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工具作业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工具最大间隔距离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时冲击工具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时冲击工具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工具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

100-冲击主体

110-第一连接部

111-第一环形壁

112-第一卡槽

113-第一连接环

120-第三连接部

200握持本体

210-第二连接部

211-第二环形壁

212-第二卡槽

213-第二连接环

220-第四连接部

300-减振结构

310-弹性件

320-限位件

321-限位块

A-握持本体的振动区间

B-冲击主体的振动区间

C1-一般间隔距离

C2-最大间隔距离

H-非作业状态下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相远离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

L-螺栓的头部与螺母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击工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传统的冲击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加速操作者的作业疲劳、疼痛甚至对操作者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效果良好的冲击工具。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工具可以是锤、镐、凿等类的工具,其动力可以是电动或者气动等。本实用新型并不具体限制冲击工具的类型。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工具包括电锤。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包括冲击主体100、握持本体200以及减振结构300。其中,冲击主体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握持本体200包括第二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相对、间隔设置。减振结构300包括弹性件310和限位件320,弹性件310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二连接部210及第一连接部110抵接,冲击工具处于非作业状态时,弹性件310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且弹性件3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210及第一连接部110抵接,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距离为一般间隔距离C1,限位件320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C2,最大间隔距离C2大于一般间隔距离C1。冲击工具在正常作业状态下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都会产生振动,间隔设置的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上述冲击工具,减振结构300中的弹性件310处于非作业状态时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以及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C2大于一般间隔距离C1,为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相互靠近或远离预留了更大的振动空间。上述设计降低了冲击主体100振动时握持本体200的振幅,进而减小了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在操作者通过握持本体200提起冲击工具时,限位件320还能起到连接握持本体200和冲击主体100的作用,此时限位件320承载冲击主体100的重量。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处于非作业状态时,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距离为一般间隔距离C1。冲击主体100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主体振幅,握持本体200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握持振幅。主体振幅与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一般间隔距离C1。主体振幅与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一般间隔距离C1能够避免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因振动而相互靠近时的刚性接触,有效降低了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握持本体200的振动,进而有效保护了操作者。

进一步,主体振幅与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最大间隔距离C2与一般间隔距离C1的差值,能够避免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因振动而相互远离时通过限位件320造成的刚性接触,有效降低了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握持本体200的振动,进而有效保护了操作者。应当注意的是,冲击主体100的主体振幅受到冲击工具自身特性、被冲击对象、冲击杆规格、弹性件310特性以及具体作业方式等的影响,冲击主体100的主体振幅可通过具体的计算或测试获得。同理、握持本体200的握持振幅受到冲击工具自身特性、被冲击对象、冲击杆规格、弹性件310特性以及具体作业方式等的影响,握持本体200的握持振幅可通过具体的计算或测试获得。

上述实施例中的冲击工具,能够在正常的作业状态下避免冲击主体100与握持本体200之间的刚性接触:冲击主体100与握持本体200相互靠近至极限位置时的距离仍能大于零或冲击主体100与握持本体200刚好接触;冲击主体100与握持本体200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的距离仍然小于等于两者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C2。冲击工具正常工作时,限位件320起到导向的作用。操作者通过握持本体200提起冲击工具时,在冲击主体100重力的作用下,冲击主体100与握持本体200之间达到最大间隔距离C2,限位件320起到连接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的作用。

限位件320同时起到冲击工具各部分连接及振动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限位件320的具体结构或者类型,只要能起到限位件320的上述作用即可。可选的,限位件320为位于第一连接部110及第二连接部210的外周缘的环类结构,或者限位件320为穿射于第一连接部110内部以及第二连接部210内部的轴类结构。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限位件320为穿射于第一连接部110内部以及第二连接部210内部的轴类结构。将限位件32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内部以及第二连接部210内部能够有效减小本实用新型冲击工具的外形尺寸。

弹性件31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相互靠近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之间保持弹性接触,进而降低因冲击主体100振动引起的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可选的,弹性件31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的内部或者外缘。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弹性件31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的内部。将弹性件31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的内部能够有效减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工具的外形尺寸。进一步,弹性件310为贯通的中空结构,限位件320穿射于弹性件310。将限位件320设置在弹性件310的内部,且同时将弹性件31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以及第二连接部210的内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工具的结构紧凑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10包括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0以及第二连接部210相抵接。限位件320包括螺栓,螺栓穿射在弹簧的中空腔体中。

限位件320的作用是限制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C2,可以理解的,限位件320至少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中的一个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限位件320滑动穿射于握持本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10以及冲击主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0,限位件320包括两个限位块321,两个限位块321分别设置于限位件320相对的两端。握持本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10以及冲击主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0分别与限位件320两端的限位块321抵接时,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C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20选用螺栓,螺栓滑动穿射于第一连接部110以及第二连接部210,螺栓的头部和与螺杆配合的螺母分别为限位件320两端的限位块321。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螺栓的头部靠近第一连接部110,与螺杆配合的螺母靠近第二连接部210,选用螺栓作为本实施例的限位件320,不仅能够满足限位件320结构强度的要求,还能便捷的根据实际工况调节螺母与螺栓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C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螺栓的头部靠近第二连接部210,与螺杆配合的螺母靠近第一连接部110。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10包括弹簧,且螺栓穿射在弹簧的中空腔体中。第一连接部110包括固定设置于冲击主体100一端的第一环形壁111和第一连接环113,第一环形壁111的内壁沿自身回转方向具有第一卡槽112,第一连接环113可拆卸的卡设在第一环形壁111的第一卡槽112中,第一连接环113与第一环形壁111在冲击工具的振动方向上相对固定。第二连接部210包括固定设置于握持本体200一端的第二环形壁211和第二连接环213,第二环形壁211的内壁沿自身回转方向具有第二卡槽212,第二连接环213可拆卸的卡设在第二环形壁211的第二卡槽212中,第二连接环213与第二环形壁211在冲击工具的振动方向上相对固定。具体的,作为限位件320的螺栓滑动穿射在第一连接环113和第二连接环213的通孔内。在非作业状态下,作为弹性件310的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环113和第二连接环213相对的两端面抵接。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冲击工具的正常作业时,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区间A为握持振幅的两倍,冲击主体100的振动区间B为主体振幅的两倍。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一般间隔距离C1为第一环形壁111与第二环形壁211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若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在相互接近的振动过程中发生刚性接触,则意味着第一环形壁111与第二环形壁211相对的两端面发生了直接接触。在冲击工具正常作业状态下,为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因振动相互靠近时避免刚性接触,需满足C1≥0.5*(A+B),即主体振幅与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一般间隔距离C1。

螺栓的头部与螺母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非作业状态下第一连接环113与第二连接环213相远离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当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C2时,第一连接环113与第二连接环213相远离的两端面分别与螺栓的头部以及螺母相对的两端面抵接,意即螺栓的头部端面与第一连接环113的端面相贴合,且螺母的端面与第二连接环213的端面相贴合。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最大间隔距离C1与一般间隔距离C2的差值亦为L与H的差值。在冲击工具正常作业状态下,为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因振动相互远离时避免通过限位件320刚性接触,需满足(L-H)≥0.5*(A+B),即主体振幅与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最大间隔距离与一般间隔距离的差值。

上述冲击工具,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能够避免冲击主体100和握持本体200之间在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过程中的刚性接触。有效降低了冲击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握持本体200的振动,进而减小了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限位件320仅与第一连接部110或者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4所示,限位件320滑动穿射于冲击主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0,限位件32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件320的第二端与握持本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限位件320包括限位块321,限位块321设置于限位件320的第一端。冲击主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0与限位块321抵接时,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C2。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5所示,限位件320滑动穿射于握持本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10,限位件32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件320的第一端与冲击主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10固定连接,限位件320包括限位块321,限位块321设置于限位件320的第二端。握持本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10与限位块321抵接时,第二连接部21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C2。将限位件320与第一连接部110或者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限位件320在冲击工具正常作业状态下,限位件320随第一连接部110或者第二连接部210同步振动,只要保证上述实施例中的尺寸关系,同样能够避免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刚性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及第二连接部210均位于冲击工具冲击方向的延伸线上。将减振结构300设置在冲击工具冲击方向的延伸线上,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减小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冲击工具包括电锤,相应的,握持本体200包括手柄,冲击主体100为电锤主体,手柄的上下两端均与电锤主体连接。减振结构3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位于手柄的上端。操作者使用电锤时也是紧握手柄的上端,减振结构300在电锤的振动方向上直接降低手柄的振动。

握持本体200与冲击主体100之间还可以包括其他位置的连接,以进一步增强握持本体200与冲击主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同时降低冲击主体100对握持本体200的振动传递。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6所示,冲击主体100还包括第三连接部120,第三连接部120与第一连接部110沿与冲击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握持本体200还包括第四连接部220,第四连接部220与第二连接部210沿与冲击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三连接部120与第四连接部220相对、间隔设置。握持本体200的第四连接部220与冲击主体100的第二连接部120之间铰接连接。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第三连接部120与第四连接部220通过上述减振结构300连接。握持本体200与冲击主体100在间隔的位置上均通过上述减振结构300实现连接,不仅能增强握持本体200与冲击主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冲击工具正常作业状态下握持本体200的振动,进一步减小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的输出频率为振源频率,振源频率与冲击工具固有频率的比值大于2.5。冲击工具的固有频率避开振源频率能够有效降低正常作业状态下冲击工具自身的振动。进而减小握持本体200的振动,最终减小握持本体200的振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