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828发布日期:2019-03-22 21:0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其一般采用拉锁式结构,用户需抠拉式开启,且容易出现异响,用户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其不容易出现异响,用户体验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包括壳体组件和按压式解锁组件,所述按压式解锁组件包括按压杆、可随所述按压杆同时缩入或伸出所述壳体组件的随动杆,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同轴设置,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之间设置有联动锁芯组件,所述联动锁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分别穿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两端,且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分别连接与所述联动锁芯组件;

所述联动锁芯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呈扇形,且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35度且大于45度;所述壳体组件内一体成型有两根相邻设置的固定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置有圆心孔,所述圆心孔转动套于所述固定轴;

所述第一齿轮一体成型有用于与所述按压杆连接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按压杆伸入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伸入所述第一开口槽内且抵顶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方向与所述按压杆的滑动方向相对倾斜或相对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齿轮一体成型有用于与所述随动杆连接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随动杆伸入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伸入所述第二开口槽内且抵顶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方向与所述随动杆的滑动方向相对倾斜或相对垂直设置;

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置有弹性复位卷簧,所述弹性复位卷簧包括第一卷簧部和第二卷簧部,所述第一卷簧部套于所述第一齿轮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卷簧部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卷簧部套于所述第二齿轮且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卷簧部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卷簧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卷簧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弹簧钢丝一体连接;

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均套设有可抵顶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壁的弹性缓冲胶圈。

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

具体地,所述上壳和下壳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安装孔位。

具体地,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塑胶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塑胶件。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均为塑胶件。

具体地,所述弹性缓冲胶圈为胶圈。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和随动杆的前端均呈中空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当用户向壳体组件内的方向按压按压杆时,在联动锁芯组件的作用下,即按压杆驱动第一齿轮正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带动随动杆使随动杆相对按压杆反向运动,即随动杆也将向壳体组件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可以退出锁孔,手套箱门可以开启。当用户松开按压杆时,在联动锁芯组件和弹性复位卷簧的作用下,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同时正转,按压杆和随动杆均将向伸出壳体组件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可以插入锁孔,锁芯总成结构紧凑无异响,用户体验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中按压式解锁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中按压式解锁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包括壳体组件30和按压式解锁组件,壳体组件30可以固定于手套箱箱体。所述按压式解锁组件包括按压杆10、可随所述按压杆10同时缩入或伸出所述壳体组件30的随动杆20,随动杆20的前端(伸出于壳体组件30的一端)可以伸入手套箱的锁孔内。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同轴设置,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之间设置有联动锁芯组件。所述联动锁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30内,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分别滑动式穿设于所述壳体组件30的两端,且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分别连接与所述联动锁芯组件;

所述联动锁芯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呈扇形,且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35度且大于45度,其无需采用圆形齿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所述壳体组件30内一体成型有两根相邻设置的固定轴301,固定轴301不在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的轴线上,即两个固定轴301位于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的轴线的同一侧方向。所述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设置有圆心孔401,所述圆心孔401转动套于所述固定轴301;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对应的圆心角为90至135度之间,半径为10至25mm之间。

所述第一齿轮41一体成型有用于与所述按压杆10连接的第一连接臂411,第一连接臂411指向于第一齿轮41的圆心孔401。所述第一连接臂41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槽410,所述按压杆10伸入所述壳体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所述第一连接柱101伸入所述第一开口槽410内且抵顶于所述第一开口槽410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臂411的方向与所述按压杆10的滑动方向相对倾斜或相对垂直设置,以使滑动顺畅,无自锁死点位置。

所述第二齿轮42一体成型有用于与所述随动杆20连接的第二连接臂421,所述第二连接臂42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槽420,所述随动杆20伸入所述壳体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01,所述第二连接柱201伸入所述第二开口槽420内且抵顶于所述第二开口槽420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臂421的方向与所述随动杆20的滑动方向相对倾斜或相对垂直设置,以使滑动顺畅,无自锁死点位置。第一开口槽410、第二开口槽420的内壁靠近开口处设置有倒扣部,倒扣部的外侧面为斜面,以便于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101、201卡入,且可以防止其脱落。

所述壳体组件30内还设置有弹性复位卷簧50,所述弹性复位卷簧50包括第一卷簧部51和第二卷簧部52,所述第一卷簧部51套于所述第一齿轮41的定位柱上,且第一卷簧部51、定位柱与所述第一齿轮41的圆心孔401同轴设置,圆心孔401贯通于定位柱;所述第一卷簧部51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一齿轮41;所述第二卷簧部52套于所述第二齿轮42的定位柱,且第二卷簧部52、定位柱与所述第二齿轮42的圆心孔40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卷簧部52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卷簧部5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卷簧部5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弹簧钢丝53一体连接;这样,装配时可以一步到位,装配效率高,且弹性复位卷簧50一体设置可以避免异响。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设置有卷簧部,均复位效果佳。具体应用中,可以在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卷簧的定位槽,可以避免弹性复位卷簧50松脱。还可以在定位槽内设置有缓冲胶垫,以进一步避免异响。

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均套设有可抵顶于所述壳体组件30内壁的弹性缓冲胶圈60,当松开按压杆10时,可以避免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直接刚性撞击壳体组件30的内壁导致异响,也避免了在行驶时由于零件碰撞、干涉而导致异响,用户体验佳。

当用户向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按压按压杆10时,在联动锁芯组件的作用下,即按压杆10驱动第一齿轮41正转,第一齿轮41带动第二齿轮42反转,第二齿轮42带动随动杆20使随动杆20相对按压杆10反向运动,即随动杆20也将向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20可以退出锁孔,手套箱门可以开启(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均向壳体组件30内缩)。当用户松开按压杆10时,在联动锁芯组件和弹性复位卷簧50的作用下,第二齿轮42反转,第二齿轮42同时正转,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均将向伸出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20可以插入锁孔。

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30包括上壳31和下壳32,所述上壳31与下壳32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锁扣结构可包括倒扣凸起和可以扣于所述倒扣凸起的扣环。上壳31和下壳32可以同时设置有倒扣凸起和扣环。

具体地,所述上壳31和下壳32均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设置有安装孔位,以便于安装。

具体地,所述上壳31和下壳32均为塑胶件,其质轻且易于加工。

具体地,所述上壳31和下壳32内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滑动位置的限位凸起34。限位凸起34位于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的中点位置,在按压按压杆10至极限位置时,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的后端可以同时抵顶于限位凸起34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均为塑胶件,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可采用POM(polyoxymethylene)塑料制成,POM即聚甲荃原料,又名聚氧化次甲基原料,分子结构规整和结晶性使其物理机械性能十分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耐蠕变性和耐疲劳性优异,耐反复冲击,去载回复性优;且POM的摩擦系数小,耐磨耗,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泽好,有较高的粘弹性,电绝缘性优,且不受温度影响。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均为塑胶件。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可采用POM塑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弹性缓冲胶圈60为硅胶圈。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的前端均呈中空状,以便于连接其它结构。按压杆10的前端可以连接有直线电机,可以实现电动解锁。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10伸入所述壳体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两块平行相距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柱101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臂411的前端伸入两所述第一连接板11之间;所述随动杆20伸入所述壳体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两块平行相距设置的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柱201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臂421的前端伸入两所述第二连接板21之间,结构可靠,各部件不会相对干涉,导向效果佳,可以有效避免异响。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均呈矩形,其至少一侧与壳体组件30的侧壁相贴,导向效果佳。壳体组件30的内壁可以一体设置有伸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1和两个第二连接板21的导向块。

具体地,所述按压杆10的中段一体设置有第一环状凸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环状凸沿1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一体成型有第一凸筋13,且所述第一凸筋13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环状凸沿12;

所述随动杆20的中段一体设置有第二环状凸沿22,所述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环状凸沿2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一体成型有第二凸筋23,且所述第二凸筋23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环状凸沿22,结构可靠性佳,产品在长期使用下不会发生断裂等现象。弹性缓冲胶圈60可以贴于第一环状凸沿12、第二环状凸沿22的另一侧。

具体地,每个固定轴301包括两根轴向对齐的半轴,半轴分别一体成型于上壳31和下壳32的内壁,当上壳31和下壳32对合时,两根对齐的半轴分别从圆心孔401的两侧伸入,定位效果佳。即使某一个半轴断裂,产品仍能正常工作。且较短的半轴易于成型,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手套箱箱锁机构的锁芯总成,当用户向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按压按压杆10时,在联动锁芯组件的作用下,即按压杆10驱动第一齿轮41正转,第一齿轮41带动第二齿轮42反转,第二齿轮42带动随动杆20使随动杆20相对按压杆10反向运动,即随动杆20也将向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20可以退出锁孔,手套箱门可以开启。当用户松开按压杆10时,在联动锁芯组件和弹性复位卷簧50的作用下,第二齿轮42反转,第二齿轮42同时正转,按压杆10和随动杆20均将向伸出壳体组件30内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随动杆20可以插入锁孔,锁芯总成结构紧凑无异响,用户体验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