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270发布日期:2019-03-05 17:4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



背景技术:

在卷烟生产领域中,对异形烟条从流水线上抓取的主要方式为:通过机械手控制与吸盘抓取,吸盘的吸附能力以及吸盘能够吸附多少异形烟条是卷烟堆垛领域的重点方向,并且各类异形烟的制造技术愈加成熟,不同尺寸和重量的异形烟条给卷烟堆垛带来了挑战。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异形烟条机械手吸盘,但是这些吸盘的设计往往结构复杂,吸附时需要排气阀对吸盘的内部进行排气,释放时需要打开进气开关,成本高昂,操作不便。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在满足对不同尺寸的异形烟条的吸附的同时能够自动释放异形烟条,完成吸附、释放的自动化,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排气阀和进气阀,使得产品的操作得以简化、节约成本和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它包括底盘、多个阵列分布于底盘的下表面的吸盘以及主体部分设置与底盘内且与每个吸盘对位分布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下端贯穿底盘后与吸盘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设置于吸盘本体上端面中央的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缓冲装置的下端,所述吸盘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气筒,所述引气筒的下端面开孔且与吸盘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引气筒的侧壁开设有引气孔,所述引气筒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板,所述第一压力板的外周壁紧贴引气筒的内周壁,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压力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贯穿引气筒的下端面的开孔后与第一压力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下端与第二压力板连接,所述吸盘本体内设置有一纵向截面呈“凸”字形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上端部套接于连接管套内,所述第二压力板的下端面与传动件的横向臂相抵接,所述传动件的下端面的高度高于吸盘本体的下端面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引气筒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一压力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引气筒内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在被压缩时的回复力大于第一压力板与引气筒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的横向臂上设置有与第二压力板对位抵接的弹性垫板。

优选的,所述引气筒、第一压力板、第一传动轴、第二压力板、第一弹簧和弹性垫板均设置为两个且沿连接管套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的下端开口且下端部延边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三压力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竖向分布于底盘内且连接管套对位分布的壳套、上端部套接于壳套内的推杆以及设置于壳套内且位于推杆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壳套的内顶面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推杆的顶面相抵靠,所述推杆的下端贯穿底盘的底面且与连接管套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本体的周壁的形状为至少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波浪形,所述吸盘的底部为喇叭形开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吸盘吸附尺寸不同的异形烟条,利用压力差的原理即可实现吸盘的吸附,且不需要增加排气阀等部件,依靠吸盘的向下移动即可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形成吸盘内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差,缓冲装置将分担吸盘受到的向下的力,避免机械手的力过大造成吸盘的损坏。引气筒、引气孔、第一压力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压力板的设置实现了异形烟条在机械手中就能够释放,不需要使用外部部件进行脱离,也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充气阀和排气阀,节省了成本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并且第一弹簧的存在使得第一压力板能够复位,当异形烟条松开后第一弹簧释放弹力促使第一压力板抵靠引气筒内部的底面,将吸盘与引气筒之间的通道再次封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附条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释放条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附时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释放时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盘;20、吸盘;201、吸盘本体;21、引气筒;211、引气孔;212、第一压力板;213、第一弹簧;22、连接管套;23、第一传动轴;24、第二压力板;25、传动件;251、弹性垫板;252、第三压力板;30、缓冲装置;31、壳套;32、推杆;3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烟机机械臂的吸盘,它包括底盘10、多个阵列分布于底盘10的下表面的吸盘20以及主体部分设置与底盘10内且与每个吸盘20对位分布的缓冲装置30,缓冲装置30的下端贯穿底盘10后与吸盘20固定连接;吸盘20包括吸盘本体201和设置于吸盘本体201上端面中央的连接管套22,连接管套2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缓冲装置30的下端,吸盘本体20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气筒21,引气筒21的下端面开孔且与吸盘本体201的内部相通,引气筒21的侧壁开设有引气孔211,引气筒21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板212,第一压力板212的外周壁紧贴引气筒21的内周壁,第一压力板2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轴23和第二压力板24,第一传动轴23的上端贯穿引气筒21的下端面的开孔后与第一压力板212连接,第一传动轴23的下端与第二压力板24连接,吸盘本体201内设置有一纵向截面呈“凸”字形的传动件25,传动件25的上端部套接于连接管套22内,第二压力板24的下端面与传动件25的横向臂相抵接,传动件25的下端面的高度高于吸盘本体201的下端面的高度。

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当异形烟条由外部部件传送至吸盘20的下方时,吸盘20向下移动贴合异形烟条表面,吸盘本体201持续向下运动且弹性形变排出一定量的气体后向上运动恢复原状(运动量的大小具体要看吸盘本体201的大小),形成吸盘本体201(作为优选方案,吸盘本体201的周壁为弹性橡胶,)的内部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差,当吸盘本体201提供的吸附力大于异形烟条自身的重力时,即可将异形烟条吸附并依靠外部部件运送至下一个工位,当需要将异形烟条需要卸下时,外部部件带动吸盘本体201向下移动,移动距离大于吸附时的吸盘本体201向下的距离,传动件25受力向上运动,第二压力板24的下端面与传动件25的横向臂相抵接,故第二压力板24被传动件25带动向上运动,第一压力板212与第二压力板24通过第一弹簧23(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压力板212为弹性橡胶密封垫圈)连接,故第一压力板212也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压力板212的高度高于引气孔211高度,此时外部气体从引气孔211进入引气筒21中直至吸盘本体201内,此时吸盘本体201内压力与大气压强相等,则吸盘本体201失去吸附能力,烟条得到释放;缓冲装置30与吸盘20固定连接将分担吸盘20受到的向下的力,避免机械手的力过大造成吸盘20的损坏,也避免了吸盘20对异形烟条施加的力过大导致异形烟条的外包装受损的可能;吸盘20均匀密布在底盘10的下表面,对于各种尺寸的异形烟条都能够满足吸附的需求,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吸盘20的重复使用,作为优选方案,引气筒21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弹簧213,第一弹簧213的底端与第一压力板212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3的顶端与引气筒21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13在未被压缩时的回复力大于第一压力板212与引气筒21之间的摩擦力。由于第一压力板212的外周壁紧贴引气筒21的内周壁,吸盘本体201释放一次后需要调整复位才能进行第二次的使用,故设置第一弹簧213,第一弹簧213在释放异形烟条时,第一压力板212将第一弹簧213进行压缩,在吸盘本体201复位时,第一弹簧213复原,带动第一压力板212重新抵靠引气筒21的内部的底面,即吸盘20恢复原状,吸盘20可以重复使用,无需调整复位,结构简单,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传动件25受力不变形,作为优选方案,传动件25的横向臂上设置有与第二压力板24对位抵接的弹性垫板251。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当第二压力板24受力时,往往会对传动件25直接施加反向的力,为了保证传动件25的长久使用,故设置弹性垫板251(作为优选方案,弹性垫板251为弹性橡胶制成),故第二压力板24的力先由弹性垫板251承担,有效的保护了传动件25,使得传动件25更加经久耐用,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使产品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方案,引气筒21、第一压力板212、第一传动轴22、第二压力板24、第一弹簧213和弹性垫板251均设置为两个且沿连接管套22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在吸盘本体201吸附或释放时,传动件25有两个受力点,且由于沿连接管套的中轴线对位分布,传动件25的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有效的保护传动件25的整体结构,使得产品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为了保护异形烟条的表面不受损,作为优选方案,传动件25的下端开口且下端部延边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三压力板252。基于以上结构设置,第三压力板252(作为优选方案,第三压力板252的底面为光滑面)将原先传动件25与异形烟条的接触面积增大,避免了原先接触面积小且受力过大可能导致异形烟条表面的变形,有效的保持异形烟条的表面的美观,增强了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异形烟条受力过大导致异形烟条表面变形,作为优选方案,缓冲装置30包括竖向分布于底盘10内且连接管套22对位分布的壳套31、上端部套接于壳套31内的推杆32以及设置于壳套31内且位于推杆32上方的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的上端与壳套31的内顶面相抵靠,第二弹簧33的下端与推杆32的顶面相抵靠,推杆32的下端贯穿底盘10的底面且与连接管套22的上端固定连接。基于以上结构,外部部件的上下运动所带来的力非常的大,为了避免吸盘20长期受到如此大的力道,设置了第二弹簧33,通过吸盘20到推杆32再到第二弹簧33之间的传动配合,将力传递至第二弹簧33进行分担,避免了吸盘20长期使用下受力过大导致的损坏,也避免了吸盘20对异形烟条施加的力过大导致条烟的外包装受损的可能。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吸盘20的吸附能力,作为优选方案,吸盘本体201的周壁的形状为至少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波浪形,吸盘本体201的底部为喇叭形开口。基于以上结构,吸盘本体201喇叭形的底部能够增大吸附面积,吸盘本体201的周壁的形状为向内凹陷的波浪形可以有效的排出的空气,且吸盘本体201向内凹陷避免了吸盘本体201向外扩张增加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吸盘20的密集排布,加强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