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寓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908发布日期:2020-10-30 20:5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智能公寓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公寓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公寓锁普遍采用的是机械锁,机械锁只能用钥匙开门,其具有开门方式单一和使用不方便的不足,其满足不了现代化公寓的需求。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指纹锁、密码锁或采用刷卡、刷脸等方式开锁的电子锁,电子锁的问世虽然给使用人员带来了便捷,但由于其的结构设计不科学合理,导致不法人员能轻易通过撬开后锁盖和电池盖的方式来实现开锁,这容易给使用者的家居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公寓锁,其的锁舌盖的设计能挡住后锁盖和电池盖的安装螺丝,使其能增加不法人员撬开后锁盖和电池盖的难度,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采用指纹、密码、刷卡和钥匙等方式进行开锁,以实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使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公寓锁具有开锁方式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公寓锁,包括前锁体,前锁体的后侧设置有后锁体,前锁体内设置有三齿轮组;前锁体包括设置在其正面中部的数字面板,数字面板的上面设置有前锁指纹读头,数字面板的下面设置有前锁头,前锁头的前面盖设有锁头盖;后锁体包括后锁框,后锁框的后侧设置有后锁盖,后锁框的上部设置为电池容纳区,后锁框的中部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传动半轮机构,电池容纳区内设置有由二个以上的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池容纳区的一侧设置有电池盖;后锁盖的中部设置有后锁指纹读头或刷卡感应器,后锁指纹读头或刷卡感应器的下面设置有开关扭柄或后锁头。

作为优选,所述三齿轮组包括前锁头齿轮,前锁头齿轮与前锁头连接有转轴,前锁头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锁头传动轮,每个前锁头传动轮与前锁头齿轮作啮合运动,其中一个前锁头传动轮的中部设置有前锁头传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传动半轮机构包括拨叉,拨叉的中部设置有开关传动轴,拨叉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传动半齿轮,拨叉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舌限位板,锁舌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锁舌活动滑槽,锁舌活动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受拨凹槽,锁舌活动滑槽中设置有锁舌活动限位槽,锁舌活动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锁舌。开关传动半齿轮是半齿轮,其控制锁开关的部件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锁舌的一侧配套有锁舌盖,锁舌的上面设置有磁控开关,磁控开关设置在电池盖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传动半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传动齿轮,开关传动半齿轮与电机传动齿轮作啮合运动,电机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开关电机,开关电机就是电机,其为控制锁的开关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锁舌盖的上面设置有磁铁。

作为优选,电路板内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数字面板、前锁指纹读头、后锁指纹读头或刷卡感应器、磁控开关和开关电机等部件进行连接控制,控制器可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采用但不局限于在啊里巴巴上销售品牌为vigor/丰炜、货号为4586的可编程控制器。使用者能根据使用的需要通过控制器来设定控制该智能公寓锁运作的各项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和锁舌盖,前锁体内设置有三齿轮组,前锁体包括数字面板、前锁指纹读头、前锁头和锁头盖;后锁体包括后锁框、后锁盖、电池容纳区、电路板和开关传动半轮机构等。本实用新型其通过在前锁体的前面设置有前锁指纹读头,人手按到前锁指纹读头,前锁指纹读头就能自动读取人手的指纹,并把指纹特征信息发送到电路板中的控制器,控制器能判断指纹是否匹配,当指纹匹配通过时,控制器会控制开关电机启动运作,开关电机驱动电机传动齿轮进行旋转运动,旋转运动的电机传动齿轮由于是与开关传动半齿轮作啮合运动的,使开关传动半齿轮在电机传动齿轮的驱动下能进行旋转,旋转的开关传动半齿轮能带动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进行开锁,当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向左拨动时,其能带动锁舌进行关锁;其又通过在前锁体的前面设置有数字面板,数字面板能供人手输入开锁密码,数字面板会将输入的密码发送到电路板中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密码是否与预设的密码匹配,当密码匹配通过时,控制开关电机依次带动电机传动齿轮、开关传动半齿轮和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进行开锁;其又通过在前锁体的前面设置有前锁头,前锁头通过钥匙能进行开锁,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前锁头时,其只要盖上锁头盖便能遮盖住前锁头,以确保其外观精致美丽;其还通过在前锁体内置有三齿轮组,三齿轮组包括前锁头齿轮和位于前锁头齿轮两侧的前锁头传动轮,前锁头与前锁头齿轮啮合连接,当人手往前锁头插入钥匙并转动钥匙时,转动的钥匙能带动前锁头齿轮转动,前锁头齿轮转动时能依次带动前锁头传动轮和前锁头传动杆随之而转动,由于前锁头传动杆是插入到开关传动轴内的,前锁头传动杆转动时通过前锁头传动杆便能驱动开关传动轴转动,转动的开关传动轴能带动拨叉在锁舌中的受拨凹槽内向右移动,从而实现能带动锁舌向右移动而开锁;同理,当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向左移动时,其能带动锁舌向左移动而关锁,三齿轮组的设计实现了前锁头与开关传动半齿轮能错位安装,以方便前锁体远离门框,防止阻碍开锁,且现结构的后锁体能实现与门框同侧安装,后锁体包括后锁盖和后锁框,后锁盖上设置有后锁指纹读头,其运作的原理与前锁指纹读头一样,而后锁指纹读头还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为刷卡感应器,当使用者刷卡后,刷卡感应器能将刷卡的信号发送到电路板中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刷卡信号是否匹配,当刷卡信号匹配通过时,控制开关电机依次带动电机传动齿轮、开关传动半齿轮和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进行开锁;其还通过在后锁盖上设置有开关扭柄,人手扭动开关扭柄,转动的开关扭柄能带动开关传动轴随之而转动,开关传动轴转动时又能带动拨叉在受拨凹槽内左右移动,使拨叉拨动锁舌伸出或内缩后锁体便能实现上锁和开锁;锁舌活动限位槽和受拨凹槽能对锁舌的活动进行限定,以限定锁舌只能伸出或内缩后锁体来实现了上锁或开锁;其又通过在锁舌的一侧设置有磁控开关及在锁舌盖上设置有磁铁,磁控开关能感应到磁铁时为上锁,磁控开关感应不到磁铁为开锁,且磁控开关能将其感应到磁铁的信号发送给电路板中的控制器,以方便控制器确认此时处于上锁或开锁的状态;其又通过对电池盖采用侧边安装,电池盖的上端扣装入后锁框的内侧,电池盖的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到后锁框上,上锁后,上螺丝的位置能被锁舌盖挡住,从而能增大不法人员撬开电池盖的难度;同理,后锁盖一侧扣紧到后锁框的一内侧,后锁盖的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到后锁框上锁舌的一侧,使锁舌上锁后,上螺丝位置能被锁舌盖挡住,进而能增大不法人员撬开后锁盖的难度,其整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实现了能采用指纹、密码、刷卡和钥匙等方式进行开锁,以实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其还实现了使用安全可靠,防盗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从前往后45度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安装有后锁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安装有开关扭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中三齿轮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的开关传动半轮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的开关传动半轮机构不同方向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的拨叉、开关传动半轮和开关电机的组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8所示,智能公寓锁,包括前锁体1,前锁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锁体2,前锁体1内设置有三齿轮组3;前锁体1包括设置在其正面中部的数字面板4,数字面板4的上面设置有前锁指纹读头5,数字面板4的下面设置有前锁头6,前锁头6的前面盖设有锁头盖7;后锁体2包括后锁框8,后锁框8的后侧设置有后锁盖9,后锁框8的上部设置为电池容纳区10,后锁框8的中部内设置有电路板11,电路板11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传动半轮机构,电池容纳区10内设置有电池组,电池容纳区10的一侧设置有电池盖12;后锁盖9的中部设置有后锁指纹读头13或刷卡感应器,后锁指纹读头13或刷卡感应器的下面设置有开关扭柄或后锁头1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三齿轮组3包括前锁头齿轮15,前锁头齿轮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锁头传动轮16,每个前锁头传动轮16与前锁头齿轮15作啮合运动,其中一个前锁头传动轮16的中部设置有前锁头传动杆17。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传动半轮机构包括拨叉18,拨叉18的中部设置有开关传动轴19,拨叉18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传动半齿轮20,拨叉18的另一侧设置有锁舌限位板21,锁舌限位板21的中部设置有锁舌活动滑槽22,锁舌活动滑槽22的一侧设置有受拨凹槽25,锁舌活动滑槽22中设置有锁舌活动限位槽23,锁舌活动限位槽23的一侧设置有锁舌2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舌24的一侧配套有锁舌盖26,锁舌24的上面设置有磁控开关27,磁控开关27设置在电池盖12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传动半齿轮2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传动齿轮28,开关传动半齿轮20与电机传动齿轮28作啮合运动,电机传动齿轮28的一侧设置有开关电机29。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舌盖26的上面设置有磁铁3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智能公寓锁的结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为:其通过在前锁体1的前面设置有前锁指纹读头5,人手按到前锁指纹读头5,前锁指纹读头5就能自动读取人手的指纹信息,并能将指纹特征信息发送到电路板11中的控制器,控制器能判断指纹是否匹配,当指纹匹配通过时,控制器会控制开关电机29启动运作,开关电机29驱动电机传动齿轮28进行旋转运动,旋转运动的电机传动齿轮28由于是与开关传动半齿轮20作啮合运动的,使开关传动半齿轮20在电机传动齿轮28的驱动下能进行旋转,旋转的开关传动半齿轮20能带动拨叉18在受拨凹槽槽25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24进行开锁,当拨叉18在受拨凹槽槽25内向左拨动时,其能带动锁舌24进行关锁;其又通过在前锁体1的前面设置有数字面板4,数字面板4能供人手输入开锁密码,数字面板4会将输入的密码发送到电路板11中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密码是否与预设的密码匹配,当密码匹配通过时,控制开关电机29依次带动电机传动齿轮28、开关传动半齿轮20和拨叉18在受拨凹槽25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24进行开锁;其又通过在前锁体1的前面设置有前锁头6,前锁头6通过钥匙能进行开锁,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前锁头6时,其只要盖上锁头盖7便能遮盖住前锁头6,以确保其外观精致美丽;其还通过在前锁体1内置有三齿轮组3,三齿轮组3包括前锁头齿轮15和位于前锁头齿轮15两侧的前锁头传动轮16,前锁头6与前锁头齿轮15啮合连接,当人手往前锁头6插入钥匙并转动钥匙时,转动的钥匙能带动前锁头齿轮15转动,前锁头齿轮15转动时能依次带动前锁头传动轮16和前锁头传动杆17随之而转动,由于前锁头传动杆17是插入到开关传动轴19内的,前锁头传动杆17转动时通过前锁头传动杆17便能驱动开关传动轴19转动,转动的开关传动轴19能带动拨叉18在锁舌25中的受拨凹槽25内向右移动,从而实现能带动锁舌24向右移动而开锁;同理,当拨叉18在受拨凹槽25内向左移动时,其能带动锁舌24向左移动而关锁,三齿轮组3的设计实现了前锁头6与开关传动半齿轮20能错位安装,以方便前锁体1能远离门框,防止阻碍开锁,且现结构的后锁体2能与门框同侧安装,后锁体2包括后锁盖9和后锁框8,后锁盖9上设置有后锁指纹读头13,其运作的原理与前锁指纹读头5一样,而后锁指纹读头13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更换为刷卡感应器,当使用者刷卡后,刷卡感应器能将刷卡的信号发送到电路板11中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刷卡信号是否匹配,当刷卡信号匹配通过时,控制开关电机29依次带动电机传动齿轮28、开关传动半齿轮20和拨叉18在受拨凹槽25内向右拨动,进而能带动锁舌24随拨叉的移动而开锁;其还通过在后锁盖9上设置有开关扭柄,人手扭动开关扭柄,转动的开关扭柄能带动开关传动轴19随之而转动,开关传动轴19转动时又能带动拨叉18在受拨凹槽25内左右移动,使拨叉18拨动锁舌24伸出或内缩后锁体2便能实现上锁和开锁;锁舌活动限位槽23和受拨凹槽25配合使用能对锁舌24的活动进行限定,以限定锁舌24只能伸出或内缩后锁体2来实现上锁或开锁;其又通过在锁舌24的一侧设置有磁控开关27及在锁舌盖26上设置有磁铁30,磁控开关27能感应到磁铁30时为上锁状态,磁控开关27感应不到磁铁30时为开锁状态,且磁控开关27能将其感应到磁铁30的信号发送给电路板11中的控制器,以方便控制器确认此时处于上锁或开锁的状态;其又通过对电池盖12采用侧边安装,电池盖12的上端扣装入后锁框8的内侧,电池盖12的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到后锁框8上,上锁后,上螺丝的位置能被锁舌盖26挡住,使其能增大不法人员撬开电池盖12的难度;同理,后锁盖9一侧扣装到后锁框8的一内侧,后锁盖9的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到后锁框8中上锁舌24的一侧,使锁舌24上锁后,上螺丝位置能被锁舌盖26挡住,进而能增大不法人员撬开后锁盖9的难度,其整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实现了能采用指纹、密码、刷卡和钥匙等方式进行开锁,以实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其还实现了使用安全可靠,防盗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寓锁,包括前锁体、后锁体和锁舌盖,前锁体内设置有三齿轮组,前锁体包括数字面板、前锁指纹读头、前锁头和锁头盖;后锁体包括后锁框、后锁盖、电池容纳区、电路板和开关传动半轮机构等。本实用新型的锁舌盖挡住了后锁盖和电池盖的安装螺丝,使其能增加不法人员撬开后锁盖和电池盖的难度,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三齿轮组的设计能使前锁头与开关传动半齿轮错位安装,方便前锁体远离门框,防止阻碍开锁;开关电机与电机传送齿轮同侧设置能减少后锁体的体积,使锁体更小巧,其生产成本低;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可使用指纹开锁、刷卡开锁、密码开锁和钥匙开锁中的一种,开锁方式多种多样,以解决了传统的公寓锁一般只能采用单一的开锁方式而导致其无法满足现代智能公寓的需求,其实现能满足不同的消费水平,通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