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4295发布日期:2020-12-29 09:3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



背景技术: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及印刷包装机械。薄膜分切在薄膜生产中非常重要,但薄膜和刀片之间存在不能避免的摩擦,现有的刀片均采用圆环刀体,并通过刀架控制刀体与薄膜行进方向相反旋转来实现旋切,旋切时刀片与薄膜之间摩擦力会比较大,进而产生高温,使得薄膜切断的地方易凸出或者毛边,影响分切质量。pvdc复合膜经常用于产品包装上,且属于薄膜,因此改进切刀散热系统,对pvdc复合膜包装机械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它可以自动轮换切刀,同时闲置的切刀可以进行自然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包括控制台、机架、放卷辊、放卷辊驱动电机、导辊、收卷辊、收卷辊驱动电机和分切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侧机架和顶机架,所述分切机构由旋转辊和驱动旋转辊转动固定角度的驱动机构构成,所述旋转辊两端与侧机架为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辊周向上设置结构相同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所述下固定臂位于旋转辊正下方,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之间的夹角与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辊转动的固定角度相同设置,所述上固定臂末端设置卡箍一号,所述卡箍一号转动连接上刀架辊,所述上刀架辊上设置一组刀片辊,所述刀片辊上设置刀片,所述上刀架辊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电机一号,所述旋转电机一号通过上连接臂与旋转辊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臂末端设置卡箍二号,所述卡箍二号转动连接有下刀架辊,所述下刀架辊上设置一组刀片辊,所述刀片辊上设置刀片,所述下刀架辊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电机二号,所述旋转电机二号通过下连接臂与旋转辊固定连接,所述下刀架辊与上刀架辊结构相同,所述下刀架辊和上刀架辊与旋转辊径向平行,所述下刀架辊正下方设置与刀片位置配合的刀槽辊,所述下刀架辊与刀槽辊径向平行,所述驱动机构由气缸和齿条构成,所述气缸上设置活塞杆,所述齿条一侧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辊中间设置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气缸和齿条底部与顶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电性连接控制活塞杆定时伸和缩的定时控制器一号,所述控制台内设置控制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的定时控制器二号。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一号内侧设置环形滑轨,所述上刀架辊周向上设置有沿着环形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卡箍二号内侧设置环形滑轨,所述下刀架辊周向上设置有沿着环形滑轨滑动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一号内设置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由外圈和内圈构成,所述卡箍一号内侧与外圈固定连接,所述上刀架辊与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卡箍二号内设置滚动轴承,所述卡箍二号内侧与外圈固定连接,所述下刀架辊与内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旋转辊上设置上下两个分切刀组,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辊旋转来不断切换分切位置上的分切刀组,从而实现一个刀组闲置散热,另一个刀组进行切割工作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单一刀组长时间使用而引起高温,使薄膜产生毛边或者凸起,影响薄膜的分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和滚动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机架;2-顶机架;3-气缸;4-活塞杆;5-齿条;6-齿轮;7-分切机构;71-旋转辊;72-上刀架辊;73-下刀架辊;74-上固定臂;75-下固定臂;76-刀片辊;761-刀片;771-上连接臂;772-下连接臂;78-旋转电机一号;79-卡箍一号;710-卡箍二号;711-旋转电机二号;8-刀槽辊;9-导辊;10-放卷辊;11-收卷辊;12-滚动轴承;121-外圈;122-内圈;13-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一种自动冷却切刀的pvdc复合膜分切机,包括控制台13、机架、放卷辊10、放卷辊驱动电机、导辊9、收卷辊11、收卷辊驱动电机和分切机构7。机架包括侧机架1和顶机架2。分切机构7由旋转辊71和驱动机构构成。旋转辊71两端与侧机架1为转动连接。旋转辊71两侧周向上设置上固定臂74和下固定臂75,两者结构相同。下固定臂75位于旋转辊71正下方,与旋转轴75水平中心轴垂直。上固定臂74和下固定臂75之间的夹角呈90度设置,则上固定臂74与旋转辊71水平中心轴平行。在上固定臂74末端设置卡箍一号79。卡箍一号79转动连接上刀架辊72,上刀架辊72上设置一组刀片辊76,刀片辊76上设置刀片761。上刀架辊72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电机一号78,旋转电机一号78通过上连接臂771与旋转辊71固定连接。下固定臂75末端设置卡箍二号710。卡箍二号710转动连接有下刀架辊73,下刀架辊73上设置一组刀片辊76,刀片辊76上设置刀片761。下刀架辊73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电机二号711,旋转电机二号711通过下连接臂772与旋转辊71固定连接。下刀架辊73与上刀架辊72结构相同,且两者径向平行。下刀架辊73正下方设置与刀片761位置配合的刀槽辊8,下刀架辊73与刀槽辊8径向平行。现有技术中,刀槽辊8上的刀槽可以配合刀片761插入,保障薄膜分切彻底。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旋转辊71来回转动90度。驱动机构由气缸3和齿条5构成,气缸3上设置活塞杆4。齿条5一侧与气缸3的活塞杆4固定连接。旋转辊71中间设置与齿条5啮合的齿轮6。气缸3和齿条5底部与顶机架2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在卡箍一号79内设置滚动轴承12。该滚动轴承12由外圈121和内圈122构成,卡箍一号79内侧与外圈121固定连接,上刀架辊72与内圈122固定连接。在卡箍二号710内设置滚动轴承12,卡箍二号710内侧与外圈121固定连接,下刀架辊73与内圈122固定连接。这样设置,既可以将整个上刀架辊72和下刀架辊73固定在旋转辊71上,又不影响上刀架辊72和下刀架辊73的转动。

如图1所示,当活塞杆4伸长时,齿条5向右移动,带动齿轮6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旋转辊71也顺时针转动,则下刀架辊73向上移动,上刀架辊72向左下移动,直到活塞杆4全部伸出时,齿轮6旋转90度,旋转辊71旋转90度,则下刀架辊73顺时针旋转了90度,上刀架辊72顺时针旋转90度。由于上固定臂74和下固定臂75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旋转辊71转动的角度也为90度,则上刀架辊72完全替代了下刀架辊73的位置。然后上刀架辊72在下刀架辊73的位置上,上刀架辊72上的刀片761与刀槽辊8一起配合对薄膜进行分切。而离开分切位置的下刀架辊73上的刀片761停止切割运作,不在与薄膜接触,可以自然散热。同理,当活塞杆4收缩时,齿条5向左移动,带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90度,下刀架辊73逆时针90度后回到分切位置进行分切工作,上刀架辊72逆时针旋转90度,回到初始位置进行自然散热。

气缸3电性连接控制活塞杆4定时伸和缩的定时控制器一号。定时控制器一号上设有气动电磁换向阀、定时器和控制电路,气动电磁换向阀与气缸3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气动电磁换向阀的通电和断电,进而来控制气缸3的活塞杆4是伸展还是收缩状态。定时器则可以调整控制电路的通电和断电的间隔时间,进而控制气缸3伸展和收缩间隔时间。定时控制器来控制活塞杆4伸和缩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控制台13内设置控制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的定时控制器二号。该定时控制器二号控制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的暂停状态,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定时控制器二号的定时时间与定时控制器一号的定时时间保持一致。当定时控制器二号控制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放卷辊10和收卷辊11为停止传递薄膜的状态,则同时定时控制器一号控制气缸3伸展或者收缩,进而对旋转辊71进行旋转,即薄膜停止传送的状态下,对上刀架辊和下刀架辊的进行替换,分切机停止分切作业,当替换结束时,定时控制器二号启动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工作,薄膜重新传送,整个分切机继续进行分切作业。

气缸3可以选择伸缩快速的气缸,这样可以缩短替换刀片时间,也缩短放卷辊驱动电机和收卷辊驱动电机的暂停时间,确保分切作业更加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