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777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更具体而言,尤其是指利用塑钢材料一体成型,使其在制造上更为省时、方便且可降低成本,并促使动作击钉之效果大幅度提高。
请参阅


图1,现有技术之打钉枪调节阀之阀体10主要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其一侧表面上开设一沟槽11,而该沟槽内则装设一止泄垫圈12,如此当该打钉枪动作时,请参阅图2,该阀体10即向下运动,促使该止泄垫圈12可紧密地压靠在该汽缸13顶端,那么由于该阀体10在移动时,同时压缩空气,迫使该汽缸13内的活塞14向下动作位移,待该活塞14位移完其预定行程后(即打钉枪射钉动作完成),该阀体10便又会再向上移动,回复最初的位置,如图3所示,等待下一次的动作。
请参阅图3、图4,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该阀体10压靠在该汽缸13顶端,促使该活塞14移动的同时,该汽缸13内的压力随着该活塞14的向下移动而渐减,换句话说,此时该汽缸13的内外压力便有大小不同,所以,该阀体10离开该汽缸13的瞬间,该汽缸13外的气体便因压力差之故,急速地作用在该阀体10表面,同时穿透过该沟槽11与该止泄垫圈12间之间隙;那么由于该止泄垫圈12与该沟槽11间只是以装填方式结合,并非固定结合,再加上气体流动时,留滞在该沟槽11中的时间较久,无法瞬间平衡压力(由于无法即时渲泄,予以平衡),故促使该止泄垫圈12与该沟槽11壁面间形成不接触状态,所以在该阀体10移动的瞬间,该止泄垫圈12便会因无摩擦力作用带动及气体流动时所造成的压力推迫,再加上该阀体10快速移动的惯性力作用,而因此自该沟槽11中脱出,与该阀体10分离。
这样,在下一次的动作中,该止泄垫圈12便不再压靠在该汽缸13顶端,亦即该汽缸13中的压力便会有一部份自顶端外泄,造成压力不足之情形,如此一来该打钉枪的动作力便会减小,亦即无法有效地使排钉钉固物体,这样,此种阀体10除了要在表面开设一与止泄垫圈12大小相当之沟槽11,需要再一次的加工,而形成制造上的不方便外,在使用上更因为该止泄垫圈12会不定时地脱落,亦形成很大的不便,实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其次,请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地改善前述之缺失,可在该阀体10所设之沟槽11的适当位置,再另制设预定数目之气孔111,这样,当该阀体10欲回复最初位置的瞬间,气体虽仍会快速地穿透进入该沟槽11中,但是由于该各气孔111提供了较大的流通路径,所以气体相对地可迅速地自该各气孔111处排出,亦即气体在该沟槽11中的停滞时间极短,那么在该沟槽11中所形成的压力大小便会立即与其四周相同,如此一来气体的流动,便不致再使该止泄垫圈12由该沟槽11中被推迫掉出,如此设计立意虽佳,但在该阀体10表面开设一沟槽11原已是件不易之事,而今又要在该沟槽11上开设若干个气孔111,使其加工的手续及困难程度,更加的提高,相对的在制造上所必须花费的成本亦是不低,所以,此种改良结构仍不尽完善,并有再进一步改良之必要。
那么有鉴于上述所揭露的两种现有技术结构,或在使用上有其不便及不适用之缺失,或在制造上有加工及技术上的困难,造成制造成本提高等诸多不便及其缺失,故本发明人乃积多年之制造及使用经验,经详细思索,并考虑实际使用的状况,几经试做,终得本实用新型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之缺失。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其是利用塑钢材料射出一体成型,并在一侧表面制设一锥斜构造,如此即可将一止泄垫圈套设在该处,而受气体推迫作用时,即可因该锥斜面的作用,使得该各方向之气体作用力恰可抵消,因此而使该止泄垫圈呈定位状态,所以自可使制造更为省时、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并消除了由于泄压所造成的动作不良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一塑钢成型之阀体一侧,一体成型一倒锥部,而在该倒锥部的周侧所形成之环形斜面上,可再套设一止泄垫圈,如此,自可利用该倒锥部之斜锥构造,促使作用在该止泄垫圈上之气体作用力恰可呈互相抵消状态,以使得该止泄垫圈不致与该阀体产生脱落分离现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以塑钢材料射出一体成型,并配合流体原理在结构上更作了极为进步之设计,即在所述阀体一侧,一体成型一倒锥部,从而促使作用在该止泄垫圈上之气体作用力恰可呈抵消状态,以解决阀体在受力时,该止泄垫圈容易脱落的困扰,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的确可使制造更为方便、省时,并可降低制造成本,故其进步性及实用性应是毋庸置疑。
图1是现有技术之结构分解图。
图2是现有技术之动作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之动作最初位置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现有技术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6、图7,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塑钢材料一体成型,其是在一阀体2的一侧制设一具锥斜角度之倒锥部3,并将一止泄垫圈4套设在该倒锥部3周侧的环形斜面31上,如此该止泄垫圈4自可得以定位在该倒锥部3上。
那么当打钉枪动作时,该阀体2上的止泄垫圈4即可紧密压靠在汽缸(图中未示)顶端上(动作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不予赘述),然而,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每当该打钉枪完成一次击钉后,而该阀体2欲向上位移回复最初位置时,该阀体2及该止泄垫圈4即同时受到气体作用,那么此时,该气体便会穿透过该阀体2所设之倒锥部3与该止泄垫圈4间之间隙,并充斥在该阀体2的底侧表面及该倒锥部3所设之斜面31上。
如此一来,该止泄垫圈4虽也受到该气体作用,但由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是在该阀体2的底侧平面及该倒锥部3所设环形之斜面31之倾斜方向上,所以向下的作用力不大,况且还有该倒锥部3的底部形成止挡作用,故不致产生如现有技术般,将该止泄垫圈4直接向下推迫脱出之情形,其次,由于该止泄垫圈4是以套设之方式与该阀体2所设之倒锥部3结合,而且周侧均为同一开放空间,所以作用在该止泄垫圈4四面八方的作用力,恰可完全对应抵消,亦即,可使该止泄垫圈4达到平衡的情形,那么,该止泄垫圈4除了不位移外,亦不致产生变形,换句话说,该止泄垫圈4不致有变形扩张而造成自该倒锥部3脱落之忧虑,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不断地位移动作,且承受气体流动的作用,则不会有该止泄垫圈4脱落之情况,而且制造上,亦是非常的简易、省时,故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结构更为实用且符合经济效益,应是无庸置疑。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塑钢成型之阀体一侧,一体成型一倒锥部,而在该倒锥部的周侧所形成之环形斜面上,可再套设一止泄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气动打钉枪调节阀改良结构,主要是由塑钢材料一体成型一阀体,并在其一侧制作一倒锥部,而该倒锥部的环形周缘则可再套设一止泄垫圈,因此,即可利用该倒锥部之斜锥构造,促使作用在该止泄垫圈上之气体作用力恰可呈互相抵消状态,以使该止泄垫圈不致与该阀体脱落分离,亦即打钉枪在动作时,可不致发生泄压现象。
文档编号B25C1/04GK2215968SQ95201349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6日
发明者魏隆渊 申请人:魏隆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