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防盗设备的解锁的系统和方法_3

文档序号:8500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的作用下,以锁定方式,将商品26及其包装束缚在它们之间,。在该例子中,如图1C所示,两个元件能相互物理解离。如稍后将看到,在一个或多个其他解锁位置中,能使两个元件22,24相互固定。
[0210]如图1B和IC示意性所示,设备20包括具备从远离头延伸并且打算通过物理对象26 (商品)的尖端22a的头22。设备20还包括本体24 (第二元件),本体24具有用于在所谓的锁定位置将尖端22a轴向地插入到本体中的口。本体还包括以已知的方式,用于锁定插入的尖端以便防止其轴向缩回的装置。这些装置例如是稍后所述的基于球的装置。
[0211]去耦器12包括解锁区,解锁区在此包括意在容纳以锁定方式固定到物品26的设备20的容纳区28 (见图1D)。在容纳所述设备20的容纳区旁边,例如,在去耦器12的上表面上,部署用于读取设备20的标识信息(标识符)及其与物品26的关联的设备29。
[0212]该容纳区28尤其包括形成能容纳两个元件22,24中的一个,即,在此所述的本体24(第二元件)的壳体30的部件。该壳体具有基本上与其容纳的元件24互补的常见形状和尺寸。例如,壳体30为杯状,并且具有与本体24的常见圆顶状相反的形状。因为所述壳体在去耦器解锁表面上的预定几何方位中稳定本体24,所以该壳体确保识别设备20的机械稳定的功能。
[0213]图2至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和ID的去耦器12。
[0214]如由图2中的轴向截图所示,去耦器安装在底座34上。在图3中,表示没有底座和没有稍后所述的去耦器的外围组件的去耦器。
[0215]去耦器12包括密封在外壳38中的至少一个永磁体36。去耦器包括与磁体的上表面相对应并且打开形成壳体30的部件的底部的上解锁面36a。形成壳体的部件包括作为具有连续环绕杯状中心壳体的外壁的本体的机械稳定器31 (将注意到,本体的其他形状可以是适当的,例如断续壁)。解锁表面36a垂直于磁场的轴(垂直)方向。机械稳定器31沿该轴向面向容纳在其中的识别设备。由此赋予识别设备的预定几何定向允许由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体36产生的磁场磁性地解锁锁定在一起的设备的两个元件22,24,由此释放束缚在它们之间的物品。
[0216]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体36和外壳38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去親器中。
[0217]去耦器12还包括垂直移动外围部件40,垂直移动外围部件40环绕形成壳体30和外壳38的部件并且能在这些部件上滑动以便占用两个位置:
[0218]-顶部锁止位置(由图2和3中的实线所示),其中,外围部件40位于高于或等于部署在形成壳体30的部件中的第二元件(在图1D所示)的高度的高度处,以及
[0219]-底部解除位置(部分图3中虚线所示),其中,外围部件40通过从顶部位置安置自身。在该底部位置,外围部件40位于比部署在形成壳体30的所述部件中的第二元件24的高度低的位置以便于其从壳体缩回/抽出。
[0220]外围部件40包括部署在稳定器31周围的水平环状顶板42,以及在所述压板的周围,在外壳38周围延伸到底座34(图2)的垂直边缘(skirt) 44。完全接壤进入壳体40的开口的环46放在顶板42上。该边缘以在外壳38周围局部断开的方式延伸以便产生轴向(垂直)槽44a,44b...(例如三个),在每一个中,部署弹性装置48a等等。一方面,该弹性装置以固定方式底部安装在链接到外壳38的支撑元件50上,另一方面,通过在压板42的周围所做的开口 52顶部安装在外围部件40上。弹性装置是例如易于向下压外围部件40的轴向复原弹簧。
[0221]去耦器包括用于位移根据稍后所述的预定条件的实现或未实现而激活与否的外围部件40的机构。
[0222]该位移机构包括在其输出轴上具备以与移动外围部件40相邻的方式部署的螺纹56的第一马达54。
[0223]该机构还包括在外壳38和边缘44 (图2)四周轴向延伸的下组件58。下组件58 (图3中未示出)被安装在去耦器的基座(图2和3)处提供的并且凸出外壳38的底座33上。下组件58在其外围处,包括通过与马达的输出轴(图4)的螺纹56啮合协作的水平部署的齿轮或冠60。输出轴的旋转使得可以绕其垂直轴转动齿冠60。
[0224]下组件58包括从齿冠60开始轴向向上延伸至边缘44的下部的高度的圆筒壁62。
[0225]如图5所示,下组件58包括内凸缘64,内凸缘64基本上安置在与齿冠60同一平面中并且径向延伸到部件的内部并且远离所述齿冠。凸缘包括在其上轮缘上的若干凸轮装置(例如3个),该若干凸轮装置例如采用沿凸缘的圆周安置的斜坡64a,64b,…的方式。
[0226]外围部件40的边缘44在其下部包括若干凸轮装置(与下组件58的凸轮装置的数量对应),其也采用斜坡44a, 44b,…的方式(图6和7)。这些斜坡具有与斜坡64a, 64b,...互补的形状以便能与后者相互协作,同时旋转地驱动齿冠60,并且允许外围部件根据所选择的运动上升或下降。在上升或下降运动期间,边缘44在外壳38和圆筒壁62之间产生的环形空间内滑动。在变形中,未示出,凸轮装置的形状,特别是凸轮轮廓能改变。
[0227]此外,去耦器12包括机械锁止装置,该机械锁止装置防止诸如图1B至ID的设备20的识别设备物理接近形成去耦器的壳体30的部件。
[0228]用于防止接近的这些机械装置包括一方面,能占用防止识别设备物理接近形成去耦器的壳体30的部件的展开位置(阻塞进入壳体的开口),另一方面,占用允许识别设备物理接近形成去耦器壳体的部件的缩进位置(进入壳体的开口的间隙)的一个或多个移动锁止构件70,72。
[0229]这些移动锁止构件例如采用以正好相对的方式安装在环46中的两个舱口 70,72的形式。更具体地说,舱口具有相对于环径向延伸并且远离后者,直达各个自由端70a,72a的大致平面的形状。舱口呈现装配在环中并且其高度大于舱口的平面部的高度的相对端70b, 72bο这些加厚的相对端70b,72b (头)被插入在环46的内缘46a上制成的凹口中以便重构环的整个形状(无缝隙)。舱口在由图4和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中可移动地滑动。在这些图中,舱口处于打开或缩进位置,由此通过环的外缘46b在运动中保持。舱口能在激活(命令)时,朝环46的内部展开,由此部分地关闭开口,使得可以进入壳体30。使开口的直径减小到小于元件24的尺寸的直径的部分关闭足以防止进入。
[0230]去耦器包括用于位移根据稍后所述的预定条件实现与否而是否激活的移动构件70,72的机构。
[0231]位移机构包括在其输出轴上具备螺纹76的第二马达74。
[0232]机构还包括所谓的上齿轮或冠78,所谓的上齿轮或冠78在所谓的下齿冠60上方在圆筒壁62周围水平部署并且通过与马达74的输出轴的螺纹76啮合协作。输出轴的旋转使得可以绕其垂直轴转动齿冠78。第二马达74部署在比第一马达更大的高度,并且由于庞大的原因而部署在去耦器的另一侧上。
[0233]此外,位移机构包括:
[0234]-环形盘80(控制盘),该环形盘80 (控制盘)在所述压板42的延伸部分,安装在压板42和边缘44的周围;
[0235]-一组垂直杆82,该一组垂直杆82将环形盘80固定到上齿冠78 ;
[0236]-两个导向孔81,83(图4),其厚度通过盘并且两个导向孔81,83以正好相对的方式部署,每一孔根据同一角扇区延伸,每一孔81,83具有接近盘的内缘的第一端(例如:83a)并且根据角扇区以这种方式在盘上延伸到后者的外缘:孔的相对第二端(例如:83b)比第一端更远离内缘;
[0237]-两个凸轮指84,86(图4和6),两个凸轮指84,86分别固定到舱口70,72的自由端70a,72a以便延伸到底座,所述指被分别引导到导向孔81,83 (图4)。
[0238]导向孔81,83的轮廓是使得可以分别与凸轮指84,86协作的凸轮轮廓。上齿冠78的旋转驱动盘80及其孔81,83的旋转,这使各个凸轮指沿孔的凸轮轮廓,因此,退回(关闭舱口 70,72)或接近(打开舱口)盘的外缘。
[0239]两个齿冠在它们的运动中相互独立,因为外围部件40的位移独立于锁止构件70,72的位移(打开和关闭)。
[0240]用于位移移动外围部件40和移动锁止构件70,72的机构的整个组件形成相对小型的单个旋转块。在两个冠的旋转的基础上,获得各种运动集,由此便于管理机构。该组件特别稳健并且易于工业化。
[0241]去耦器12包括例如根据下冠60的圆周部署在底座上以便在其旋转运动期间确定后者的角位移的光学传感器(或一些其他类型)71。这使得可以确定马达的旋转。
[0242]形成壳体30、特别是稳定器31的部件不参与外围部件40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0243]在图8中,以放大形式表示的稳定器31通过接合在外壳38的上部中制成的、覆盖磁体或多个磁体的外围凹槽38a中的外部凸缘31a而安装在解锁表面36a上。该稳定器在其下表面上呈现在本体的厚度中空的并且环绕在稳定器的底部中所做的孔31c的环形空腔31b。诸如传感器90的若干接触传感器或接触器(例如:以120°分布的三个)安装在该空腔31b内侧的本体上。诸如压缩弹簧(例如弹簧92)的弹性装置安装在空腔31b中,例如,在各个传感器四周,以便自然地向上推进稳定器的本体。在没有置于稳定器的壳体中的防盗设备20的第二元件24的情况下,弹簧92向上推进所述稳定器,并且通过其相对于凹槽38a的上轮缘的凸缘将后者保持在顶部位置中。
[0244]当将防盗设备20的第二元件24放在稳定器的壳体中时(在图8中,仅表示第二元件24,因此,假定解锁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收回第一元件22),该元件接近解锁表面并且去耦器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将所述元件吸引到所述表面。由此,稳定器相对于弹簧的压缩荷载向下移动,直到接触传感器90与去耦器的上表面接触为止。由此,稳定器能在外围凹槽的高度限定的有限行程上垂直地移动。在接触传感器和去耦器的数据处理系统18之间,设计一个或多个电气接线(未示出),以便将防盗设备正处于解锁位置的信息传送到后者。为了简化起见,在图2至8中未示出处理系统18。
[0245]将注意到,在图8中,在锁止位置(关闭舱口)中激活锁止构件70,72以便使第二元件24封锁在壳体中。
[0246]去耦器包括覆盖上述组件的盖100,并且在图2中仅示出其上半部分。在该部分制成圆形切口 10a以便使环46上方的环形空间自由,用于开口周围的垂直运动,以便进入壳体。
[0247]图9是稳定在去耦器12容纳区中的防盗设备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248]现在,将参考该图,描述用于锁定设备20的装置。
[0249]设备20的本体24密封中心空腔,上述基于球的锁定装置或其他锁定装置部署在该中心空腔中。若干球24a置于同一平面中,空腔内形成漏斗24b的组件中并且在它们之间产生容纳尖端22a的中心空间。本体还包括板或压板24a,例如,基本上平面,板或压板24a关闭到本体的内部的入口。在板24c中,制成用于插入尖端的中心孔24d。当尖端插入该孔中并且进入球间中心空间时,球楔入漏斗的收敛部中。轴向收回尖端的任何尝试易于使球进一步下沉到漏斗的收敛部,因此,锁定该尖端(在它们之间束缚商品的设备的两个元件的锁定位置)。球安装在由无磁性材料制成支架24e上,该支架安装在由无磁性材料制成的诸如弹簧24f的弹性装置上。弹性装置将易于使它们进一步推向漏斗24b的最窄部分的轴向负荷(沿Al)施加在支架24e上,由此施加在球上。将注意到,球由磁性材料制成,由此当球和弹性装置中,漏斗的对准轴与磁场的轴合并时,使得可以在由磁体36产生的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从漏斗的收敛部取回它们。
[0250]在图9中,已经解锁设备并且正收回第一元件22。为了清楚起见,未表示束缚在防盗设备的两个元件之间的商品。
[0251]此外,本体24还包括在中心空腔的周围,安置构件23或实际上若干构件,例如无源的环形室24g,即,能接收源自设备外的来源的电磁波。这种构件例如可以采用LC型的共振电路的形式。
[0252]替代地,本体可以密封一个或多个有源构件,S卩,所述有源构件能向设备的外部发射电磁波并且接收一些电磁波。诸如这些的有源或无源构件能是例如具有铁氧体、具有或不具有电容器、LCR电路、磁性灯丝、与有源或无源存储器芯片配合的RFID型的电路的线圈等等。该构件或这些构件经电磁波的传输与置于受保护的物品正在出售的商店的接入点的检测系统(诸如雷达天线或天线)协作,以便在接入点级,检测到设备的情况下触发报警。通过变形,该构件或这些构件部署在设备的头22中。存在该构件或这些构件为识别设备提供另外的防盗功能。然而,为实现本发明,该功能仅是可选的。
[0253]参考图10A-C和11给出的下述描述阐述了可以在解锁位置中,使防盗设备20的两个单独的元件相互固定的方式。
[0254]图10A-B图示识别设备20的功能性中的一个,该一个功能性使得可以根据相对于图9的轴向结构,横向或侧向地偏移的结构,以临时方式,将两个单独的元件22,24组装/固定在一起。通过纵轴L(在此垂直),在图1OA中,图示该轴向结构。在该轴向结构(L)中,通过将尖端22a轴向插入中心孔24d中,使两个元件22,24相互对准并且相互锁定(锁定位置)。在偏移结构中(由偏移纵向插入轴LI,在图1OA中图示),两个元件在解锁位置中相互固定,由此使得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空闲时使它们相互分离,而不需要诸如去耦器12的工具。然而,在该解锁偏移位置,尖端22a充分稳固地保持在元件24的本体中,使得在图1OA的安置中,头22 (第一元件)不会落下,因此,在相反安置中,本体24不会落下。
[0255]图1OB表示在第一中心区Zl中具有中心孔24d并且具有不同于Zl的第二区Z2(例如外围)的本体24的板24c的正视图,其中,制成多个规则分布的开口 01、02、03、04,05ο由例如采用在开口周围装配的凹状或喇叭形(任何收敛形状,诸如杯或漏斗状)的适当的导向区环绕每一开口 01-05,以便向上引导尖端22a并且进入后者。该安置便于将尖端插入这些解锁位置中的一个的操作。将注意到对这些位置的每一个(两个元件22和24的横向偏移结构),沿与插入轴L平行的插入轴LI (图10A),或与插入轴L和轴LI平行的另一轴,轴向插入尖端。
[0256]如由图1OA所示,通过保持构件,诸如在容纳接纳基于球的锁定装置的中心空腔的本体的中心部24i周围固定的环24h,使尖端22a保持在本体24内部。将注意到,在中心部和调节其尺寸来防止过分容易轴向收回的环之间的力作用下(例如,通过插入组件,如图1OA所示),引入尖端。替代地,能仅设想调节每一开口 01-05的截面尺寸以便保持由仅在开口四周的壁紧紧夹住的尖端。
[0257]根据图1OC所示的防盗设备变形20’,固定到第二元件24’的本体的另一保持构件采用系到板24c的形式,并且能在从第一元件22’的尖端22a’通过时,稍微偏离以及相对于本体的中心部24i’,保持该尖端以便防止过早轴向撤回的弹性接头24h’。该接头例如在其自由端具备与尖端22a’接触的厚度。
[0258]图11图示防盗设备170的另一实施例,其使得可以根据相对于轴向锁定结构,横向或侧向偏移的结构,以临时方式将该设备的两个分离元件172,174组装/固定在一起。在轴向锁定结构中,将头172的尖端172a插入位于本体174的第一区中的中心孔174a。第二不同区包括柔性和弹性材料176,空闲时,在多个可能的解锁轴向位置能插入尖端174a的柔性和弹性材料176,以便保持在临时组装/固定位置中。
[0259]弹性变形的这种材料由此能在将后者插入材料的本体后来容纳尖端,并且当终止临时组装时,在空闲时能完全撤回该尖端。
[0260]这种材料例如是诸如能注模的弹性体,诸如橡胶,以便采用所选的形状,使得在预定尺寸和形状的空间中,能容纳在本体174的外壳内。
[0261]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包括该材料的第二区完全环绕在包括中心孔174a的第一区。
[0262]然而,在变形中,未示出,第二区可以分成若干子区,每一子区包括外壳中的中空部并且填充有柔性和弹性材料。
[0263]由此,第二区可以是不连续的。
[0264]由此,材料可以例如具有用在造纸中的树胶的稠度,或根据需要真正采用更灵活的稠度。
[0265]如图11所示,第二区包括由本体174内部的环形壁174b图示的并且环绕容纳锁定装置的中心部174c的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填充有柔性和弹性材料。本体174还密封环绕填充材料的环形空间的环形室178。该室178包括例如具有适合于该室的几何形状的形状的一个或多个构件,诸如图9的构件23。
[0266]如图2所示,去耦器包括电磁检测装置10,电磁检测装置10安装在盖100上并且能检测相互固定的、防盗设备的两个元件22,24的解锁位置(例如:图10A、10C和11)。
[0267]这些电磁检测装置110包括用于发射电磁信号的装置和用于接收所发射的所述电磁信号的装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部署在环绕解锁区,因此,环绕壳体30的去耦器12的外围区中。更具体地说,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包括若干对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一对中的发射元件与同一对中的接收元件相对部署。
[0268]图12图示从上方看,在解锁区的壳体30四周,安置在第一结构中的去耦器的电磁检测装置I1 (为了简化起见,未示出去耦器的其他细节)。防盗设备20已经位于去耦器的壳体30中。
[0269]在方形或矩形边界,在中心壳体30四周部署四对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112a, 112b), (114a, 114b), (116a, 116b)和(118a, 118b)。按 2 个 2 个地分组这些对,使得以相邻方式部署两个成组的对的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一样。该布置使得可以防止在方形或矩形的一侧发射的电磁信号或光束干扰在相对侧发射的电磁信号或光束。由此,发射元件112a被部署在发射元件114a的旁边(方形或矩形的同一边上)并且面对(相对边上),接收元件112b被部署在接收元件114b的旁边。同样对另两对的发射元件116a、118a和接收元件116b和118b也成立。
[0270]例如,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是光学元件,并且更具体地说是光学单元,诸如发光二极管(Led),在一种情况下,确保发出光束(例如:红外)的功能,而在其他情况下,确保接收光束的功能。
[0271]通过变形,使用二极管,分别确保发射和接收功能。
[0272]例如,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是光学传感器,分别由根据封装在外壳中的水平扁平光纤束(扇形)排列的多个光纤形成。光纤在外壳的出口处联合成附接到放大器的单段光纤。容纳在外壳中的每一光纤束能发射或接收。同一放大器能与发射束或接收束一起使用,并且为此目的,具有两个TX和RX输入/输出和用于电信号的输入/输出。
[0273]由此,放大器将转换成离开TX输出并且传送到发射束的电信号(由图1A的单元18产生)接收为输入。相反,接收束接收所发射的并且受轴向锁定位置或偏移位置中的识别设备20的存在影响的光束(例如可见光)。所接收的光束在其RX输入被传送到放大器,被重组和转换成电信号,以便分发到单元18的处理装置。
[0274]能由公司Balluff以商品名D25出售所使用的传感器。所辐射的辐射的波长为660nm并且所发射的光束的宽度为27mm。
[0275]图13图示图12的电磁检测装置的布置,其中防盗设备的两个元件22,24相互固定在解锁位置中(先前已经解锁该设备)。第二元件24处于壳体30中,而根据图10A-C和11的实施例中的一个,第一元件以偏移方式固定到第二元件中。
[0276]为能检测图13的解锁位置,若干过程是可能的。
[0277]根据第一过程,对发射的接收元件对的每一个,在图12的锁定轴向位置的基础上,首先执行测量(校准)。由此由同一对的接收元件接收和测量(例如测量振幅)每一对的发射元件发射的电磁信号或光束。由去耦器的处理系统18记录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