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划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683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曲划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材切削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曲面蒙皮拉伸后需要在拉伸好的蒙皮上人工定位确定蒙皮边缘划线然后按线切割用于拉伸固定的已经跟随形变的四周板材。针对双曲面蒙皮由于没有可靠的划线参照点,划线轮廓有可能在双曲面上出现整体漂移,人眼无法发现较小的误差,使得切割后的蒙皮与实际要求的曲率面积形状存在误差,形成废品。现有技术中控制液压油流量使液压缸中的活塞杆沿轴向做精确位移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将这种精确位移方式用于测量曲面相对位置,是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曲划线工装设备,解决加工后蒙皮裁切边界无法可靠定位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双曲划线工装,包括平板的基座,还包括固定在基座顶部,均匀分布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基座顶部垂直,活塞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回路检测装置;
[0005]回路检测装置包括外支撑环体、第一环形触头、内支撑环体和第二环形触头,外支撑环体为圆管,外支撑环体的外径与活塞杆的外径相同,外支撑环体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顶端;
[0006]内支撑环体为圆管,内支撑环体的外径小于外支撑环体的内径,内支撑环体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顶端,位于外支撑环体内;
[0007]第一环形触头为圆管,第一环形触头的外径与外支撑环体的内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的内径与内支撑环体的外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置于内支撑环体和外支撑环体之间,第一环形触头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固定连接活塞杆顶端;
[0008]第二环形触头为圆管,第二环形触头的外径与内支撑环体的内径相等,第二环形触头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固定连接活塞杆顶端;
[0009]外支撑环体和内支撑环体为绝缘体,侧壁上隔开设有过孔,第一环形触头和第二环形触头为导体,各连接一根通过过孔的外表绝缘导线。
[0010]在顶端高度上,第一环形触头 > 第二环形触头 > 外支撑环体 > 内支撑环体。
[0011]所述基座边缘处的回路检测装置的第二环形触头的顶部中心镶嵌有铅芯。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双曲划线工装,利用均匀分布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形成与模具曲面形状完全匹配的等效曲面,利用活塞杆顶端的回路检测装置就可以准确检测加工成型后的蒙皮是否在等效曲面上放置到位,根据众多回路的导通状态判断,就可以排除蒙皮裁切边界在蒙皮表面漂移,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沿活塞杆可以便捷的完成轮廓线的施划,提高裁切后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曲划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曲划线工装液压缸顶端固定的导电回路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曲划线工装导电回路测试模块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曲划线工装形成的与一种模具匹配的等效双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平板的基座OI,和固定在基座OI顶部,均匀分布的液压缸02,液压缸02的活塞杆03与基座01顶部垂直,在活塞杆03的顶端固定安装回路检测装置10。
[0019]如图2和图3所示,回路检测装置10包括外支撑环体11、第一环形触头12、内支撑环体13和第二环形触头14,外支撑环体11为圆管,外支撑环体11的外径与活塞杆03的外径相同,外支撑环体11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03顶端;
[0020]内支撑环体13为圆管,内支撑环体13的外径小于外支撑环体11的内径,内支撑环体13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03顶端,位于外支撑环体11内;
[0021]第一环形触头12为圆管,第一环形触头12的外径与外支撑环体11的内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12的内径与内支撑环体13的外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12置于内支撑环体13和外支撑环体11之间,第一环形触头12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15固定连接活塞杆03顶端;
[0022]第二环形触头14为圆管,第二环形触头14的外径与内支撑环体13的内径相等,第二环形触头14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15固定连接活塞杆03顶端;
[0023]外支撑环体11和内支撑环体13为绝缘体,侧壁上隔开设有过孔,第一环形触头12和第二环形触头14为导体,各连接一根通过过孔的外表绝缘导线,两根导线连接同一后续测试电路;在顶端高度上,第一环形触头12>第二环形触头14>外支撑环体11>内支撑环体13 ;
[0024]在基座边缘处的回路检测装置10的第二环形触头14的顶部中心镶嵌有铅芯(石墨混合物);
[0025]在实际应用中,以不锈钢板材进行双曲面加工为例,将模具的造型面放置在本实施例的液压缸02的活塞杆03上,通过调整活塞杆03的行程,形成相似的双曲面,这时部分活塞杆03上的回路检测装置10的第一环形触头12和第二环形触头14同时与板材接触,相应的后续电路可以检测到回路导通,继续调整未导通的回路检测装置10的活塞杆03的行程,直至所有回路检测装置10导通,固定活塞杆03行程距离,这时活塞杆03就形成与模具造型面啮合的等效双曲面,如图4所示。将加工好的型材放置在活塞杆03形成的等效双曲面上,测量各回路检测装置10导通状态,直至全部导通,此时参考活塞杆03边缘轮廓划线,或利用边缘活塞杆上的铅芯标记,可以准确的完成划线,进行准确的裁切。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曲划线工装,包括平板的基座(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基座(01)顶部,均匀分布的液压缸(02),液压缸(02)的活塞杆(03)与基座(01)顶部垂直,活塞杆(03)的顶端固定安装回路检测装置(10); 回路检测装置(10)包括外支撑环体(11)、第一环形触头(12)、内支撑环体(13)和第二环形触头(14),外支撑环体(11)为圆管,外支撑环体(11)的外径与活塞杆(03)的外径相同,外支撑环体(11)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03)顶端; 内支撑环体(13)为圆管,内支撑环体(13)的外径小于外支撑环体(11)的内径,内支撑环体(13)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03)顶端,位于外支撑环体(11)内; 第一环形触头(12)为圆管,第一环形触头(12)的外径与外支撑环体(11)的内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12)的内径与内支撑环体(13)的外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12)置于内支撑环体(13)和外支撑环体(11)之间,第一环形触头(12)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15)固定连接活塞杆(03)顶端; 第二环形触头(14)为圆管,第二环形触头(14)的外径与内支撑环体(13)的内径相等,第二环形触头(14)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15)固定连接活塞杆(03)顶端; 外支撑环体(11)和内支撑环体(13)为绝缘体,侧壁上隔开设有过孔,第一环形触头(12)和第二环形触头(14)为导体,各连接一根通过过孔的外表绝缘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在顶端高度上,第一环形触头(12) >第二环形触头(14) >外支撑环体(11) >内支撑环体(13) 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边缘处的回路检测装置(10)的第二环形触头(14)的顶部中心镶嵌有铅芯。
【专利摘要】一种双曲划线工装,包括固定在基座顶部均匀分布的液压缸,活塞杆顶端固定的回路检测装置包括的:绝缘的外支撑环体外径与活塞杆的外径相同,绝缘的内支撑环体外径小于外支撑环体的内径,位于外支撑环体内,外支撑环体、内支撑环体的下端面固定在活塞杆顶端;第一环形触头外径与外支撑环体的内径相等,导体的第一环形触头的内径与内支撑环体的外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置于内支撑环体和外支撑环体之间,导体的第二环形触头外径与内支撑环体的内径相等,第一环形触头的下端面、第二环形触头的下端面通过固定的弹簧固定连接活塞杆顶端;外支撑环体和内支撑环体为绝缘体,侧壁上隔开设有过孔。根据众多回路的导通状态确定划线位置。
【IPC分类】B25H7-04
【公开号】CN204546502
【申请号】CN201520248191
【发明人】李冬
【申请人】北京德风广行建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