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7708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智能机器人是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亦或者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智能机器人具备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多为自整步电动机,类似于筋肉,它们使手或脚动起来,还有一些灯光或声音作为回应。
[0003]智能机器人的行走机构一般采用容易控制的轮子,为了防止智能机器人倾倒,一般采用3个以上轮子,或运用价格昂贵的陀螺仪平衡技术。然一般轮子均直接安装在机器人的底座上,稳定性较差,并且底座肥大,视觉效果较差。
[0004]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模仿动物外形的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的底座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不仅稳定性好,而且逼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侧脚部和后尾部,侧脚部具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底座本体的左右侧,侧脚部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上,侧脚部的前端向前延伸伸出底座本体,侧脚部的前端安装前轮,后尾部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上,后尾部的后端向后延伸伸出底座本体,后尾部的后端安装后轮,两前轮和后轮呈三角形布置。
[0008]所述底座本体后端的底部形成凹槽,相应的后尾部的前端形成形状大小和该凹槽对应的凸台,凸台置于凹槽内,凸台顶面开设尾部螺纹孔,相应的凹槽顶面开设安装通孔,通过螺栓将凸台固定在凹槽内,凹槽和凸台上均开设供电线穿过的尾部穿线孔。
[0009]所述凸台顶面围绕尾部螺纹孔形成定位凸起,相应的凹槽位于安装通孔处形成和该定位凸起形状大小对应的沉孔,定位凸起置于沉孔内。
[0010]所述底座本体的两侧均形成向外伸出的凸起座,相应的侧脚部后端的内侧形成向外伸出的安装座,安装座纵向开设形状大小和该凸起座形状大小对应的内部空腔,凸起座置于该内部空腔内,内部空腔的底壁开设脚部螺纹孔,相应的凸起座开设纵向通孔,通过螺栓将安装座固定在凸起座上,凸起座和安装座上均开设供电线穿过的脚部穿线孔。
[0011]所述凸起座表面形成凸出的纵向通孔座,对应的内部空腔内壁形成形状大小和纵向通孔座对应的让位通槽。
[0012]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呈圆弧形,安装座亦形成和该圆弧形对应的弧形端面。
[0013]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面开设容纳该弧形端面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形状大小和安装座的端部对应,安装座的端部置于该容置腔内。
[0014]所述前轮安装在侧脚部内并且仅部分前轮伸出侧脚部。
[0015]所述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后轮为万向轮,前轮为仅能转动的固定轮,通过两前轮的转速差实现转向。
[00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向前伸出的左右两侧脚部和向后伸出的后尾部,将三个轮子呈三角形布置,并将前轮安装在侧脚部的前端,后轮安装在后尾部的后端,从而大大增加了三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稳定性。并且两侧脚部可分别作为智能机器人的双脚,后尾部可作为智能机器人的尾巴,相当逼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3是本实施例侧脚部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4是本实施例侧脚部的侧视图;
[0021 ]图5是本实施例后尾部的立体结构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底座本体1,凸起座11,脚部穿线孔12,纵向通孔13,纵向通孔座14,容置腔15,凹槽16,尾部穿线孔17,安装通孔18,沉孔19,侧脚部2,安装座21,内部空腔22,脚部螺纹孔23,让位通槽24,弧形端面25,后尾部3,凸台31,尾部螺纹孔32,定位凸起33,前轮4,后轮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5]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侧脚部2和后尾部3。
[0026]侧脚部2具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底座本体1的左右侧,侧脚部2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1上,侧脚部2的前端向前延伸伸出底座本体1,侧脚部2的前端安装前轮4。后尾部3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1上,后尾部3的后端向后延伸伸出底座本体1,后尾部3的后端安装后轮5,两前轮4和后轮5呈三角形布置。
[0027]通过增加向前伸出的左右两侧脚部2和向后伸出的后尾部3,将三个轮子呈三角形布置,并将前轮4安装在侧脚部2的前端,后轮5安装在后尾部3的后端,从而大大增加了三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稳定性。并且两侧脚部2可分别作为智能机器人的双脚,后尾部3可作为智能机器人的尾巴,相当逼真。
[0028]侧脚部2的固定安装方式有很多,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的安装方式如下。
[0029]如图2-4所示,底座本体1的两侧均形成向外伸出的凸起座11,相应的侧脚部2的后端的内侧形成向外伸出的安装座21。安装座21纵向开设内部空腔22,内部空腔22的形状大小和凸起座11的形状大小对应,凸起座11置于该内部空腔22内,因此保证了侧脚部2在固定好后,不会由于安装间隙而发生摆动。向外伸出的结构进一步增大三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稳定性。其中凸起座11和安装座21上均开设脚部穿线孔12,用于穿设电线。
[0030]在内部空腔22的底壁开设脚部螺纹孔23,相应的凸起座11开设纵向通孔13,通过螺栓将安装座21固定在凸起座11上。锁螺栓时,先将螺栓从底座本体1内穿过纵向通孔13后,锁固在侧脚部2的脚部螺纹孔23上,因此无需在暴露在外的侧脚部2开设安装所需的工艺孔,增加了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防止积水从该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