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气组件及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66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出气组件及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作业供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气组件及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科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事,也增加了人们接触各类辐射及其威胁的可能,核与辐射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备受关注。防辐射材料与装备是保证辐射多的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也是军事和民用辐射安全防护的重要保障。

由于铅具有良好的核辐射防护效果和较低的成本,在核辐射防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铅板、铅砖等一般作为防护墙体或核设施本体提供固定式辐射防护,不具备移动性。铅屏、铅板、铅玻璃等也可被应用于移动防护体或需提供暂时防护的场所,但辐射泄漏风险大、搭建难度高、利用率低、适型性差。以铅粉橡胶为主的柔性防护屏、防护服等,具备移动及可拆卸性强、密闭性好的优点,但防护效率低、稳定性差、重复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铅制品在制作过程产生的铅粉尘是对人体极为有害的,在日本核电工业中就严禁使用铅的制品作为辐射屏蔽材料。况且铅制品材料不能保护工作人员的发生内辐照,在空气中存在带有放射性物质气溶胶时,只能通过带有正压自供给气源的装置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3634196U”,名称为“一种放射检查防辐射头盔装置”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头盔,包括有内摇把、天轴、外半球、内半球、头罩、系带和外摇把。该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在放射性照射检查时给头部提供防辐射保护,减少对病人正常组织器官的辐射损害。然而,该防辐射头盔无法实现自封闭效果,且无法保证头盔内良好的气体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能允许内部气体排出、阻止外界气体进入、有利于保证用户安全的出气组件及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出气组件,包括支撑架、活动插设于支撑架内的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所述第一排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呈不规则状,通气孔包括依次相通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左部为弓形、中部为矩形、右部为圆台形,左部弓形的弦长等于中部矩形的边长等于右部圆台形的底边长,所述通气孔的面积等于左部弓形所在圆的面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两端以促进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连接的磁条。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为弹性板。

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本体、安装于防护罩本体内侧用于防护罩本体内气体排出的出气组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架的面积大于通气孔的面积,所述第一排气板位于第二排气板和防护罩本体的内表面之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架呈上端开口状,包括底架、垂设于底架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上端开设有用于插设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的U形开口,所述第一排气板靠近后挡板,所述第二排气板靠近前挡板,且所述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均可沿底架宽度方向移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罩本体为防护服或防护头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出气组件形成一种气体易出难进的结构,防止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装置内部,有利于保证用户安全,第二方面,通气孔呈不规则状,通气孔包括依次相通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左部为弓形、中部为矩形、右部为圆台形,左部弓形的弦长等于中部矩形的边长等于右部圆台形的底边长,通气孔的面积等于左部弓形所在圆的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圆形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孔在面积不变的情形下,通过将整体设计为不规则状,将通气孔中心向防护装置内部偏移,增加外界气体通过通气孔的时间,从而更好的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气体进入防护装置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2、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两端以促进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连接的磁条,当内部气体和外界气体共同作用于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以使得二者分开时,通过磁条之间的吸引力,加速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合并,防止外界气体通过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护装置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3、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为弹性板,当气体作用于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使二者发生形变而分开时,由于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具有弹性,能恢复形变而合并,具有自锁功能,从而防止外界气体通过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护装置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4、包含此出气组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本体、安装于防护罩本体内侧用于防护罩本体内气体排出的出气组件。当防护罩本体内,用户呼吸产生的废气,作用于第二排气板,使得第二排气板和第一排气板分离,再通过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之间的间隙,最后通过支撑架上的孔隙排出,同时,当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被气体撑开时,能快速自锁,通气孔为不规则状,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时,由于气体运动路径较长,在气体还未通过通气孔时,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即能合并,从而防止外界气体进入防护装置内部,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5、支撑架的面积大于通气孔的面积,第一排气板位于第二排气板和防护罩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当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合并时,支撑架能密封通气孔,同时第二排气板能起到密封通气孔的作用,更好的阻挡外界气体进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6、支撑架呈上端开口状,包括底架、垂设于底架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上端开设有用于插设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的U形开口,第一排气板靠近后挡板,第二排气板靠近前挡板,且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均可沿底架宽度方向移动,出气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出气量的大小,以维持防护装置内的气压稳定,进一步有利于保证用户安全。

7、防护罩本体为防护服或防护头盔,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防护服或防护头盔来保证用户安全,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组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组件合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出气组件100,包括支撑架110、活动插设于支撑架110内的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所述第一排气板120上开设有通气孔140。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通气孔140呈不规则状,通气孔140包括依次相通的左部141、中部142和右部143,左部141为弓形、中部142为矩形、右部143为圆台形,左部141弓形的弦长等于中部142矩形的边长等于右部143圆台形的底边长,所述通气孔140的面积等于左部141弓形所在圆的面积。

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组件打开和合并的结构示意图。

一方面,出气组件100形成一种气体易出难进的结构,防止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装置10内部,有利于保证用户安全,第二方面,通气孔140呈不规则状,通气孔140包括依次相通的左部141、中部142和右部143,左部141为弓形、中部142为矩形、右部143为圆台形,左部141弓形的弦长等于中部142矩形的边长等于右部143圆台形的底边长,通气孔140的面积等于左部141弓形所在圆的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圆形通气孔140,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孔140在面积不变的情形下,通过将整体设计为不规则状,将通气孔140中心向防护装置10内部偏移,增加外界气体通过通气孔140的时间,从而更好的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气体进入防护装置10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两端以促进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连接的磁条150,磁条150通过铆钉151连接,当内部气体和外界气体共同作用于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以使得二者分开时,通过磁条150之间的吸引力,加速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合并,防止外界气体通过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护装置10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为弹性板,当气体作用于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使二者发生形变而分开时,由于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具有弹性,能恢复形变而合并,具有自锁功能,从而防止外界气体通过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护装置10内部,进一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支撑架110的面积大于通气孔140的面积,第一排气板120位于第二排气板130和防护罩本体200的内表面之间,当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合并时,支撑架110能密封通气孔140,同时第二排气板130能起到密封通气孔140的作用,更好的阻挡外界气体进入,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支撑架110呈上端开口状,包括底架111、垂设于底架111上的前挡板112和后挡板113,前挡板112上端开设有用于插设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的U形开口114,第一排气板120靠近后挡板113,第二排气板130靠近前挡板112,且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均可沿底架111宽度方向移动,出气组件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出气量的大小,以维持防护装置10内的气压稳定,进一步有利于保证用户安全。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包含此出气组件100的防护装置10,包括防护罩本体200、安装于防护罩本体200内侧用于防护罩本体200内气体排出的出气组件100。当防护罩本体200内,用户呼吸产生的废气,作用于第二排气板130,使得第二排气板130和第一排气板120分离,再通过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之间的间隙,最后通过支撑架110上的孔隙排出,同时,当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被气体撑开时,能快速自锁,通气孔140为不规则状,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140时,由于气体运动路径较长,在气体还未通过通气孔140时,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即能合并,从而防止外界气体进入防护装置10内部,有利于保护用户安全。

防护罩本体200为防护服或防护头盔,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防护服或防护头盔来保证用户安全,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本体200佩戴于头部或身体,然后,通过气体供给装置充气,并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调节充气阀门和出气量的大小,以控制进气和出气,实现防护罩本体200内气压稳定,最后,用户呼吸后的废气通过出气装置排出,具体为,废气作用于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使二者分开,然后,废气进入二者之间的间隙,再经第一排气板120上的通气孔140排出防护装置10内部,实现气体循环供给,保证用户呼吸所需,同时,当外界气体穿过通气孔140时,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在自身弹力和磁条150吸引力作用下快速合并,由于通气孔140为不规则状,外界气体通过通气孔140所需时间较长,同时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合并所需时间较短,当气体还未通过通气孔140时,第一排气板120和第二排气板130已合并,因此外界气体被有效的阻挡在防护罩本体200外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