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灾难避险、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家用避险安全舱。
背景技术:
地震和火灾都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对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们危害更大。在地震和火灾发生时,电梯停用,只能走楼梯,楼层越高,人们逃离危险越困难。当逃生通道受阻时,固守待援是消防人员常用的建议。而发生地震和火灾时,高层建筑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楼宇空间形成高温、缺氧、充满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造成的。
现有技术中的避险安全舱,不具备烟尘过滤功能,当发生灾害时,若果储备的氧气用完,被困者就没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尤其在发生火灾时,空气中会混有大量的烟尘,吸入混有烟尘的空气对被困者同样会造成伤害。同时,当发生灾害时,营救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被困在,使搜救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避险安全舱。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避险安全舱,包括:
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顶部的定位通讯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氧气瓶和蓄电池组;
以及,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底部的除烟尘装置;
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侧壁带有水洗式烟尘过滤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通讯装置通过向外界发送信号来传递自己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内置重力位置感应器,当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偏转或倾斜时,自动报警求救。
进一步的,所述除烟尘装置为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
或者,所述除烟尘装置为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包括:水箱,
以及,
位于所述水箱顶盖上表面一侧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出气孔联通,所述第一出气孔连接有多层空气过滤器,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所述进气孔还与第二连接管联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联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
位于所述水箱顶盖上表面另一侧的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孔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联通,在所述第三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三出气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水箱顶盖下表面的第一网状隔板和第二网状隔板,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与所述水箱底盖上表面的第三网状隔板,所述第一网状隔板、所述第二网状隔板和所述第三网状隔板由亲水材料制成,遇水容易形成水网膜。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包括:水洗箱,
以及,
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深入到所述水洗箱内液面下的进气管;
一端位于所述水洗箱底部一侧,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水洗箱顶部的雾化水喷头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设置有扬水泵;
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方的多层水网膜,所述水网膜为亲水材料,遇水易形成水膜;
设置在所述水洗箱顶部的出气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
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顶部和底部的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
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底部的环形储藏箱。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为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填充有带有通气孔的阻燃隔热层。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避险安全舱,包括: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顶部的定位通讯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氧气瓶和蓄电池组;以及,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底部的除烟尘装置;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侧壁带有水洗式烟尘过滤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避险安全舱,不仅能够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当发生灾难时自动报警,而且,还具备烟尘过滤功能,防止混有烟尘的空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避险安全舱,包括: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顶部的定位通讯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氧气瓶和蓄电池组;以及,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底部的除烟尘装置;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侧壁带有水洗式烟尘过滤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避险安全舱,不仅能够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当发生灾难时自动报警,而且,还具备烟尘过滤功能,防止混有烟尘的空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除了强调地震火灾的避险作用外,还可用于可防止抢劫、绑架和暴力伤害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包括: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顶部的定位通讯装置1、自动报警装置2、氧气瓶4和蓄电池组5;以及,位于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舱体底部的除烟尘装置15;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侧壁13带有水洗式烟尘过滤通气孔。此外,还包括照明装置3,上隔板6,充电插板7,带有透明玻璃窗8的进出门10,以及位于所述进出门10一侧中间位置处的把手9,圆环形储藏箱顶板11,环形储藏箱12,耐压底隔板14,设置在所得家用避险安全舱顶部和底部的减震弹簧16。所述定位通讯装置1、自动报警装置2、氧气瓶4和蓄电池组5放置在所述上隔板6上,所述照明装置3和所述充电插板7固定在所述上隔板6的下表面;所述上隔板6和所家用避险安全舱的顶盖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6。所述环形储藏箱12用于储藏食物和必须生活用品,以及医用急救包和自救工具等。所述定位通讯装置1通过向外界发送信号来传递自己的位置信息。所述自动报警装置2内置重力位置感应器,当所述自动报警装置2偏转或倾斜时,自动报警求救。在所述进出门10内侧还设置有反锁装置,可从避险舱内部实现反锁,可防止抢劫、绑架和暴力伤害,同时还可以在避险舱内部设置保险柜,用于保存贵重物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除烟尘装置为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自动水滤式通气除烟尘装置15包括:
水箱,以及,
位于所述水箱顶盖上表面一侧的进气孔1502,所述进气孔1502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出气孔1501联通,所述第一出气孔1501连接有多层空气过滤器(未图示),所述多层空气过滤器包括多层活性炭吸附层,将含有烟尘的空气通过所述多层空气过滤器,可以出气空气中的烟尘颗粒。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508;
所述进气孔1502还与第二连接管联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二出气孔1503,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联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510和第三截止阀1509;所述第二截止阀1510用于开闭所述第二出气孔1503,所述第三截止阀1509用于控制空气是否进入所述水箱。
位于所述水箱顶盖上表面另一侧的第三出气孔1504,所述第三出气孔1504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联通,在所述第三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三出气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截止阀1505;
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水箱顶盖下表面的第一网状隔板和第二网状隔板,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与所述水箱底盖上表面的第三网状隔板,所述第一网状隔板、所述第二网状隔板和所述第三网状隔板由亲水材料制成,遇水容易形成水网膜。
非使用状态下,第二截止阀1510开启,其余截止阀闭合。当发生火灾烟雾较大时,第二截止阀1510闭合,第一截止阀1508开启,空气经多层空气过滤器过滤进入家用避险安全舱;或者,第一截止阀1508和第二截止阀1510都闭合,第三截止阀1509和第四截止阀1505开启,空气经水箱的水和网状隔板过滤后进入家用避险安全舱,通过多层空气过滤器和/或水箱内的水和网状隔板的过滤,出去空气中的烟尘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除烟尘装置为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家用避险安全舱的循环高效水洗除烟尘装置包括:水洗箱,
以及,
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深入到所述水洗箱内液面下的进气管1511;
一端位于所述水洗箱底部一侧,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水洗箱顶部的雾化水喷头1513连接的出水管1515,所述出水管1515底部设置有扬水泵1516;
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方的多层水网膜1514,所述水网膜1514为亲水材料,所述水网膜1514为带有圆孔的网状结构,遇水易形成水膜;
设置在所述水洗箱顶部的出气管1512。
当发生火灾时,带有烟尘的空气由进气管1511进入,并进过水的过滤后向上流动,通过多层水网膜1514再次过滤后由出气管1512进入家用避险安全舱。所述雾化水喷头1513将水喷洒在所述多层水网膜1514上,形成水膜,再次对含有烟尘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为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填充有带有通气孔的阻燃隔热层。在不影响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侧壁的水洗式烟尘过滤通气孔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烟尘的前提下,阻燃隔热,防止家用避险安全舱内部的人员烫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家用避险安全舱的顶部还设置有生命体征感应器,所述生命体征感应器内置系统自动启动装置,当有人进入安全舱内部的时候,所述系统自动启动装置启动所述生命体征感应器,时刻监测安全舱内部人员的生命体征,当安全舱内部没有人时,所述系统自动启动装置关闭所述生命体征感应器。通常所述系统自动启动装置为声控开关。所述生命体征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连接,当所述生命体征感应器监测到舱内人员生命体征较弱时,通过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向外界发出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