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制造用模和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99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浆模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制造用模和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容易地制造表面平滑性优异、呈良好外观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使用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并且,本发明涉及可容易地制造所希望形状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使用它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进一步,本发明涉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使由纸浆模法成形的含水状态的成形体干燥的干燥模中形成有用于将水及水蒸气向模具外排出的通气路。
但是,当使用以往的干燥模时,通气路的形状被凸状地复制于成形体的表面上,损害成形体的外观。并且,根据成形体的形状在脱模时成形体上带伤、有时纸浆纤维还堆积在通气路上而必须频繁地进行干燥模的洗净。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279998号公报上记载了下述内容在抄制用网上抄取纸浆成分,并将抄取后的纸浆成分利用由形成容器形状的弹性材料构成的挤压模进行挤压,然后利用具有容器形状的冲压模在加热状态下进行冲压来制造成形体。
但是,上述方法中的上述挤压模,仅用于挤压纸浆成分,而不能用该挤压模进行抄纸及脱水,因此,在从抄纸至赋于形状的工序中,作为抄纸及脱水所用的构件就需要与赋于形状构件为另体的构件,即上述的挤压模,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另外,要制造复杂的形状、例如制造具有所谓凹槽的形状的成形体是困难的。
又,在使利用所述挤压模挤压纸浆成分即获得的容器中间体向所述冲压模移行时,由于该容器中间体与所述抄浆用网紧贴而使脱模性变差、生产效率降低,并且采取脱模的方法往往使该容器中间体受到损伤。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223230号公报中,记载着在由内模和外模构成的成型模的内模中,被覆着在膨胀时形成与目的成形物的内侧形状大致相同外形形状的可挠膜,在内模与外模间夹压成形材料的同时、从流体管向可挠膜与内模之间施加流体压力而使可挠膜膨胀的成形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从可挠膜与内膜之间的一处供给流体,故要利用由膨胀的可挠膜引起的成形材料的挤压在成形体上产生均匀的伸张是困难的,其结果,有在成形体上产生裂纹及壁厚不均之虞。
除此以外,作为关于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的以往技术,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8-232200号公报上记载的技术。该公报上记载的装置是制造多层结构的纸浆模成形体的装置,具有在直线上作往复运动的抄纸模和沿该抄纸模的移动路径排列的多个原料槽。
但是,在该制造装置中,利用1个抄纸模从第1原料槽开始抄纸,该抄纸模依次移动而在最后的原料槽完成抄纸,在该抄纸模的外面形成的成形体向干燥工序交接后,重复进行使该抄纸模返回到第1原料槽的位置的往复动作。因此,需要抄纸模回复至最初位置用的移动时间,对于1次的抄纸工序需要较长时间,成形体的生产效率不能说是高的。
又,在该制造装置中,使抄纸后的成形体直接向由外模及内模构成的干燥模移动在干燥模中进行吸引、脱水。因此,必须直接处理在脱水前的湿润状态下容易变形的成形体,难以获得向干燥模移行时的位置精度,而不得不使成形体的成形精度变差。尤其,在成形体的壁厚为薄壁的情况下,在移行时往往折断成形体,不可用于制造这种薄壁的成形体。
又,在用于该制造装置中的抄纸模及干燥用外模及内模中,不能制造壁部立起的角度为直角或接近直角的深底的容器、口颈部的横截面形状小于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容器、以及具有所谓凹槽部的容器。
发明的公开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地制造表面平滑性优良、呈良好外观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简便地制造复杂形状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形体的脱模性良好、可制造生产效率高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地制造在成形体上不产生裂纹及壁厚不匀等现象的所需形状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高效地制造成形精度高的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及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生产效率较高地制造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地制造壁部立起角度为直角或接近直角的深底的容器、口颈部的横截面形状比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小的容器、具有所谓凹槽部的容器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设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规定形状的型芯和覆盖该型芯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在该流体透过性材料受挤压变形时也可沿该流体透过性材料的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而达到前述目的。
另外,本发明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具有留有规定间隔并形成多个贯通孔的平板状的抄纸板、配置在该抄纸板的上部的上部板、固定在该上部板的下面并从所述抄纸板的上面侧嵌插于所述各贯通孔内的许多型芯、以及覆盖所述抄纸板的下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所述抄纸板具有在其下面连通该下面与内部的多个流体流通孔,所述型芯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所述上部板,利用许多连接导向件而滑动自如地与所述抄纸板连接、并利用所述上部板的滑动而固定于该上部板的下面的所述型芯被系脱自如地嵌插于所述抄纸板上的所述各贯通孔内,流体透过性材料是在该流体透过性材料受挤压变形时也能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的材料,通过提供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而达到所述目的。
并且,本发明具有设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刚性体构成的型芯、位于该型芯下部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型芯收容体、紧密覆盖该型芯收容体的外面的网眼状构件,对于所述型芯收容体,在该型芯收容体位于所述型芯的下部的状态下,通过提供向所述型芯收容体的所述外面形成与在该型芯上所形成的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的连通孔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而达到前述目的。
又,本发明具有在内部形成规定形状的空洞部且有使该空洞部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抄纸模本体、沿该抄纸模本体的高度方向在该空洞部内滑动的扩缩构件、紧密覆盖该抄纸模本体的外面的网眼状构件,在所述扩缩构件上,设有使其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且通过使所述扩缩构件滑动推扩所述空洞部,通过提供利用弹性变形使所述抄纸模本体膨胀的同时,至少在滑动前的状态下作成使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而达到前述目的。
又,本发明是将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的可弹性变形的抄纸模浸渍于纸浆料中,通过所述连通路从所述抄纸模的外部向内部吸引所述纸浆料中的水分并在所述抄纸模的表面上形成纸浆层,接着,在具有形状与成形体的外形对应的凹部的阴模的该凹部中,以所述纸浆层的底部最初与所述凹部的底部抵接的状态插入形成有所述纸浆层的所述抄纸模,并且,通过提供使所述抄纸模跟随所述凹部形状地挤压变形、在使所述凹部的形状复制于所述纸浆层上的同时,将该纸浆层中所含的水分通过所述抄纸模的内部向该抄纸模的外部排出而作成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而达到前述目的。
又,本发明是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且将可弹性变形的抄纸模浸渍于纸浆料中,通过所述连通路从所述抄纸模的外部向内部吸引所述纸浆料中的水分而在抄纸模的表面上形成纸浆层,接着,在具有形状与成形体的外形对应的凹部且在该凹模的周缘部固定有伸缩自如的薄片而覆盖该凹部的上面的阴模的该凹部中,一边使所述伸缩自如的薄片拉伸变形,一边插入形成有所述纸浆层的所述抄纸模,并作成所述纸浆层的底部通过所述伸缩自如的薄片而与所述凹部的底部抵接的状态,并且,通过提供使所述抄纸模跟随所述凹部形状进行挤压变形、将所述凹部的形状复制于所述纸浆层上而作成成形体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而达到前述目的。
又,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而达到前述目的在形成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且将可扩缩的抄纸模作成规定大小的状态下浸渍于纸浆料中,在所述抄纸模的表面上形成纸浆层后、通过使所述抄纸模缩小而使所述纸浆层缩小至规定的大小,接着将缩小后的所述纸浆层装填在由一组拼接模所构成的阴模的凹部内,在装填后利用规定装置使所述纸浆层扩张并挤压在所述凹部的内面进行脱水。
又,本发明具有下述工位具有抄纸部的抄纸模和具有贮留纸浆料的液槽的抄纸工位;对形成于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的外面上的纸浆层进行加压脱水的脱水工位;以及将加压脱水后的所述纸浆层向后道通过工序的工位送出、交接的交接工位,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具有通过挤压可弹性变形的型芯,所述脱水工位具有插入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的凹部的脱水用阴模,该脱水用阴模中的该凹部被作成比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的形状要大,通过提供将所述抄纸工位、所述脱水工位及所述交接工位按该顺序固定配置在周转轨道上的规定位置上,使所述抄纸模在各工位间移动并在所述周转轨道上周转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来达到前述目的。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的一实施形态的纵剖视图。
图2(a)-图2(f)是模式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2(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2(b)是抄纸模提升工序的示图,图2(c)是将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2(d)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示图,图2(e)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的示图,图2(f)是成形体的取出工序的示图。
图3(a)-图3(f)是模式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另一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3(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3(b)是抄纸模提升工序的示图,图3(c)是将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3(d)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挤入工序的示图,图3(e)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示图,图3(f)是抄纸模及成形体的取出工序的示图。
图4是表示图3(a)-图3(f)所示实施形态的又一实施形态,与图3(e)相当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纵剖视图(与图1相当的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另一实施形态的分解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抄纸模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8(a)是用于图6所示的抄纸模的支承板的俯视图,图8(b)是该支承板的仰视图。
图9(a)-图9(f)是表示利用定位、脱离装置进行的支承板的卡合过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9(a)是表示卡合前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9(b)是俯视看图9(a)的图,图9(c)是上下方向位置移动的示图,图9(d)是俯视看图9(c)的图,图9(e)是水平移动状态的示图,图9(f)是俯视看图9(e)的示图。
图10(a)-图10(j)是模式表示使用图6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10(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10(b)是纸浆层向脱水模的移动状态的示图,图10(c)是使型芯与流体透过性材料脱离后状态的示图,图10(d)是脱水工序的示图,图10(e)是脱水工序结束后的图,图10(f)是纸浆层脱离开水模的脱模工序的示图,图10(g)是将纸浆层配置在干燥模内后状态的示图,图10(h)是干燥工序的示图,图10(i)是使流体透过性材料脱离后状态的示图,图10(j)是脱模工序的示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2(a)是使用图11所示的抄纸模所制造的成型体的立体图,图12(b)是图12(a)中的b-b线剖视图。
图13(a)-图13(h)是模式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13(a)是型芯的嵌插工序的示图,图13(b)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13(c)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的示图,图13(d)是插向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13(e)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示图,图13(f)是型芯的拉拔工序的示图,图13(g)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的示图,图13(h)是成形体取出工序的示图。
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纵剖视图。
图15(a)-图15(f)是模式表示使用图14所示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15(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15(b)是抄纸的模提升工序的示图,图15(c)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15(d)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示图,图15(e)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的示图,图15(f)是成形体取出工序的示图。
图16(a)是表示图14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立体图,图16(b)是图16(a)所示的抄纸模的纵剖视图。
图17(a)-图17(h)是模式表示使用图16(a)及图16(b)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17(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17(b)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17(c)是扩缩构件的挤入工序的示图,图17(d)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示图,图17(e)是抄纸模的挤压解除工序的示图,图17(f)是扩缩构件的拉拔工序的示图,图17(g)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的示图,图17(h)是成形体取出工序的示图。
图18是表示图14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纵剖视图。
图19是表示使用图18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抄纸模的挤压工序的模式图(与图15(d)相当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抄纸模的纵剖视图。
图22(a)-图22(h)是模式表示使用图20所示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22(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22(b)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的示图,图22(c)是表示抄纸模的缩小工序的图,图22(d)是抄纸模向赋于形状用的阴模的装填工序的示图,图22(e)是抄纸模的扩张工序的示图,图22(f)是抄纸模的缩小工序的示图,图22(g)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的示图,图22(h)是将赋于形状的阴模打开的工序的示图。
图23是表示俯视看具有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的纸浆模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模式图。
图24是表示脱水工位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干燥工位的立体图。
图26(a)-图26(j)是模式表示使用图23所示的制造装置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工序图,图26(a)是抄纸工序的示图,图26(b)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的示图,图26(c)是抄纸模向脱水用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26(d)是抄纸模的挤入工序的示图,图26(e)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的示图,图26(f)是抄纸模的移动工序的示图,图26(g)是将纸浆层向干燥用阴模的插入工序的示图,图26(h)是纸浆层的干燥工序的示图,图26(i)是成形体的夹压状态的解除工序的示图,图26(j)是成形体的脱模工序的示图。
图27是表示俯视看图23所示的制造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模式图(与图23相当的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根据最佳实施形态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的一实施形态的纵剖视图。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1是用于制造具有开口的箱形形状的成形体的模具,具有覆盖型芯10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20、从型芯10的上部侧面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0、及在型芯10的上部且在延伸部30的正下方位置上围绕型芯10的侧面且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由刚性体构成的凸缘40。
型芯10作成比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还稍小的外形。但型芯10的高度作成比成形体的高度(深度)更大。型芯1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材料的例子,可举出硅橡胶、可挠性橡胶、聚胺脂橡胶等的橡胶系材料。型芯10的上部中央形成成为开口空间的中空室11。在使用抄纸模1时,在其中空室11的上部,如后述图2所示,连接有吸引管(未图示)。该吸引管被连接于真空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型芯10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作成具有网眼状的凹凸状态。
在中空室11的内面上形成有从中空室11向型芯10的外部连通的多条流体连通路12。流体连通路12从中空室11的内面向型芯10的外部放射状地形成。流体连通路12在型芯10的外面上有开口,该开口在该外面上每1cm2形成1-4个、尤其形成1-2个,这从后述的纸浆层的脱水方面及从型芯10作成弹性变形而在对纸浆层进行挤压时型芯10可保持足够的强度方面来看是理想的。并且,流体连通路12具有即使型芯10因挤压而弹性变形也不会妨碍流体通过程度大小的截面。
在组装抄纸模1后的状态下,中空室11、流体流通孔12、及流体透过性材料20相连通,形成从抄纸模1的外部向内部连通的连通路。
流体透过性材料20沿其表面形状将作成型芯10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紧贴地覆盖。如前所述,由于型芯10的外面形成网眼状的凹凸状态,故即使在流体透过性材料20紧贴地覆盖型芯10的外面的状态下,在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与型芯10的外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另外,流体透过性材料20也覆盖凸缘40的下面。因此,在后述的抄纸工序中纸浆纤维堆积在型芯10的各侧面和底面以及凸缘40的下面。
流体透过性材料20,由可跟随型芯10的弹性变形而变形的可伸缩的材料形成。并且,流体透过性材料20是沿其厚度方向可形成流体的流通路的材料。该流通路用于在将后述的纸浆层进行脱水、干燥时将从该纸浆层渗出的水及水蒸气向抄纸模1外排出。因此,流通路在随着抄纸模1的挤压而流体透过性材料20受挤压变形时也必须不破坏地使流体流通。从这观点出发,流体透过性材料20最好由较厚且有弹性、具有流体的流通性的材料构成。具体地说,流体透过性材料20,在覆盖型芯10的外面的状态下的厚度最好为0.1-10mm、尤其是1-3mm。并且,在覆盖型芯10的外面的状态下的延伸性(伸长性)最好为5-50%、尤其是10-30%。
又,流体透过性材料20还具有在形成纸浆层时作为抄纸网的功能。因此,流体透过性材料20具有使纸浆料中的水分通过而不使纸浆纤维通过程度的网眼。该网眼的大小,从纸浆层的成形性及防止纸浆纤维将网眼堵塞的观点出发最好为20-100目、尤其是40-60目。又,流体透过性材料20,在将其紧密覆盖在型芯10的外面上的状态下的平均开孔面积率,从吸水性、通气性及强度方面来看最好为10-80%、尤其是20-40%。
综合考虑以上各点时,作为流体透过性材料20所使用的理想材料,可例举织编物、织布及无纺布等、尤其从延伸性(伸长性)的方面出发,最好使用编织物。
延伸部30,从俯视看呈矩形,并由与型芯10同样的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延伸部30的构成材料既可与型芯10的构成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又,延伸部30既可在型芯10的上部向水平外方延伸形成,也可在型芯10的上部用与型芯10分体的构件利用规定的装置固定在型芯10上。
凸缘40,从俯视看呈矩形,并作成与延伸部30相同的外形。在凸缘40上形成有与型芯1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形状的开口。在组装抄纸模1时,将型芯10插入凸缘40的该开口内,然后使凸缘40上升,使其上面与延伸部30的下面抵接。并且,利用规定装置将凸缘40固定在延伸部30上。
在凸缘40上,沿其平面方向穿设贯通孔41。贯通孔41与在型芯10上所形成的流体连通路12连通。并且,贯通孔41与抄纸模1使用时真空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相连接。
凸缘40,由金属、陶瓷、树脂等的刚性体构成,即使从外部施加力实际上也不变形。由此,如后面所述,在成形体上形成凸缘部时,该凸缘部的完成状态变得良好。
下面,说明使用图1所示的抄纸模1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图2(a)-图2(f)中依次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抄纸模1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具体地,图2(a)表示抄纸工序,图2(b)表示抄纸模的提升工序,图2(c)表示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图2(d)表示抄纸模的挤压工序,图2(e)表示抵纸模的取出工序,图2(f)表示成形体的取出工序。
首先,如图2(a)所示,将抄纸模1浸渍在充满纸浆料2的容器3内。在将抄纸模1浸渍在纸浆料2中的状态下,利用与连通抄纸模1的中空室11(参见图1)的吸引管32连接的真空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在抄纸模1中从其外部向内部吸引。该吸引通过前述的连通路来进行。也就是说,通过所述连通路吸引纸浆料2中的水分,并在抄纸模1的表面即在流体透过性材料20的表面上形成堆积有纸浆纤维的水状态的纸浆层。如前所述,在型芯10的外面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由于确保了水的流通性,故可顺利地进行纸浆纤维的堆积,形成均匀厚度的纸浆层。另外,虽然如前所述,型芯1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但此外型芯10最好具有不因所述吸引而变形的程度的刚性。
纸浆料2可以由纸浆纤维与水构成,也可在其中增加含有滑石粉或高岭石等的无机物、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的无机纤维、聚烯烃等的合成树脂粉末或纤维、非木材或植物质纤维、多糖类等的成分。这些成分的配合量,对于所述纸浆纤维及该成分的合计量最好为1-70%(重量),尤其是5-50%(重量)。纸浆纤维最好是针叶树或宽叶树等的木材或竹、稻草等的非木材的浆料。并且,纸浆纤维的长度和粗细,最好分别为0.1mm以上至10mm以下、0.01mm以上至0.05mm以下。
若形成了规定厚度的纸浆层,如图2(b)所示将抄纸模1从纸浆料中提起,接着进行吸引使纸浆层4脱水,将其含水率作成规定值。吸引脱水后的纸浆层4的含水率,从通过吸引可将纸浆层4充分保持在抄纸模1的表面上的方面、及可将抄纸模1所保持的纸浆层4无脱落地进行搬送移动的方面来看,最好是60-95%(重量)、尤其介60-80%(重量)。
若将纸浆层4吸引脱水至一定的含水率后,如图2(c)所示,可将形成纸浆层4后的抄纸模1插入与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相对应的、具有开口的凹部5a的阴模5的该凹部5a中,在该凹部5a内对纸浆层4进行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加热干燥。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阴模5由一个构件构成,但也可以根据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形状(例如复杂的形状或具有凹槽的形状)将2个以上的分割模组合而构成阴模。
阴模5由电加热器等的加热装置5b预先加热至规定的温度。另外,在阴模5的凹部5a的内面上,未设置排出由纸浆层4产生的水分即水及水蒸气排出用的通气路,而将该内面平滑地作成。另外,在阴模5中的形成成形体的面(本实施形态中阴模5的凹部5a周缘的面)上穿设有送风孔5c。送风孔5c与空气的供给源(未图示)相连。
使纸浆层4的底部最初与阴模5的凹部5a的底部抵接的状态来进行插入。接着,如图2(d)所示,以规定的压力挤压抄纸模1。在挤压中,用规定装置按压抄纸模1上的延伸部30。如上所述,由于延伸部3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通过按压延伸部30,可对型芯10进行均匀的挤压。
通过该挤压,抄纸模1中的型芯10挤压变形成跟随阴模5的凹部5a的形状而完全地埋在凹部5a的空间中。其结果,形成于抄纸模1表面上的纸浆层4被进一步加压脱水,且将凹部5a的内面形状复制于纸浆层4上。另外,形成于抄纸模1中凸缘40下面的纸浆层在该下面与阴模5的上面被夹入并挤压。该部分成为所获得的成形体中的凸缘部。如上所述,由于凸缘40由刚性体构成,即使因所述挤压实际上也不变形,故可均匀且有效地进行所述挤压,使该凸缘部的完成状态变得良好。
一边保持抄纸模1的挤压状态,一边通过吸引管32吸引抄纸模1的内部。如前所述,配置于抄纸模1外面上的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中的流通路,由于即使在抄纸模1的挤压状态下也能不破坏地使流体流通,故可将因所述吸引而含于纸浆层4中的水通过所述流通路及型芯10的内部(即形成于型芯10中的流体连通路12及中空室11)向抄纸模1的外面排出。因纸浆层4的干燥而产生的水蒸气,也经过同样的路径向抄纸模1的外面排出。另外,由于通过穿设在凸缘40中的贯通孔41(参见图1)来进行吸引(未图示),可进一步促进纸浆层4的脱水、干燥。
将抄纸模1的所述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并将纸浆层4干燥,可获得作为目的物的纸浆模成形体。然后,停止抄纸模1的挤压。由此,如图2(e)所示,抄纸模1的型芯10恢复至挤压前的形状,并且,所获得的纸浆模成形体6从抄纸模1的表面脱模而留在阴模5的凹模5a内。接着,从成形体内取出抄纸模1。在抄纸模1取出后,通过阴模5中的送风孔5c,将空气从阴模5中形成成形体6的面(在本实施形态中阴模5的凹部5a周缘的面)向成形体6吹送。由此,在该面与成形体6的外面之间产生间隙,成形体6从阴模5脱落。另外,如图2(f)所示,从凹部5a内取出纸浆模成形体6。
这样,所制成的纸浆模成形体6,是具有开口部的箱形中空状的成形体,并具有从该开口部的周缘向外方延伸的凸缘部。
采用本实施形态,由于在阴模5上未形成将水及水蒸气向模具外排出用的通气路,纸浆模成形体6的表面变得平滑,该成形体6的外观变得非常良好。另外,由于在成形体上的凸缘部的成形中,在由刚性体构成的凸缘40的下面与阴模5的上面之间进行挤压,故该凸缘部的完成状态变得良好。另外,在成形体6从阴模5取出时,由于从成形体6的成形面向成形体6吹送空气,故成形体6从阴模5的脱模可极顺利地进行。
接着,说明使用抄纸模1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图3(a)-图3(f)中依次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具体地,图3(a)是抄纸工序,图3(b)是抄纸模的提升工程,图3(c)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图3(d)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挤入工序,图3(e)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图3(f)是抄纸模及成形体的取出工序。
关于本实施形态,尤其涉及未说明之处,可适当运用图1及图2的所示实施形态的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将抄纸模1浸渍于充满纸浆料2的容器3内并在流体透过性材料20的表面上形成堆积着纸浆纤维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
若形成了规定厚度的纸浆层后,如图3(b)所示将抄纸模1从纸浆料中提起,接着进行吸引使纸浆层4脱水,将其含水率作成规定值。
若将纸浆层4吸引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后,如图3(c)所示,将形成纸浆层4的抄纸模1插入具有与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相对应形状的开口的凹部5a的阴模5的该凹部5a中,在该凹部5a内对纸浆层4进行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加热干燥。
阴模5的凹部5a被伸缩自如的薄片7覆盖。薄片7利用规定装置被固定在凹部5a的周缘部5c上。固定部位可以是周缘部5c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固定在周缘部5c上相面对的2个部位或其以上的部位。薄片7只要具有规定的伸缩性,对其构成材料无特别的限制。例如,作为薄片7可使用具有流体透过性的编织物、织布、无纺布等,尤其从具有足够的伸缩性方面考虑,最好使用编织物。
薄片7的伸缩性的程度是断裂伸缩度最好是最大200%左右,在该范围内,最好是10%或20%伸张应力的值为500-5000Pa、尤其为500-1000Pa,在抄纸模1向凹部5a内插入时纸浆层4应不受损伤,以及在抄纸模1从凹部5a取出时成形体从该凹部5a脱模容易。
在阴模5的凹部5a的内面上,未设有排出由纸浆层4产生的水及水蒸气用的排气孔、该内面作成平滑。因此,作为薄片7由于使用平滑的构件或细网眼的构件,成形体表面变得极平滑,该成形体的外观就非常良好。
如图3(d)所示,抄纸模1一边使薄片7伸张变形一边插入凹部5a内。由于抄纸模1中的型芯10的高度被作成大于成形体的高度(深度),故当将抄纸模1进一步挤入凹部5a内时,纸浆层4的底部最初与凹部5a的底部抵接。然后如图3(e)所示,进一步将抄纸模1挤入地挤压。利用该挤压,抄纸模1中的型芯10跟随阴模5凹部5a的形状地进行挤压变形并膨胀,完全掩埋凹部5a的空间。其结果,形成于抄纸模1表面上的纸浆层4进一步被加压脱水、且将凹部5a的内面形状复制在纸浆层4上。
一边保持抄纸模的挤压状态,一边通过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中的流通路及形成于型芯10中的流体连通路12将含于纸浆层4中的水向抄纸模1外排出。
使抄纸模1的所述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而使纸浆层4干燥,可获得作为目的物的纸浆模成形体6。接着,如图3(f)所示,停止抄纸模1的挤压。由此,抄纸模1的型芯10恢复至挤压前的形状,所获得的纸浆模成形体6从抄纸模1的侧面脱模。进一步,通过吸引管32,使抄纸模1从其外面向内部吸引,在使成形体吸附在抄纸模1的底面上的状态下将抄纸模1提起。随着抄纸模1的提升,伸张后的薄片7收缩,成形体6自发地从凹部5a脱模,容易从阴模5取出。
采用本实施形态,在阴模5的凹部5a内赋于形状而成形的纸浆模成形体6由于可极容易地从该凹部5a脱模,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并且,脱模时还可有效防止纸浆模成形体6受到损伤。另外,作为薄片7由于使用平滑的构件或细网眼的构件,故纸浆模成形体6的表面变得平滑、该成形体6的外观变得极为良好。
下面,参见图4说明图3(a)-图3(f)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另一实施形态。图4是与前述的图3(e)相当的图。关于本实施形态,仅说明与图3(a)-图3(f)所示的实施形态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4所示,作为阴模5,内部成为中空部5e,且在凹部5a的内面上形成许多将从纸浆层4产生的水及水蒸气排出用的排气孔5f。排气孔5f由穿孔构成。在阴模5的外面设有与中空部5e连通的排气孔5g,其结果,在阴模5中,排气孔5f、中空部5e及排气孔5g连通,形成从凹部5a的内面至阴模5的外部的连通路。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可伸缩的薄片7与配设在抄纸模1的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相同,由于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而具有流体的透过性,该流通路即使在抄纸模1的挤压状态下也不破坏地使流体流通。因此,本实施形态中的薄片7的材质,可以作成与流体透过性材料同样的材质。
在本实施形态中的纸浆层4的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加热干燥中,如图4所示,在抄纸模的挤压变形时,纸浆层4中的水分通过薄片7且通过形成于阴模5上的所述流通路(连通排气孔5f、中空部5e及排气孔5g的连通路)向阴模5外排出。该场合,将加热空气通过抄纸模1中的吸引管32供给至型芯10内也可更加促进纸浆层4的加热干燥。
本实施形态中,也与图3(a)-图3(f)所示的实施形态相同,可容易地进行成形体6的脱模。
下面,参见图5-图13说明图1所示的抄纸模的其他实施形态。关于图5-图13所示的实施形态,仅说明与图1及图2所示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关于相同点适用有关图1及图2所示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
图5所示的实施形态与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形态的不同点是抄纸模1中的型芯10的内部结构。详细地,如图5所示,在型芯10的内部隔有隔壁15形成2个中空室11a、11b。在各中空室11a、11b内充填具有规定形状的许多充填体14、14、…,形成充满该中空室内的状态。在充填体之间可进行流体的流通。在充填了充填体14的各中空室11a、11b的上部,利用具有可挠性的网构件13来闭塞,由此,可防止充填体14向抄纸模1外飞出。
与图1所示的抄纸模相同,在本实施形态所用的抄纸模中也形成流体连通路12。但是,在本实施形态所用的抄纸模中的流体连通路12的路径长度经比图1所示的抄纸模中的流体连通路的路径长度要短。因此,在阴模5(参见图2)的凹部5a内使抄纸模1挤压变形时,流体连通路不破坏而不易闭塞,可进一步顺利地进行纸浆层的脱水及干燥。
分别充填于各中空室11a、11b中的充填体14最好由比构成型芯10的材料的压缩弹性率高的材料构成,在抄纸模1的挤压变形时也可确保充填体14间的流体的流通。尤其,作为构成充填体14的材料使用铝、钢、铜等,这是由于从耐压性及热传导性观点来看较理想。
充填体14的形状无特别限制,在充填于中空室内的场合,只要在充填体之间成为能流通流体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使用球形或多面体等的形状。另外,也可使用不定形的形状。还可以使用圆筒形等中空形状的充填体。
图6-图9所示的抄纸模1具有设有流体连通路12的型芯10、相对型芯10脱离自如地配置在其表面10a上的流体透过性材料20、使流体透过性材料20在型芯10的表面10a上的配置及进行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与型芯10脱离的定位·脱离装置50。
型芯10是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6的阳模,在突出部16的前端部上的表面10a的形状成为与成形的成形体的内面形状对应的形状。如图7所示,在型芯10的内部形成的流体连通路12与中空室11连通。在型芯10的表面10a上形成有格子状的流通槽17,各流体连通路12在这些流通槽17(参见图6)内开口。型芯10在安装板23的下面侧通过筒状的缓冲密封件24用螺钉25固定。在安装板23内形成有与中空室11及吸引泵(未图示)连通的贯通孔41。
在型芯10的表面10a上配置的流体透过性材料20,如图7和图8所示,配置在支承板60的下面侧,并用螺钉62固定。
在支承板60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61,作成可将型芯10的突出部16配置在该开口部61内。并且,在该支承板60的下面侧形成有格子状的流通槽65。在支承板60的四个转角上设置有与后述的定位·脱离装置50的卡合凸缘55相对应的卡合凹部63。
流体透过性材料20由覆盖型芯10的表面10a并形成抄纸面25的伸缩自如的可挠性网20a和具有刚性的硬性网20b构成。
对于可挠性网20a,可单一或多个组合地使用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金属纤维构成的网,并可使用由所述材料纤维组合编织的网,而从可挠性的方面看最好使用编织品。作为天然纤维可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等。另外,作为合成纤维可举出由热可塑性树脂、热硬化性树脂、半合成树脂构成的合成树脂纤维。另外,作为金属纤维可举出不锈钢纤维、铜纤维等。可挠性网20a,在提高网的滑动性、耐久性方面最好进行纤维表面的改质。并且,在防止网向吸引面的紧贴并良好地保持吸引效率方面,可挠性网20a平均开口面积率为15-80%较好,为50-80%就更好。另外,在既能控制纸浆料中的固形成分的通过网及堵塞网又能可靠地进行抄纸方面,可挠性网20a平均最大开孔大小为0.2-2.5mm较好,为0.5-1.5mm就更好。从为了良好地进行抄纸获得通水性的观点出发,可挠性网20a的网眼为20-70目(JIS L 0208以下同样)的较好,为30-60目的就更好。
对于硬性网20b,可使用不锈钢、铜制的金属网、合成树脂制的网等,在这些中从耐久性、耐热性的观点看最好使用不锈钢制的金属网。从确保空隙的观点看,硬性网的网眼为20-70目较好,为30-60目的就更好。
在硬性网20b的中央部,与支承板60同样形成与型芯10的突出部16相对应的开口部,可挠性网20a在该开口缘部用支承件进行固定。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流通槽65与硬性网20b之间配设有用于均匀地施加压力的硅橡胶制的缓冲密封件26。在该缓冲密封件26中,为了确保通水路而在该沿密封件整个面上分散形成有内径3-5mm的许多通水孔(未图示)。
定位·脱离装置50,如图7所示,将分别固定于安装板23的两侧面上的操作装置51为主体地构成。操作装置51具有左右一对众所周知的工作缸机构52和利用该工作缸机构52(参见图6)水平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把柄部53。把柄部53具有利用众所周知的工作缸机构54上下动作的活塞杆56。在活塞杆56的前端部,设有与设在支承板60的4个转角上的卡合凹部63卡合自如的卡合凸缘55。而且,通过使工作缸机构52动作,如图9(a)及图9(b)所示,将卡合凸缘55定位在规定水平位置上,并使工作缸机构54动作,如图9(c)及图9(d)所示,使卡合凸缘55下降,然后使工作缸机构52动作,如图9(e)及图9(f)所示,使卡合凸缘55水平移动并与卡合凹部63卡合,再使工作缸机构54动作而使卡合凸缘55上升,就可自如地进行流体透过性材料20在型芯10的表面10a上的定位及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与型芯10的脱离。
下面,参见图10(a)-图10(j)对使用图6-图9所示的抄纸模1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下述工序将具有设有流体连通路的型芯和相对该型芯脱离自如地配设在其表面上的流体透过性材料的抄纸模浸渍在纸浆料中,通过所述流体连通路来吸引所述纸浆料并将该纸浆料中的纸浆堆积在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的表面而形成纸浆层的抄纸工序;及将在该抄纸工序中形成的所述纸浆层与所述抄纸模一起向脱水模内移动,接着使所述型芯与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脱离后,用脱水用挤压装置将纸浆层与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一起向所述脱水模的内面挤压而脱水的脱水工序。
如图10(a)所示,首先,使抄纸模1向盛有纸浆料的容器3的上方移动,将突出部16浸渍于纸浆料2中。并且,通过流体连通路12吸引纸浆料2,使该纸浆料2中的固形成分堆积在流体透过性材料20的表面上而形成纸浆层4。
接着,如图10(b)所示,将在抄纸工序中成形的纸浆层4与抄纸模1一起向脱水模8内移动。在脱水模8的内部形成有与吸引泵(未图示)连通的吸引路8a,通过该吸引路8a就可进行脱水。
并且,如图10(c)所示,使定位.脱离装置50的工作缸机构52、54动作,使卡合凸缘55与支承板60的卡合凹部63的卡合解除并使型芯10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脱离。然后,如图10(d)所示,用挤压模(脱水用挤压装置)86将纸浆层4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一起向脱水模8的内面挤压而脱水。脱离后的型芯10,在其表面10a上配置其他的流体透过性材料(未图示)作成其他的抄纸模,再进行与前述抄纸工序同样的抄纸工序并为了成形其他的成形体而进行移动。脱水、吸引时间及利用挤压模8b的挤压的加减,可根据成形体的尺寸、形状等适当地设定。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挤压模8b在内部也具有与型芯10的流体连通路12同样的管路(未图示),在利用挤压模8b进行纸浆层的挤压时,由于一方面通过该管路吹送加压空气,同时从脱水模8侧进行吸引,就可获得高的脱水效率。而且,在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后,如图10(e)所示,使挤压模8b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分离。
在移行至干燥工序时,如图10(f)所示,利用具有与抄纸模1中同样的操作单元51的操作装置70,使脱水后的纸浆层5从脱水模8脱模。而且,如图10(g)所示,使纸浆层4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一起移动配置在干燥用的阴模5内。并且,如图10(h)所示,用挤压模(干燥用挤压装置)9使纸浆层4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一起挤压阴模5的内面并进行干燥而获得成形体。阴模的温度、干燥时间等可根据成形体的尺寸形状、形成材料等适当地设定。另外,虽未图示,但挤压模9在内部也具有与抄纸模1中的型芯10的整体连通路12同样的管路(未图示),由于通过该管路可将在纸浆层干燥时产生的蒸气进行排气,故可以高的效率进行纸浆层的干燥。
干燥结束后,如图10(i)所示,成形体6留在阴模5内,利用操作装置70使成形体6与流体透过性材料20分离。而且,如图10(j)所示,干燥后的成形体6被从阴模5吹送空气来进行脱模。
这样,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由于在抄纸工序结束后可将每流体透过性材料20的纸浆层4向脱水模8移动,故可不直接处理易变形的湿润状态的纸浆层4。因此,从抄纸工序向脱水工序的移行可顺利地进行,可高效地制造精度高的成形体。
又,由于在抄纸工序结束后可使流体透过性材料20与型芯10分离,故可将其他的流体透过性材料配置于分离后的型芯10上而作成其他的抄纸模。因此,由于可用该抄纸模进行其他成形体的成形,故可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图11所示的实施形态的抄纸模100,被用于图12(a)及图12(b)所示的、与从多个中空容器6a的开口部周缘向外方延伸的凸缘部6b互相连接而成的成形体6的制造。在本实施形态中,可制造以一次成形获得4个中空容器6a的所谓取得4个的成形体6。图11中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10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同图表示成形4个容器6a的1个的部分。
用于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100具有留有规定间隔形成多个贯通孔111的平板状的抄纸板110、配置在抄纸板110上部的上部板120、固定在上部板120的下面并从抄纸板110的上面侧嵌插在各贯通孔111内的多个型芯130、及覆盖抄纸板110下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140。
抄纸板110由刚性体构成,其内部呈空洞。抄纸板110的下面成为平坦面,从该下面形成与内部的空洞连通的许多流体流通孔112。并且,在抄纸板110上形成有从所述空洞向外部连通的连通路113。连通路113与真空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连接。
覆盖抄纸板110下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140,是与在图1所示的抄纸模1所使用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因此,该流体透过性材料140在其被挤压变形时沿其厚度方向也能形成流体的流通路。另外,流体透过性材料140,在型芯130向抄纸板110中的贯通孔111内嵌插时具有可足够伸张程度的伸缩性。
型芯130作成与图5所示的抄纸模中的型芯大致同样的结构,在型芯130的内部,用隔壁132分隔形成有2个中空室131a、131b,在各中空室131a、131b内将许多充填体133、133、…充填成充满该中空室内的状态。各中空室131a、131b的上部由具有可挠性的网构件134闭塞。
型芯130,其上部嵌合固定在上部板120的下面。在上部板120内,在该上部板120与型芯130的嵌合状态下,形成使型芯130的内部与上部板120的外面连通的连通路121。该连通路121与在抄纸板110中形成的连通路113同样,与真空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连接。
上部板120,利用许多连接导杆122(在图11中表示2根)与抄纸板110滑动自如地连接着。连接导杆122在嵌插于螺旋弹簧123的状态下,连接上部板120与抄纸板110。而且,通过上部板120的滑动,固定在上部板120下面的型芯130它被装拆自如地嵌插在抄纸板110中的贯通孔111内部。
参见图13(a)-图13(h)说明使用图11所示的抄纸模100的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图13(a)表示型芯的嵌插工序、图13(b)表示抄纸工序,图13(c)表示抄纸模的提升工序、图13(d)表示向阴模的插入工序、图13(e)表示抄纸模的挤压工序、图13(f)表示型芯的拉拔工序、图13(g)表示型芯的取出工序、图13(h)表示成形体的取出工序。
首先,如图13(a)表示,将上部板120向下压,使型芯130嵌插于抄纸板110的贯通孔内并从抄纸板110的下面突出。随着型芯130的突出,流体透过性材料140伸张,突出的型芯130的外面被流体透过性材料140覆盖。
将上部板120下压至最下点,使型芯130突出规定量。该突出量作成比后述的阴模150的凹部150a的深度还大。接着,如图13(b)所示,将抄纸模100浸渍于充满纸浆料2的容器3内。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上部板120中的连通路121(参见图11)及在抄纸板110中的连通路113(参见图11)对型芯130及抄纸板110从外部向内部进行吸引,在流体透过性材料140的表面上形成含水状态的纸浆层。
在形成规定厚度的纸浆层后,如图13(c)所示,将抄纸模100从纸浆料2中提升,接着进行吸引而使纸浆层4脱水,将其含水率作成规定值。
下面,如图13(d)所示,将在形成纸浆层4后的抄纸模100中的型芯130的突出部分插入具有多个凹部150a的阴模150的该凹部150a内。插入进行至形成于型芯130外面的纸浆层4的底部与凹部150a的底部最初抵接的状态。凹部150a以与型芯130相同的配置排列着。阴模150预先加热至规定温度。另外,在阴模150中的凹部150a的内面上,未设有排出水及水蒸气用的通气路,该内面作成平滑。还有,在阴模150上的与抄纸板110相面对的面(即成形体被成形的面)上穿设有送风孔150b。
接着,如图13(e)所示,在规定的压力下对抄纸模100进行挤压。利用该挤压,抄纸模100中的型芯130跟随阴模150的凹部150a的形状地进行挤压变形而完全埋入凹部150a的空间中。其结果,形成于型芯130外面上的纸浆层4被进一步加压脱水、且将凹部150a的内面形状复制于纸浆层4上,形成所获得的成形体6中的中空容器6a。另外,在抄纸模100的抄纸板100下面所形成的纸浆层4被夹在该下面与阴模150的上面之间进行挤压,形成所获得的成形体6中的凸缘部6b。
一边保持抄纸模100的挤压状态,一边通过在上部板120中的连通路121(参见图11)及抄纸板110中的连通路113(参见图11),对型芯130及抄纸板110从外部向内部吸引,通过流体透过性材料140将在纸浆层4中所含的水分(水及水蒸气)向抄纸模100的外部排出。
将抄纸模100的所述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使纸浆层4干燥,获得作为目的物的浆料模成形体6。接着,如图13(f)所示,在使抄纸板110与阴模150抵接的状态下将上部板120提升,从抄纸板110的贯通孔内拉拔型芯130。随着该拉拔覆盖在型芯130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140收缩。其结果,成形体6中的中空容器6a从流体透过性材料140的表面脱模。
接着,如图13(g)所示,将抄纸模100整体提升,使成形体6整体从流体透过性材料140的表面脱模。进一步,通过在阴模150中的送风孔150a,向成形体6吹送空气。因此在阴模150的外面与成形体6的外面之间产生空隙,成形体6从阴模150脱模。最后,如图13(h)所示,将纸浆模成形体6从阴模150取出。
在本实施形态中,也与所述各实施形态同样,纸浆模成形体6的表面变得平滑,该成形体6的外观就极良好。并且,成形体6上的凸缘部6b的完成状态变得良好。另外,成形体6从阴模150的脱模可极顺利地进行。
下面,参见图14-图22说明本发明其他的抄纸模的实施形态。图14所示的实施形态的抄纸模200是用于制造有开口的箱形形状的成形体的模具,具有型芯210、位于型芯210下部的型芯收容体220、夹在型芯210与型芯收容体220之间的通水通气性构件230、被覆在型芯收容体220外面的网眼状构件240、及覆盖型芯210上面的过桥板250。
型芯210是由金属、塑料等材料形成的刚性体。型芯210的上部成为开口的空间、形成空腔211。在空腔211的内面形成有从空腔211向型芯210的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212。流体流通孔212从空腔211的内面向型芯210的外部形成放射状。并且,空腔211的周缘向外侧方延伸而形成凸缘213。
在型芯210的与后述的型芯收容体220抵接的部位,具有截头锥体状的侧部锥形部213a及平缓倾斜的锥体状的底部锥形部213b。并且,在侧部锥形部213a与底部锥形部213b之间具有底部锥形部213b的周缘延伸而形成的伸出部214。该伸出部具有作为与后述的型收容体220嵌合的嵌合部的功能。
型芯收容体220,作成比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稍小的外形、并位于型芯210的下部。在型芯收容体220的上部凹设有规定形状的空间。在该空间中与型芯210的伸出部214嵌合,形成将型芯收容体220固定于型芯210上的嵌合部。而且,该空间成为可容纳在型芯210上的侧部锥形部213a和锥体状的底部锥形部213b及伸出部214的形状。并且,作成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具有网眼状的凹凸花纹。
型芯收容体22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例举硅橡胶、可挠性橡胶、聚胺脂橡胶等的橡胶系材料。
如图14所示,在型芯收容体220位于型芯210的下部且与型芯210嵌合的状态下,在型芯收容体220上形成与型芯210上所形成的流体流通孔212连通的连通孔221。各连通孔221向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形成放射状。从脱水效率方面及在型芯220进行弹性变形而挤压纸浆层4的场合足够保持型芯收容体220的强度方面来看,连通孔221最好是在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上形成1cm2为1-4个、尤其是1-2个。夹在型芯210与型芯收容体220之间的通气性构件230,在型芯210与型芯收容体220嵌合的状态下,是用于顺利地进行型芯210中的流体流通孔212与型芯收容体220中的连通孔221的连通的构件,例如由金属丝网或粗孔的布等构成。
网眼状构件240,作成将构成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沿其表面形状紧贴地覆盖着。如前所述,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由于形成网眼状的凹凸花纹,故即使在网眼状构件240紧密覆盖型芯容体220的外面的状态下,在网眼状构件240与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空间。网眼状构件240由可伸缩的材料构成。这样的材料有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那样的天然原料;再生树脂、半合成树脂、热可塑性树脂和热硬化性树脂那样的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另外,作为网眼状构件240,也可使用前述的流体透过性材料。网眼状构件240也可由单层和多层的任一种构成。在网眼状构件由单层构件的情况下,从吸水性、通气性及强度方向来看,将网眼状构件240紧密覆盖在型芯收容体230外面的状态下的平均开孔面积率最好为10-80%、尤其为20-40%。
另一方面,在网眼状构件240由多层构成的情况下,由第1网层和比该第1网层孔细的第2网层构成网眼状构件240,最好在将第1网层紧密覆盖在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上的同时将第2网层覆盖在第1网层上。或最好在将第1网层紧密覆盖在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上的同时使第2网层一体形成于第1网层上。由于由多层构成网眼状构件240,故可减少在型芯收容体220上形成的连通孔的数目且可以均匀的厚度在网眼状构件240上形成纸浆层。该场合,第1网层的在将其紧密覆盖在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上的状态下的平均开孔面积率最好为10-99%、尤其为40-60%,并且,关于第2网层,上述平均开孔面积率最好为10-80%、尤其为20-40%。
过桥板250,俯视看呈矩形,并作成与在型芯210的上部形成的凸缘213相同的外形。在过桥板250的周缘部穿设着贯通孔251。另一方面,在型芯210的凸缘213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切有螺牙的孔。在组装抄纸模200后的状态下,在过桥板250的贯通孔251中穿过螺钉252,通过将该螺钉252穿入形成于型芯210的凸缘213中的孔中拧紧,将过桥板250固定在型芯210上。
在过桥板250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切有螺牙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旋着吸引管253。其结果,在抄纸模2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形成使吸引管253、空腔211、流体流通孔212、通水通气性构件230、连通孔211连通并使抄纸模200的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
下面,说明使用图14所示的抄纸模200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图15(a)-图15(f)中依次表示使用图14所示的抄纸模200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具体地,图15(a)是抄纸工序、图15(b)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图15(c)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图15(d)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图15(e)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图15(f)是取出成形体的序。
首先,如图15(a)所示,将抄纸模200浸渍在充满纸浆料2的容器3内。在将抄纸模200浸渍在纸浆料2中的状态下,利用与吸引泵253连接的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对抄纸模200从其外部向内部吸引。吸引可通过前述的连通路进行。即,通过所述连通路而吸引纸浆料2中的水分,在抄纸模200的表面、即网眼状构件240的表面上,形成堆积着纸浆纤维的水状态的纸浆层4。如前所述,由于在型芯收容体220的外面与网眼状构件240之间存在规定的空间,故可顺利地进行纸浆纤维的堆积。可形成厚度均匀的纸浆层4。另外,在网眼状构件240由前述的第2网层及第2网层的多层结构构成的场合,可形成更均匀的纸浆层4。其理由是,由于可进一步有效防止纸浆纤维缠在网眼状构件240上局部吸引成为不均匀的现象等。另外,虽然如前所述,型芯收容体220由可弹性变形的构件构成,此外,型芯收容体220最好具有不因所述吸引而引起变形的刚性。
在形成规定厚度的纸浆层后,如图15(b)所示,将抄纸模200从纸浆料2中提升,接着进行吸引使纸浆层4脱水,使其含水率作成规定的值。
在将纸浆层4吸引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后,如图15(c)所示,将形成纸浆层4后的抄纸模200插入与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具有开口的凹部5a的阴模5的该凹部5a中,在该凹部5a内对纸浆层4进行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加热干燥。
使纸浆层4的底部最初与阴模5的凹部5a的底部抵接的状态进行插入。接着,如图15(d)所示,利用规定的装置以规定的压力对抄纸模200进行挤压。利用该挤压,在抄纸模200中的型芯收容体220跟随阴模5的凹模5a的形状地挤压变形并膨胀而完全地埋入凹部5的空间中。其结果,在抄纸模200的表面上形成的纸浆层4进一步被加压脱水、且将凹部5a的内面形状复制在纸浆层4上。该场合,由于在抄纸模200的型形成有如前述的侧部锥形部213a及底部锥形部213b,当挤压抄纸模200时,其压力在型芯收容体220中均匀地传递至角角落落,将凹部5a的人面形状更忠实地复制于纸浆层4上。
将抄纸模200的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且由于通过吸引管253吸引水蒸气而使纸浆层干燥,获得作为目的物的纸浆模成形体。接着,停止对抄纸模200的挤压。由此,在使抄纸模200的型芯收容体恢复至挤压前形状的同时,将所获得的纸浆模成形体从抄纸模200的表面脱模而留在阴模5的凹部5内。接着,如图15(e)所示,将抄纸模299从凹部5a内取出,再如图15(f)所示,从凹部5a内取出浆料成形体6。
采用本实施形态,由于可用1个抄纸模进行抄纸、脱水和赋于形状,故制造工序变得简便。并且,由于根据需成形的成形体形状使用适当的阴模,故可容易地制造具有凹槽的形状等复杂形状的成形体。
下面,参见图16-图19说明图14所示的抄纸模200的其他实施形态。关于图16-图19所示的实施形态,仅说明与图14所示的实施形态不同之处,而对于相同点适宜运用图14所示实施形态中有关的详细说明。
图16-图19所示的抄纸模具有在内部形成有规定形状的空洞部且具有使该空洞部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并具有从上部向侧方延伸的凸缘部的、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抄纸模本体;具有沿该抄纸模本体的高度方向在该空洞部内滑动的挤入部、及与该挤入部的一端连设且从俯视看的外形与所述凸缘部的俯视看的外形大致相同形状或比其较大的、由刚性体构成的挤压板扩缩构件;以及紧密覆盖所述抄纸模本体外面的网眼状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抄纸模本体,从其底面及所述凸缘部下面的高度作成比需成形的纸浆模成形体的高度稍大,所述扩缩构件,通过利用连接导杆使在该扩缩构件上的所述挤压板与所述抄纸模本体中的所述凸缘部进行连接,而作成在沿所述抄纸模本体的高度方向滑动自如,并且,在所述扩缩构件上设有使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且通过使所述扩缩构件滑动,从而由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凸缘部且由所述挤入部挤扩所述空洞部,并在利用弹性变形使所述抄纸模本体膨胀的同时至少在滑动前的状态下使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
图16及图17所示的实施形态的抄纸模是开口部的横截面形状比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小的形状(所谓的外伸形状),且用于在开口部具有凹槽的箱形形状的成形体的制造。在图16(a)及图16(b)中,分别表示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300的立体图及纵剖视图。本实施形态中所用的抄纸模300具有在内部形成规定形状的空洞部311且具有使空洞部311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312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抄纸模本体310;在空洞部311内沿抄纸模本体310的高度方向滑动的扩缩构件360;以及紧密覆盖抄纸模本体310的外面的网眼状构件340。
详细地说,本实施形态中的抄纸模本体310作成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在其内部形成由第1空洞部311a及第2空洞部311b构成的空洞部311。抄纸模本体310具有从空洞部311向抄纸模本体310的表面形成放射状的多个流体流通孔312。利用该流体流通孔312,使抄纸模本体3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构成抄纸模本体310的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具有网眼状的凹凸花纹。
在形成于抄纸模本体310的空洞部311中,第1空洞部311a作成与后述的扩缩构件360中的挤入部361的整体及连设在该挤入部361上的柄部362的局部的外形相同的形状。另一方面,第2空洞部311b作成沿抄纸模本体310的高度方向的细长的孔的形状。第2空洞部311b的容积与后述的扩缩构件360的主部361的容积相比被作成极小。
扩缩构件360具有前端成为锥体状的圆柱状的挤入部361、前端连设在挤入部361上且未端露出于抄纸模本体310的外部的圆柱状的柄部362。柄部362的横截面的直径作成比挤入部361的横截面的直径较小。在柄部362的末端设有圆盘状的把持部363。
在扩缩构件360中,设有从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该连通孔,由从柄部362的末端贯设于柄部362及挤入部361的内部的纵孔364和从挤入部361的表面与纵孔364连通的侧孔365构成,利用该纵孔364及侧孔365,构成从柄部362的末端经柄部362的内部贯穿至挤入部361的表面的所述连通孔。在使用抄纸模300时,柄部362的末端与规定的吸引装置连接。
在抄纸模本体310的上端部,向侧方延伸的凸缘370,与抄纸模本体310一体地形成。凸缘370从俯视看呈矩形,与抄纸模本体310相同,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网眼状构件340使用与图14所示的抄纸模200中所用构件同样的构件。
而且,在抄纸模300中,通过将扩缩构件360沿抄纸模本体310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来挤扩空洞部311中的第2空洞部311b,并使抄纸模本体310弹性变形而膨胀至规定的形状。与此同时,即使在滑动前后的任何状态下,由在扩缩构件360中形成的纵孔364及侧孔365构成的连通孔与在抄纸模本体310中形成的流通流通孔312也作成连通的状态。图16(a)和图16(b)是使扩缩构件360滑动前(挤入前)的状态,表示纵孔364、侧孔365及流体流通孔312连通着的状态。另外,扩缩构件360滑动后的状态,也就是将扩缩构件360向下方挤后的状态,虽未图示,但同样地纵孔364、侧孔365及流体流通孔312连通着。
下面,说明使用图16所示的抄纸模300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图17(a)-图17(h)中依次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具体地,图17(a)是抄纸工序、图17(b)是抄纸模向阴模的插入工序、图17(c)是扩缩构件的挤入工序、图17(d)是抄纸模的挤压工序、图17(e)是抄纸模的挤压解除工序、图17(f)是扩缩构件的拉拔工序、图17(g)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图17(h)是取出成形体的工序。
首先,如图17(a)所示,将抄纸模300浸渍于充满纸浆料的容器3内,利用连接扩缩构件360的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对抄纸模从其外部向内部吸引。其结果,形成于抄纸模300的表面、即形成由位于网眼状构件340的表面的纸浆层4a及位于凸缘370下面的纸浆层4b构成的纸浆层4。另外,虽然如前所述抄纸模本体31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但此外,抄纸模本体310最好具有不因所述吸引而引起变形的刚性。
在形成规定厚度的纸浆层4后,将抄纸模300从纸浆料2中提升,接着进行吸引使纸浆层4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在使纸浆层4吸引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后,如图17(b)所示,将形成纸浆层4的抄纸模300插入具有开口的凹部5a的阴模5的该凹部5a中。凹部5a的开口的形状比抄纸模300的横截面形状要大。阴模5由2个拼接模构成,通过使两拼接模的拼接面相互对合而形成所述凹部5a。在抄抄纸模300插入之前,阴模5利用规定的加热装置预先加热至规定的温度。插入进行至纸浆层4的底部最初与阴模5的凹部5的底面抵接的状态。
接着,如图17(c)所示,通过将扩缩构件300挤入下方。扩缩构件360从第1空洞部311a向第2空洞部311b(参见图16(b))滑动而挤扩第2空洞部311b,抄纸模本体310,利用弹性变形成掩埋凹部5a的空间的状态。进一步如图17(c)所示,利用规定装置通过将抄纸模300挤入凹部5a内,抄纸模本体310以跟随凹部5a形状的状态进一步弹性变形而完全充满凹部5a内。其结果,纸浆层4a被加压脱水且将凹部5a的内面形状复印在纸浆层4a上。另外,利用该紧贴抵接,在凸缘370下面形成的纸浆层4b,在凹设于阴模5上面的凹部5a的开口周缘的凹陷部5h内被挤压。由于凸缘370如前所述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故纸浆层4b被极紧密地紧贴挤压在凹陷部5h上。
将抄纸模300的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将阴模5的形状赋于纸浆层4a、4b并进行干燥,获得作为目的物的纸浆模成形体。接着,如图17(e)所示,使抄纸模300的挤压停止。由此,纸浆模成形体6从抄纸模300的表面脱模而留在阴模5的凹部5a内。进一步,如图17(f)所示,拉拔扩缩构件360使抄纸模300恢复至阴模插入前的形状,如图17(g)所示,将抄纸模300从凹部5a内取出。最后,如图17(h)所示,使阴模5打开,取出纸浆模成形体6。
本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由于仅挤压抄纸模而使其弹性变形,故在用变形膨胀后的抄纸模不能充分地充满阴模内的场合是特别有效的。而且,采用本实施形态,可容易地制造开口部的横截面形状比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小的成形体。并且,采用本实施形态,可容易地制造具有凹槽的成形体。
图18所示实施形态的抄纸模400,用于制造在开口部具有凸缘(凹槽)的箱形形状的成形体。在图18中,表示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400的纵剖视图。用于本实施形态的抄纸模400,具有抄纸模栖体410、扩缩构件460、网眼状构件440、密封块490。
抄纸模本体410,在内部形成有规定形状的空洞部411、且具有使空民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412,还具有从抄纸模本体410的上部向外方伸出的凸缘部419。并且,抄纸模本体41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详细地说,抄纸模本体410作成角部稍带圆角的长方体,并具有从其上部的各侧面向外方伸出的凸缘部419。凸缘部419的俯视看的外形成为矩形。在抄纸模本体410的内部形成有倒圆锥状的空洞部411。在将后述扩缩构件460中的挤入部461在挤入空洞部411内之前的状态下,由于押入部461不能完全充满空洞部411,故形成若干个空间411a。
抄纸模本体410具有从空洞部411向抄纸模本体410的表面形成放射状的多个流体流通孔412。利用该流体流通孔412,使抄纸模本体4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构成抄纸模本体410的外面的各侧面、底面及凸缘部419的下面具有网眼状的凹凸花纹。另外,从抄纸模本体410的底面至凸缘部412下面的高度作成比需成形的纸浆成形体的高度稍大。还有,抄纸模本体410的横截面的形状作成比需成形的成形体的横截面的形状要小。
扩缩构件460具有挤入部461及挤压板462。挤入部461由与在抄纸模本体410中的空洞部411的形状大致相似形的、作成截头倒圆锥状形状的前端部461a和一端与该前端部461a连接且另一端与挤压板462连接的圆柱状的基部461b构成,在该空洞部411内沿抄纸模本体410的高度方向滑动。挤入部461中的基部461b,在挤压板462的下面中央部上与该挤压板462连接。挤压板462是板状,其俯视看的外形与抄纸模本体410中的凸缘部419的俯视看的外形为大致相同形状或作成作其大。挤压板462由金属等的刚性体构成。
在扩缩构件460上设有从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463。连通孔463在纵向贯通挤入部461及挤压板462。在抄纸模400使用时,在挤压板462的上面开口的连通孔463与规定的吸引装置连接。
扩缩构件460,通过利用连接导柱470,470使该扩缩构件460上的挤压板462与抄纸模本体410的凸缘部412进行连接,而作成可沿抄纸模本体410的高度方向自如地滑动。连接导柱470,在嵌插于螺旋弹簧471内的状态下,连接挤压板462与凸缘部419。
网眼状构件440覆盖构件抄纸模本体410外面的各侧面、底面及凸缘部412的下面。
密封块490配置在抄纸模本体410与扩缩构件460之间,确保着流体流通孔412的流通空间。密封块490的俯视看的形状为矩形,最好由弹性体形成。
而且,在抄纸模400中,通过将扩缩构件460沿抄纸模本体410的高度方向向下挤,抄纸模本体410中的凸缘部419就因扩缩构件460上的挤压板462而被挤压。并且,利用扩缩构件460中的挤入部461而被挤扩且充满空洞部411内,抄纸模本体410弹性变形并膨胀成规定的形状。另外,密封块490也被推压而变形。与此同时。即使在滑动前后的任何状态下,也都成为在扩缩构件460上形成的连通孔463与在抄纸模本体410上形成的流体流通孔412连通的状态。图18是扩缩构件460滑动前(挤入前)的状态。表示密封块490和连通孔463通过空间部411a而与流体流通孔412连通的状态。另外,扩缩构件460滑动后的状态、即扩缩构件460被向下方挤入后的状态,虽未图示,但在该场合,连通孔463与流体流通孔412直接连通。
下面,说明使用图18所示的抄纸模400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如前所述,抄纸模400中的抄纸模本体410,从其底面至凸缘部419下面的高度作成比需成形的成形体的高度稍大。换句话说,从抄纸模本体410的底面至凸缘419下面的高度作成比阴模的凹部的深度稍大。因此,用与图15所示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尤其可参见图15(a)及图15(b))。在将形成纸浆层的抄纸模400插入阴模的凹部时,该纸浆层的底部与该凹部的底部最初也接触。这与图15所示的方法相同,具体地可进行与图15(c)同样的操作。
接着,通过将扩缩构件460挤入下方,如图19(与图15(d)相当的图)所示,凸缘部419由挤压板462被挤压,同时由挤入部461被挤扩且充满空洞部41 1内,抄纸模本体410利用弹性膨胀成掩埋凹部5a的空间的状态。其结果,将凹部5a的形状赋于纸浆层4并形成在开口部具有凸缘的成形体。该场合,在赋于形状时,因纸浆层4松弛而在凸缘的根基的上面容易产生肿瘤状突起。但如前所述,由于从抄纸模本体410的底面至凸缘部419的下面高度作成比阴模的凹部深度稍大的程度、抄纸模本体410向高度方向的变形量变小,故可有效地防止所述突起的产生。即,在本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中,将抄纸模本体410向高度方向的弹性变形量尽量做小,可防止所述突起的产生。抄纸模本体410的弹性变形,主要产生于该抄纸模本体410的横方向。
从有效防止产生所述突起的观点来看,从抄纸模本体410的底面至凸缘部419下面的高度,最好为阴模凹部深度的1.05-2倍,尤其是1.05-1.3倍。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利用由刚性体构成的挤压板462推压抄纸模本体410的凸缘部419,故可进一步防止纸浆层4的松弛及由此引起的所述突起的产生。
然后,利用与图15(e)及图15(f)同样的操作制造在开口部具有凸缘的成形体。
在图14-图19所示的实施形态中,还可采用其以外的实施形态。例如,在图14及图15所示实施形态中所用的抄纸模200中的型芯210与收容体220的固定方法不限于嵌合,也可采用其他方法。
又,图14及图15所示实施形态中所用的抄纸模200的型芯210中的锥形部,根据需成形的成形体形状,只要在型芯210与收容体220接触的部位中的适当部位形成即可。
图20及图21分别表示本发明中又一其他的抄纸模的分解立体图及纵剖视图。并且,图21所示的纵剖视图是表示图20中X方向的纵剖面。又,虽未图示,但在图20中Y方向(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纵剖面也是与图21大致同样的结构。
抄纸模50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型芯510、嵌插型芯510的中间件(日文中子)520、将嵌插于中间件520中的型芯予以收容的型芯收容体530、覆盖型芯收容体530外面的网眼状构件540、型芯510的安装板550及凸缘560。又,在图20中省略了安装板550及凸缘560。
型芯510具有上部支承构件510a、与该上部支承构件510a的下面连设的下部支承构件510b、与下部支承构件510b的下面连设且构成型芯510底面的底板510c。下部支承构件510b作成长方体状、且在其相对面分别配置有气缸511、511。在上部支承构件510a及下部支承构件510b上,形成有从抄纸模500的外部与气缸511、511连通的空气供给路510d。并且,在上部支承构件510a上,形成有从抄纸模500的外部向型芯510内供给规定流体的流体供给路510e。
气缸511配置在下部支承构件510b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夹有气缸511的上下对称位置凹设着一对导向孔512a、512b,在该导向孔512a、512b中嵌插着导向棒513a、513b。导向棒513a、513b的前端,分别用螺钉514固定在扩缩板515上。
扩缩板515是构成型芯510侧面的构件,由4个构件构成。图20中表示着该4个构件中的3个。各扩缩板515,如图20所示,由型芯510的侧面中的互相正交的X方向及Y方面的各面的每半面构成。各扩缩板515用螺纹形齿状的接缝部515a与邻接的扩缩板515卡合。而且,各扩缩板515被嵌插于导向孔512a、512b中的导向棒513a、513b导向,并作成利用气缸511在X方向及Y方向进退自如。其结果,从俯视方向看型芯510,其形状成为可扩缩的相似形状。
中间件520是具有与型芯510的外形大致相同形状的空间521且在上部具有开口部522的中空状的构件,利用该开口部522将型芯510嵌插该空间521内。中间件520如图21所示覆盖型芯510的整个侧面、下面及上面的周缘部,由于中间件520内保持成气密状态。并且,在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21所示,中间件520的上面与型芯510的上面被作成位于同一平面上。中间件520由随着型芯510的扩缩而可扩缩变形的材料形成。作为这样的材料,最好使用拉伸强度、回跳弹性及伸缩性等优良的聚胺脂橡胶、氟系橡胶、硅系橡胶或合成橡胶等。
型芯收容体530是具有收容嵌插于中间件520中的型芯510的收容部531的大致长方体状的中空构件,其上面作成开口。嵌插于中间件520中的型芯510被从型芯收容体530的上部收容于收容部531内。型芯收容体530的上缘部被从该上缘部向外方水平延伸的延伸部532围绕。该延伸部532作成被安装板550和凸缘560夹持的状态。收容器531的深度,在将被嵌插于中间件520中的型芯510收容于收容部531的状态下,如图21所示,作成使延伸部532的上面与中间件520的上面及型芯510的上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构成型芯收容体530的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具有网眼状的凹凸花纹或平坦的面。
收容部531的内侧面构成沿该收容部531的高度方向形成许多V字状槽的锯齿状的形状。收容部531的底面同样也构成形成许多V字状的槽的锯齿状的形状(未图示)。另外,型芯收容体530具有从其外侧面及外底面向收容部531贯通的多个贯通孔533。各贯通孔533被穿设成在型芯收容体530外面上的网眼状的凹凸花纹的网眼交点与收容部531的内面上的V字状的槽谷(底)部之间贯通的状态。并且,在收容体530的外面为平坦面的场合,被穿设成贯通收容部531的内面上的V字状的槽谷(底)的状态。其结果,当将嵌插于中间件520内的型芯510收容在收容部中时,在收容部531的内面与中间件520的外面之间形成了由V字状槽构成的许多空间534,并形成该空间534与上述贯通孔533连通的连通路。贯通孔的直径,从可进行均匀的吸引及容易穿设加工方面来看,一般最好为0.2-6mm,尤其为1-4mm。并且,贯通孔533最好在型芯收容体的外面上形成每1cm2为1-10个,尤其为1-3个。
型芯收容体530由伴随型芯510及中间件520的扩缩可扩缩变形的材料形成。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例举可挠性橡胶、聚胺脂橡胶、硅橡胶等。
网眼状构件540作成将构成型芯收容体530的外面的各侧面及底面沿其表面形状紧密覆盖的状态。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将型芯收容件530的外面构成网眼状的凹花纹,故即使在网眼状构件540紧密覆盖该外面的状态下,在网眼状构件540与该外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另外,即使型芯收容体530的外面为平坦的面,网眼状构件540由于为网眼状而也能形成规定的空间。网眼状构件540由可伸缩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使用前述的流体透过性材料等。
安装板550作成俯视看为矩形,且构成比型芯收容体530上的延伸部534的外形大的形状。凸缘560从俯视看呈与安装板相同的外形。在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21所示,通过在凸缘560的贯通孔561中从下侧穿过螺钉562,而将该螺钉562旋紧在安装板550上,利用安装板550和凸缘560夹持固定型芯收容体530上的延伸部532。
在安装板550的中心部附近穿设有纵孔551及与其连通且在水方向上贯通安装板550的横孔552。该纵孔551设置在与型芯510上的空气供给路510d连通的位置,在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21所示,横孔552、纵孔551及空气供给路510d相连通、形成从抄纸模500的外部与气缸511连通的连通路。而且,在该连通路内通过供给空气而使气缸511动作。
另外,在安装板550上穿设有第2纵孔553及与此连通的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孔554。第2纵孔553设置在与型芯510上的流体供给路510e连通的位置,在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21所示,横孔554、第2纵孔553及流体供给路510e连通、形成从抄纸模500的外部与型芯510的内部连通的连通路。而且,通过向该连通路内供给规定的加压流体,使嵌插了型芯510的中间件520进行膨胀、收缩。
如图21所示,在安装板550的下面侧在4处凹设着长孔状的分支管555(图21中仅表示2处)。各分支管555,在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分别设置在与将嵌插于中间件520的型芯510收容在收容部531上而形成的V字状槽所构成的空间534(参见图21)相对应的位置上。各分支管555,在安装板550的侧面上开口、并与规定的吸引装置(未图示)连接。
抄纸模500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在该抄纸模500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各分支管555、由V字状槽构成的空间534及贯通孔533按该顺序连通,在该抄纸模500上形成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吸引脱水连通路。
这样构成的抄纸模500的外形,作成与赋于后述形状用的阴模的凹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下面,说明使用图20及图21所示的抄纸模500后的纸浆模中空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图22(a)-图22(h)中,依次表示使用图20及图21所示的抄纸模500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工序,具体地,图22(a)是抄纸工序、图22(b)是抄纸模的提升工序、图22(c)是抄纸模的缩小工序、图22(d)是将抄纸模向赋于形状用的阴模装填的工序、图22(e)是抄纸模的扩张工序、图22(f)是抄纸模的缩小工序、图22(g)是抄纸模的取出工序、图22(h)是打开赋于形状用的阴模的工序。
首先,如图22(a)所示,将抄纸模500浸渍于充满纸浆料2的容器3内。在浸渍时,将抄纸模500的外形作成与后述的形状赋于用阴模的凹部形状相同的形状或比它要大。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将该凹模的形状作成与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互补的形状,故将抄纸模500的外形作成与该成形体的外形相同的形状或比它要大。在将抄纸模500的外形作成比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外形大的场合,从不产生裂纹及壁厚不匀地成形而获得成形的方面来看,最好将浸渍时的抄纸模500的表面积作成需成形的成形体表面积的1.1-1.4倍,尤其为1.01-1.1倍。
在将抄纸模500浸渍于纸浆料2中的状态下,利用泵等的装置(未图示),对抄纸模500从其外部向内部吸引。吸收通过吸引脱水连通路来进行。即,通过吸引脱水连通路吸引纸浆料2中的水分,在抄纸模500的表面、即网眼状构件540的表面上,形成堆积着纸浆纤维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如上所述,由于在型芯收容体530的外面与网眼状构件540之间存在着空间,故纸浆纤维的堆积可顺利地进行、并可形成均匀厚度的纸浆层4。另外,型芯收容体530虽然如上所述由随着型芯510的扩缩而可变形的材料构成,但此外,型芯收容体530最好具有不因所述吸引而引起变形的程度的刚性。
在形成规定厚度的纸浆层4之后,如图22(b)所示,将抄纸模500从纸浆料中提升,并停止吸引。接着,使抄纸模500中的型芯510内的气缸511动作,使扩缩板515拉向型芯510的中心方向,使型芯510收缩。随此,中间件520、型芯收容体530及网眼状构件540也缩小。其结果,如图22(c)所示,在网眼状构件540表面上形成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也缩小。在缩小后的纸浆层4的表面上往往形成皱纹。这时,将缩小后的纸浆层4的大小作成比后述赋于形状用的阴模5的凹部的形状要小。从防止产生纸浆纤维的剥落及在纸浆层4产生大的皱纹的方面来看,浆料模4的缩小程度其相对缩小前的纸浆层4的表面积的缩小后的纸浆层4的表面积(后者/前者)最好为1-1/1.4倍,尤其是1/1.1-1/1.1倍。
接着,如图22(d)所示,将缩小后的成形体4与抄纸模一起,装填于由一组拼接模构成的赋于形状用的阴模5的凹部内。本实施形态所用的阴模由2个拼接模构成。但拼接模的数目,也可根据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形状由3个以上的拼接模构成。装填后的纸浆层4,在凹部内进行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及加热干燥。详细地,首先如图22(d)所示,通过互相对接,利用形成凹部的一对拼接模、所述凹部作成与需成形的成形体外形为互补的形状,将在表面上形成纸浆层4的状态的抄纸模500从两侧夹入,由于如上所述将纸浆层4的大小作成比凹部的形状要小,故在被拼接模夹入的时刻,不产生因该夹入引起的纸浆层4的变形。各拼接模预先加热至规定的温度。
接着,使抄纸模500中的型芯510内的气缸511动作,使扩缩板515向外方推出,使型芯510扩张。与此同时,中间件520、型芯收容体530及网眼状构件540也扩张变形。其结果,如图22所示,处于缩小状态的纸浆层4扩张变形、被推附在凹部的内面上。另外,将规定的加压流体从抄纸模500的外部供给至型芯510内。使嵌插着型芯510的中间件520膨胀。利用该膨胀型芯收容体530及网眼状构件540也扩张变形,纸浆层4被推附在凹部角角落落的部分。其结果,凹部的内面形状极良好地复制在纸浆层4上。这样,在将抄纸模500作成规定大小的状态下,由于可进行抄纸形成纸浆层4,使该纸浆层4一度缩小后再扩张而加压脱水、赋于形状、加热干燥,可有效防止在纸浆层上产生裂纹及壁厚不匀等现象。并且,由于进行使由型芯510的机构扩主由中间件520的加压流体引起的扩张相组合的挤压,故即使凹部的内面的形状复杂,也可无挤压不匀且精度良好地将该凹部的内面形状复制在成形体4上。并且,所获得和纸浆层4的表面就极为平滑。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平滑,是指所获得的成形体的外面或内面的表面凹凸形状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50μm以下,且最大高度(Ry)为500μm以下。
作为用于使中间件520膨胀的流体,例如可使用压缩空气(加热空气)、油(加热油)及其他各种液体。另外,供给流体的压力,虽然也根据流体的种类,但一般最好为0.1-2.0Mpa,尤其为1.0-1.5Mpa。另外,虽然所述流体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但最好使纸浆层4的时间缩短化。
在将纸浆层4挤压于凹部的内面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干燥。这时,由于可使蒸发的水分通过吸引脱水连通路而向外部排气,故可有效地抑制在纸浆层4的外面上附着污垢。其结果,纸浆层4的表面的完成状态也变得良好。在纸浆层4充分干燥后,如图22(f)所示,使抄纸模500中的型芯510内的气缸511动作,将扩缩板515拉向型芯510的中心方向,再使型芯510缩小。并使中间件520内的加压液体排出。其结果,中间件520、型芯收容体530及网眼状构件540也缩小。但是,纸浆层4由于利用所述加热干燥而被赋于保形性故不缩小,保持从缩小后的网眼状构件540的表面剥离而密贴于凹部内面的原状。在该状态下,如图22(g)所示,将缩小后的抄纸模500从纸浆层4的内部取出。这时,在网眼状构件540由第1网层及第2网层的多层结构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可有效地防止纸浆纤维缠在网眼状构件540上,上述的剥离可极良好地进行。最后,如图22(h)所示,打开阴模5并取出干燥后的成形体6。
在图20-图22所示的实施形成中,也可采用此外的实施形态。例如,在图22(d)中,缩小后的纸浆层4向凹部内的充填,仅为纸浆层4,且抄纸模500也可从纸浆层4中拉拔。这种场合,在赋于形状用的阴模5的凹部内的纸浆层的扩张,可以将加压流体直接供给至纸浆层内来进行,也可在纸浆层内插入另外准备好的呈中空状的中间件,间接地将加压流体供给至该中间件内。
又,在图22(d)中,可以不使用赋于形状用的阴模5,而也可以使用具有规定形状凹部的加压脱水用阴模,在该加压脱水用阴模中,用与图22(d)-图22(h)的操作同样的操作,仅进行纸浆层4的加压脱水,接着,打开该加压脱水用的阴模并将加压脱水后的纸浆层取出,将该纸浆层装填于加热至规定温度后的赋于形状用的阴模5内,进行在该纸浆层上赋于形状用加热干燥。该赋于形状及加热干燥,既可将加压流体直接供给至纸浆层内来进行,也可在纸浆层内插入另外准备好的呈中空状的中间件,间接地将加压流体供给至该中间件内。所述加压脱水用的阴模的凹部形状,既可是与需成形的成形体的形状为互补的形状,也可是其以外的形状。
又,在图22(c)中,在纸浆层4缩小时,为了防止纸浆纤维的剥落,也可在使用辅助板等按压纸浆层4外面的状态下,使纸浆层4缩小。
下面,参见图23-图27说明具有前述的实施形态的抄纸模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图23表示俯视看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制造装置600大致区分为进行成形体的抄纸及加压脱水的第1区域602和进行成形体加热干燥的第2区域603。
在第1区域602中配置着3个抄纸工位604a、604b、604c。各抄纸工位604a、604b、604c分别具有贮留纸浆料的液槽。在各抄纸工位604a、604b、604c中的纸浆料是互相配合组成为不同的材料。又,在第1区域602中,配置着对形成于后述抄纸模的抄纸部外面上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进行加压脱水的脱水工位605。并且,在第1区域602上,配置着将在脱水工位605中进行加压脱水纸浆层向作为后道工序的干燥工序进行搬出、交接的交接工位606。而且,抄纸工位604a、604b、604c、脱水工位605及交接工位606按该顺序等间隔地固定配置在圆形的周转轨道607上。
另外,在第1区域上,配置着在各工位间间歇移动并在所述圆形的周转轨道上进行周转的抄纸模(未图示)。抄纸模以与配置在第1区域上的工位的个数(本实施形态中为6个)相同数目地进行配置。
抄纸模位于各工位上,且规定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而可在各工位间向水平方向移动并在各工位上可向上下方向移动。
作为抄纸模,可根据需制造的成形体的形状等而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前述的实施形态中任何抄纸模。
图24表示脱水工位605的立体图。脱水工位605具有在水平方向进退自如的滑板620;放置在滑板620上的脱水用阴模621;跨越滑板620而立设的2根框体622、622;连接2根框体622、622的横架构件623;沿框体622升降的压板624;以及使该压板624升降的升降手柄625。
在升降手柄625的旋转轴625a的周面上形成有进给螺纹。压板624被支承在旋转轴625a的前端。而且,通过使升降手柄625旋转而可使压板624升降。
脱水用阴模621具有插入抄纸模610上的抄纸部610a的凹部626。凹部626作成比在抄纸模610上的抄纸部610a的形状还大。在凹部626的内面上形成有许多开口的吸引孔627。该吸引孔627与脱水用阴模621连接的吸引软管628连通。吸引软管628与吸引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连接。
又,虽未图示,但在脱水用阴模621中,利用规定装置将伸缩自如的薄片固定在凹部626的周缘部并覆盖凹部626的上面。作为该薄片,可使用与图3所示的薄片7同样的薄片。
图3所示的状态,表示滑板620处于前进后位置的状态。该场合,所谓前进,是指滑板620向与圆形的周转轨道607(参见图23)的中心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在该状态下,在抄纸部610a外面形成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的抄纸模610下降并将抄纸模610中的抄纸部610a插入脱水用阴模621的凹部626中。
在抄纸部610a插入凹部626后,滑板620后退至后退位置,后退位置是抄纸模610来到压板624的正下方的位置。滑板620在作成进退自如的同时作成可升降自如,在该后退位置上,滑板620上升。其结果,抄纸模610被压板624与脱水用阴模621夹压,含水状态的纸浆层被加压脱水。并且,滑板620的升降程度(即滑板620的行程量)由压板624的位置所决定。
在成形体的加压脱水后,滑板620下降,抄纸模610的夹压状态被解除。接着,滑板620前进至前进位置,在该位置将抄纸模610从脱水用阴模621取出。取出后的抄纸模610被送至交接工位606。
在交接工位606上,加压脱水后的抄纸模610被搬出,在该抄纸模610上的抄纸部610a的外面上形成的纸浆层,向配置在第2区域上的干燥工位交接。其详细内容后述。
下面,回到图23来说明在制造装置601上的第2区域603。第2区域603具有接受从第1区域602上的交接工位606搬出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且对该纸浆层进行加热干燥的多个干燥工位630及将通过干燥获得的成形体搬出的搬出工位650。各干燥工位630留有间隔地配置在描绘长圆形轨迹的第2周转轨道631上,同时以规定速度在第2周轨轨道631上周转。
图25表示干燥工位630的立体图。干燥工位630的结构,与前面说明的第1区域602上的脱水工位605的结构类似。两者较大的不同点在于脱水工位605被固定、而干燥工序630在周转轨道630上进行周转以及干燥工位中的压板下面配置干燥用阳模。以下,详细说明干燥工位630。
干燥工位630具有在水平方向上进退自如的滑板632;放置在滑板632上的干燥用阴模633;跨越滑板632而立设的2根框体634、634;连接2根框体634、634的横架构件635;沿框体634升降的压板636;以及使该压板636升降的升降手柄637。升降手柄637及压板636的结构及动作,与在脱水工位605上的升降手柄625及压板624的相同。
在压板636的下面配置着干燥用阳模638。干燥用阳模638被插入放置于滑板632上的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中。
干燥用阳模638的形状及结构,与在第1区域602中的抄纸模610相同。并且,干燥用阴模633的形状及结构,与第1区域602中的脱水用阴模相同。详细地说,干燥用阴模633具有插入干燥用阳模638的凹部639。凹部639被作成比插入干燥用阳模638中的插入部638a(与抄纸模610中的抄纸部610a相当的部分)的形状较大。在凹部639的周缘部上形成有许多开口的贯通孔640。该贯通孔640与连接在脱水用阴模633上的软管641连通。软管641与压缩空气源(未图示)连接着。另外,在干燥用阴模633上具有电加热器等的加热装置(未图示)。
图25所示的状态,表示位于与第1区域602中的交接工位606相对位置的干燥工位630的滑板632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该场合,所谓“前进”是指滑板632向周转轨道631(参见图23)的外方移动。该前进后的位置,与交接工位606的位置一致。即,干燥工位630的滑板632前进,滑板632上的干燥用阴模633来到交接工位606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抄纸部610a的外面形成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后的抄纸模610下降,使抄纸模610的抄纸部610a插入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内。接着,通过安装于抄纸模610上的吸引软管619,将空气从外部吹入抄纸模610内。吹入后的空气从抄纸模610的抄纸部610a的外面吹出。其结果,在抄纸部610a的外面所形成的纸浆层4从抄纸部610a脱模,并被装填于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内。纸浆层4装填后,抄纸模610上升,退避至规定位置。这样,完成从第1区域602向第2区域603的纸浆层的交接。
纸浆层4的交接完成后,滑板632后退至后退位置。后退位置是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来到干燥用阳模638的正下方的位置。滑板632在作成进进退自如的同时被作成升降自如,在该后退位置上滑板632上升。其结果,纸浆层4被干燥用阳模638和干燥用阴模633夹压。由于干燥用阴模633被预先加热至规定温度,故利用所述的夹压使立状态的纸浆层4加热干燥。另外,滑板632的升降程度(即滑板632的行程量),与在第1区域的脱水工位605相同,由压板636的位置决定。
一边保持纸浆层4的夹压状态,一边干燥工位630在周转轨道631上以规定速度间歇地周转。
当干燥工位630来到与搬出工位650相对的位置时(参见图23),滑板632下降,纸浆层4的夹压状态被解除。接着,滑板632前进,滑板632上的干燥用阴模633位于搬出工位650上。在该位置上,通过纸浆层4的干燥所获得的成形体,被规定的吸引握持装置从干燥用阴模633取出。取出后的成形体,放置于与搬出工位650并设的搬出传送带(未图示)上搬出。以后,在各干燥工位上重复进行该动作,将来自第1区域602交接后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一个个地干燥而作成成形体后搬出。
下面,参见图26(a)-图26(j)说明使用本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的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26(a)所示,在抄纸工位604a中,将抄纸模610的抄纸部610a浸渍于贮留第1纸浆料的液槽604a′中。在该状态下,使与吸引软管619连接的吸引泵等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动作,对抄纸模610从其外部向内部吸引。其结果,在抄纸部610a表面上形成堆积着纸浆纤维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4。该场合,在位于抄纸工位604以外的工位、即抄纸工位604b、604c;脱水工位605及交接工位606上的抄纸模610中,分别进行在该工位上的规定的操作。
在形成规定厚度的纸浆层4后,如图26(b)所示,将抄纸模610从纸浆料中提升而完成第1次的抄纸。该操作还在抄纸工位604b、604c上进行,最终形成3层结构的纸浆层。
接着,抄纸模610如图26(c)-图26(e)所示,在脱水工位605上被加压脱水。详细地,如图26(c)所示,将抄纸模610中的抄纸部610a插入脱水用阴模621的凹部626内。
抄纸部610a,如图26(c)所示,使配置成覆盖脱水用阴模621的凹部626的状态的伸缩自如的薄片641一边伸张变形一边插入凹部62b内。关于前述的各实施形态的抄纸模如已述的那样,在抄纸模610中的型芯(未图示)的高度由于作成大于成形体的高度(深度),故当进一步将抄纸部610a挤入凹部626内时,纸浆层4的底部最初与凹部626的底部抵接。接着,如图26(d)所示,将抄纸部610a进一步挤入地进行挤压。通过该挤压,抄纸部610a中的型芯(未图示),跟随脱水用阴模621的凹部626的形状进行挤压变形而膨胀、完全掩埋凹部626的空间。其结果,在抄纸部610a表面上形成的纸浆层4被进一步加压脱水、且将凹部626的内面形状复制在纸浆层4上。
一边保持抄纸模610的挤压状态,一边通过与脱水用阴模621连接的吸引软管628吸引含于纸浆层4中的水。通过该吸引将含于纸浆层4中的水排出。
将抄纸模610的所述挤压状态保持规定时间并将纸浆层4加压脱水至规定的含水率。接着,如图26(e)所示,停止抄纸模610的挤压。由此,抄纸模610的型芯(未图示)恢复至挤压前的形状,纸浆层4从抄纸部610a的侧面脱模。另外,通过抄纸模的吸引软管619,对抄纸模从其外面向内部吸引,在抄纸部610a的底面上吸附着纸浆层4的状态下将抄纸模610提升。随着抄纸模610的提升,已伸张的薄片641收缩,纸浆层4自发地从凹部626脱模,从脱水用阴模621上容易地取出。
采用该方法,可容易地制造壁部的立起角度为直角或接近直角的深底的容器、口颈部的横截面形状比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小的容器及具有所谓的凹槽部的容器。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中,由于第1区域中的工位的个数(抄纸工位、脱水工位及交接工位合计的个数)与抄纸模的个数为相同数,故在各工位中可同时进行各自的操作。因此,可使制造周期缩得极短。并且,由于抄纸模在周转轨道上周转,故与抄纸模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相比移动时间的损失减少、由此也可缩短制造周期。
接着,抄纸模610向交接工位移动,如图26(f)所示,纸浆层4被搬出并向第2区域的干燥工位交接。
详细地,图26(f)所示,吸附着纸浆层4的状态的抄纸模610向交接工位的位置移动。在交接工位的位置上,干燥工位的干燥用阴模633处于待机状态(参见图25)。干燥用阴模633预先被加热至规定的温度。接着,抄纸模610下降,纸浆层4被装填于待机中的干燥用阴模633中的凹部639内。在纸浆层4被装填后,停止抄纸模610对纸浆层4的吸附并解除其吸附状态。接着,将抄纸模610提升而完成从第1区域向第2区域的纸浆层4的交接。
接着,如图26(g)及图26(h)所示,在第2区域的干燥工位630中纸浆层4被加热干燥。详细地,纸浆层4向干燥工位630的干燥用阴模633内的交接完成后,干燥工位630的滑板后退至后退位置,如图26(g)所示,在该后退位置上干燥用阴模633上升,干燥工位630上具有的干燥用凸模638,被插入装填于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内的纸浆层4内。干燥用阴模633进一步上升,如图26(h)所示,纸浆层4被干燥用阳模638与干燥用阴模633夹压。该场合,与第1区域的脱水工位同样,干燥用阳模638的插入部638a跟随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的形状也挤压变形而膨胀,完全掩埋凹部639的空间。
在该夹压状态下,纸浆层4被加热干燥而获得成形体6。这时,通过与干燥用阳模638连接的吸引软管642,吸引因加热而产生的水蒸气,并向干燥用阳模638外排出。此后,如前所述,一边保持成形体的夹压状态,一边干燥工位630在周转轨道631(参见图23)上以规定的速度间歇地周转。
当干燥工位630向相对搬出工位650的位置移动时,如图26(i)所示,干燥用阴模633下降,解除成形体6的夹压状态。接着,如前所述,干燥工位630的滑板632前进至前进位置。在该位置上,如图26(j)所示,通过与干燥用阴模633连接的软管641,从设在干燥用阴模633的凹部639的周缘部的贯通孔640吹出空气。由此,装填于凹部639内的成形体6容易从该凹部639内脱模。接着,利用规定的吸引握持装置将已脱模的成形体6从凹部639内取出。
下面,参见图27说明图23所示的制造装置601的其他实施形态。并且,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仅对与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不同之处进行说明,而对相同之处不特别进行说明而适宜适用图23所示实施形态的有关详细的说明。
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701,与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同样大致分为第1区域702和第2区域703。本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701中的第1区域702,与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601中的第1区域是同样的。
本实施形态的制造装置701中的第2区域703,具有接受从第1区域的交接工位706搬出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的接受工位760和将从接受工位760搬出的成形体进行加热干燥的多个干燥工位730。
接受工位760被作成沿设在第1区域的交接工位706与终端部761之间的直线状导轨762往复自如地移动的状态。接受工位760是吸引保持已接受来自第1区域的交接工位706的纸浆层并向规定的干燥工位730交接的工位。
干燥工位730沿接受工位的移动路径、即沿导轨762留有间隔地被固定配置着。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7所示,在导轨762的两侧各配置5个、合计配置10个。
干燥工位730的结构是与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干燥工位的结构相同的。两者的不同点是(1)在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干燥工位中,滑板是在位于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的2处位置时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在本实施形态的干燥工位730中,是在位于前进位置、中间位置及后退位置的3处位置时进行规定的操作。(2)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干燥工位是周转移动的,而本实施形态的干燥工位730是被固定着的。
详细地,本实施形态的干燥工位730,与图23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干燥工位同样,具有向水平方向进退自如且升降自如的滑板、放置在该滑板上的干燥用凹模、插入该干燥用凹模的凹部的干燥用凸模。
在所述滑板前进的位置、即图27中的730a的位置上,从接受工位760搬出的纸浆层向干燥用阴模内交接。该场合,纸浆层已经装填至有10个干燥工位730中的9个,进行各纸浆层的加热干燥,仅1个干燥工位730的干燥用阴模呈空着的状态。并且,向该空着的干燥用阴模内装填纸浆层。
当装填纸浆层后,滑板后退至规定距离,在该位置、即在所述中间位置(图27中的730b的位置)中,滑板上升,利用干燥用阴模和干燥用阳模,对装填于干燥用阴模内的纸浆层进行夹压、加热干燥而获得成形体。
完成干燥后,滑板下降,成形体的夹压状态被解除。接着,滑板进一步后退,在该位置、即在所述后退位置(图27中的730c的位置)中,利用规定的吸引握持装置将成形体从干燥用阴模取出。取出后的成形体,放置在与所述后退位置730c并设的搬出传送带763上并被搬出。以上动作,在各干燥工位730上进行,对来自第1区域720交接后的含水状态的纸浆层一个个地干燥作成成形体后搬出。
在图23-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中,也可采用此外的实施形态。例如,图23-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第1区域的周转轨道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图23-图26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第2区域的周转轨道631同样地也可以是长圆形以外的形状。
又,图23-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第1区域的抄纸工位的个数,可根据需制造的成形体的结构层的数目可适当地增减。
又,图23-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的第1区域的工位的个数与抄纸模的个数可以不是相同数目,也可以是抄纸模的个数比工位的个数少。
并且,在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的第2区域中的干燥工位730中,也可以将滑板的前进位置730a作在接受工位760的导轨762上。
本发明不受所述各实施形态的限制。例如,所述各实施形态虽然涉及具有开口的箱形形状的成形体的制造,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成形体,例如适用于盖帽。匙杓、盖体等的制造。
又,本发明,除了用于收容内容物的中空容器的制造外,还可适用于置物等的物体那样的各种形状的成形体的制造。
又,在所述各实施形态中,在成形体制造后进行该成形体的外面及/或内面上设置塑料层或油漆层等的后加工,既可进一步提高成形体的强度,又可有效地防止内容物的漏出等,或者也可加装饰。
又,所述各实施形态的内容相互可置换。
产生上利用的可能性采用本发明,可容易地制造表面平滑性优异、呈良好外观的纸浆模成形体。
又,采用本发明,可简便地制造复杂形状的纸浆模成形体。尤其,由于抄纸模中的型芯具有锥形部(图14),故能更忠实地将阴模的凹部的内面形状复制于纸浆层上。并且,在抄纸模的内部,由于配置可使该抄纸模弹性变形的扩缩构件,故可容易地制造具有所谓凹槽形状的成形体。又,在制造开口部上具有凸缘的成形体的场合,由于可尽量减小抄纸模的高度方向的弹性变形量,故可有效地防止在该凸缘的根基上面形成肿瘤状的突起。
又,采用本发明,可制造成形体的脱模性良好、生产效率高的成形体,还可防止有脱模时成形体受到损伤。
又,采用本发明,可容易地制造在成形体上不产生裂纹或壁厚不匀等现象有所需形状的成形体。
又,采用本发明,可顺利地进行从抄纸工序向脱水工序的移行,可高效地制造精度高的成形体。这尤其对薄壁成形体的制造有利。
又,采用本发明,能以高生产率制造纸浆模成形体。
另外,采用本发明,可容易地制造壁部的立起角度为直角或接爱直角的深底的成形体、口颈部的横截面形状比筒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小的容器、具有所谓凹槽部的成形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其特征在于,具有设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流体连通孔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规定形状的型芯及覆盖该型芯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该流体透过性材料,即使在其被挤压变形时也能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芯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的规定形状的中空室,在所述中空室内充填有具有规定形状的许多充填体,在该充填体间可流通流体。
3.一种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具有留有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贯通孔的平板状的抄纸板、配置在该抄纸板上部的上部板、固定于该上部板的下面并从所述抄纸板的上面侧嵌插于所述各贯通孔内的许多型芯、以及覆盖所述抄纸板的下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抄纸板的下面具有连通该下面与内部的多个流体流通孔,所述型芯具有连通外部与内部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所述上部板,利用许多连接导杆与所述抄纸板滑动自如地连接,利用该上部板的滑动,将固定在该上部板下面的所述各型芯系脱自如地嵌插在所述抄纸板上的所述各贯通孔内,流体透过性材料,即使在其被挤压变形时也能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
4.一种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其特征在于,具有设有使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刚性体构成的型芯、位于该型芯下部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型芯收容体、以及紧密覆盖该型芯收容体外面的网眼状构件,在所述型芯收容体上,朝向所述型芯收容体的所述外面而形成有在该型芯收容体位于所述型芯的下部的状态下、与该型芯上形成的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的连通孔。
5.一种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部形成规定形状的空洞部且具有使该空洞部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抄纸模本体;在该空洞部内沿该抄纸模本体的高度方向滑动的扩缩构件;紧密覆盖该抄纸模本体外面的网眼状构件,在所述扩缩构件上形成有连通其内部与外部的连通孔,在透过使所述扩缩构件滑动而挤扩所述空洞部、所述抄纸模本体因弹性变形而膨胀的同时,至少在滑动前的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流体流通孔连通。
6.一种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的可弹性变形的抄纸模浸渍于纸浆料中,通过所述连通路从所述抄纸模的外部向内部吸引所述纸浆料中的水分而在所述抄纸模的表面形成纸浆层,接着,在具有形状与成形体的外形对应的凹部的阴模的该凹部中,将形成有所述纸浆层的所述抄纸模插入成使所述纸浆层的底部最初与所述凹部的底部抵接的状态,进一步,使所述抄纸模跟随所述凹部的形状进行挤压变形,在将所述凹部的形状复制在所述纸浆层上的同时,将含于该纸浆层中的水分通过所述抄纸模的内部向抄纸模的外部排出而作成成形体。
7.一种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且可弹性变形的抄纸模浸渍于纸浆料中,通过所述连通路从所述抄纸模的外部向内部吸引所述纸浆料中的水分而在所述抄纸模的表面形成纸浆层,接着,在将具有形状与成形体的外形对应的凹部且伸缩自如的薄片固定在该凹部的周缘部上并覆盖该凹部的上面的阴模的该凹部中,将形成所述纸浆层的所述抄纸模插入并使所述伸缩自如的薄片拉伸变形,从而所述纸浆层的底部通过所述伸缩自如的薄片而与所述凹部的底部抵接,进一步,使所述抄纸模跟随所述凹部的形状进行挤压变形,使所述凹部的形状复制在所述纸浆层上而作成成形体。
8.一种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连通路且能扩缩的抄纸模在作成规定大小的状态下浸渍于纸浆料中,在所述抄纸模的表面上形成纸浆层后,通过缩小所述抄纸模将所述纸浆层缩小至规定的大小,接着,将缩小后的所述纸浆层装填于由一组拼接模构成的阴模的凹部内,在装填后利用规定的装置使所述纸浆层扩张并挤压在所述凹部的内面中进行脱水。
9.一种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设有抄纸部的抄纸模、具有贮留纸浆料的液槽的抄纸工位、对在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的外面形成的纸浆层进行加压脱水的脱水工位、将加压脱水后的所述纸浆层向后工序的工位搬出、交接的交接工位,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具有通过挤压而可弹性变形的型芯,所述脱水工位具有将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插入的凹部的脱水用阴模,该脱水用阴模中的该凹部作成比所述抄纸模中的所述抄纸部的形状还大,所述抄纸工位、所述脱水工位及所述交接工位,按该顺序固定配置在周转轨道的规定位置上,所述抄纸模作成在各工位间移动、并在所述周转轨道上进行周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抄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被配置成相对所述型芯的外面可脱离自如,还具有对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在所述型芯的表面上的配置及对所述流体透过性材料与所述型芯进行脱离的定位·脱离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纸浆模成形体的制造装置,具有设有凹部的阴模和插入该凹部内的阳模,所述阳模具有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流体流通孔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规定形状的型芯及覆盖该型芯外面的流体透过性材料,该流体透过性材料在其被挤压变形时也能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流体的流通路,可容易地制造成形体脱模性良好、生产效率高、外观表面质量好及形状复杂的成形体。
文档编号D21J7/00GK1345392SQ00805474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6日
发明者佐藤笃, 野野村著, 小玉伸二, 今井直喜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