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的印刷开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10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的印刷开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的印刷开槽机。

背景技术
印刷开槽机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包装机械,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前缘送纸单元11、送纸单元12、多个印刷单元13、开槽单元14和模切单元15,各单元在动力设备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统一协调地工作,共同完成纸板的送纸、印刷、开槽和模切。其中的印刷单元设有印压可调机构,该机构分别采用两组由上下两块不同的墙板组合成印刷部的左右支承墙板。上墙板为可移动式的,通过左下端的支承轴可上下旋转;下墙板为固定式的。上墙板上装有印版辊,下墙板上装有压印辊,下墙板的右上端装有一组偏心可调装置,它通过连杆销钉与上墙板相连,当蜗轮减速箱调节调整轴时,通过安装在调整轴上的偏心套的偏心位移,使上墙板围绕着支承轴作上下移动,上墙板上的印版辊与下墙板上的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就可随意调节,完成了印版辊与压印辊间隙调整的功能。现有技术的印刷单元是直接通过蜗轮减速箱调节调整轴上的偏心套,移动压印辊来完成的。其主要结构如图2、3、4所示,它包括安装在印刷开槽机的两侧墙板21、22之间的印版辊23和压印辊24;在两侧墙板21、22外的压印辊24的两轴端分别安装有压印辊支承板243,压印辊支承板可通过外侧的销轴244上下旋转移动;在压印辊的下方,安装在印刷开槽机的两侧墙板21、22之间的调整轴25,调整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偏心套252,偏心套与调整轴固定相连;偏心套外装有一偏心座253,偏心座的上平面与压印辊支承板的下平面接触相连。调整轴25的一端装有蜗轮减速箱,调节蜗轮减速箱手柄,使调整轴上的偏心套旋转,带动偏心座上下移动,同时与偏心座的上平面接触相连的压印辊支承板也随之围绕外侧的销轴244上下旋转移动,从而带动压印辊上下移动,达到与印版辊之间的间隙调整。印刷部工作时,动力通过印版辊一侧的印版辊齿轮231传递给与之相啮合的压印辊齿轮242,再通过十字滑块241带动压印辊作相向运动。同时,印版辊齿轮231又通过与之相啮合的过桥齿轮232,将动力传递给进纸上辊齿轮233;进纸上辊齿轮与进纸下辊齿轮相互啮合,,使两者进行相向运动,完成送纸功能;整个印刷及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隙调整工作就之完成。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开槽机的印刷、开槽、模切的生产率越来越高,现正以每分钟60张向每分钟250张的速度发展,这种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带来啮合齿轮的磨损加快;同时,由于多组齿轮的啮合传递,势必形成积累误差,使各单元的传动,不能同步一致,就造成了各个责能单元之间的线速度不等,使压线的位置不准,造成废品,影响了纸板的质量和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地影响纸板的印刷模切的生产。因而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传动机构来适合动力的传递,随着新的技术的更替,固定机组式的结构逐渐被采用。由于固定机组式的结构的预送纸装置是分离在机架外面的,现有的调整压印辊上下移动的调节方法已是不能适合固定机组式的结构的需要,必需设计一种新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的印刷开槽机,以保证印刷开槽机采用固定机组式结构时,在印刷纸板的过程中,因现有的调整压印辊上下移动的调节方法已是不能适合固定机组式的结构的需要,需要调节印版辊上下移动的方法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机构的印刷开槽机,主要包括前缘送纸单元、送纸单元、多个印刷单元、开槽单元和模切单元。所述的印刷单元设有印压可调机构,该机构分别采用两组由上下两块不同的墙板组合成印刷部的左右支承墙板。上墙板为可移动式的,通过左下端的支承轴可上下旋转;下墙板为固定式的。上墙板上装有印版辊,下墙板上装有压印辊,下墙板的右上端装有一组偏心可调装置,它通过连杆销钉与上墙板相连,当蜗轮减速箱调节调整轴时,通过安装在调整轴上的偏心套的偏心位移,使上墙板围绕着支承轴作上下移动,上墙板上的印版辊与下墙板上的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就可随意调节,,完成了印版辊与压印辊间隙调整的功能。
印压可调机构,其特点是该机构分别采用两组由上下两块不同的墙板组合成印刷部的左右支承墙板。上墙板为可移动式的,通过左下端的支承轴可上下旋转;下墙板为固定式的。它包括一组可上下旋转移动的上墙板、一组安装在下墙板上的偏心可调装置、一组联接上下墙板的连杆销钉组合及固定销钉组合、一对联接印版辊和压印辊的同步齿轮。其中上墙板通过安装在它一侧的连杆销钉组合与装于下墙板上的偏心可调装置相连;调节偏心套可使上墙板围绕着另一侧的固定销钉组合进行上下旋转移动,从而带动装于上墙板上的印版辊作上下移动,达到印版辊与压印辊间隙的调整。同时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动力的传递通过装于印版辊与压印棍轴端的同步齿轮来完成,省去了原十字滑块调节装置,为实现采用固定机组式的结构介决技术上的难题。

图1是印刷开槽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3、4是现有印刷开槽机的印刷部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印刷部设有印压调节机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印刷部设有印压调节机构的印刷开槽机的主要结构如图5、6所示,主要包括前缘送纸单元、送纸单元、多个印刷单元、开槽单元和模切单元。其中的印刷单元包括设有印压调节机构的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安装在印刷开槽机的印刷部的两侧上墙板31、32之间的印版辊33和两侧下墙板36、37之间的压印辊34;在两上墙板一侧分别安装有连杆销钉组合354,与装于两侧下墙板上的偏心可调装置相连;下墙板上的偏心可调装置包括装于调整轴35上的偏心套352和偏心套外的的偏心座353,偏心套与调整轴固定相连,偏心套与偏心座滑动相连;上墙板通过安装在它零一侧的固定销钉组合355,可围绕其进行上下旋转移动。在调整轴35的一端装有蜗轮减速箱351,通过蜗轮减速箱来调节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同时印版辊与压印辊的轴端装有一对同步齿轮332和341,进行动力的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印刷部设有印压调节机构的印刷开槽机中,印压调节机构的调整方法及传动原理可说明如下 调节蜗轮减速箱351手柄,使调整轴35上固定相连的偏心套352旋转,带动偏心座353上下移动,同时与偏心座固相连的连杆销钉组合354也随之上下移动,带动两侧上墙板围绕另一侧的固定销钉组合355上下旋转移动,装于两侧上墙板上的压印辊也随之上下移动,达到调节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隙。
同时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动力的传递通过装于印版辊与压印棍轴端的同步齿轮332与341来完成;预送纸功能通过印刷部墙板外的固定机架38上的输送上辊轮381和输送下辊轮382来完成,为实现采用固定机组式的结构介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部设有印压可调机构的印刷开槽机,主要包括前缘送纸单元、送纸单元、多个印刷单元、开槽单元和模切单元,所述的印刷单元设有印压可调机构,包括两组由上下两块不同的墙板组成印刷部的左右支承墙板,上墙板通过左下端的支承轴可上下旋转,下墙板为固定式的;上墙板上装有印版辊,下墙板上装有压印辊,在其右上端还装有一组偏心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偏心套和偏心座,偏心套置于偏心座内可旋转,并带动偏心座上下移动,偏心套与调整轴固定相连,偏心座上有一连杆,它通过连杆销钉与上墙板相连,当调节调整轴时,偏心套产生偏心位移,使上墙板围绕着支承轴作上下移动,上墙板上的印版辊与下墙板上的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就可随意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部设有印压调节机构的印刷开槽机,其中的印刷部包括两组由上下两块不同的墙板组成印刷部的左右支承墙板,上墙板通过左下端的支承轴可上下旋转,下墙板为固定式的;上墙板上装有印版辊,下墙板上装有压印辊,墙板的一侧装有调整轴,下墙板的右上端装有印压调节机构,其特点是还包括一偏心套和偏心座,偏心套置于偏心座内可旋转,并带动偏心座上下移动,偏心套与调整轴固定相连,偏心座上有一连杆,它通过连杆销钉与上墙板活动相连,当调节调整轴时,偏心套产生偏心位移,使上墙板围绕着支承轴作上下移动,上墙板上的印版辊与下墙板上的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就可随意调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印版辊与压印辊间隙的调整。
文档编号B31B1/14GK201089233SQ20072006964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8日
发明者丁根龙 申请人:上海鼎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