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36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板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触控面板或液 晶面板制作过程中将玻璃基板与挠性面膜等复数片迭合的板件压接粘合 成一体的面板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TOUCH PANEL)或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光电
产品大体由一玻璃基板与一挠性面膜对接胶合而成,即由二片面状的电阻 膜以分开一定间隙进行对向配置,再密封于前述玻璃基板与挠性面膜之 间。通常该玻璃基板与挠性面膜的对接胶合是将该挠性面膜固设在加工台 上方的底表面,再将该玻璃基板固设在加工台下方的上表面,然后使加工 台上、下方对合,并在加工台上方或下方施加适度的压合应力,由此使玻 璃基板与挠性面膜通过彼此表面上所预设的粘胶及加工台上下方的对合 压力,对接胶合成为一体。
目前已知的对加工台施加压合应力方式,大多是通过一组汽缸推顶机 构来进行,且将该汽缸轴连接在加工台的正中央部位;然而这种加工方式, 因该汽缸推顶机构的作用力集中于一点,常使所述加工台表面在反复承受 巨大的压力后发生凸起变形,导致无法获得平整的压合效果;此外,汽缸 轴所传送的压合应力施加于加工台中央部位的设计,并无法使压合应力均 匀地分布到加工台面上各部位,尤其当欲压合工件处于偏置状况时,使该 玻璃基板与该挠性面膜各部位受到的压合应力不同,结果造成轻则导致压 合不平整,严重的会造成该工件的一部份已被压碎,而一部份却尚未贴接 密合的不良状况。
因此已知的对加工台施加压合应力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由汽缸驱动的翻转机构和利 用弹性膜充气来驱顶压板动作的加压单元的面板的压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面板的压合装置,包括一加工台、 一加压单元, 一组表面上设有 复数个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加热器,其中
所述加工台设有一可与其呈上、下相对盖合的所述加压单元,且设有 所述一组表面上配有复数个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固持在所述承压平台 上的加热器,对固持在所述承压平台上的欲加工板件提供均匀热力,使板 件贴合面之间的黏胶均匀加热达一致的粘胶热融程度,以达成优良的压接 胶合效果;
所述加压单元包括一翻转机构, 一压板, 一罩座和一弹性膜,其中, 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机器台架上,且可使所述加压单元在水平向与垂
直向之间作90。翻转;
所述压板底面为一平整面,且在所述压板边缘附近设有若干垂直贯穿
的导引孔;
所述罩座接设在所述翻转机构上,且在所述罩座底面周缘设有若干与 所述压板的导引孔位置对应,并向下垂直延伸的导柱,在所述各导柱下端 各套设一弹簧,且在所述罩座上设一贯穿板体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接设 一连通至空气泵的输气管;
所述弹性膜周缘设有一框型压制垫环,使所述膜的周缘密封固接于所 述罩座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压合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 实现。
前述的面板的压合装置,其中所述承压平台上吸孔的设置范围略小于 欲加工板件的面积。
前述的面板的压合装置,其中还包括在所述罩座底面中央部位设有多 道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通气槽,且将所述输气孔设置在所述通气槽的交会 中心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压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 均匀分布压合应力,使工件压合更平整。
2. 节省动能耗费。
3. 简化结构、降低机具制造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台外观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台与加压单元的侧面部分剖示图,显示压板 尚未对欲加工板件加压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台与加压单元的侧面部份剖示图,显示压板 已对欲加工板件加压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现请参阅图1 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台外观图;图2是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台与加压单元的侧面部分剖示图,显示压板尚未对欲加 工板件加压的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台与加压单元的侧面部份剖 示图,显示压板已对欲加工板件加压的状态。如图所示,所述加工台l上 方设置一可90。翻转自如的加压单元2,所述加工台1由一承压平台11、 一底盘12及一组加热器13共同组成,整体加工台固设于机器台架A上, 所述承压平台11具有一平坦的上表面,并在所述平台上设有复数个贯穿 板体的吸孔112;所述承压平台下方密接一底盘12上,且在所述底盘上设 有复数道横向及纵向空气槽道121,并使所述槽道位置恰对应所述吸孔 112,且所述槽道121和所述吸孔112彼此之间可相互连通,另于所述空气 槽道121设贯穿所述底盘12底墙的排气孔122,且所述排气孔可与一排气 管123连接至一真空泵;另外,所述底盘底面设有一组加热器13,可通过 传导作用将热量传送到所述承压平台11上,以提供均匀热力到欲加工板 件P上。
所述加压单元2设有一组由汽缸驱动的翻转机构21,使所述加压单元可从水平面向上作90。翻转摆动,以利所述欲加工板件P在所述加工台1 上的放置或拿取操作;而所述加压单元2还包含一压板22、罩座23以及 一弹性膜24;所述压板22底面为一平整面221,且在所述压板边缘附近 设有若干垂直贯穿的导引孔223;所述罩座23接设于前述翻转机构21, 并在其底面周缘设有若干与所述导引孔223对称位置的垂直向下延伸的导 柱231,且在所述罩座底面中央部位设有多道呈辐射状向外延设的通气槽 232,于所述通气槽的交会中心设一贯穿所述罩座板体的输气孔233,所述 输气孔233可通过一输气管234连通至一空气泵;所述弹性膜24周缘受 一框型压制垫环241螺栓紧固压制,使所述膜的周缘密封固接于所述罩座 23底面;所述罩座的各导柱231恰可枢合于所述压板的各个导引孔223内, 且在各导柱下端各套设一弹簧235,缓冲所述压板22升降运作时的冲击力, 避免所述冲击力对构件造成损害以及并可使所述压板受力后复归原位。
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所述加压单元2先呈垂直状直立开启,将二片或 二片以上欲加工板件P置于所述加工台的承压平台11上,通过所述承压 平台上的吸孔112将所述欲加工板件吸持定位,同时由所述加热器13提 供均匀热力对所述欲加工板件之间的粘胶加热;然后所述翻转机构21驱 使所述加压单元2从垂直开启状态向下作90。翻转摆动到水平盖合状态, 使上方的所述加压单元2与下方的所述加工台1在翻转盖合后恰可呈上、 下对正罩合;接着所述空气泵开始充气,使所述弹性膜24逐渐膨胀而推 顶所述压板22,而所述压板受所述导柱231的导引而垂直向下位移,对被
当所述加压单元2完成对工件加压后,所述空气泵释放气压使所述弹性膜 24回縮,而所述压板22通过各导柱下端弹簧235的回复弹力作用升起复 归原位,所述翻转机构21将所述加压单元2向上90。翻转呈直立开启状态, 以便取出完成加工的工件。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所述加压单元2通过在罩座底面设置米字型的通 气槽232,可避免空气泵释放气压时所述弹性膜24贴覆所述输气孔233上, 造成阻塞无法顺利泄气。
此外,所述加压单元2的所述压板22亦可改设成与所述加工台1的承压平台11 一样地具有真空吸附以及加热效能,由此可使所述等欲加工 板件P定位更精确、稳固,而且所述欲加工板件之间的粘胶受热更均匀, 以增强所述板件的加压粘贴组合效果;而且,前述加压单元2的所述罩座 23的导柱231下端套设弹簧235的结构亦可由气缸组件取代,以便加强缓 冲作用,避免所述压板22升降运作时的冲击力对构件造成损害,并可有 效地协助所述压板22受力后复归原位。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 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 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组件符号说明
1 加工台
11 承压平台 112吸孔
12 底盘
121空气槽道 122排气孔 123排气管
13 加热器
2 加压单元
21 翻转机构
22 压板 221 平整面 223导引孔
23 罩座 231导柱 232通气槽 233输气孔234输气管
235 弹簧
24 弹性膜
241 压制垫环
A 机器台架
P 欲加工板件
权利要求1、一种面板的压合装置,包括一加工台、一加压单元,一组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设有一可与其呈上、下相对盖合的所述加压单元,且设有所述一组表面上配有复数个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固持在所述承压平台上的加热器;所述加压单元包括一翻转机构,一压板,一罩座和一弹性膜,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机器台架上,且可使所述加压单元在水平向与垂直向之间作90°翻转;所述压板底面为一平整面,且在所述压板边缘附近设有若干垂直贯穿的导引孔;所述罩座接设在所述翻转机构上,且在所述罩座底面周缘设有若干与所述压板的导引孔位置对应,并向下垂直延伸的导柱,在所述各导柱下端各套设一弹簧,且在所述罩座上设一贯穿板体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接设一连通至空气泵的输气管;所述弹性膜周缘设有一框型压制垫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 平台上吸孔的设置范围略小于欲加工板件的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 所述罩座底面中央部位设有多道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通气槽,且将所述输 气孔设置在所述通气槽的交会中心处。
专利摘要一种面板的压合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压单元,一组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加工台设有一可与其呈上、下相对盖合的加压单元,且设有一组吸孔的承压平台和一组加热器;加压单元包括翻转机构,压板,罩座和弹性膜,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机器台架上,且可使加压单元在水平向与垂直向之间作90°翻转;压板底面为一平整面,且在压板边缘附近设有若干垂直贯穿的导引孔;罩座接设在所述翻转机构上,且在罩座底面周缘设有若干与压板的导引孔位置对应,并向下垂直延伸的导柱,在各导柱下端各套设一弹簧,且在罩座上设贯穿板体的输气孔,输气孔接设连通至空气泵的输气管;弹性膜周缘设有压制垫环。
文档编号B32B37/10GK201244944SQ20082011190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
发明者叶长火 申请人:叶长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