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82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包装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包括送膜机构、印字
机构、拉膜机构、袋成形机构、管口预热机构、管口焊接机构、袋输送机构、自动上管口和外盖机构、袋夹翻转机构、大输液灌装机构、
焊盖机构和袋输出机构,其中:袋成形机构包括上、下模成形机构,上模成形机抅由上安装板、上加热板、上模板和上部的气液增力缸构成,下模成形机构由下安装板、下加热板、下模板和下冷却托板、下托板气缸以及下部的气液增力缸等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上、下部的两个大动力气液增力缸分别带动上、下模板动作加压合拢后保压热
合冲裁成形。由于整个下模部分安装调试不方便;而且上下模具合拢都采用气液增力缸来实现,由于气缸中的活塞受到压缩空气产生的弹性推力和施压导致行程不够精确,使用过程中压力不稳定,导致成形的袋子四周焊合紋路不一致、不美观,还容易损伤下模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均衡稳定、合模时能使上模移动距离精确到位,可保证模具的合模效果、并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
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包括墙板7、上模成形机构1和由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下安装板19、下冷却托板6、连接座11、下托板气缸16、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抅成的下模成形机构;在下模成形机构中,还包括有由支轴10、支轴支耳12、支轴座9、转轴24、转轴座25、摆杆13、偏心凸轮8、关节轴承15、摆动气缸21和摆动气缸安装板20构成的摆动装置;下安装板.19下面的一边向下伸出数块支轴支耳12,支轴10穿装支轴支耳12的轴孔后,其两端穿装于固定在墙板7上的支轴座9中;转轴24穿装摆杆13和偏心凸轮8后,其两端穿装固定在墙板7上的转轴座25,下安装板19下面的另 一边搁置在偏心凸轮8上;摆动气缸安装板20固定在墙板7上,其上铰装摆动气缸21的尾端,摆动气缸21的伸出端连接关节轴承15的一端,关节轴承15的另 一端与摆杆13的另 一端铰接。
在下安装板19下面中间部位的墙板7上,装置有限位块23。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和下安装板19自上而下连接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取消了下模成形机构中的大动力气液增力缸,增设了摆动装置,利用一个气缸带动下模成形机构整体摆动来实现合模,代替现有袋成形机构下模部分通过大动力气液增力缸分别带动下模板加压合拢后保压热合冲裁成型,其使用过程中,相当于整个下模成形机构固定于墙板上,因而,受力均衡稳定,合模时可使上模移动距离精确到位,且保持压力稳定。故大大提高了模具合模的效果和使用寿命,也使得软袋生产线中的袋成形部分变得结构简单紧凑、体积较小、稳定性好、效率高。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状态时的左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退模状态时的左视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l是上模成形机构,2是气液增力缸,3是上安装板,4是上加热板,5是上模板,6是下冷却托板,7是墙板,8是偏心凸轮,9是支轴座,IO是支轴,ll是连接座,12是支轴支耳,13是摆杆,14是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5是关节轴承,16是下托板气缸,17是下模
4板,18是下加热板,19是下安装板,20是摆动气缸安装板,21是摆动气缸,22是袋夹,23是限位块,24是转轴,25是转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是应用于软袋大输液生产线中袋成形工位。本实施例包括包括墙板7、由气液增力缸2、上安装板3、上加热板4和上模板5构成的上模成形机构i和下模成形机构,下模成形机构包括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下安装板19、下冷却托板6、连接座ll、下托板气缸16、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以及由支轴10、支轴支耳12、支轴座9、转轴24、转轴座25、摆杆13、偏心凸轮8、关节轴承15、摆动气缸21和摆动气缸安装板20构成的摆动装置。
袋夹22通过同步带间隙带动至每个工位;带导向装置的固定座安装在墙板7上,气液增力缸2安装在带导向装置的固定座上,其下端的伸出活塞杆部分连接上安装板3,控制着装置在上安装板3下部的上加热板4和上模板5的移动],实现上模板5与下模板17的合模动作。
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和下安装板19自上而下连接成一整体;下安装板19离袋夹22稍远的一端(见图2或图3所示)向下伸出二块(也可为四块或六块或八块等)支轴支耳12,支轴支耳12的中间开有轴孔,所有支轴支耳12的轴孔的轴心重叠。支轴10穿进支轴支耳12的轴孔,其两端穿装于支轴座9中,支轴座9固定在墙板7上(支轴10可在支轴支耳12的轴孔中转动,也可让支轴10在支轴座9能够转动,还可让两者均可转动)。转轴24穿装摆杆13和二块(也可为四块或六块或八块等)偏心凸轮8 (固定连接),偏心凸轮8的中间开有轴孔和键槽,所有偏心凸轮8的轴孔的轴心和键槽的母线都重叠(保证偏心凸轮8的外轮廓曲线重合);转轴24两端穿装转轴座25,转轴座25固定在墙板7上;下安装板19离袋夹22稍近的一端搁置在偏心凸轮8上;下冷却托板6的上部贯穿于下模板17中,且下冷却托板6的上平面基本与下模板17的上平面相平,其下部与连接座ll的上端连接,连接座11的下端连接下托板气缸16的伸出端,下托板气缸16装置在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上,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则安装在墙板7上;摆动气缸安装板20固定在墙板7的右下部位(见图2或图3所示),其上铰装摆动气缸21的尾端,摆动气缸21呈左上右下的状态,摆动气缸21的伸出端(左上方向)连接关节轴承15的下端,关节轴承15的上端与摆杆13的另 一端铰接;限位块23装置在下安装板19下面中间部位的墙板7上。
使用时,膜料由拉膜机构送入后,摆动气缸21的伸出端回缩,通过关节轴承15带动摆杆13连同转轴24绕转轴座25的轴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转轴24也同时带动装置在其上的偏心凸轮8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偏心凸轮8的轴心与摆杆13下端和关节轴承15铰接处的轴心连线呈垂直状态时,摆动气缸21停止动作,此时,由于偏心凸轮8的轴心与下安装板19下接触面的距离由最小变为最大(即由最低点变为最高点),因而,带动下安装板19及其与其连为一体的下模板17和下加热板18 —起绕支轴座9的轴心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水平位置,此时,由于偏心凸轮8的轴心与摆杆13下端和关节轴承15铰接处的轴心连线呈垂直状态,因而,下模板17与偏心凸轮8呈自锁状态;这时,气液增力缸2驱动上安装板3以及装置在上安装板3下部的上加热板4和上模板5向下移动,实现上模板4与下模板17完全贴合在一起并保压热合冲裁成形。当袋成形动作完成后,摆动气缸21的伸出端开始向左上方伸出,通过关节轴承15带动摆杆13连同转轴24绕转轴座25的轴心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转轴24也同时带动装置在其上的偏心凸轮8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偏心凸轮8的轴心与下安装板19下接触面的距离逐渐变小时,带动下安装板19及其与其连为一体的下模板17和下加热板18 —起绕支轴座9的轴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倾斜位置(见图2或图3所示,即左低右高状态),此时,限位块23发挥作用,托住整个下成形机构,既保证袋夹22避开了下模板17的左端,又防止整个下成形机构继续往下倾斜,造成与其他机 构的碰撞和增大摆动气缸21的超负荷;待摆动气缸21完成整个行程 长度后;袋夹22在同步带的带动下间隙运动避开了下模板17的左端, 并带动已完成成形周边焊接的软袋离开该工位。在此过程中,下冷却 托板6通过连接座11与下托板气缸16相连,始终不动,保持水平托 起非PVC膜的状态。至此,又进入下一个袋成形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配用于软袋大输液生产线中, 可以适用于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大输液软袋生产过程中袋成形,既 适合各大药厂生产使用,也适合各类医院的制剂室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包括墙板(7)、上模成形机构(1)和由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下安装板(19)、下冷却托板(6)、连接座(11)、下托板气缸(16)、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构成的下模成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下模成形机构中,还包括有由支轴(10)、支轴支耳(12)、支轴座(9)、转轴(24)、转轴座(25)、摆杆(13)、偏心凸轮(8)、关节轴承(15)、摆动气缸(21)和摆动气缸安装板(20)构成的摆动装置;下安装板(19)下面的一边向下伸出数块支轴支耳(12),支轴(10)穿装支轴支耳(12)的轴孔后,其两端穿装于固定在墙板(7)上的支轴座(9)中;转轴(24)穿装摆杆(13)和偏心凸轮(8)后,其两端穿装固定在墙板(7)上的转轴座(25),下安装板(19)下面的另一边搁置在偏心凸轮(8)上;摆动气缸安装板(20)固定在墙板(7)上,其上铰装摆动气缸(21)的尾端,摆动气缸(21)的伸出端连接关节轴承(15)的一端,关节轴承(15)的另一端与摆杆(13)的另一端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安装板(19)下面中间部位的墙板(7)上,装置有限位块(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7 )、下加热板(18 )和下安装板(19)自上而下连接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输液软袋成形装置,涉及制药包装机械领域,包括墙板7、气液增力缸2、上安装板3、上加热板4、上模板5、下模板17、下加热板18、下安装板19、下冷却托板6、连接座11、下托板气缸16、下托板气缸安装板14、支轴10、支轴支耳12、支轴座9、转轴24、转轴座25、摆杆13、偏心凸轮8、关节轴承15、摆动气缸21和摆动气缸安装板20;具有受力均衡稳定、合模时能使上模移动距离精确到位,可保证模具的合模效果、并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等特点,配用于软袋大输液生产线中,可以适用于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大输液软袋生产过程中袋成形,既适合各大药厂生产使用,也适合各类医院的制剂室使用。
文档编号B31B43/00GK201427405SQ20092006477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8日
发明者刘稳根, 罗国强, 邹祖送 申请人:长沙汇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