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粒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77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微粒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微粒防伪标识。 技术背景防伪标识在各个行业中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鉴别商品的真伪,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时帮助企业用户打击假冒产品、杜绝批量防造、保护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避免经济 损失。通常使用的防伪标识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激光防伪、荧光防伪、磁性防伪、温变防 伪、特种制版印刷等。这些技术仅在使用初期都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容易被防 冒,后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些防伪技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含量低,结构组合易被破译。如传统的荧光油墨、磁性油墨、温变油墨等防 伪方法,就是在产品的特定部位,用专用油墨印上特定的图形符号,然后用专门的手段去检 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这些方法很容易被假冒者破译和利用。2)仅以制造者拥有某种特殊的技术配方或设备的优势为前提,当造假者不拥有这 些技术和设备时就无法仿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配方和设备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伪造者 一时掌握了这项技术和设备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量防造。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防伪标识自身容易被仿冒的缺陷,提供一种不 易被仿冒,标识即使损坏仍可进行鉴别的纳米微粒防伪标识。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纳米微粒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基体上印刷有信息层,其特征在于信息层上 还印刷有一层透明的纳米颗粒防伪层,纳米颗粒防伪层上散布多个纳米防伪颗粒。纳米防伪颗粒的直径小于1mm。信息层是激光防伪层、荧光防伪层、磁性防伪层、温变防伪层其中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信息层上印刷透明的纳米颗粒防伪层,由于纳米颗粒的直径 小于1mm,因此在标识上可以分布很多个,即使标识被损坏或撕毁,只要残存的碎片上有纳 米防伪颗粒,就可以通过申请人研制的便携式LCD显微镜或简易的光学显微镜查看纳米防 伪颗粒的内容,以此来达到鉴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和现有技术的任何防伪技术相结合,具有不易被仿冒、使用寿命 长、防伪效果好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纳米防伪颗粒的放大示意图;[0016]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如图中所示1纳米颗粒防伪层;2信息层;3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基体3上印刷有信息层2,信息层2是激光防伪层、荧光防伪层、磁性防伪层、温变 防伪层其中的任一种,信息层2上印刷有一层透明的纳米颗粒防伪层1,纳米颗粒防伪层1 上散布多个纳米防伪颗粒,纳米防伪颗粒的直径小于1mm,颗粒内微缩防伪用的编码或图案 或文字。使用本实用新型,即使标识被损坏或撕毁,只要残存的碎片上有纳米防伪颗粒,就 可以通过申请人研制的便携式LCD显微镜或简易的光学显微镜查看纳米防伪颗粒的内容, 以此来达到鉴别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纳米微粒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基体上印刷有信息层,其特征在于信息层上还印刷有一层透明的纳米颗粒防伪层,纳米颗粒防伪层上散布多个纳米防伪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微粒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纳米防伪颗粒的直径小于I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微粒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信息层是激光防伪层、荧光 防伪层、磁性防伪层、温变防伪层其中的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微粒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基体上印刷有信息层,其特征在于信息层上还印刷有一层透明的纳米颗粒防伪层,纳米颗粒防伪层上散布多个纳米防伪颗粒。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防伪标识自身容易被仿冒的缺陷,具有不易被仿冒、使用寿命长、防伪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5/06GK201754317SQ20102017476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巩建敏, 张晓丽, 王庆刚, 田召光, 葛晓森 申请人: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