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76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袋制袋器械,具体是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袋在医院、诊所等场所使用广泛,其主要有袋体和软导管两部分组成。现在制 备输液袋都是将输液袋和软导管分开制作。袋体开口、成型便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现有制作方法是将两个塑料膜叠合后进行高温热压焊封,因此不能满足全自动输液袋制袋 机制袋的要求,且这样的输液袋密封性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该装置能有效的完成 对输液袋袋体进行开口、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立柱、顶 盖、热合机构,机架与顶盖通过立柱固定连接,热合机构设在机架与顶盖之间,其特征是所 述热合机构包括汽缸、导柱、调整板、上模、下模、屏蔽罩和绝缘板,汽缸上端与顶盖固定连 接,下端与调整板连接,导柱设在汽缸两侧,上端与顶盖连接,下端与调整板连接,调整板下 方设有调整板,两者通过调节螺栓连接,调整板和调整板之间中心还设有钢球,调整板下方 依次连接绝缘板和上模,上模下方设有下模和屏蔽罩,屏蔽罩下端与机架连接,下模下端连 接绝缘板,绝缘板下端与机架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上都设有真空吸孔。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由上模板座、上模板和热合头组成,上模板座固定在上模板上, 并在其上开有通气接口,上模板两端设有热合头,热合头上开有真空吸孔,真空吸孔与上模 板上的通气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模由下模板座、下模板和盖板组成,下模板设在下模板座上, 盖板设在下模板座侧面,所述下模板上开有真空吸孔,下模板座上开有通气接口,通气接口 与下模板上的真空吸孔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带真空吸孔的上、下模组合,实现真空开模,因此能快速、准确的 对输液袋袋体进行开口并成型,更换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适合全自动输 液袋制袋机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侧视图图3是上模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5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B剖视图
3[0014]图中1、机架;2、立柱;3、顶盖;4、汽缸;5导柱;6、调整板;6. 1、调整板;7、上模; 8、下模;9、屏蔽罩;10、钢球;11、绝缘板;11. 1、绝缘板;12、上模板座;13、上模板;14、热合 头;15、下模板座;16、下模板;17、盖板;18、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立柱2、顶盖3、热合 机构。机架1与顶盖3通过立柱2固定连接,热合机构设在机架1与顶盖3之间。所述热 合机构包括汽缸4、导柱5、调整板、上模7、下模8、屏蔽罩9和绝缘板,汽缸4上端与顶盖3 固定连接,下端与调整板6连接,导柱5设在汽缸4两侧,汽缸3顺着导柱5方向上下运动, 导柱5上端与顶盖3连接,下端与调整板6连接,调整板6下方设有调整板6. 1,两者通过 调节螺栓18连接,调整板6和调整板6. 1之间中心还设有钢球10,操作时便可通过调节螺 栓18调节上、下调整板6从而达到调节上模的目的。板6. 1下方依次连接绝缘板11和上 模7,上模7下方设有下模8和屏蔽罩9,屏蔽罩9下端与机架1连接,下模8下端连接绝缘 板11. 1,绝缘板11. 1下端与机架1连接;所述上模7和下模8上都设有真空吸孔。上模7 和下模8上的真空吸孔位置相对应,因此操作时当袋体进入上、下模之间,便可在真空吸孔 位置将上下袋体吸开,从而达到开口的目的。如图3、4所示上模7由上模板座12、上模板13和热合头14组成,上模板座12固 定在上模板13上,并在其上开有通气接口,上模板13两端设有热合头14,热合头14上开有 真空吸孔,真空吸孔与上模板13上的通气接口连通。如图5、6所示下模8由下模板座15、下模板16和盖板17组成,下模板16设在 下模板座15上,盖板17设在下模板座15侧面,所述下模板16上开有真空吸孔,下模板座 15上开有通气接口,通气接口与下模板16上的真空吸孔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立柱(2)、顶盖(3)、热合机构,机架 (1)与顶盖(3)通过立柱(2)固定连接,热合机构设在机架(1)与顶盖(3)之间,其特征是 所述热合机构包括汽缸(4)、导柱(5)、调整板、上模(7)、下模(8)、屏蔽罩(9)和绝缘板,汽 缸(4)上端与顶盖(3 )固定连接,下端与调整板(6 )连接,导柱(5 )设在汽缸(4)两侧,上端 与顶盖(3)连接,下端与调整板(6)连接,调整板(6)下方设有调整板(6. 1),两者通过调节 螺栓(18 )连接,调整板(6 )和调整板(6. 1)之间中心还设有钢球(10 ),调整板(6. 1)下方依 次连接绝缘板(11)和上模(7),上模(7)下方设有下模(8)和屏蔽罩(9),屏蔽罩(9)下端与 机架(1)连接,下模(8 )下端连接绝缘板(11.1),绝缘板(11.1)下端与机架(1)连接;所述 上模(7)和下模(8)上都设有真空吸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模(7)由上模 板座(12)、上模板(13)和热合头(14)组成,上模板座(12)固定在上模板(13)上,并在其上 开有通气接口,上模板(13)两端设有热合头(14),热合头(14)上开有真空吸孔,真空吸孔 与上模板(13)上的通气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模(8)由下模 板座(15 )、下模板(16 )和盖板(17 )组成,下模板(16 )设在下模板座(15 )上,盖板(17 )设 在下模板座(15)侧面,所述下模板(16)上开有真空吸孔,下模板座(15)上开有通气接口, 通气接口与下模板(16)上的真空吸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袋袋体开口、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立柱、顶盖、热合机构,机架与顶盖通过立柱固定连接,热合机构设在机架与顶盖之间。所述热合机构包括汽缸、导柱、调整板、上模、下模、屏蔽罩和绝缘板,所述上模和下模上都设有真空吸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带真空吸孔的上、下模组合,实现真空开模,因此能快速、准确的对输液袋袋体进行开口并成型,更换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适合全自动输液袋制袋机使用。
文档编号B31B19/00GK201856408SQ2010206032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定贵, 董合军, 车祎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