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91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所述物品通过将含有微细磁性薄片的涂覆材料涂覆到薄板型涂覆目标的表面上而获得,所述磁性薄片根据磁性薄片的方向(姿态)改变光的反射率或光的反射方向并且使图案看上去象是立体图像(即,使图案看上去类似三维图像)。
背景技术
存在已知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所述物品通过将含有微细磁性薄片的涂覆材料涂覆到薄板型涂覆目标的表面上而获得,所述磁性薄片根据其方向(姿态)改变光反射率或光的反射方向并且使图案看上去类似立体图像(即,使图案看上去类似三维图像)(例如參见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申请No. H08-323947。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提供了立体图案,但是,由此获得的图案尚未足够达到使使用者对这种立体图案感觉满意的程度的立体(三維)图案。因此,如果这种图案能够被更立体地显示(具有更立体的效果),则能够更大地扩展涂覆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且这有利于涂覆技术的增強。

发明内容
已经鉴于前述情况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目的,所述物品能够通过使用含有磁性薄片的涂覆材料而更立体且更鲜明地显示图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所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包括薄板型涂覆目标物品(I)和涂覆薄膜(15),所述涂覆目标物品具有上表面(IA)和下表面(1B),所述涂覆薄膜涂覆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上表面(IA)上,所述涂覆薄膜包含磁性薄片(17),所述磁性薄片用于根据其方向改变光反射率或光反射方向以显示立体图案,所述立体图案包括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在所述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中,所述磁性薄片定向为在所述涂覆薄膜中沿着预定方向倾斜,使得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看上去类似突起条;倾斜图案部分(R3),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设置在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以与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相邻,并且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所述磁性薄片定向为从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状态沿朝向所述间隙区域的中心(LC)的方向进ー步向下倾斜,使得所述倾斜图案部分看上去比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顔色深;以及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设置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中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改变为使得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大于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使得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看上去类似凹进条。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当横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距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之间的中心位置(LC)的距离而纵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时,所述倾斜角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具有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在所述间隙区域(G)中具有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局部最大值和所述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的绝对值相对于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所述上表面(IA)在50°到70°的范围中。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包括0°,并且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包含与0°相对应的位置的5_宽度的区域中平均等于10° /mm或更大。 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布置为彼此以20mm到40mm的间距间隔开。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通过将磁体(3)布置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侧上以产生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上表面附近的磁场以调节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而显示所述立体图案,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沿着第一磁体(5)的轮廓和第二磁体
(7)的轮廓形成,其中所述第一磁体(5)设置为使得其N-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侦牝所述第二磁体(7)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磁体(5)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开,使得其S-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并且所述间隙区域(G)对应于所述第一磁体(5)与所述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当横坐标轴表示位置而纵坐标轴表示倾斜角吋,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中的每ー个的区域中获得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并且在获得所述局部最大值或所述局部最小值的区域中,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表面附近的磁通密度等于ImT或更大。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第一磁体(5)和所述第二磁体(7)中的ー个构造为比另ー磁体窄或薄,从而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向ー侧偏移。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第一磁体(5)和所述第二磁体(7)中的ー个构造为在磁力上比另ー磁体弱,从而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向ー侧偏移。在上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中,所述预定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所述上表面(IA)。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而为立体的所述立体图案具有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看上去类似突起条(并且可以彼此基本平行);至少两个倾斜图案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倾斜图案部分在夹在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所述间隙区域中,分别与相应的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相邻并且看上去比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顔色深;以及凹入条状图案部分,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设置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之间并且看上去类似凹进条。由此,在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例如,所述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能够形成看上去类似V形山谷状部分的立体图案,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含有所述磁性薄片的涂覆材料显示更立体的图案。如果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调节为使得在一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距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而纵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中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中的每ー个的位置处获得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则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所述局部最大值和所述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前后很大地改变,使得能够清楚且鲜明地显示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另外,在所述局部最大值和所述局部最小值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很小的区域,使得所述倾斜图案部分能够形成为看上去类似平板状。因此,能够显示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可以设定为在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间隙区域中获得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根据该构造,能够显示ー对倾斜图案部分和单个凹入图案部分(所述ー对倾斜图案部分通过所述单个凹入图案部分彼此相连),由此能够显示更鮮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在该情况下,当所述局部最大值或所述局部最小值的绝对值设定为相对于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涂覆表面(上表面)在50°到70°的范围中时,能够容易地确保所述倾斜图案部分的对比度,由此能够显示更鮮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
另外,当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包括0°并且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包括0°的5mm宽度的区域中平均等于10° /mm或更大时,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更清楚且更鲜明,并且由此能够显示更鮮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此外,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例如所述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布置为彼此以20_到40mm的间距间隔开,能够更容易地视觉识别位于所述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所述V形山谷状部分。通过将磁体布置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后侧上以产生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上表面附近的磁场以调节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而显示所述立体图案。例如,当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沿着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轮廓形成时,其中所述第一磁体(5)设置为使得其N-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所述第二磁体(7)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磁体(5)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开使得其S-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并且间隙区域(G)设定为对应于所述第一磁体(5)与所述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形成立体图案,其中,在所述立体图案中能够在所述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见到V形山谷状部分,在所述简单构造中所述两个磁体以异极布置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上或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附近设置。在该情况下,关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磁体形成的磁力线,当在一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距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的中心的距离,而纵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中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中的每ー个的区域中获得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时,并且在获得所述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的区域中将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附近的磁通密度设定为ImT或更大吋,能够容易地确保所述两个倾斜图案部分的对比度并且能够显示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另外,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个构造为比另一磁体窄或薄以使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向ー侧偏移时,能够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容易地偏移。此外,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ー个构造为在磁力上比另ー磁体弱以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向ー侧偏移时,能够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容易地偏移。


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表面在从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上侧观察时的视图。图2是沿着图I的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比较示例的图,其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布置为使得它们的相同磁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这侧;图4(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距离设定为20mm时的磁场的图,图4(B)是示出了位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上的磁性薄片距相应磁体之间的间隙区域G的中心LC的距离与磁性薄片的方向(相对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而图4(C)是示出了涂覆目标物品的涂覆薄膜的图。
图5 (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距离设定为30mm时的磁场的图,而图5(B)是示出了位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上的磁性薄片距相应磁体之间的间隙区域G的中心的距离与磁性薄片的方向(相对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 (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距离设定为40mm时的磁场的图,而图6(B)是示出了位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上的磁性薄片距相应磁体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中心的距离与磁性薄片的方向(相对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距离设定为80mm时在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上的磁场距相应磁体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中心的距离与磁场的方向(角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距离设定为5mm时在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上的磁场距相应磁体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中心的距离与磁场的方向(角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是示出了检测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方法的图。图10(A)是示出了其中一个磁体设计为比另ー个磁体窄的示例的图,而图10(B)是示出了其中一个磁体设计为比另ー个磁体薄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參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表面在从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的上侧观察时的图,而图2是沿着图I的II-II截取的截面图。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10是通过以下而形成使用涂覆机(未示出)将涂覆材料涂覆到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1A(參见图2)上以形成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的涂覆薄膜15。涂覆目标物品I是薄板型非磁性材料,并且其可以是由例如具有2mm到3mm的板厚度的树脂板构成的摩托车的外部部件。在该实施例中,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可以具有与最终产品的顔色不同或相同的顔色。在后者情况下,具有与最终产品相同顔色(未示出)的涂覆材料可以涂覆到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或者可以通过混合到成形材料中的颜料显示涂覆颜色。涂覆目标物品I可以由橡胶或FRP(纤维增强塑料)以及树脂成形物品形成。板状磁体3沿着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布置。磁体3由板状第一磁体5和板状第二磁体7构成。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沿着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布置以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可以布置为彼此基本平行或者成鋭角V形。在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两个磁体(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布置成如图I中所示的鋭角V形。但是,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个磁体,并且对于磁体而言可以采用除平行布置和V形布置以外的任意布置方式,只要能获得后面描述的本发明的效果即可。另外,第一磁体5的形状和第一磁体5的磁力与第二磁体7的基本相同,并且这些磁体通过使用粘胶带或固定夹具(未示出)固定到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均由薄板型磁体板形成,并且如下所述地形成。很多微细磁性颗粒混合到诸如橡胶或类似的成形材料中并且被揉捏,并且随后定形为板。另外,在如此获得的板中的磁性颗粒被磁化以由此获得薄板型磁体板。如图2中所示,第一磁体5设置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上或者在该后表面IB附近设置,使得其N-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而其S-极面对与涂覆目标物品I相对的侧。相反地,第二磁体7设置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上或在该后表面IB附近设置,使得其S-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而其N-极面对与涂覆目标物品I相対的侧。SP,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布置为使得它们的不同磁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这种不同的磁极布置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异极布置”。在异极布置的情况下,磁体5和7中的ー个的磁场更容易受另ー磁体的磁场影响。在该情况下,其中从每个磁体的N-极离开的磁力线进入相同磁体的S-极内的磁场(后文所述的磁场J1、J2)形成在更靠近磁体5、7中的每ー个的N-扱、S-极的区域中(S卩,在图2的截面中的磁体5、7中的每ー个的边缘部分附近)。另外,后文描述的从一个磁体的N-极离开的磁力线进入另ー磁体的S-极内的磁场(磁场J3)形成在更远离磁体5、7的N-极、S-极的区域中(即,在图2的截面中的磁体5和7的中心部分以及在磁体5与7之间的区域附近)。S卩,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区域中,如图2中所示,除从第一磁体5的N-极指向其S-极的磁场Jl和从第二磁体7的N-极指向其S-极的磁场J2之外,从第一磁体5的N-极指向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形成在磁体5与7之间并且形成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邻近区域中。磁场的方向由磁力线的方向表示。另外,在第一磁体5的N-极指向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中,磁力线由于磁场Jl和J2的作用而沿着磁场Jl和J2基本上以M形弯曲的区域(磁场J3')形成在靠近磁场Jl和J2且位于两个磁体5与7之间的区域中。此处,图3示出了比较示例,其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布置为使得它们的相同磁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该相同磁极布置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同极布置”)。如图3中所示,在同极布置的情况下,在磁体5与7之间未形成从第一磁体5指向第二磁体7的磁场J3。图2中所示的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附近形成的磁场的方向和磁场的磁通密度根据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磁力以及第ー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改变。作为示例,用于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磁体板可以在如下条件下设计。即,就姆个磁体板的尺寸而言,宽度设定为15mm而厚度设定为1_。就姆个磁体板的磁特性而言,吸引(吸附)カ设定为大约90g/cm2,表面高斯值设定为大约60mT,残余磁通密度(Br)设定为大约230mT,矫顽カ(bHc)设定为大约160kA/m,矫顽カ(iHc)设定为大约240kA/m,而最大磁能积((BH)max)设定为大约10kJ/m3。这些值作为示例提供,由此用于磁体板的设计条件不限于这些值。图4(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20mm时产生的磁场的图,而图4(B)是示出了位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或在该表面IA附近)的磁性薄片17距作为磁体5与7之间的间隙区域G的中心的中心轴线LC的距离X与 磁性薄片17的方向(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图4(B)中由fl表示的特征曲线)。此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定义为磁性薄片17相对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倾斜(倾向)的角度。在该实施例中,图4 (B)中的倾斜角0 ° (度)表示磁性薄片17定向为基本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状态。例如,当每个磁性薄片17设计为类似杆吋,磁性薄片17定向为使得其细长(长)侧基本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1A。另外,倾斜角的正号表示磁性薄片17从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相对于从图4(A)中的第一磁体5到第二磁体7的方向向上倾斜(倾向于最终物品的前侧)。另ー方面,倾斜角的负号表示磁性薄片17从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相对于从图4(A)中的第一磁体5到第二磁体7的方向向下倾斜(倾向于最終物品的后侧)。此处,前侧对应于图4 (A)中的涂覆目标物品I (或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10)的上侧,而后侧对应于图4(A)中的涂覆目标物品I (或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10)的下側。图4(C)示意性示出了包含在形成于涂覆目标物品I上的涂覆薄膜15中的磁性薄片17在图4(A)中所示的磁场的作用下的方向。在图4(C)中,涂覆薄膜15图示为厚度被放大以简化描述。用于涂覆薄膜15的涂覆材料是含有磁性薄片17(參见图4(C))的半透明或透明的液体涂覆材料。涂覆薄膜15是薄的,例如干燥的涂覆薄膜15的厚度等于IOOiim或更小。磁性薄膜17可以由线性或薄板型微细粉末或它们的组合形成,但是,可以使用具有任意形状的任意材料,只要当磁力作用在混合到液体中的材料上时材料定向(其姿态改变)为沿着磁力指向即可。光反射率或/和光的反射方向根据磁性薄片17的方向(姿态)改变。在该实施例中,磁性薄片17由不锈钢形成。但是,磁性薄片17的材料不限于不锈钢,其可以是铁、镍、钴、铬、氧化铁或类似的,或者这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涂覆或包含在任意材料中。在涂覆材料涂覆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之后,当涂覆薄膜15尚未硬化且由此仍然为液体状态时磁性薄片17沿着磁场定向。随后,涂覆薄膜15干燥和硬化,从而将磁性薄片17固定为沿着磁场定向,并且在涂覆材料硬化之后拆除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此处,下文将參照图4(A)至图4(C)描述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或在该表面IA附近)的磁场的方向(即,磁性薄片17的方向),S卩,在位于涂覆目标物品I上的涂覆薄膜15中的磁场的方向(磁性薄片17的方向)。
如图4(C)中所示,如下所述,涂覆薄膜15的区域能够在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上根据磁场的方向(磁性薄片17的方向)分段成五个区域Rl到R5。区域Rl对应于磁体5和7的设置为彼此更靠近且彼此面对(即,更靠近间隙区域G的中心轴线LC)的轮廓部分(边缘位置5B、7A),而区域R5对应于磁体5和7的设置为彼此更远离(即,远离间隙区域G的中心轴线LC)的轮廓部分(边缘位置5A、7B)。边缘位置5B和7A在下文中称为“内边缘位置”,而边缘位置5A和7B在下文中称为“外边缘位置”。在区域Rl和R5中,其方向基本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磁场由如图4(B)中所示的磁场Jl和J2形成,而磁性薄片17保持定向为基本平行于如图4(C)所示的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1A。当磁场薄片17定向为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1A( S卩,倾斜角等于0° )吋,沿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光反射 率是最高的,当磁场薄片17定向在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上(S卩,倾斜角等于±90° )吋,该反射率是最小的。由此,包含磁体内和外边缘位置5A、5B、7A、7B的区域Rl和R5的光反射率高于在区域Rl和R5附近的环境的光反射率。由此,涂覆薄膜15的与磁体5和7的轮廓(边缘)相对应的部分比周围区域顔色淡。因此,区域Rl和R5显示(显现)为凸起条状图案,使得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轮廓(边缘)视觉上突起(视觉突出)。如图4(B)中所示,在磁体轮廓(边缘)位置5A和5B之间的区域中,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曲线fl(由fIA表示)是向上凸起的特征,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方向)在从0°到+90°的范围内变化。在该情况下,沿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光反射率在+90°的倾斜角处最小,并且由此在大约90°几乎没有光从涂覆薄膜15中反射。如上所述,在磁体轮廓(边缘)位置5A与5B之间形成包括几乎没有光从中反射的区域的深色区域R2,并且深色区域R2由与磁体轮廓位置5A和5B相对应的淡色区域Rl和R5包围,使得区域Rl和R5变得明显并且成为沿着第一磁体5的轮廓的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和R5的视觉突出。如图4(B)中所示,在磁体轮廓(边缘)位置7A和7B之间的区域中,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曲线fl (由HB表示)是向下凸起的特征,并且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方向)在从0°到-90°的范围内变化。如图4(B)中所示,在磁体轮廓位置7A与7B之间的倾斜角曲线flB与在磁体轮廓位置5A与5B之间的倾斜角曲线flA彼此上下对称。如上所述,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在磁体轮廓位置7A与7B之间在从0°到-90°的范围内变化,并且沿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光反射率在-90°的倾斜角处最小。由此,在磁体轮廓位置7A与7B之间也形成包括几乎没有光从中反射的区域的区域R2。由此,该深色区域R2由与磁体轮廓位置7A和7B相对应的淡色区域Rl和R5包围,使得区域Rl和R5变得明显并且成为沿着第二磁体7的轮廓的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和R5的视觉突出。下一歩,将描述在位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的涂覆薄膜15中的、在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的、即在磁体轮廓位置5B与7A之间的区域(区域R3与R4)中的磁场的方向(即,磁性薄片17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以异极布置的方式设置,从而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邻近区域中(或在该表面IA附近)(即在位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上的涂覆薄膜15中)形成从第一磁体5的N-极延伸到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 (參见图2)。如图2中所示,从第一磁体5的N-极延伸的磁场J3在到达第二磁体7的S-极的途中受第一磁体5的S-极影响,由此磁场J3具有磁场J3',该磁场J3'在中心轴线LC的邻近区域中(即,在第一磁体5的内边缘位置5B与第二磁体7的内边缘位置7A之间的中心附近)向下凹进(或凹入)到后侧。在该构造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是相同的磁体,由此磁场的角度(即,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在中心轴线LC上等于0°,并且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绝对值在相对于倾斜角0°的位置的左侧与右侧之间相等(即,左右对称)。当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绝对值在右侧与左侧之间左右对称时,沿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光反射率在右侧与左侧之间相等(即,左右对称)。因此,涂覆薄膜15的反射特征在相对于中心轴线LC的右侧与左侧之间具有相同的特征。因此,下 文仅详细描述在第一磁体5的磁体轮廓位置5B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省略了对在第ニ磁体7的磁体轮廓部分7A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的重复描述。如图4⑶中所示,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曲线f I (由HC表示)在磁体轮廓位置5B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中具有向下凸起的特征,并且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从0° (磁体轮廓位置5B)变化到大约-50° (局部最小值的位置),随后再次变化到0°并且最后等于在中心轴线LC上的0°。磁性薄片17定向为沿着磁场J3'的方向(倾斜角)。因此,当在图4(B)的X坐标轴上的位置从磁体轮廓位置5B接近中心轴线LC吋,磁性薄片的方向(头部方向)从0° (平行于表面IA的方向)变化到大约-50° (从表面IA以大约-50°倾斜的方向),途中经过局部最小值(-50° ),进ー步从-50°变化到0°并且最后达到在中心轴线LC上的0°。由此,如图4(C)中所示,磁性薄片17布置为沿着朝向中心轴线LC的方向向下傾斜。在大约-50°的倾斜角处,沿垂直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光反射率等于在0°倾斜角处的最高值与在-90°的倾斜角处的最低值之间的居中值。由此,在磁体轮廓位置5B(倾斜角0°的位置)与-50°的位置之间形成如下区域,即,该区域从淡色(亮色)状态逐渐变深到居中淡色(亮色)状态,由此当位置远离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的亮色轮廓时颜色变深;该区域显示为倾斜图案区域R3,其带来如下视觉效果当其远离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时该区域看上去好像逐渐向下(更深)下沉。在-50°的位置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中,当位置远离倾斜图案区域R3并且接近中心轴线LC时光反射率逐渐増大,并且光反射率在中心轴线LC上最高。在该情况下,逐渐变淡的区域R4形成为与逐渐变深的倾斜图案区域R3相接续,这带来了如下视觉效果由于倾斜图案区域R3的原因看上去好像向下(更深)下沉的倾斜看上去似乎逐渐更柔和。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B)中所示,在中心轴线LC的右侧和左侧处形成彼此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开的相同的倾斜图案区域R3,与倾斜图案区域R3相比逐渐变淡的区域形成在右侧与左侧处的倾斜图案区域R3之间。该区域显示为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其带来如下视觉效果该区域看上去类似山谷状区域(凹入条),相应的倾斜图案区域R3通过该区域彼此相连。例如,在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20mm的情况下,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形成在X坐标轴上的大约IOmm的宽度范围内,其中中心轴线LC设定为该宽度范围的中心。另外,在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中,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相对于5mm的宽度改变大约50°,由此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等于大约10° /mm。另外,如图4 (B)中所示,在磁体轮廓位置(内边缘位置)5B和7A之间就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而言获得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并且在获得这些极值的位置(图4(A)中的Kl和K2)是如图4(C)中所示的转折点。如上所述,由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夹住的间隙区域G包括倾斜图案部分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倾斜图案区域R3分别与相应的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相邻,并且看上去比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顔色深,使得这些区域R3看上去类似在深度方向上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分(看上去该区域逐渐变深),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看上去类似在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3之间的凹入条。由此,在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能够提供似乎V形图案沿深度方向下沉(向下到最終物品的后侧)的深度感觉,由此与仅设置ー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的情况相比,能够给图案(例如,V形图案)带来更立体的效果。
倾斜图案区域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通过将间隙区域G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在0°到大约-50°的范围内(即,负的)改变并且随后将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再次改变到0° ( S卩,正的)而形成。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负向(或正向)改变并且随后在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中更急剧地正向(或负向)改变以形成倾斜图案区域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換言之,优选的是,磁性薄片17的方向改变为使得在凹入条状区域R4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大于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从而使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l看上去更清楚地类似山谷状部分。根据该构造,两个磁体5和7以异极布置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磁场的角度的ー个局部最大值(在图4(B)中的大约+50° )和ー个局部最小值(在图4(B)中的大约-50° ),并且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通过该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从正值改变到负值且从负值改变到正值,由此形成倾斜图案区域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法执行带来立体视觉(效果)的涂覆。该实施例的立体视觉(效果)能够在磁体5和7的多种布置下实现。在以上实施例中,在磁体5与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20mm,但是,即使当间隙距离Hl改变时也能够实现该实施例的立体视觉(效果)。图5(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30mm时的磁场的图,而图5(B)是示出了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附近的磁性薄片17距作为磁体5与7之间的间隙区域G的中心的中心轴线LC的距离X与磁性薄片17的方向(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由f2表示)。如图5 (A)和图5⑶所示,即使在间隙距离Hl = 30mm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异极布置,也形成从第一磁体5的N-极延伸到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以及在中心轴线LC附近凹入到后侧的磁场J3' (S卩,在图5(A)的截面中以M形延伸),并且通过该磁场J3'能够在间隙区域G中获得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由此,倾斜图案区域R3形成为通过磁体轮廓位置5B与局部最小值位置之间的磁场以及磁体轮廓位置7A与局部最大值位置之间的磁场与两个凸起条状图案Rl相邻,在该倾斜图案区域R3中,磁性薄片17定向为从区域Rl中的磁性薄片的方向(傾斜)状态沿朝向间隙区域G的中心的方向向下(在磁体轮廓位置5B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中)或向上(在磁体轮廓位置7A与中心轴线LC之间的区域中)进ー步傾斜,并通过倾斜图案区域R3之间的磁场(在局部最大值位置与局部最小值位置之间的磁场)形成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在该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中,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从正(加)值改变到负(减)值并且也从负(减)值改变到正(加)值,由此该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看上去类似凹入条。在间隙距离Hl = 30mm的情况下,如图5(B)中所示,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局部最大值等于大约+60° ,局部最小值等于大约-60° ,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形成在大约IOmm的宽度范围内,其中中心轴线LC设定为该宽度范围的中心,在凹入条状图案R4中的磁性薄片17的角度变化率等于57° /5mm =11. 4° /mm。即,在间隙距离Hl = 30mm的情况下,当与间隙距离Hl = 20mm相比吋,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极值(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都増大10°,凹入条状图案R4的宽度基本相等,而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基本等于大约10° /_。 图6(A)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40mm时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或在该表面IA附近)的磁场的图,而图6(B)是示出了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附近的磁性薄片17距中心轴线LC的距离X与磁性薄片17的方向(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B)中由f3表示的特征曲线)。如图6 (A)和图6⑶所示,即使在间隙距离Hl = 40mm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异极布置也形成从第一磁体5的N-极延伸到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以及在中心轴线LC的邻近区域(或周围区域)中凹入到后侧的磁场J3'(即,M形磁场),并且通过该M形磁场J3'能够在间隙区域G中获得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由此,通过磁体轮廓位置5B与局部最小值之间的磁场以及磁体轮廓位置7A与局部最大值之间的磁场形成倾斜图案区域R3,该倾斜图案区域R3与两个凸起条状图案Rl相邻,并且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磁性薄片17沿朝向间隙区域G的中心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通过倾斜图案区域R3之间的磁场(在局部最大值位置与局部最小值位置之间的磁场)形成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在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中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从正(加)值改变到负(减)值并且也从负(减)值改变到正(加)值,由此该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看上去类似凹入条。在间隙距离Hl = 40mm的情况下,如图6(B)中所示,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局部最大值等于大约+70° ,局部最小值等于大约-70° ,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形成在大约IOmm的宽度范围内,其中中心轴线LC设定为该宽度范围的中心,在凹入条状图案R4中的磁性薄片17的角度变化率等于57° /5mm= 11.4° /mm。 S卩,在间隙距离Hl = 40mm的情况下,当与间隙距离Hl = 30mm相比吋,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极值(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都増大10°,凹入条状图案R4的宽度基本相等,而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基本等于大约10° /_。图7是示出了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距离Hl设定为80mm时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附近的磁场距中心轴线LC的距离X与磁场的方向(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由f4表示的特征曲线)。如图7中所示,在间隙距离Hl = 80mm的情况下,即使当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以异极布置的方式设置吋,由于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彼此远离,磁场Jl和J2的影响很小。因此,几乎未形成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并且由此不能期望实现基于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的增强的立体效果。图8是示出了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附近的磁场距中心轴线LC的距离X与磁场的方向(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的图(由图8中的f5表示的特征曲线)。在间隙距离Hl = 5mm的情况下,磁场的极值(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形成在磁体5与7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但是,极值的绝对值等于20°或更小。由此,难以视觉识别倾斜图案区域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的亮度的变化,并且由此难以视觉充分识别该变化。就发明人的探讨和研究而言,已经发现,以下条件是容许充分视觉识别倾斜图案区域R3和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且由此增强立体效果(视觉)的条件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形成在磁体5与7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的ー个位置处,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的绝对值在50°到70°的范围中,并且在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等于10° /mm或更大。从20mm到40mm的距离范围是间隙距离Hl满足该条件的最优范围。以上的距离范围在该实施例中是最优的,但是,除了以上的距离范围以外的距离值也可以被采用,只要能获得本发明实现的立体效果即可。另外,其中获得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的区域靠近磁体5和7的轮廓部分(边缘部分)(磁体轮廓位置5B和7A)。由此,与这些区域相对应的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附近的磁通密度是相对较高的,在该实施例中确保为至少ImT或更大。当磁密度越高,磁性薄片17就越容易沿着磁场(磁力线)定向。由此,磁性薄片17能够在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处沿着磁场布置,并且两个倾斜图案区域R3的对比度能够更清楚。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10中,通过磁性薄片17而使得看上去是立体的立体图案包括基本平行的凸起条状图案区域(部分)R1,其通过磁性薄片17而看上去类似凸起条(突起条);倾斜图案区域(部分)R3,其在由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夹住的间隙区域G中与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相邻,并且通过磁性薄片17而看上去类似倾斜图案;以及凹入条状图案R4,其设置在两个倾斜图案区域R3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其中磁性薄片17的姿态(倾斜角)以比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大的变化率变化,使得凹入条状图案R4看上去类似凹入(凹进)条。因此,在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能够形成看上去类似V形山谷状部分的立体图案,并且通过使用含有磁性薄片17的涂覆能够显示更立体的图案。当磁性薄片17距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的中心位置(中心轴线LC)的距离设为横坐标轴而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设为纵坐标轴时,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被控制为使得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获得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由此,在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前后,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从正值变化到负值或从负值变化到正值,由此能够清楚地显示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另外,在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附近形成磁性薄片17的角度变化率很小的区域,由此倾斜图案区域R3看上去类似平板状,使得能够显示更清楚且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在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的ー个位置处具有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由此能够显示ー对倾斜图案区域R3以及使该对倾斜圈区域R3相连的单个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使得能够显示更清楚且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倾斜角度的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的绝对值相对于作为涂覆表面的表面IA在50°到70°的范围中,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两个倾斜图案区域R3的对比度,使得能够显示更清楚且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另外,在凹入条状图案R4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包括0°,并且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包含0°的5mm的宽度区域中平均等于10° /mm或更大。由此,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更清楚,并且能够更清楚且更鲜明地显示V形山谷状部分。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布置为彼此以20mm到40mm的间距间隔开,使得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在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的V形山谷状部分。另外,通过将磁体5和7布置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侧上以产生在涂覆目标物品I 的表面IA上(或在该表面IA附近)的磁场并且调节磁性薄片17的姿态(方向)而显示(显现)该实施例的立体图案。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沿着第一磁体5的轮廓和第二磁体7的轮廓形成,其中第一磁体5设置为使得其N-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第二磁体7设置为与第一磁体5间隔开并使得其S-极面对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间隙区域G对应于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在两个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见到的V形山谷状部分的立体图案能够由这种简单的构造形成并且能够更清楚且更鲜明地显示,在这种简单构造中,两个磁体5和7以异极布置的方式设置在涂覆目标物品I上或在涂覆目标物品I附近设置。关于由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形成的磁力线,当横坐标轴表示位置而纵坐标轴表示倾斜角吋,倾斜角在倾斜图案区域R3中具有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并且在获得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的区域中能够确保在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上(在该表面IA附近)的ImT或更大的磁通密度。由此,磁性薄片17能够容易地沿着磁力线定向,使得容易地获得两个倾斜图案区域R3的对比度,由此能够显示更清楚且更鲜明的V形山谷状部分。在该实施例中,不是所有在涂覆薄膜15中的磁性薄片17都必须沿着磁场以固定的方向定向,ー些磁性薄片17沿不同的方向定向。因此,本发明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意为在该位置处的多个磁性薄片17的平均傾斜角。下面将參照图9描述检测该“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的方法。如图9中所示,将光线LT施加到位置P,同时改变其入射角9 1,并且测量在入射角e I的方向上获得最高光反射率的入射角e 1(其中观察到最亮光线的角位置),从而能够确定在该位置处的磁性薄片17的平均倾斜角,即“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图9示出了如下情况其中当光线相对于垂直于涂覆薄膜15的表面的线s的入射角e I改变为角度ei'和角度0 1"时执行測量,并且光线LT的反射光由虚线箭头表示。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任意变型和任意应用可以实施到以上实施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題。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设计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磁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式,不同的磁体可以用作在右侧和左侧处的磁体。当在右侧和左侧使用不同的磁体时,从ー个磁体(第一磁体5)的N-极延伸到另ー磁体(第二磁体7)的S-极的磁场J3从以上实施例的磁场改变,具体地,期望获得以下特征倾斜角0°的位置(即,磁场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I的表面IA的方向的位置)向磁体中的任ー个偏移。因此,期望的是,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能够容易地偏离中心位置(中心轴线LC)。图10(A)不出了一不例,在该不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由具有相同磁力的材料形成,但是构造为使得第一磁体5比第二磁体7窄,而图10(B)示出了一示例,在该示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由具有相同磁力的材料形成,但是第一磁体5比第二磁体7薄。从发明人的探讨和研究中,已经发现,如图10(A)中所示,当第一磁体5比第二磁体7窄时,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向第一磁体5 (更窄的磁体)这侧偏移。在图10(A)中,Y表示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的偏移量。另外,还已经发现,如图10(B)中所示,当第一磁体5比第二磁体7薄时,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向第一磁体5 (更薄的磁体)这侧偏移。 从发明人的进ー步探讨和研究中,已经发现,与制造宽度不同的第一磁体5和第ニ磁体7的方法相比,制造厚度上不同的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使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偏移。S卩,通过使用在右侧和左侧使用不同磁体的简单方法能够使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偏移。通过使用使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中的ー个的磁力弱于另ー磁体的磁力的方法能够使凹入条状图案区域R4从中心位置(中心轴线LC)偏移。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7布置为紧密接触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1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磁体的这种布置,磁体可以布置为与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表面IB间隔开。另外,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两个磁体5和7调节磁性薄片17的方向(姿态)以显示更立体的图案。如上所述,磁体的数目和形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简言之,通过形成以下部分能够更清楚且更鲜明地显示更立体的图案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1,其通过沿预定方向(例如,平行于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定向的磁性薄片17而看上去类似凸起(突起)条;倾斜图案部分R3,其通过沿朝向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之间的间隙G的中心的方向向下倾斜定向的磁性薄片17而看上去比凸起条状图案区域Rl颜色深;以及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其位于倾斜图案部分R3之间的边界(间隙)处,并且通过方向(倾斜角)以比在倾斜图案部分R3中的磁性薄片17的倾斜角变化率大的倾斜角变化率变化的磁性薄片17而看上去类似凹入(凹迸)条。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使用两个磁体的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多种方法,只要能够实施以上描述的磁性薄片的方向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所述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包括薄板型涂覆目标物品(I)和涂覆薄膜(15),所述涂覆目标物品具有上表面(IA)和下表面(1B),所述涂覆薄膜涂覆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上表面(IA)上,所述涂覆薄膜包含磁性薄片(17),所述磁性薄片用于根据其方向改变光反射率或光反射方向以显示立体图案,所述立体图案包括 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在所述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中,所述磁性薄片定向为在所述涂覆薄膜中沿着预定方向倾斜,使得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看上去类似突起条; 倾斜图案部分(R3),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设置在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间隙区域(G)中以与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相邻,并且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所述磁性薄片定向为从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状态沿朝向所述间隙区域的中心(LC)的方向进ー步向下倾斜,使得所述倾斜图案部分看上去比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颜色深;以及 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设置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中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改变为使得在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大于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使得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看上去类似凹进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当横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距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之间的中心位置(LC)的距离而纵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时,所述倾斜角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R3)中具有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在所述间隙区域(G)中具有ー个局部最大值和ー个局部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局部最大值和所述局部最小值中的每ー个的绝对值相对于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所述上表面(IA)在50°到70°的范围中。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位于所述凹入条状图案(R4)中的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包括0°,并且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在包括与0°相对应的位置的5mm宽度的区域中平均等于10° /mm或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布置为彼此以20mm到40mm的间距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通过将磁体(3)布置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后侧上以产生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所述上表面附近的磁场以调节所述磁性薄片的方向而显示所述立体图案,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Rl)沿着第ー磁体(5)的轮廓和第二磁体(7)的轮廓形成,其中所述第一磁体(5)设置为使得其N-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所述第二磁体(7)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磁体(5)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开使得其S-极面对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这侧,并且所述间隙区域(G)对应于所述第一磁体(5)与所述第二磁体(7)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当横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距所述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中心的距离而纵坐标轴表示所述磁性薄片的倾斜角时,在所述倾斜图案部分中的每ー个的区域中获得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并且在获得所述局部最大值或所述局部最小值的区域中在所述涂覆目标物品的表面附近的磁通密度等于ImT或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第一磁体(5)和所述第二磁体(7)中的一个构造为比另一磁体窄或薄,从而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向ー侧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第一磁体(5)和所述第二磁体(7)中的ー个构造为在磁力上比另ー磁体弱,从而使所述凹入条状图案部分(R4)向一侧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其中,所述预定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涂覆目标物品(I)的所述上表面(I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立体图案的涂覆磁性材料的物品,立体图案包括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在至少两个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中磁性薄片在涂覆薄膜中沿着预定方向倾斜;倾斜图案部分,倾斜图案部分设置在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之间的间隙区域中以与凸起条状图案部分相邻,并且在倾斜图案部分中磁性薄片定向为从凸起条状图案部分中的磁性薄片的方向状态沿朝向间隙区域的中心的方向进一步向下倾斜;以及凹入条状图案部分,凹入条状图案部分设置在倾斜图案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在凹入条状图案部分中磁性薄片的方向改变为使得在凹入条状图案部分中的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大于在倾斜图案部分中的磁性薄片的倾斜角的变化率。
文档编号B32B3/30GK102729533SQ201210088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佐藤育惠, 富永崇史, 小寺章典, 田中明子, 胜田英明 申请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