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合成革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72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性合成革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水性人造革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工艺和材料仍然沿袭传统的工艺和有机溶剂型材料,材料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是环境污染的源头;这些污染需要通过末端回收进行治理。传统的溶剂型制品生产工艺装备除发泡烘箱是双风道外,干燥烘箱均是单风道,发泡烘箱发泡温度是高温发泡,溶剂挥发产生的环境污染需配置DOP和DMF (D0P和DMF回收装置均是现有成熟产品)回收装置解决。避免和消除这些溶剂是合成革清 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的方向。目前,水性树脂和水性表处剂已经问世并已开始试用于制品生产中,制品称为水性人造革或水性合成革。由于水性人造革和水性合成革材料中的溶剂是水,不同于以往的有机溶剂,因此制品的干燥和发泡过程均不同于现有制品,无法完全使用现有生产线中的同类产品。关于水性人造革的制备,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232140. 8公开了一种超纤环保水性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仅公开了工艺方法,并没有公开生产设备。目前没有成熟的水性合成革设备予以适用,使水性人造革不能够规模化生产,导致目前工业生产中仍然需要使用传统工艺和有机溶剂型材料。现有人造革生产线中使用的干燥烘箱内设有热风单元,热风单元内设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设有导热油加热管路。现有的导热油加热管路的主管路、分支管路形成多处90度弯道,分管路进入主管路往往垂直连接,使导热油流动形成涡流,增加阻力,使管道中的导热油流动不畅,导致导热油在管路运行中热损失增大,影响加热效果,造成送油与回油温差增大,造成能源浪费。目前,人造革合成革生产线中需要使用已成为常规技术的离型纸放卷机、拼接台、干燥烘箱、辊式冷却机、贴合机等,这些设备同样可以运用到水性合成革生产线之中,但水性合成革生产线还需要在不增加烘箱长度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基建和设备投资的特殊烘箱。总之,目前缺乏成熟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来对水性合成革进行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离型纸载体法水性合成革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包括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离型纸拼接台、储存装置、第一精密涂布机、第一干燥烘箱、两辊冷却机、第二精密涂布机、第一多层折返式烘箱、四辊冷却机、第三精密涂布机、第二干燥烘箱、自动贴合放布装置、贴合机、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多辊冷却机、剥离装置、切边机、和双工位卷取机,双工位卷取机包括制品收卷部分和离型纸收卷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箱体,箱体内设置烘干层和热风道,烘干层由间隔设置的导辊构成,导辊形成的排列沿箱体顺长向延伸,所述烘干层共分为等长的上、中、下三层,分别为上层烘干层、中层烘干层以及下层烘干层;所述两上下相邻烘干层中,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为同侧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形成料层折返处,料层折返处均设置换向辊筒;换向辊筒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换向辊筒均设置于箱体外,所述换向辊筒和与其临近的烘干层的首端或者尾端之间的箱体上均设置用于料层折返的开口 ;所述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设置于纵梁上,纵梁位于箱体内且沿箱体顺长向水平延伸,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大于其他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所述多层折返式烘箱中所述热风道包括位于上层烘干层上方的上风道和位于中层烘干层与下层烘干层之间的下风道,所述上风道覆盖上层烘干层并由数个风箱单元组成,上风道的风箱单元为单向朝下送风结构,上风道的风箱单元设有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所述下风道覆盖中层烘干层或者下层烘干层,且也由数个风箱单元组成,下风道的风箱单元为双向上下送风结构,下风道的风箱单元顶部和 底部分别对应中层烘干层和下层烘干层设有向上送风、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中上下对应的两风箱单元、之间连通有副风道;所述箱体内对应料层设有用于张紧料层的张力机构;所述箱体为由型钢制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框架的顶面以及侧面的外表面均设有保温层。所述第一干燥烘箱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两侧及顶部包覆有保温层,以本生产线所加工的制品的运行方向为前向,保温层的前后端均设有供制品进出的开口 ;框架顶部设有排风出口,框架内设有热风单元,热风单元包括热交换器、风机、上风道和下风道,上风道底部设有送热风嘴,送热风嘴朝向制品;下风道顶部设有送热风嘴,送热风嘴朝向制品,所述热交换器内设有导热油加热管路;
所述导热油加热管路包括送油主管道、与送油主管道并行设置的回油主管道、与送油主管道连通的送油分支管道以及与回油主管道连通的回油分支管道,送油主管道和回油主管道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一直管及两节第一弧形管连通,第一直管设在两节第一弧形管之间,第一直管与其两侧送油主管道或回油主管道的夹角ε I、ε 2皆为钝角;送油分支管道与送油主管道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S以及回油分支管道与回油主管道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Y均小于等于60° ;送油分支管道和回油分支管道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二直管及一节第二弧形管连通,其中第二直管分别与送油分支管道和回油分支管道的夹角4大于等于120°。所述的自动贴合放布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沿基布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双工位放卷机构、托布辊、第一牵引装置、接布平台、压紧装置和储布装置,储布装置出布一侧设有第二牵引装置,操作平台下沿基布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主动螺旋展布装置、三指剥边器和贴合机构,基布由第二牵引装置送出后通过主动螺旋展布装置进行展布;基布由所述三指剥边器剥边后送出进入贴合机构;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双工位放卷机构之间设有托布辊和第一导布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和所述主动螺旋展布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布辊。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结构布置简单,按照水性合成革的生产特点和生产要求,将多种装置有机组合在一起,使本发明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作为一个整体,能够适应水性人造革的生产要求,完成单个部件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即规模化生产水性人造革。水性革制品的干燥是靠蒸发水分子来实现(在此过程中不会形成污染),制品的发泡是机械式发泡,由内至外逐步蒸发水分形成泡孔,制品发泡的时间相对较长,即制品在烘箱内的时间相对较长。采用“折返式烘箱”,延长了烘箱长度,使制品在烘箱内的时间更长,从而与水性制品干燥和发泡的特性相适应。本发明中折返式烘箱的特点是在不增加烘箱长度的情况下增加烘干层的层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料层的制品在烘箱中可多次往返,在烘箱内的运行长度相当于几个烘干层的长度,保证了制品的干燥和发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并且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基建和设备投资,提闻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的导热油加热管路后,导 热油加热管路中送油主管道和回油主管道在转弯处采用钝角的圆弧形结构组,分支管路与主管路连接顺热油流动方向形成小于60°夹角,各分支管路转弯处采用大于120°的圆弧形结构,以减小热油流动阻力,使热油流动顺畅,热油在管路中的热损失减少,提高加热效果,降低送油与回油温差,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处的放大 图3是图I中B处的放大 图4是折返式烘箱的结构示意 图5是导热油加热管路的结构示意 图6是图5的俯视 图7是图5的左视 图8是自动贴合放布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9是图8中螺旋展布装置的放大 图10是图9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I、离型纸拼接台2、储存装置3、第一(面层)精密涂布机4、第一干燥烘箱5、两辊冷却机6、第二 (发泡)精密涂布机7、第一多层折返式(发泡)烘箱8、四辊冷却机9、第三(贴合层)精密涂布机10、第二干燥烘箱11、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贴合机13、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14、多辊冷却机15、剥离装置18、切边机17和双工位卷取机,双工位卷取机包括制品收卷部分16A和离型纸收卷部分16B。其中,储存装置3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 2010 2 0041230. X中公开的人造皮革四辊压延设备的皮革储存装置;第一精密涂布机4、第二精密涂布机7和第三精密涂布机10均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 201120089347. X中公开的精密涂布机;剥离装置18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201120028240. 4公开的离型纸剥离装置;切边机17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2011 2 0061665. 5 (或 ZL2011 2 0061644. 3 或 ZL2011 2 0061663. 6)中公开的切边机。双工位卷取机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2011 2 0057481. I中公开的双工位卷取机。离型纸放卷机I、离型纸拼接台2、两辊冷却机6、贴合机13和多辊冷却机15均为本领域现有常规技术,除离型纸放卷机I和离型纸拼接台2外,具体结构不再详述。如图3所示,所述(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I包括放卷机架81,放卷机架81上设有对中机构82、放卷轴83和备用放卷轴84,放卷轴83和备用放卷轴84 —端均配置有张力制动器85 ;放卷装置整体为现有技术。如图3所示,所述离型纸拼接台包括拼接台机架86及拼接台机架86上面设置的拼接面板87和两套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由上橡胶辊筒88和下钢制导辊89组成,所述上橡胶辊筒88不旋转并由压紧气缸90带动做上下运动。 正常生产时上橡胶辊筒88和下钢制导辊89处于分离状态,接头时两个上橡胶辊筒88同时落下,将放卷工位离型纸末端和备用工位离型纸首端夹紧压在拼接面板87上,对离型纸进行拼接。 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干燥烘箱5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框架61,框架61两侧及顶部包覆有保温层62,以本生产线所加工的制品的运行方向为前向,保温层62的前后端均设有供制品进出的开口(开口是常规技术,图未示);框架顶部设有排风出口 69。框架61内设有热风单元,热风单元包括热交换器68、风机66、热风道,热风道包括上风道77和下风道78,上风道底部设有送热风嘴46,送热风嘴46朝向制品67,上风道77为单向朝下送风结构并固定在框架61上;下风道78为单向朝上送风结构,固定在框架61上,位于制品下方,下风道78顶部设有送热风嘴46,各送热风嘴46均朝向制品67。所述热交换器68内设有导热油加热管路。其中,热风道内设分导流板和风量调节装置;分导流板为现有技术,图未示;风量调节装置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 2009 2 0258077. 3中公开的人造皮革发泡烘箱风量调节装置。所述各处送热风嘴采用本申请人的专利ZL 2009 2 0091398. 9中公开的发泡烘箱的风嘴。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热油加热管路包括送油主管道71、与送油主管道71并行设置的回油主管道72、与送油主管道71连通的送油分支管道73以及与回油主管道72连通的回油分支管道74,送油主管道71和回油主管道72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一直管75及两节第一弧形管76连通,第一直管75设在两节第一弧形管76之间,第一直管75与其两侧送油主管道71或回油主管道72的夹角ε I、ε 2皆为钝角。送油分支管道73与送油主管道71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δ以及回油分支管道74与回油主管道72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Y均小于等于60°。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二直管70及一节第二弧形管121连通,其中第二直管70分别与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的夹角ζ大于等于120°。图5中所示箭头为热油的流动方向,送油分支管道73的A端口与热交换器进油口相连接,回油分支管道74的B端口与热交换器回油口相连接,第二直管70分别与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的夹角ζ大于等于120°,送油分支管道73与送油主管道71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δ以及回油分支管道74与回油主管道72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Y均小于等于60°,锅炉出油口与主送油主管道71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直管75分别与送油主管道71和回油主管道72的夹角ε钝角,上述结构和参数的设置有效减小热油流动阻力,使流速加快,回油热损失减少,节约能源。其中,管径的大小按热油流量而定。如图4所示,所述折返式烘箱包括设置进料口 42和出料口 56的箱体45,所述箱体45为由型钢制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43,框架43的顶面以及侧面的外表面均设有由保温板组成的保温层44,箱体45的底外表面不设置保温层,保温层44用于保温。箱体45内设置烘干层和热风道,所述烘干层共为上、中、下三层,箱体45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三层烘干层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等长且均沿箱体45顺长向延伸。所述箱体45内对应料层41设有用于张紧料层41的张力机构51,张力机构51位于上层烘干层52的上方。张力机构51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所述两上下相邻烘干层中,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为同侧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形成料层折返处,即同一烘干层的料层41进入端为该烘干层的首端,料层41输出端为该烘干层的尾端。在本例中,上层烘干层52的左端与右端分别为该烘干层的首端与尾端,中层烘干层53的右端与左端分别为该烘干层的首端与尾端,中层烘干层53的左端与右端分别为该烘干层的首端与尾端,并且箱体45的进料口 42位于箱体45的左端并与上层烘干层52的首端对应设置,箱体45的出 料口 56位于箱体45的右端并与下层烘干层57的尾端对应设置,所以,上层烘干层52的尾端与中层烘干层53的首端形成第一料层折返处,中层烘干层53的尾端与下层烘干层57的首端形成第二料层折返处,第一、第二料层折返处分别设置第一换向辊筒55、第二换向辊筒60,所述第一换向辊筒55、第二换向辊筒60均设置于箱体45外,第一换向辊筒55、第二换向辊筒60和与其临近的烘干层的首端或者尾端之间的箱体45上均设置用于料层41折返的开口 54 :即第一换向辊筒55、第二换向棍筒60分别位于箱体45的左右两端外,箱体45右端上下设置两开口 54,箱体45左端也上下设置两开口 54,使料层41从进料口 42进入到箱体45内,经过上层烘干层52的首、尾端再穿出箱体45外,绕过第一换向辊筒55后再折返进入箱体45内,经过中层烘干层53的首端、尾端再穿出箱体45外,绕过第二换向辊筒60后再折返进入箱体45内,经过下层烘干层57的首端、尾端再从箱体45出料口 56处排出。并且料层41的制品下表面始终与各个烘干层一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以及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的上母线相切经张力机构51运行出烘箱,完成料层41制品的干燥或发泡。所述第一换向辊筒55、第二换向辊筒60各与一套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第一换向棍筒55、第二换向棍筒60分别由一套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第一换向棍筒55、第二换向棍筒60均由电机经减速机构传动绕辊筒轴心转动,牵引制品以设定的速度运行。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结构相同,均由间隔设置的若干导棍50构成,导棍50的长度方向为沿箱体45的宽度延伸,导棍50形成的排列沿箱体45顺长向延伸且各导棍50的轴心相连形成拱形。所述箱体45内设有立柱49和纵梁58,立柱49为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个,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均设置于辊轴上,辊轴设置于轴承座上,上层烘干层52和中层烘干层53内的导辊50通过各自的轴承座设置于立柱49上,所述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通过其轴承座设置于纵梁58上,纵梁58位于箱体45内且沿箱体45顺长向水平延伸,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设置于纵梁58上可便于灵活控制导辊50的数量,并且由于料层41的制品经过上层烘干层52和中层烘干层53的热风烘烤,料层41制品变软,当料层41制品经过下层烘干层57时,为了避免料层41在下层烘干层57内的两导辊50之间下坠,所以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排列密度大于上层烘干层52的导辊50排列密度以及中层烘干层53的导辊50排列密度,即下层烘干层57的导辊50的数量大于上层烘干层52以及中层烘干层53的导辊50。所述热风道包括位于上层烘干层52上方的上风道和位于中层烘干层53与下层烘干层57之间的下风道,所述上风道由数个设置于箱体45内的风箱单元48组成并覆盖上层烘干层52,上风道的风箱单元48为单向朝下送风结构,上风道的风箱单元48的底面设有向下送风的数十排送热风嘴46 ;所述下风道覆盖中层烘干层53或者下层烘干层57,且也由数个设置于箱体45内的风箱单元59组成,下风道的风箱单元59为双向上下送风结构,下风道的风箱单元59顶面和底面分别对应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设有向上送风、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向上送风、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也各设置数十排,送热风嘴46均吹向制品表面,所述上风道以及下风道的风向单元48、59均设置分导流板以及风量调节装置,分导流板、风量调节装置将热风横向分区控制,使横向温度均匀一致,分导流板、风量调节装置以及送热风嘴46均为现有技术固不详细叙述;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中上下对应的两风箱单元48、59之间连通有副风道47,这样,烘箱外的供风系统可通过副风道47为上、下风道通风,热风温度高低 均可按工艺要求设定,将整个烘箱沿制品走向分为多个不同温度区域,均可任意设定并恒温。所述折返式烘箱在箱体内增加烘干层的层数,因此可在不增加烘箱长度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料层的制品在烘箱中可多次往返,在烘箱内的运行长度相当于几个烘干层的长度,并且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基建和设备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包括操作平台91,操作平台91上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双工位放卷机构92、托布辊93、第一牵引装置94、接布平台95、压紧装置96和储布装置97,储布装置97出布一侧设有第二牵引装置98,操作平台91下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三指剥边器102和贴合机构103,基布99由第二牵引装置98送出后通过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进行展布;基布99由所述三指剥边器102剥边后送出进入贴合机构103。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双工位放卷机构92之间设有托布辊93和第一导布辊104。所述第二牵引装置98和所述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之间设有第二导布辊105。如图8、图9和图10所不(图9和图10中直线箭头所不方向为基布99的移动方向,曲线箭头所示方向为展布辊205的转动方向),所述螺旋自动展布机构包括两根交错排列的展布辊205,以展布辊205中心位置为界,各展布辊205中心位置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正旋螺纹206和反旋螺纹207,使基布99通过展布辊205时随着正、反旋螺纹206、207向展布辊205两侧展开。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在使用时,绕在双工位放卷机构92上的基布99经过托布辊93和第一导布辊104后被第一牵引装置94引出,通过接布平台95和压紧装置96后进入储布装置97 ;储布装置97内的基布99被第二牵引装置98引出,经第二导布辊105后在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处被充分展开,再经在三指剥边器102剥边后送入贴合机构103,整个贴合过程自动运行,无须人工拉拽基布99,因而相较以往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同时避免以往人工操作带来的质量波动,从而能够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第一、第二牵引装置的动力装置均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因此可以第一、第二牵引装置的转速均可变频调速,通过两套牵引装置的转速调整,整套放布装置中布的张力均可控制,基布可按照要求自动展开并以同步速度与制品表面贴合。本发明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在工作时,将离型纸经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I放出,离型纸经由拼接台下钢制导辊89表面运行进入储存装置3 ;所述储存装置3储存的离型纸供两卷离型纸拼接时生产线不间断连续生产。离型纸经离型纸拼接台2和储存装置3进入第一(面层)精密涂布机4进行面层制作,将制备的聚氨酯浆料(面料)或聚氯乙烯浆料(面料)以设定的厚度涂覆在离型纸花纹表面,形成制品表面涂层。制品接着进入第一干燥烘箱5进行干燥。干燥烘箱5内采用专利技术“风量调节装置”和“送热风嘴”可以节约能源。经烘干的制品进入两辊冷却机6进行冷却定型后进入第二精密涂布机7涂覆发泡层,带有发泡层的制品进入第一多层折返式烘箱8进行发泡。由于水性合成革是机械发泡,相对有机溶剂材料制品发泡的时间较长,制品在烘箱内的时间也较长,烘箱长度也相对较长。本实施例采用多层折返式烘箱,以缩短设备的长度和减少占地面积,并提高工效。制品发泡后通过四辊冷却机9进行冷却定型,经第三精密涂布机10涂覆粘合层并经第二干燥烘箱11蒸发水分表面凝胶,然后通过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和贴合机13进行自动放布及基布贴合,贴合了基布的制品进 入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14进行水分蒸发、固化定型,然后通过多辊冷却机15进行冷却定型。经离型纸剥离装置18对制品与离型纸剥离后,制品经切边机17定宽度切边后与离型纸由双工位卷取机(制品收卷部分16A和离型纸收卷部分16B)分别进行收卷。
权利要求
1.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I)、离型纸拼接台(2)、储存装置(3)、第一精密涂布机(4)、第一干燥烘箱(5)、两辊冷却机(6)、第二精密涂布机(7)、第一多层折返式烘箱(8)、四辊冷却机(9)、第三精密涂布机(10)、第二干燥烘箱(11)、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贴合机(13)、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14)、多辊冷却机、剥离装置、切边机、和双工位卷取机,双工位卷取机包括制品收卷部分(16A)和离型纸收卷部分(16B)。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8 )、( 14 )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进料口( 42 )和出料口( 56 )的箱体(45 ),箱体(45 )内设置烘干层和热风道,烘干层由间隔设置的导辊(50)构成,导辊(50)形成的排列沿箱体顺长向延伸,所述烘干层共分为等长的上、中、下三层,分别为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以及下层烘干层(57); 所述两上下相邻烘干层中,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为同侧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形成料层折返处,料层折返处均设置换向棍筒;换向棍筒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换向辊筒均设置于箱体(45)外,所述换向辊筒和与其临近的烘干层的首端或者尾端之间的箱体上均设置用于料层折返的开口(54); 所述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50)设置于纵梁(58)上,纵梁(58)位于箱体内且沿箱体顺长向水平延伸,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大于其他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折返式烘箱中 所述热风道包括位于上层烘干层(52)上方的上风道和位于中层烘干层(53)与下层烘干层(57)之间的下风道,所述上风道覆盖上层烘干层并由数个风箱单元(48)组成,上风道的风箱单元为单向朝下送风结构,上风道的风箱单元设有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所述下风道覆盖中层烘干层(53)或者下层烘干层(57),且也由数个风箱单元(59)组成,下风道的风箱单元(59)为双向上下送风结构,下风道的风箱单元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设有向上送风、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中上下对应的两风箱单元(48)、(59)之间连通有副风道(47);所述箱体内对应料层设有用于张紧料层的张力机构(51);所述箱体为由型钢制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43),框架(43)的顶面以及侧面的外表面均设有保温层(44 )。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燥烘箱(5)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框架(61),框架(61)两侧及顶部包覆有保温层(62),以本生产线所加工的制品的运行方向为前向,保温层的前后端均设有供制品进出的开口 ;框架顶部设有排风出口, 框架(61)内设有热风单元,热风单元包括热交换器(68)、风机(66)、上风道(77)和下风道(78 ),上风道(77 )底部设有送热风嘴(46 ),送热风嘴(46 )朝向制品;下风道(78 )顶部设有送热风嘴(46),送热风嘴(46)朝向制品,所述热交换器(68)内设有导热油加热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油加热管路包括送油主管道(71)、与送油主管道(71)并行设置的回油主管道(72)、与送油主管道(71)连通的送油分支管道(73)以及与回油主管道(72)连通的回油分支管道(74),送油主管道(71)和回油主管道(72)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一直管(75)及两节第一弧形管(76)连通,第一直管(75)设在两节第一弧形管(76)之间,第一直管(75)与其两侧送油主管道(71)或回油主管道(72)的夹角ε I、ε 2皆为钝角;送油分支管道(73)与送油主管道(71)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δ以及回油分支管道(74)与回油主管道(72)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Y均小于等于60° ;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二直管(70)及一节第二弧形管(121)连通,其中第二直管(70)分别与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的夹角ζ大于等于120°。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贴合放布装置包括操作平台(91),操作平台(91)上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双工位放卷机构(92)、托布辊(93)、第一牵引装置(94)、接布平台(95)、压紧装置(96)和储布装置(97),储布装置(97)出布一侧设有第二牵引装置(98),操作平台(91)下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三指剥边器(102)和贴合机构(103),基布(99)由第二牵引装置(98)送出后通过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进行展布;基布(99)由所述三指剥边器(102)剥边后送出进入贴合机构(103);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双工位放卷机构(92)之间设有托布辊(93)和第一导布辊(104);所述第二牵引装置(98)和所述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之间设有第二导布辊(10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离型纸拼接台、储存装置、第一精密涂布机、第一干燥烘箱、两辊冷却机、第二精密涂布机、第一多层折返式烘箱、四辊冷却机、第三精密涂布机、第二干燥烘箱、自动贴合放布装置、贴合机、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多辊冷却机、剥离装置、切边机、和双工位卷取机,双工位卷取机包括制品收卷部分和离型纸收卷部分。本发明布置简单,能够适应水性人造革的生产要求,实现规模化生产水性人造革。采用“折返式烘箱”,延长了烘箱长度,使制品在烘箱内的时间更长,从而与水性制品干燥和发泡的特性相适应,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品质量,并且减少占地面积,降本增效。
文档编号B32B38/16GK102765242SQ201210263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靳保平, 靳保琪, 靳启营 申请人:新乡市鼎鑫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