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它包括衣身(1),该衣身(1)带有衣领(2),所述衣领(2)的下方为门襟(3),所述衣身(1)的正面和背面都设有若干凹槽(5),凹槽(5)中密布有凸条(6),使得衣身(1)上形成多条凹凸状的纹路(7),所述多条凹凸纹路(7)交错布置,衣身(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二上二下设置,所述的经纱为50D/72F涤纶低弹丝,纬纱为5D/36F涤纶低弹丝,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斜纹组织结构。本发明服装层次感较强,质感较好,并且具有除臭抑菌、吸湿、保温等功能。本发明尺寸稳定性好。
【专利说明】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短袖,属于服装【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0002]短袖是春夏季人们最喜欢的服装之一,特别是烈日炎炎,酷暑难忍的盛夏,短袖以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优点而逐步替代昔日男士们穿件背心或汗衫外加一件短袖衬衫或香港衫的模式出现在社交场合,成为人们乐于穿着的时令服装。然后短袖通常较为单薄,穿在身上的质感也不太好,并且通常的短袖看上去没有层次感。通常的短袖为普通材质的面料制作,并不具备除臭抑菌、吸湿等功能,人们的汗水会闷在衣物中,导致发臭生菌,并粘在身上。且尺寸稳定性不好。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层次感较强,质感较好,并且具有除臭抑菌、吸湿、保温等功能的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包括衣身,该衣身带有衣领,所述衣领的下方为门襟,所述衣身底部设有下摆,所述下摆的宽度为I~5cm,所述衣身的正面和背面都设有若干凹槽,凹槽中密布有凸条,使得衣身上形成多条凹凸状的纹路,所述多条凹凸纹路交错布置,所述衣身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二上二下设置,所述的经纱为50D/72F涤纶低弹丝,纬纱为OT/36F涤纶低弹丝,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斜纹组织结构。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7]1、这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在衣身表面设置多条凹凸纹路,这些纹路交错布置,看起来有层次感,立体感强,具有观赏性,并且这种服装的面料将生竹材炭化,并研磨成纳米级粉末,随后将这些竹炭粉末均匀涂覆在纺织面料上,并在上方再覆盖一层纺织面料,使得竹炭粉末均匀分布在两层纺织面料之间。由于竹炭的微多孔特性能够吸走湿气和外界能力,起到吸湿和保温的作用。并且竹炭的炭质结构致密,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能力,能够释放负离子,具有除臭抑菌的作用。
[0008]2、本发明经纱和纬纱之间的空间大,具有较好的弹力和舒适感。本发明使用了涤纶低弹丝,既具有象氨纶类弹性织物的优点,又比氨纶类弹性织物的价格低,且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好。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0011]其中:衣身1、衣领2、门襟3、下摆4、凹槽5、凸条6、纹路7。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短袖,它包括衣身1,该衣身I带有衣领2,该衣领2为翻领,所述衣领2的下方为门襟3,该门襟3为明扣门襟,所述衣身I底部设有下摆4,根据需要,下摆4的宽度可以在I?5cm内任意选择,所述衣身I的正面和背面都设有若干凹槽5,凹槽5中密布有凸条6,使得衣身I上形成多条凹凸状的纹路7,所述多条凹凸纹路7交错布置,看上去有层次感,立体感强。
[0013]所述衣身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二上二下设置,所述的经纱为50D/72F涤纶低弹丝,纬纱为OT/36F涤纶低弹丝,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斜纹组织结构。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除臭抑菌功能的尺寸稳定性好服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衣身(1),该衣身(I)带有衣领(2),所述衣领(2)的下方为门襟(3),所述衣身⑴底部设有下摆(4),所述下摆(4)的宽度为I~5cm,所述衣身(I)的正面和背面都设有若干凹槽(5),凹槽(5)中密布有凸条(6),使得衣身(I)上形成多条凹凸状的纹路(7),所述多条凹凸纹路(7)交错布置,所述衣身(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二上二下设置,所述的经纱为50D/72F涤纶低弹丝,纬纱为OT/36F涤纶低弹丝,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斜纹组织结构。
【文档编号】B32B9/02GK103799354SQ20121049119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许永新 申请人:许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