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14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方形纸盒,如鞋盒,都是先将内盒纸板制成方形,然后将四个角通过粘贴纸贴合制成内盒,最后再在内盒外表粘贴面纸使得纸盒制作成型。现有技术中,都是手工的方式将内盒纸板制成方形以及将内盒的四个角进行贴合,从而存在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下的缺点。
背景技术
方形纸盒,如鞋盒,都是先将内盒纸板制成方形,然后将四个角通过粘贴纸贴合制成内盒,最后再在内盒外表粘贴面纸使得纸盒制作成型。现有技术中,都是手工的方式将内盒纸板制成方形以及将内盒的四个角进行贴合,从而存在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下的缺点。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的内盒成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盒成型机,包括将内盒纸板逐张放料的放料机构、设置在放料机构后侧并用于传送内盒纸板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相对放料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模头,所述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的四个耳边位置设置有定型件,并且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成框形后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一组贴纸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内盒纸板由放料机构逐张放料,然后由传送机构进行传送,内盒纸板传送至模头位置时,模头下移以将内盒纸板中部下压,内盒纸板的四个耳边由于定型件的作用而发生弯折,从而内盒纸板呈框形,此后四组贴纸机构对成框形后的内盒的四个角进行贴纸,最终内盒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包括相互紧压设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主动轮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构成送贴纸通道,所述送贴纸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使贴纸向下走的挡位件,所述挡位件下方设置有推贴纸件,所述推贴纸件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并且所述推贴纸件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推贴纸件设置有驱动其沿水平方向由挡位件对应主动轮一侧向挡位件相对主动轮另一侧方向移动的推贴纸件驱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所述挡位件与推贴纸件之间设置有贴纸剪切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内盒的一个角置于推贴纸件位置,主动轮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轮转动,贴纸由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送贴纸通道传送,然后贴纸由于挡位件的作用向下走,此后推贴纸件驱动机构驱动推贴纸件由挡位件对应主动轮一侧向挡位件相对主动轮另一侧方向移动,使得贴纸与内盒的一个角相贴,并且挡位件与推贴纸件之间的贴纸剪切机构将贴纸剪断,由于推贴纸件内设置有加热管,使得推贴纸件对贴纸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贴纸与内盒的角相粘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在内盒的四个角位置各设一组贴纸机构,便可实现内盒贴纸的机械自动化操作,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
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贴纸件驱动机构包括推杆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推杆一端与推贴纸件固定连接,推杆另一端与凸轮相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两个斜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转动时,凸轮驱动推杆移动,从而推杆带动推贴纸件由挡位件对应主动轮一侧向挡位件相对主动轮另一侧方向移动,转动轴转动时由于两个相互配合的斜齿轮作用,从而使得驱动轮转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推杆与盖体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构成所述复位机构;所述主动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以及设置在驱动轴与主动轮之间并相互配合的两个伞齿轮;所述挡位件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的上端面设置为平整面,挡位件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的上端面构成所述贴纸剪切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轮转动时,盖体不会发生转动,拉簧使得推杆复位,进而使得推贴纸件复位,驱动轴转动时,由于两个相互配合的伞齿轮作用,使得主动轮转动,进而使得主动轮与从动轮配合转动对贴纸进行传送,推贴纸件由挡位件对应主动轮一侧向挡位件相对主动轮另一侧方向移动时,通过挡位件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的上端面对贴纸进行剪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设置有贴纸长度调节机构,所述贴纸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使所述驱动轴转动的传动轴,以及摆臂,所述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使驱动轴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有摆动盘,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可相对摆动盘转动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设置有调节臂,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调节臂设置有将调节臂与弧形槽相固定的固定件,所述调节盘铰接有摆杆,所述摆臂连接有导向座,所述摆杆插设在导向座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臂摆动时,通过摆杆使得摆动盘与调节盘摆动,摆动盘进而使得传动轴转动,由于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使驱动轴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从而驱动轴单向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贴纸机构传送贴纸。当调节臂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弧形槽的不同位置时,使得调节盘与摆杆的铰接点至摆臂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摆臂摆动时摆动盘的摆动角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传动轴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驱动轴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最终对贴纸机构的贴纸长度起到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设置有调节其位置的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贴纸机构的座体,以及导轨,所述座体可沿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座体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座体螺纹配合设置,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支座,所述丝杆与支座呈轴向定位、径向可转动相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由于丝杆与座体螺纹配合设置,支座设置在导轨上,并且丝杆与支座呈轴向定位、径向可转动相配合设置,从而使得座体能够沿着导轨滑动,因此实现了根据内盒的不同尺寸调节贴纸机构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导轨上各设置有两组贴纸机构的座体,并且两组座体均可沿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两组座体均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设置,所述丝杆对应两组座体位置的螺纹呈相反方向旋转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对应两组座体位置的螺纹呈相反方向旋转设置,丝杆转动时,两组座体沿着导轨相靠近或相离,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内盒。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两边侧分别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轨道,机架的后侧顶部设置有吸盘,吸盘后侧设置有送料转轴,所述两侧轨道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沿轨道上下滑动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可水平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可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别放置装有待加工的内盒纸板的搁板,当第一支架上的内盒纸板将要送完时,将第二支架上移至第一支架附近,当第一支架上的内盒纸板送完时,抽离第一支架的搁板,然后将第一支架的支撑块向外移动,再将第二支架上的搁板上升到支撑块位置,最后再将第一支架的支撑块向内移动以对第二支架上的搁板进行支撑,此后便可使得吸盘继续对内盒纸板进行送料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不间断送料、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支架导座,所述第一支架导座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的内侧面设置为由上至下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撑块与第一支架本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件,并且所述支撑块与第一支架本体之间夹设有对支撑块施以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块斜面的作用,使得第二支架上的搁板上升时,对支撑块产生推力使支撑块向外移动,当搁板上升至支撑块上方时,支撑块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内移动,支撑块便可对搁板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体、第二支架导座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架导座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与第二支架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当支撑板在水平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板的作用,使得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内盒纸板进行送料。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内盒纸板结构图;图2为成型后的内盒机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二;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纸机构结构图一;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纸机构结构图二 ;图9为图8的C部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纸长度调节机构结构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结构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料机构结构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结构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盒成型机,包括将内盒纸板逐张放料的放料机构
1、设置在放料机构I后侧并用于传送内盒纸板2的传送机构3,传送机构3相对放料机构I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模头4,所述模头4下方对应内盒纸板2的四个耳边201位置设置有定型件5,并且模头4下方对应内盒纸板2成框形后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一组贴纸机构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内盒纸板2由放料机构I逐张放料,然后由传送机构3进行传送,内盒纸板2传送至模头4位置时,模头4下移以将内盒纸板2中部下压,内盒纸板2的四个耳边201由于定型件5的作用而发生弯折,从而内盒纸板2呈框形,此后四组贴纸机构6对成框形后的内盒2的四个角进行贴纸,最终内盒2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6,包括相互紧压设置的主动轮601与从动轮602,所述主动轮601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主动轮驱动机构603,所述主动轮601与从动轮602之间构成送贴纸通道,所述送贴纸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使贴纸202向下走的挡位件604,所述挡位件604下方设置有推贴纸件605,所述推贴纸件605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60501,并且所述推贴纸件605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推贴纸件605设置有驱动其沿水平方向由挡位件604对应主动轮601 —侧向挡位件604相对主动轮601另一侧方向移动的推贴纸件驱动机构606以及复位机构,所述挡位件604与推贴纸件605之间设置有贴纸剪切机构6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内盒的一个角置于推贴纸件605位置,主动轮驱动机构603驱动主动轮601转动,贴纸由主动轮601与从动轮602之间的送贴纸通道传送,然后贴纸202由于挡位件604的作用向下走,此后推贴纸件驱动机构606驱动推贴纸件605由挡位件604对应主动轮601 —侧向挡位件604相对主动轮601另一侧方向移动,使得贴纸202与内盒的一个角相贴,并且挡位件604与推贴纸件605之间的贴纸剪切机构607将贴纸202剪断,由于推贴纸件605内设置有加热管,使得推贴纸件605对贴纸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贴纸与内盒的角相粘贴,并且由于推贴纸件605设置的凹槽60501,使得贴纸202与内盒的角更好的相粘贴,优选的,凹槽60501设置为直角凹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在2内盒的四个角位置各设一组贴纸机构6,便可实现内盒2贴纸的机械自动化操作,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贴纸件驱动机构606包括推杆60601以及驱动轮60602,所述驱动轮60602上设置有凸轮60603,所述推杆60601 —端与推贴纸件605固定连接,推杆60601另一端与凸轮60603相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轮60602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单元。如此设置,驱动轮60602转动时,凸轮60603驱动推杆60601移动,从而推杆60601带动推贴纸件605由挡位件604对应主动轮601 —侧向挡位件604相对主动轮601另一侧
方向移动。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604,所述转动轴604与驱动轮602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两个斜齿轮605。如此设置,转动轴604转动时由于两个相互配合的斜齿轮605作用,从而使得驱动轮602转动。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轮60602设置有盖体60606,所述盖体60606与驱动轮60602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推杆60601与盖体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构成所述复位机构。如此设置,驱动轮60602转动时,盖体60606不会发生转动,拉簧使得推杆60601复位,进而使得推贴纸件605复位。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主动轮驱动机构603包括驱动轴60301以及设置在驱动轴60301与主动轮601之间并相互配合的两个伞齿轮60302。如此设置,驱动轴60301转动时,由于两个相互配合的伞齿轮60302作用,使得主动轮601转动,进而使得主动轮601与从动轮602配合转动对贴纸进行传送。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位件604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605的上端面设置为平整面,挡位件604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605的上端面构成所述贴纸剪切机构607。如此设置,推贴纸件605由挡位件604对应主动轮601 —侧向挡位件604相对主动轮601另一侧方向移动时,通过挡位件604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605的上端面对贴纸进行剪断。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6设置有贴纸长度调节机构7,所述贴纸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使驱动轴60301转动的传动轴702,以及摆臂703,所述传动轴702与驱动轴60301之间设置有使驱动轴60301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705,所述传动轴702固定连接有摆动盘706,所述摆动盘706上设置有可相对摆动盘706转动的调节盘707,所述调节盘707设置有调节臂70701,所述摆动盘706上设置有弧形槽70601,所述调节臂70701设置有将调节臂70701与弧形槽70601相固定的固定件708,所述调节盘707铰接有摆杆709,所述摆臂703连接有导向座7010,所述摆杆709插设在导向座7010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臂703摆动时,通过摆杆709使得摆动盘706与调节盘707摆动,摆动盘706进而使得传动轴702转动由于传动轴702与驱动轴60301之间设置有使驱动轴60301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705,从而驱动轴60301单向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贴纸机构6传送贴纸。当调节臂70701通过固定件708固定在弧形槽70601的不同位置时,使得调节盘707与摆杆709的铰接点至摆臂703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摆臂703摆动时摆动盘706的摆动角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传动轴702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驱动轴60301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最终对贴纸机构6的贴纸202长度起到调节作用。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贴纸机构6设置有调节其位置的的位置调节机构8,所述位置调节机构8包括贴纸机构6的座体802,以及导轨803,所述座体802可沿导轨803滑动设置在导轨803上,所述座体802设置有丝杆804,所述丝杆804与座体802螺纹配合设置,所述导轨803上设置有支座805,所述丝杆804与支座805呈轴向定位、径向可转动相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804,由于丝杆804与座体802螺纹配合设置,支座805设置在导轨803上,并且丝杆804与支座805呈轴向定位、径向可转动相配合设置,从而使得座体802能够沿着导轨803滑动,因此实现了根据内盒的不同尺寸调节贴纸机构6的位置。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轨803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导轨803上各设置有两组贴纸机构6的座体802,并且两组座体802均可沿导轨803滑动设置在导轨803上,两组座体802均与所述丝杆804螺纹配合设置,所述丝杆804对应两组座体802位置的螺纹呈相反方向旋转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804对应两组座体802位置的螺纹呈相反方向旋转设置,丝杆804转动时,两组座体802沿着导轨803相靠近或相离,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内盒。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料装置I包括机架101,机架101两边侧分别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轨道102,机架101的后侧顶部设置有吸盘103,吸盘103后侧设置有送料转轴104,所述两侧轨道102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105与第二支架106,第一支架105与第二支架106可沿轨道102上下滑动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架105设置在第二支架106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架105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支撑块10501,所述支撑块10501可水平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105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可在第一支架105与第二支架106分别放置装有待加工的内盒纸板的搁板,当第一支架105上的内盒纸板将要送完时,将第二支架106上移至第一支架105附近,当第一支架105上的内盒纸板送完时,抽离第一支架105的搁板,然后将第一支架105的支撑块10501向外移动,再将第二支架106上的搁板上升到支撑块10501位置,最后再将第一支架105的支撑块10501向内移动以对第二支架106上的搁板进行支撑,此后便可使得吸盘103继续对内盒纸板进行送料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不间断送料、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05还包括第一支架本体10502、第一支架导座10503,所述第一支架导座10503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10502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102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10501的内侧面设置为由上至下向外侧倾斜的斜面105011,所述支撑块10501与第一支架本体10502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块10501在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件10504,并且所述支撑块10501与第一支架本体10502之间夹设有对支撑块10501施以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块10501斜面105011的作用,使得第二支架106上的搁板上升时,对支撑块10501产生推力使支撑块10501向外移动,当搁板上升至支撑块10501上方时,支撑块10501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内移动,支撑块10501便可对搁板进行支撑。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支架106包括第二支架本体10601、第二支架导座10602以及支撑板10603,所述第二支架导座10602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10601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2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板10603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10601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10603与第二支架本体10601之间还设置有当支撑板10603在水平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优选的,限位机构由支撑板10603与第二支架本体10601的两个相对壁面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板10603的作用,使得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内盒纸板2进行送料。
权利要求1.一种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内盒纸板逐张放料的放料机构、设置在放料机构后侧并用于传送内盒纸板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相对放料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模头,所述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的四个耳边位置设置有定型件,并且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成框形后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一组贴纸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纸机构包括相互紧压设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主动轮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构成送贴纸通道,所述送贴纸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使贴纸向下走的挡位件,所述挡位件下方设置有推贴纸件,所述推贴纸件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并且所述推贴纸件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推贴纸件设置有驱动其沿水平方向由挡位件对应主动轮一侧向挡位件相对主动轮另一侧方向移动的推贴纸件驱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所述挡位件与推贴纸件之间设置有贴纸剪切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贴纸件驱动机构包括推杆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凸轮,所述推杆一端与推贴纸件固定连接,推杆另一端与凸轮相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两个斜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推杆与盖体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构成所述复位机构;所述主动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以及设置在驱动轴与主动轮之间并相互配合的两个伞齿轮;所述挡位件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的上端面设置为平整面,挡位件的下端面与推贴纸件的上端面构成所述贴纸剪切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纸机构设置有贴纸长度调节机构,所述贴纸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使所述驱动轴转动的传动轴,以及摆臂,所述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使驱动轴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有摆动盘,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可相对摆动盘转动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设置有调节臂,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调节臂设置有将调节臂与弧形槽相固定的固定件,所述调节盘铰接有摆杆,所述摆臂连接有导向座,所述摆杆插设在导向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纸机构设置有调节其位置的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贴纸机构的座体,以及导轨,所述座体可沿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座体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座体螺纹配合设置,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支座,所述丝杆与支座呈轴向定位、径向可转动相配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导轨上各设置有两组贴纸机构的座体,并且两组座体均可沿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两组座体均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设置,所述丝杆对应两组座体位置的螺纹呈相反方向旋转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两边侧分别设置有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轨道,机架的后侧顶部设置有吸盘,吸盘后侧设置有送料转轴,所述两侧轨道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沿轨道上下滑动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可水平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支架导座,所述第一支架导座设置在第一支架本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块的内侧面设置为由上至下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撑块与第一支架本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件,并且所述支撑块与第一支架本体之间夹设有对支撑块施以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压缩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内盒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体、第二支架导座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架导座设置在第二支架本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与第二支架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当支撑板在 水平位置时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盒成型机,包括将内盒纸板逐张放料的放料机构、设置在放料机构后侧并用于传送内盒纸板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相对放料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模头,所述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的四个耳边位置设置有定型件,并且模头下方对应内盒纸板成框形后的四个角位置各设置有一组贴纸机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31B1/04GK202986174SQ2012207388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李运通, 李学远, 张存洪, 孙培晓, 李文瑞 申请人:瑞安市华科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