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31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贴合薄膜产品的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薄膜产品,其由底片A和贴片B相互贴合而成,而且相邻贴片之间的位置精度较高,一般利用贴合机将底片A和贴片B相互贴合。然而在贴合全程中,每条贴片B接触底片A的时间和位置不能把控,贴合时贴片B会晃动,相邻贴片之间的位置精度不能保证,产品的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以实现提高贴合精度、降低报废率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贴合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两块垫板,所述垫板相对所述底板的一侧固设有一块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同一侧设置有一排缺口。优选的,所述贴合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板上每个缺口的大小及相邻缺口的间距根据薄膜产品中贴片的大小和间距进行设置;底片的一端从底板和贴合板之间穿过后固定在收料轮上,贴片的`一端沿着贴合板的缺口从底板和贴合板之间穿过后固定在收料轮上,收料轮转动时,放料轮在底片和贴片的拉动下一起转动,由于缺口的尺寸及间距经过精加工,贴片经贴合板上缺口的导正后精确地贴合在底片上,贴合过程中不需要检查贴合材料之间的尺寸,贴合的速度快,实现了提高贴合精度、降低报废率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一种薄膜产品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贴合治具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合治具(参见图2),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固设有两块垫板12,垫板12相对底板11的一侧固设有一块贴合板13,贴合板13的同一侧设置有一排缺口 14。贴合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1上,方便于更换贴合板13。底板11上设置有通孔15,以一螺栓穿过通孔15锁在底板11上。如图3所示,贴合板13上每个缺口 14的大小及相邻缺口 14的间距根据薄膜产品中贴片B的大小和间距进行设置;底片A的一端从底板11和贴合板13之间穿过后固定在收料轮16上,贴片B的一端沿着贴合板13的缺口 14从底板11和贴合板13之间穿过后固定在收料轮16上,收料轮16转动时,放料轮17在底片A和贴片B的拉动下一起转动,由于缺口 14的尺寸及间距经过精加工,贴片B经贴合板13上缺口 14的导正后精确地贴合在底片A上;缺口 14数量能够做到贴合机台面的极限,能同时贴合数量更多的材料,贴合不需要检查贴合材料之间的尺寸,贴合的速度快,实现了提高贴合精度、降低报废率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 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两块垫板,所述垫板相对所述底板的一侧固设有一块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同一侧设置有一排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3.根据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两块垫板,所述垫板相对所述底板的一侧固设有一块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同一侧设置有一排缺口。贴合板上每个缺口的大小及相邻缺口的间距根据薄膜产品中贴片的大小和间距进行设置,缺口的尺寸及间距精加工,贴片经贴合板上缺口的导正后能精确地贴合在底片上,贴合过程中不需要检查贴合材料之间的尺寸,贴合的速度快,实现了提高贴合精度、降低报废率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B32B37/00GK203110474SQ20132002191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邱杰 申请人:苏州淼昇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