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6501阅读:1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磨治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壳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打磨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为了提升设备的观赏性以及表面处理性能,会对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打磨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手工打磨治具和机械自动打磨治具均独立设置,当设备金属外壳通过手工打磨完毕后,若要放去机械自动打磨治具进一步打磨,就得将设备金属外壳拆卸下来,另外固定安装在机械自动打磨治具上,这样的打磨效率较低,不适宜大规模的打磨操作,打磨治具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打磨治具,既能用于手工打磨,又可以用于机械自动打磨,使用通用性较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磨治具,包括有与打磨工件形状相匹配的仿形底座,所述仿形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打磨工件压紧的治具盖板,治具盖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弧形把手,所述弧形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治具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仿形底座的上端部和治具盖板的下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磁铁;所述仿形底座的下端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真空吸底座,在真空吸底座上连接有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的真空吸管,所述仿形底座的中间开设有抽气孔。

其中,所述真空吸底座包括有支撑方框和具有抽气腔的抽气底座,所述抽气底座固定设置于支撑方框的顶部;所述抽气底座的顶部设置与仿形底座连接的固定顶板,所述固定顶板的两侧中间分别设置有定位柱,在定位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顶板在抽气腔的周围设置有第一矩形密封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凹槽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圈。

再进一步的,所述仿形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矩形密封凹槽,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凹槽内也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仿形底座在第二矩形密封的包围圈内凹槽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方形凸起块,所述方形凸起块与方形凸起块之间形成纵横交叉的抽气通道。

其中,所述仿形底座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连接有支撑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磨治具,包括有与打磨工件形状相匹配的仿形底座,所述仿形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打磨工件压紧的治具盖板,治具盖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弧形把手,仿形底座的下端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真空吸底座,在真空吸底座上连接有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的真空吸管,所述仿形底座的中间开设有抽气孔。当进行手工打磨时,通过用手压紧弧形把手将金属外壳固定于仿形底座上方,然后对金属外壳的周边进行手工打磨即可。当进行机械打磨时,真空吸管通过抽气孔将仿形底座与治具盖板之间的气体抽出,使治具盖板紧紧地压在仿形底座的上方,进而可以进行机械打磨。本打磨治具既能用于手工打磨,又可以用于机械自动打磨,使用通用性较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磨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磨治具的结构分解图。

在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仿形底座 2—治具盖板 3—弧形把手

4—定位磁铁 5—真空吸管 6—抽气孔

7—支撑方框 8—抽气腔 9—抽气底座

10—固定顶板 11—定位柱 12—固定连接通孔

13—第一矩形密封凹槽 14—第二矩形密封凹槽 15—方形凸起块

16—支撑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打磨治具,包括有与打磨工件形状相匹配的仿形底座1,所述仿形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打磨工件压紧的治具盖板2,治具盖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弧形把手3,所述弧形把手3的两端分别与治具盖板2固定连接,所述仿形底座1的上端部和治具盖板2的下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磁铁4;当进行手工打磨时,通过用手压紧弧形把手3将金属外壳固定于仿形底座1上方,然后对金属外壳的周边进行手工打磨即可。当治具盖板2覆盖于仿形底座1上方时,上下对应的定位磁铁4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保证治具盖板2的周围打磨区域与希望打磨的一致,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仿形底座1的下端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真空吸底座,在真空吸底座上连接有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的真空吸管5,所述仿形底座1的中间开设有抽气孔6。当进行机械打磨时,真空吸管5通过抽气孔6将仿形底座1与治具盖板2之间的气体抽出,使治具盖板2紧紧地压在仿形底座1的上方,进而可以进行机械打磨。由此可见,本打磨治具既能用于手工打磨,又可以用于机械自动打磨,使用通用性较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吸底座包括有支撑方框7和具有抽气腔8的抽气底座9,所述支撑方框7具有贯通的矩形通孔,不仅便于安装真空吸管5,而且还可以减轻真空吸底座的整体重量。所述抽气底座9固定设置于支撑方框7的顶部,所述抽气底座9的顶部设置与仿形底座1连接的固定顶板10,所述固定顶板10的两侧中间分别设置有定位柱11,在定位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通孔12。所述仿形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11适配的定位孔,当仿形底座1插入定位柱11后,使用螺钉穿过固定连接通孔12将真空吸底座与仿形底座1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顶板10在抽气腔8的周围设置有第一矩形密封凹槽13,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凹槽13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圈(在图中未标出),这使得仿形底座1与抽气底座9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度。再进一步的,所述仿形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矩形密封凹槽14,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凹槽14内也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仿形底座1在第二矩形密封的包围圈内凹槽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方形凸起块15,所述方形凸起块15与方形凸起块15之间形成纵横交叉的抽气通道。将金属外壳放置于仿形底座1上,由于橡胶密封圈的作用,所述仿形底座1与治具盖板2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内部的抽真空效果,连接性能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仿形底座1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连接有支撑圆柱16。本实用新型仅用于手动打磨时,可以将仿形底座1从真空吸底座上拆卸下来,当将仿形底座1平放于工作平台上,四个支撑圆柱16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仿形底座1与工作平台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