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73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内植入有染料颗粒,所述中层结构内设有黑丝,所述上层结构由表经和表纬互相交织形成,表经与表纬互相交织形成表组织,所述下层结构由里经和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经与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组织,所述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内均设有若干浮长线,所述浮长线覆盖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上,所述上层结构采用接结经与中层结构相连结,中层结构采用接结经与下层结构相连结。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染料使用,保护了环境,同时面料由三层结构组成,达到既美观又能遮光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提花遮光面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遮光窗帘布和提花窗帘布在窗帘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现有的遮光窗帘布主要以素织为主,后期再经过染色印花等工艺最终出现在市场上,此类窗帘不仅达不到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对环境也有很大的污染;提花窗帘布虽突破了以往的工艺,使窗帘的美观度大大提高,但其遮光效果却一般,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提花装置只能织制单层组织,且经密大都较低,一般在140根/cm以下,若织造高经密织物则会因其所提起的经纱根数多少不一而导致梭口不清晰,影响正常引纬。
[0003]由于受织造装置的限制,很难使窗帘布达到既美观又能遮光的效果。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装饰、居室美化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素色遮光布和提花布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美化家居的要求。本项目产品在开发中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实现高密提花织物的织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通过采用在纱线内植入染料,减少染料使用,保护了环境,同时面料由三层结构组成,达到既美观又能 遮光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内植入有染料颗粒,所述中层结构内设有黑丝,所述上层结构由表经和表纬互相交织形成,表经与表纬互相交织形成表组织,所述下层结构由里经和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经与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组织,所述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内均设有若干浮长线,所述浮长线覆盖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上,所述上层结构采用接结经与中层结构相连结,中层结构采用接结经与下层结构相连结。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层结构为重纬提花结构,上层结构采用多种颜色的纱线编织而成,下层结构为素织遮光面料结构,下层结构采用单一颜色或者颜色相近的纱线编织而成,兼具美观性和遮光性于一体,花型丰富且达到全遮光的效果,与一般提花织物的最大不同在于织物的正反两面能够相互独立地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和色彩。
[0007]作为优选,所述表经的密度为135~148根/cm,表纬的密度为123~133根/cm,所述里经的密度为135~145根/cm,里纬的密度为126~138根/cm,面料结构紧密,遮光性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表组织包括地部纹和花部纹,所述地部纹为平纹或者缎纹,所述花部纹为纬花或者平纹暗花,花部纹的层次为3~4个。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层结构与中层结构之间的接结经将表纬和黑丝固结在一起,中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接结经将黑丝和里纬固结在一起,所采用的接结经牢固且经度较小,即使暴露在组织表面也不会特别明显。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纱线内植入染料,免去了后道染色步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面料采用三层层结构,上层结构为重纬提花结构,下层结构为素织遮光面料结构,在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织入以黑丝为纬纱原料的中层结构,通过接结经将上、中、下三层结构连接形成一块整体的面料,面料的密度较大,结构紧密,兼具美观性和遮光性于一体,花型丰富且达到全遮光的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的特 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的主视剖面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上层结构、2-中层结构、3-下层结构、4-接结经、11-表经、12-表纬、21-黑丝、31-里经、32-里纬。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包括上层结构1、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上层结构1与下层结构3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内植入有染料颗粒,所述中层结构2内设有黑丝21,所述上层结构1由表经11和表纬12互相交织形成,表经11与表纬12互相交织形成表组织,所述下层结构3由里经31和里纬32互相交织形成,里经与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组织,所述上层结构1和下层结构3内均设有若干浮长线,所述浮长线覆盖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上,所述上层结构1采用接结经4与中层结构2相连结,中层结构2采用接结经4与下层结构3相连结,所述上层结构1为重纬提花结构,上层结构1采用多种颜色的纱线编织而成,下层结构3为素织遮光面料结构,下层结构3采用单一颜色或者颜色相近的纱线编织而成,所述表经11的密度为135~148根/cm,表纬12的密度为123~133根/cm,所述里经31的密度为135~145根/cm,里纬32的密度为126~138根/cm,所述表组织包括地部纹和花部纹,所述地部纹为平纹或者缎纹,所述花部纹为纬花或者平纹暗花,花部纹的层次为3~4个,所述上层结构1与中层结构2之间的接结经4将表纬12和黑丝21固结在一起,中层结构2与下层结构3之间的接结经4将黑丝21和里纬32固结在一起,接结经4采用20/22D单根未脱胶的桑蚕丝。
[0016]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结构(1)、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上层结构(1)与下层结构(3)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层结构(2)内设有黑丝(21 ),所述上层结构(1)由表经(11)和表纬(12)互相交织形成,表经(11)与表纬(12)互相交织形成表组织,所述下层结构(3)由里经(31)和里纬(32)互相交织形成,里经与里纬互相交织形成里组织,所述上层结构(1)和下层结构(3)内均设有若干浮长线,所述浮长线覆盖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上,所述上层结构(1)采用接结经(4)与中层结构(2)相连结,中层结构(2)采用接结经(4)与下层结构(3)相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1)为重纬提花结构,上层结构(1)采用多种颜色的纱线编织而成,下层结构(3)为素织遮光面料结构,下层结构(3)采用单一颜色或者颜色相近的纱线编织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经(11)的密度为135?148根/cm,表纬(12)的密度为123?133根/cm,所述里经(31)的密度为135?145根/cm,里纬(32)的密度为126?138根/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包括地部纹和花部纹,所述地部纹为平纹或者缎纹,所述花部纹为纬花或者平纹暗花,花部纹的层次为3?4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提花遮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1)与中层结构(2)之间的接结经(4)将表纬(12)和黑丝(21)固结在一起,中层结构(2)与下层结构(3)之间的接结经(4)将黑丝(21)和里纬(32)固结在一起。
【文档编号】B32B5/02GK203530565SQ20132040639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郭宏伟, 吴祥 申请人:浙江富客莱化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