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5190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防水带(10)具备层合体(1),该层合体(1)在防水性薄膜(3)的其中一面(3a)层合有基布(2),在防水性薄膜(3)的另一面(3b)形成有粘接剂层(4)。基布(2),是借助树脂A(6)对2g/m2~10g/m2的织物形成点状填充(filling)。织物(5)与防水性薄膜(3)是借助树脂A(6)与树脂B(7)形成粘接。就树脂A(6)而言,是使用树脂(a1)所硬化的树脂、或树脂(a2)、或者树脂(a2)所交联的树脂之其中任一种。
【专利说明】 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例如,运动用防风夹克(windbreaker)或雨衣等讲求防水性的纤维制品,使用具备「在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层合有织物,且在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层合有粘接剂层」之层合体的带(tape)(例如专利文献I)。这样的带,被用于素材(布料)的针脚(stitch)或缝合线之类的接合部分,而防止雨水从接合部分的浸入。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4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近年来,具有防水性的层合体中,对于更加轻量化(薄化)的要求与日俱增。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虽可借助使用轻薄的织物来达到轻量化,但织物越是薄化则将产生以下的课题,因此薄化有其极限。第I个课题,(I)将导致防水性薄膜与织物之间的粘接力下降,第2个课题,(2)当将织物层合于防水性薄膜之际,有时容易在织物上产生玮斜(bowed filling)。在解决上述课题(I)、(2)的同时,也更加期待织物的薄化(轻量化)。
[0006]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研发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当粘接防水性薄膜与织物时之玮斜的发生并可确保防水性薄膜与织物之间的粘接力且能达成轻量化的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0007]解决课题之手段
[0008]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标的为防水带。该防水带,是具备「在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层合有基布,在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形成有粘接剂层」之层合体的防水带,基布,借助树脂A对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 2的织物形成点状填充。在此,树脂A为:树脂(al)所硬化的树脂、树脂(a2)或者树脂(a2)所交联(cross-link)的树脂的其中任一种。树脂(al)是熔点为80°C?160°C的未硬化或者半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树脂(a2)是熔点为80°C?160 °C的热可塑性树脂。
[0009]另外,织物与防水性薄膜,由树脂A及热可塑性树脂B所粘接,粘接剂层由热可塑性树脂C所形成。
[0010]由于这样的防水带,是借助树脂A对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2的织物形成填充的基布,因此与轻量无关,能抑制织物之玮斜的发生。此外,由于是借助充填织物的树脂A,及该树脂A以外的热可塑性树脂B来粘接织物与防水性薄膜,因此可确保充分的粘接力。
[0011]在本发明之其中一个标的的防水带中,热可塑性树脂B的熔点可较树脂A的熔点低5°C?40°C。只要两者的熔点差为上述的范围,便能更进一步抑制织物的玮斜,并能将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予以稳固地粘接。
[0012]在本发明之其中一个标的的防水带中,每单位面积中树脂A之面积的比例,也就是占有率A,可以为1%?20%。一旦占有率A为上述的范围,便能在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之间充分确保粘接力,并能获得柔软性绝佳的防水带,还能获得具有透湿性的防水带。
[0013]在本发明其中一个标的的防水带中,每单位面积中热可塑性树脂B之面积的比例,也就是占有率B可成为5 %?60 %,并可将热可塑性树脂B,作为将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予以点状粘接的材料。一旦占有率B为上述的范围,便能在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之间充分确保粘接力,并能获得柔软性绝佳的防水带,还能获得具有透湿性的防水带。而且,倘若树脂A的占有率A及热可塑性树脂B的占有率B为上述范围,能更进一步获得具有绝佳粘接力、柔软性、透湿性的层合体。
[0014]在本发明其中一个标的的防水带中,延伸于织物之经向的经纱(warp)的质量M1,除以延伸于织物之玮向的玮纱(weft)的质量M2后所得到的值(M1/M2);或者其倒数(reciprocal number) (M2/M1),可以为 1.5 ?5.0。
[0015]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标的,是关于防水带的制造方法。该防水带的制造方法,是用来制造上述的防水带,为用来制造具备「在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层合有基布,并在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形成有粘接剂层的层合体」之防水带的方法,其特征为具有以下的步骤:层合步骤,该层合步骤是借助热可塑性树脂B及点状的树脂A来粘接层合「由树脂A对织物形成点状填充」的基布与防水性薄膜;粘接剂层形成步骤,该粘接剂层形成步骤是对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涂布热可塑性树脂C而形成粘接剂层;及切断步骤,该切断步骤是将层合体裁切成所期望的宽度。织物之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2。
[0016]在此,树脂A为:熔点为80?160°C的未硬化或半硬化之热硬化性树脂的树脂(al);或者熔点为80?160°C之热可塑性树脂的树脂(a2)。而借助层合步骤,倘若树脂A为树脂(al)时,便成为树脂(al)所硬化的树脂,倘若为树脂(a2)时,则成为树脂(a2)、或树脂(a2)所交联的树脂。
[0017]在这样的防水带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层合步骤之前,织物已借助树脂A施以点状的填充处理(指:将经纱与玮纱的交点予以粘接固定),故即使是薄物的织物,也能在层合步骤中抑制织物的玮斜。此外,在层合步骤之后,借助树脂A对织物形成点状填充的同时,将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以点状形成粘接,除此之外还利用热可塑性树脂B将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以点状形成粘接、或者全面粘接,因此可将两者予以稳固地粘接。
[0018]发明的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可在防水性薄膜与织物粘接时抑制织物玮斜的发生,并可确保防水性薄膜与织物之间的粘接力,可提供能达成轻量化的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第I图:是放大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防水带的示意剖面图。
[0021]第2图:是放大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防水带的基布的示意俯视图。
[0022]第3图: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防水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3]第4图:是显示在衣料用基布粘接有防水带之状态的俯视图。
[0024]第5图: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之防水带的示意剖面图。
[0025]第6图:是显示实施例1-8及比较例1、2之防水带的规格与评价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考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相同或者相应的要件标示相同的图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图面中的尺寸比例并不一定和说明的尺寸一致。
[0027]第I图,是放大显示与本发明实施方式之防水带的长度方向形成交差之剖面的示意剖面图。第I图所示的防水带10具备层合体1,该层合体I具有基布2、防水透湿性薄膜3、粘接树脂层4 (粘接剂层)。层合体1,在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其中一面3a层合有基布2,并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另一面3b形成有粘接树脂层4。防水带10,例如是使用于防风夹克或雨衣等,配置成覆盖衣料用基布11 (请参考第4图)的接合部分(例如缝合线12),而可作为用来密封接合部分的带构件使用。
[0028]基布2,是由树脂A6对织物5形成点状充填而形成。在防水带10的层合体I中,是借助树脂A6对织物5的经纱51 (请参考第2图)及/或玮纱52形成点状填充的同时,将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以点状形成粘接。
[0029]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由树脂A6与热可塑性树脂B7进行粘接。
[0030]此外,粘接树脂层4是由热可塑性树脂CS所形成。热可塑性树脂CS,将贴合有防水带10的衣料用基布11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予以粘接。
[0031]第2图,是放大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带中之基布的示意俯视图。基布2的织物5,是由经纱51及玮纱52所形成,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2的轻薄织物。由于这种织物5的质量小,因此轻量且柔软性绝佳。织物5,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最好为3g/m2?9g/m2,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4g/m2?8g/m2则又更佳。
[0032]织物5,倘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0g/m2以下时,具有绝佳的柔软性(触感),可形成轻量化。织物5,倘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以上时,可抑制玮斜,当将防水带10用于衣料之际,即使防水带10存有彼此重叠的部位,也能确保充分的粘接性。
[0033]虽然构成织物5的编织组织,可以是平纹织、斜纹织、缎纹织等的其中任一种形态,但基于防止织物5玮斜发生的观点,织物5最好是平纹织。在第2图中,显示编织组织为平纹织的织物5。而织物5,是由树脂A6对经纱51及/或玮纱52施以填充处理。
[0034]基布2的织物5之经纱51的支纱数(count)及玮纱52的支纱数,最好是5?20dtex,且织物5的经纱51及玮纱52的密度(K1、K2),最好分别为20?150条/25.4mm (I英寸)。此外,经纱51的密度与玮纱52之密度的合计(K1+K2),最好是110?190条/25.4mm (I英寸)。
[0035]而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4g/m2?8g/m2之范围的织物5,其基于经纱51及玮纱52的织物覆盖系数(Cover Factor)可成为400?480,可充分地达成轻量化,可以在富有柔软性的同时,确保充分的粘接力并发挥抑制朝内面渗出的作用。而所谓的「朝内面渗出」是指:当粘接防水透湿性薄膜与织物时,树脂B渗透至织物侧的不良状态。而织物覆盖系数,可利用[经纱的支纱数(dtex)]1/2X [经纱的密度(条/25.4mm)] +[玮纱的支纱数(dtex)]1/2X [玮纱的密度(条/25.4mm)]而求出。
[0036]织物5,其经纱51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Ml除以玮纱52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M2后的值(质量比;M1/M2);或者该值的倒数(质量比的倒数;M2/M1),最好为1.5?5.0。质量比(M1/M2)或者质量比的倒数(M2/M1)为上述范围的织物5,相较于经纱的质量与玮纱的质量相同(Ml =M2)的织物,倘若织物的质量相同时,经纱与玮纱形成交差(经纱与玮纱重叠)部分的面积将变小。换言之,可缩小纱之间的间隙面积。如此一来,可抑制树脂B7的渗出,因此能提高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粘接性。
[0037]在M1/M2为1.5?5.0的场合中,织物5,其经纱的密度(每个单位长度(宽度)之经纱的数目)K1除以玮纱的密度(每个单位长度(宽度)之玮纱的数目)K2后的值(密度比;Κ1/Κ2),最好为2.0?4.0。而Μ2/Μ1为1.5?5.0场合中,Κ2/Κ1最好是2.0?4.0。
[0038]Μ1/Μ2与Κ1/Κ2,对具有上述织物5的防水带10而言,既可抑制带的膨胀又能形成轻薄化,因此当将防水带10贴合于衣料用基布11时,可抑制带的形状对外侧材质造成影响(有时也被称为「基布平滑度」),不仅如此,就外侧材质之触感的点而言也带来帮助。
[0039]在此,织物5的质量比(Μ1/Μ2)最好为1.5?5.0。亦即,织物5最好是经纱方向大于玮纱方向(Μ1>Μ2)。
[0040]此外,织物5最好质量比(Μ1/Μ2)为1.5?5.0,且密度比(Κ1/Κ2)为2.0?4.0。亦即,理想的状况为:经纱与玮纱的双方为相同的支纱数、或者大致相同的支纱数,且经纱51的密度Kl大于玮纱52的密度Κ2。在该场合中,最好是经纱51的密度Kl为60?140条/25.4mm(I英寸),玮纱52的密度K2为30?110条/25.4mm(I英寸)。
[0041]织物5倘若质量大(M1>M2),在防水带10的制造完成之前的步骤中可增加所必须之经向的强度,可提高作业性。此外,在具备这种织物5的防水带10中,由于可确保玮向(与缝制方向(缝合线12)直交的方向)的柔软性,因此当将防水带10贴合于衣料用基布11时,可减少衣料之柔软性的下降。在该场合中,在经向上倘若为高密度(K1>K2)的话更合适。
[0042]就织物5之经纱51与玮纱52的材质而言,举例来说,可使用聚酯、尼龙、丙烯酸等。
[0043]接着,说明防水透湿性薄膜3。就防水透湿性薄膜3而言,是具有防水性及透湿性的薄膜。防水透湿性薄膜3,例如是可防止来自于表面之雨水的浸(渗)入,且水蒸气可透过的薄膜。
[0044]就防水透湿性薄膜3而言,可使用亲水性树脂薄膜、或由疏水性树脂所形成的多孔质薄膜。就亲水性树脂薄膜而言,可列举出使用下述树脂的薄膜: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聚酯树脂、硅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就由疏水性树脂所形成的多孔质薄膜而言,可列举出采用下述树脂的薄膜:含氟系树脂、经拨水处理的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等。就防水透湿性薄膜3而言,最好是由含氟系树脂所形成的多孔质薄膜,特别以多孔质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最为合适。
[0045]在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夹层(interlayer),树脂A6的占有率A最好为I %?20 %,且在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夹层,树脂B7的占有率B最好为5%?60%。这里所称「树脂A6的占有率A」,是指织物5的每单位面积的树脂A6的面积比例(占有率A =树脂A6所占有的面积/织物5的面积)。而树脂B7的占有率B,是指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每单位面积的树脂B7的面积比例(占有率B =树脂B6所占有的面积/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面积)。在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夹层,树脂A6与树脂B7呈现局部重叠。
[0046]而虽然将「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每单位面积的树脂A6的面积比例」作为占有率A,将「织物5的每单位面积的树脂B7的面积比例」作为占有率B,其结果也是相同,但采用以上所说明的方式设定,则容易确认占有率。
[0047]倘若树脂A6与树脂B7的占有率为上述的范围,便能获得具备「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粘接性绝佳,且柔软性和透湿性绝佳」之层合体I的防水带10。
[0048]此外,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另一面,借助热可塑性树脂的树脂CS形成有粘接剂层。树脂C8的粘接剂层,最好是10g/m2?300g/m2,其中又以20g/m2?200g/m2更佳。
[0049]而针对树脂A6、树脂B7及树脂C8,将在后述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之防水带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段落中说明。
[0050]接着,说明织物之经纱及玮纱的质量(M1、M2)、支纱数、密度(编入的条数,K1、K2)的测量、计算方法。测量防水带10中之织物5的质量实际上相当困难,因此对「利用树脂A执行填充处理前(当然是在贴合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前)的织物5测量质量,并以所测得的质量作为基准,来算出防水带10中有关于织物5的质量。由于在贴合时对织物施以张力,因此经贴合后的质量,较贴合前的质量略为减少(例如,减少I?5%程度)。
[0051]经纱及玮纱之支纱数的测量(tex),可依据「JIS L 10138.3.1纤度(b)B法(简便法)」来测量。
[0052]经纱及玮纱之密度(D1、D2)的测量,可依据「JIS L 10968.6.1密度」来测量。而经纱、玮纱的区间分别形成5cm,并以每25.4mm(I英寸)的纱条数量表示。
[0053]织物之质量的测量,可依据「JIS L 10968.4.1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正量)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在经纱及玮纱之质量(Ml、M2)的测量中,是将用于织物质量测量之试验片的经纱与玮纱分解,而各自对经纱、玮纱的质量进行测量。
[0054]针对「织物5已贴合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层合体」之织物5的质量计算,首先,就纱密度而言,是将防水带10每个宽度方向(玮向)之区间的纱条数量作为经纱的密度,并将经向中与上述相同部位之每个区间的密度作为玮纱的密度,而以每25.4mm的条数来表示。其次,使用与贴合于防水透湿性薄膜前之织物5的密度比例计算,对于防水带10的织物5 (已将织物5贴合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后),分别作为经向之经纱的质量、玮向之玮纱的质量。
[0055]接着,说明次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防水带10的制造方法。
[0056]第3图,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防水带之制造方法的示意图。第3图,是显示层合步骤中加热加压处理的图。如此一来,执行基于层合步骤的加热加压处理,将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予以粘接。
[0057]层合步骤之加热加压处理前的基布2,是利用树脂(a)61(树脂A)对织物5施以填充处理。树脂(a)61,是未硬化或者半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al)、或者热可塑性树脂(a2)。而树脂(a)61的熔点为80°C?160°C。在此,本发明中所谓的熔点,是指利用DSC等热分析所观测之吸热峰值的最高温度。
[0058]基于织物5之填充处理的作业效率性等观点,树脂(a)61最好是热可塑性树脂(a2),更进一步从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间之粘接性的观点来看,最好是可借助加热而形成交联的热可塑性树脂。就这样的树脂而言,可列举出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等。
[0059]基布2,例如利用网版转印,将含有树脂(a) 61的水性液体,呈点状转印到织物5的表面,并借助以不会导致树脂(a)61变质之程度的温度加热干燥或者自然干燥,由此,预先在事前实施填充处理。经转印有树脂(a)61的表面,是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贴合之那一侧的表面。基布2,可借助树脂(a) 61而对,基布2之织物5的经纱51及玮纱52的移动形成限制,可在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贴合的层合步骤前,及层合步骤中,防止基布2的玮斜。
[0060]另外,呈微细颗粒状(点状)后转印在基布2之织物5的表面而形成附着的树脂
(a)61,及后述转印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或基布2而形成附着的树脂(b)71的附着形状,皆以「点」来表示。此外,将具有相当于该点面积之面积的圆的直径,以颗粒直径来表示。颗粒直径,可以根据「利用显微镜拍摄之点的影像所测量的面积」来求出。
[0061]执行层合步骤之加热加压处理前的树脂A,也就是填充处理所使用的树脂(a)61的点的颗粒直径,最好是0.1mm?2.0mm,其中又以0.15mm?1.0mm更佳。此外,填充处理所采用的树脂(a)61的每单位面积之点的数量,最好是基布2的每I平方公分60个?400个,其中又以100个?300个更佳。
[0062]而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树脂A,亦即树脂(a)61的质量,最好为0.5g/m2 ?10g/m 2O
[0063]树脂(a)61之点的数量、颗粒直径倘若为上述的范围,便能确实地形成织物5的填充,并且能提高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粘接性,能兼顾层合体I的柔软性和透湿性。
[0064]在层合步骤中,将树脂(b)71转印于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至少其中任一个。基于作业性的观点,最好是将树脂(b) 71转印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
[0065]树脂(b)71的转印,是利用凹版印刷转印等,将粉末或者熔融状态的树脂(b)71呈点状转印在防水透湿性薄膜3上。在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夹层,树脂(b)71之每单位面积的点的数量,最好是防水透湿性薄膜3每I平方公分60个?400个,其中又以70个?200个更佳。
[0066]防水透湿性薄膜3与织物5之间的树脂B,亦即树脂(b) 71的质量,最好是5g/m2?60g/m2o
[0067]此外,执行层合步骤之加热加压处理前的树脂B7,也就是树脂(b)71之点的颗粒直径,最好是0.1mm?2.0mm,其中又以0.5mm?1.5mm更佳。倘若树脂(b) 71之点的数量、颗粒直径为上述的范围,便能兼顾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粘接性,及层合体I的柔软性。
[0068]而在层合步骤中,即使不将树脂(b)71转印成点状亦无妨。亦即,亦可在层合步骤中,对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至少其中任一个,全面地转印树脂(b)71。此外,亦可对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至少其中任一个涂布树脂(b)。
[0069]树脂(b)71,通常是作为丙烯酸系、胺基甲酸乙酯系等热熔粘接剂使用的热可塑性树脂。树脂(b) 71也可以是利用吸湿或者加热而形成部分交联的热可塑性树脂。
[0070]树脂(b)71的熔点,最好是60°C?150°C,其中又以70°C?140°C更佳。
[0071]此外,树脂(b)71的熔点,最好是较用于织物5之填充处理的树脂(a)61的熔点更低 5°C?400C ο
[0072]在树脂(a)61与树脂(b)71的熔点差为5°C以下的场合中,有时在层合步骤中无法充分防止玮斜的发生。在树脂(a)61与树脂(b)71的熔点差超过40°C的场合中,有时树脂A6在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粘接力会下降。
[0073]在层合步骤中,在将树脂(b) 71转印于基布2及/或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后,对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施以加热加压处理。加热加压处理可利用辊压型的压合机9等执行。
[0074]加热加压处理条件,虽然是取决于树脂(a)61与树脂(b)71的种类,但一般来说,最好是采80°C?120°C进行加热。加热加压处理中所加压的压力,最好为0.0lMPa?2.0MPa0借助该加热加压处理,倘若树脂(a) 61是未硬化或半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al),便形成热硬化,倘若为热可塑性树脂(a2),则视场合而形成交联,而在作为树脂A6对基布2的经纱与玮纱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填充的状态下,同时将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予以粘接。不仅如此,借助该加热加压处理,可使树脂(b) 71熔融,而作为树脂B7将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予以粘接。
[0075]在此,只要树脂(a)61的熔点高于树脂(b)71的熔点,即使是「树脂(b)71熔融的温度」,也能充分地由树脂(a) 61对基布2的经纱及/或玮纱形成填充,因此在层合步骤中,可充分地抑制织物5之玮斜的发生。此外,只要树脂(a)61的熔点较树脂(b)71的熔点更尚5?40°C,可提尚树脂A在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I旲3之间的粘接力。
[0076]在粘接剂层形成步骤中,对防水透湿性薄膜3涂布树脂(C) 81。粘接树脂层4的树脂C的质量,最好为10g/m2?300g/m 2,其中又以20g/m2?200g/m 2更佳。此外,最好是涂布树脂(c) 81而使树脂C的质量大于树脂B。就树脂(c)的涂布方法而言,存有利用刮板涂布的层合法(laminating)等。
[0077]树脂(c)81,通常是作为丙烯酸系、胺基甲酸乙酯系等热熔粘接剂使用的热可塑性树脂。
[0078]就树脂(c)而言,只要是能使防水带10封闭「形成于衣料用基布11 (纤维制品)的缝合线或针脚等接合部的间隙」者即可。使用热风、超声波、高频等加热熔融树脂(C)而产生粘接力的热熔粘接剂,贴合防水带10时的操作性良好而极为合适。
[0079]此外,加热加压处理前的树脂(c)81的熔点最好为60°C?150°C,其中又以70°C?140°C更佳。不仅如此,最好较用于织物5填充处理的树脂(a)61的熔点更低5°C?40°C。
[0080]虽然树脂(C)的树脂成分可以和树脂(b)相同、或亦可与树脂(b)不同但树脂(b)是形成与树脂(b)不同,树脂(C)的熔点最好是低于树脂(b)的熔点。一旦对树脂(b)与树脂(c)进行比较,由于树脂(b)的量少,因此在贴合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时,不会有树脂(b)渗出(透)等问题产生的疑虑。亦即,当将防水带10粘接于衣料用基布11 (后述的粘接步骤)之际,考虑到在树脂(b)不致熔融的状态下整齐地粘接或作业上的稳定性时,在粘接步骤中,树脂C的熔点最好是较树脂B更低5°C?40°C。
[0081]而倘若树脂(b)是利用吸湿或加热而形成部分交联的热可塑性树脂,即使树脂
(b)的熔点与树脂(C)的熔点相同或者略低,由于在层合步骤之后树脂(b)形成交联,且由于将防水带10粘接于衣料用基布11时树脂(b)不会熔融,故能整齐地粘接。
[0082]在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后,执行切断步骤。切断步骤中,是利用业界所熟知的方法将层合体I裁切成所期望的宽度。防水带10的宽度,例如为5mm?30mm的程度。如此一来,便可获得防水带10。
[0083]接下来,说明防水带10的粘接。防水带10例如是采「覆盖衣料用基布11彼此之缝合线12」的方式形成粘接。举例来说,可借助使用压合机或熨斗等执行加热加压处理,而将防水带10粘接于衣料用基布11。藉此,可将防水带10之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另一面3b与其他的材料予以粘接(粘接步骤)。
[0084]该粘接步骤中的加热加压处理条件,虽是取决于树脂(c)81的种类,但最好是采用热风式密封机(例如,日本Queen light公司生产的LHA-101)以热风(600?800°C的程度)使树脂熔解,再利用所附属的辊子执行按压。借助该加热加压处理,可使树脂(c)81熔融,且视状况于熔融后形成部分交联,而作为树脂CS将衣料用基布11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予以粘接。
[0085]粘接步骤之加热加压处理的条件,可以与层合步骤的加热加压处理条件相同,也可以不同。
[0086]而层合步骤中对基布2填充处理的树脂(a) 61的颗粒直径,即使经层合步骤及粘接步骤中的加热加压处理后,也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变化,仅增大O?5%的程度。此外,在层合步骤中被转印至防水透湿性薄膜3的树脂(b)71的颗粒直径,经层合步骤及粘接步骤的加热加压处理后,则增大O?50%的程度。
[008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带10,由于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 2的织物5被树脂A6所填充,故能抑制织物5之玮斜的发生。由于防水带10是借助「对织物5形成填充的树脂A6」,及「有别于树脂A6的其他热可塑性树脂B7」来粘接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因此能提高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粘接力。
[0088]根据本实施方式之制造防水带的方法,由于执行「将由树脂A施以填充处理的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粘接层合」的层合步骤,因此在制造防水带10时,可抑制织物5之玮斜的发生。举例来说,即使采用轻薄的织物5,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的粘接力也能充分地获得确保。
[0089]以上,虽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对本发明所作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举例来说,虽然在第3图中,树脂(b) 71是转印于防水透湿性薄膜3,但亦可转印于基布2。此外,层合步骤与粘接剂层形成步骤的加热加压处理亦可同时执行。此外,亦可在粘接剂形成步骤之前执行切断步骤。此外,树脂C所形成的粘接剂层,只要在不会致使防水性和粘接性之功能下降的范围内,即便未遍及整个面地形成于防水透湿性薄膜的其中一面亦无妨。
[0090]第5图,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之层合体的示意剖面图。虽然第I图所示的层合体I中,除了树脂A6之外,树脂B7也在基布2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以点状形成粘接,但也可以是以下的基层体1:由树脂B7所形成的粘接层,在织物5与防水透湿性薄膜3之间遍及整个面(请参考第5图),或亦可形成几乎遍及于全面的粘接层。亦即,即使占有率B为60%?100%亦无妨。在该场合中,树脂B7的质量,最好是10g/m2?60g/m2。
[009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带,例如可粘接于雨衣、防风夹克、运动用衣类、雨具、帐篷、睡袋、袋子之类的素材使用。借助将防水带粘接成覆盖素材的接合部位,可防止雨水从缝合线渗入。
[0092]以下,虽是依据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0093][实施例1]
[0094](织物)
[0095]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浸渍于氢氧化钠液中形成减量化处理(减量化率约35% ),而作为实施例1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101条/25.4mm,玮纱条数为66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7.9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7.8dtex。
[0096](织物的填充处理,实施例皆相同)
[0097]将「以熔点为110°C的丙烯酸树脂作为树脂(a)」的水性液体对该织物进行网版转印,并自然干燥而施以填充处理。丙烯酸树脂之点的数量为250个/cm2,平均颗粒直径为0.2mm。而树脂(a)的质量为2g/m2。
[0098](防水性薄膜,实施例、比较例皆相同)
[0099]将厚度为50μπι且具有透湿性的多孔质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作为防水性薄膜。
[0100](层合步骤,除了实施例6之外,实施例1-5、7、8;比较例1、2皆相同)
[0101]将借助吸湿而形成交联之熔融状态的胺基甲酸乙酯热熔粘接剂(熔点90°C )作为树脂(b),并对防水性薄膜施以凹版印刷转印。
[0102]树脂(b)之点的数量为100个/cm2,平均颗粒直径为0.7_。此外,树脂(b)的质量为 30g/m2。
[0103]将树脂(b)挟持于其间,且将经填充处理的面作为防水性薄膜侧,再以110°C、0.02Mpa的条件,对经填充处理之基布的织物与防水性薄膜执行加热加压处理,将两者粘接而获得2层的层合体。
[0104](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实施例、比较例皆相同)
[0105]在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将熔融状态的胺基甲酸乙酯热熔粘接剂(熔点80°C )作为树脂(c),且对防水性薄膜的单一面涂布而遍及全面地成为40g/m2。如此一来获得:于单一面具有粘接剂层之2层的层合体I。
[0106](切断步骤,实施例、比较例皆相同)
[0107]沿着经纱方向以1.5cm的宽度(与经纱形成交差之方向的长度)切断层合体I而获得防水带10。
[0108](衣料用基布,实施例、比较例皆相同)
[0109]衣料用基布11,是粘接有防水带10的素材。在防水性薄膜的两面涂布30g/m2的树脂(b),而获得聚酯纤维制平编织组织的布料(质量60g/m2),并准备2张已贴合于防水性薄膜之两面的布料,使其部分重叠而缝制2张的布料,进而获得衣料用基布。
[0110](粘接步骤,实施例、比较例皆相同)
[0111]分别将实施例、比较例的防水带,利用热风式密封机贴附于衣料用基布之缝制部位的其中一面。
[0112][实施例2]
[0113]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浸渍于氢氧化钠液中形成减量化处理(减量化率约10% ),而作为实施例2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98条/25.4mm,玮纱条数为42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10.6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10.8dtex。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14][实施例3]
[0115]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浸渍于氢氧化钠液中形成减量化处理(减量化率约10% ),而作为实施例3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100条/25.4mm,玮纱条数为46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10.7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10.8dtex。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16][实施例4]
[0117]将「以公称(7.8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7.S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不经减量化处理而作为实施例4的织物。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99条/25.4mm,玮纱条数为61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及玮纱的支纱数为7.Sdtex0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18][实施例5]
[0119]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不经减量化处理而作为实施例5的织物。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98条/25.4mm,玮纱条数为42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12.3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12.5dtex。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20][实施例6]
[0121]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织物,作为实施例6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与实施例1相同,经纱条数为101条/25.4mm,玮纱条数为66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7.9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7.8dtex。
[0122](层合步骤,实施例6)
[0123]在防水性薄膜,将与实施例1相同之熔融状态的胺基甲酸乙酯热熔粘接剂(熔点80°C )作为树脂(b),并遍及全面地涂布于防水性薄膜的单一面。
[0124]树脂(b)的质量为40g/m2。
[0125]将树脂(b)挟持于其间,且将经填充处理的面作为防水性薄膜侧,再以110°C、0.02Mpa的条件,对经填充处理之基布的织物与防水性薄膜执行加热加压处理,将两者粘接而获得2层的层合体。
[0126]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27][实施例7]
[0128]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浸渍于氢氧化钠液中形成减量化处理(减量化率约35% ),而作为实施例7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80条/25.4mm,玮纱条数为80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7.8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7.9dtex。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29][实施例8]
[0130]将「以公称(12dtex 12f)(丝状纤维数12条,支纱数12dtex)的聚酯纤维丝作为经纱及玮纱,并以平编织组织编织而成」的织物,浸渍于氢氧化钠液中形成减量化处理(减量化率约10% ),而作为实施例8的织物。经减量化处理所获得的织物,经纱条数为70条/25.4mm,玮纱条数为70条/25.4mm,经纱的支纱数为10.9dtex,玮纱的支纱数为10.9dtex。其他的部分(织物的填充处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31][比较例I]
[0132]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织物作为比较例I的织物。在比较例I中,并未执行织物的填充处理。其他的部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相同。
[0133][比较例2]
[0134]将与实施例5相同的织物作为比较例2的织物。在比较例2中,并未执行织物的填充处理。其他的部分(防水性薄膜、层合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切断步骤、衣料用基布、粘接步骤)则与实施例1 (实施例5)相同。
[0135](外观评价)
[0136]对实施例1-8 ;及比较例1、2进行了外观评价。在外观的评价中,是以目视从织物侧观察防水带,并观察织物的玮斜。就外观评价的结果而言,将「完全没有问题」定义为「A」,将「虽然是实际使用上不会造成问题的程度,但经认定有玮斜的发生」定义为「B」,将「被认定为已发生实际使用上之问题程度的玮斜」定义为「C」。外观评价的结果如第6图所示。就实施例1-8而言,外观评价的结果全数为「A」。比较例I为「C」,比较例2则为「B」或者「C」。
[0137](触感评价)
[0138]针对实施例1-8 ;及比较例1、2进行触感评价。在触感的评价中,是对「将防水带贴合于衣料用基布后,衣料用基布之缝制部分的柔软性」进行了判定。针对触感评价的结果,将「作为轻薄之防水性衣料,在实际使用上完全没有问题」定义为「AL将「虽然是不会造成实际上之问题的程度,但其柔软性需要更柔软」定义为「B」,将「作为薄物防水性衣料,在实际使用上造成问题之程度的硬(柔软性不佳)」定义为「C」。触感评价的结果如第6图所示。就实施例1-4而言,外观评价的结果为「A」。实施例5-8及比较例2为「B」,而比较例I则为「A」或「B」。由于比较例I之织物的玮斜相当明显,因此认为触感的评价也较实施例I更差。
[0139](粘接性的评价)
[0140]防水带上的织物与防水性薄膜之间的粘接性,及防水带与衣料用基布之间的粘接性,各实施例、比较例皆是不会在实际使用上造成问题的程度。但是,比较例I略差于实施例1,而比较例2略差实施例5。
[0141]而在实施例1-8、比较例2中,于层合步骤后的加热加压处理之后,无法正确地测量树脂(a)的熔点,可确认树脂(a)形成部分交联。此外,作为树脂(b)使用的胺基甲酸乙酯热熔粘接剂,虽然在层合体制作完的当下熔点不会有大幅的变化,但经过I周的时间后,熔点无法正确地测量,可确认形成交联。这点被认为是由于:树脂(b)是借助吸湿而形成交联之类型的胺基甲酸乙酯热熔粘接剂的缘故。
[014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3]根据本发明,可于防水性薄膜与织物的粘接之际抑制织物之玮斜的发生,并能确保防水性薄膜与织物之间的粘接力,可提供能达成轻量化的防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0144]附图标记说明
[0145]1:层合体
[0146]2:基布
[0147]3:防水透湿性薄膜
[0148]3a:其中一面
[0149]3b:另一面
[0150]4:粘接树脂层(粘接剂层)
[0151]5:织物
[0152]6:树脂 A
[0153]7:热可塑性树脂B
[0154]8:树脂 C
[0155]9:压合机
[0156]10:防水帶
[0157]11:衣料用基布
[0158]61:树脂(a)
[0159]71:树脂(b)
[0160]81:树脂(C)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带,是具备层合体的防水带,该层合体在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层合有基布,在上述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形成有粘接剂层, 其特征为: 上述基布,借助树脂A对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 2的织物形成点状填充, 树脂A为:树脂(al)所硬化的树脂、树脂(a2)或者树脂(a2)所交联的树脂的其中任一种, 上述织物与上述防水性薄膜借助上述树脂A与热可塑性树脂B进行粘接, 上述粘接剂层由热可塑性树脂C形成, 上述树脂(al),是熔点为80°C?160°C的未硬化或者半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 上述树脂(a2),是熔点为80°C?160°C的热可塑性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带,其中,上述热可塑性树脂B的熔点较上述树脂A的熔点低 5°C?400C 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带,其中,每单位面积中上述树脂A之面积的比例,也就是占有率A,为1%?20%。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带,其中,每单位面积中上述热可塑性树脂B之面积的比例,也就是占有率B,为5 %?60 %, 上述热可塑性树脂B,将上述织物与上述防水性薄膜以点状形成粘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带,其中,延伸于上述织物之经向的经纱的质量Ml,除以延伸于上述织物之玮向的玮纱的质量M2后所得到的值(M1/M2),或者其倒数(M2/M1),为 L 5 ?5.0。
6.一种防水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是用来制造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带的方法,该防水带具备层合体,该层合体在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层合有基布,并在上述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形成有粘接剂层, 该防水带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步骤: 层合步骤,该层合步骤借助热可塑性树脂B及点状的上述树脂A,将利用树脂A对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g/m2?10g/m2的织物形成点状填充的上述基布与上述防水性薄膜的其中一面粘接层合; 粘接剂层形成步骤,该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对上述防水性薄膜的另一面涂布热可塑性树脂C而形成上述粘接剂层;及 切断步骤,该切断步骤将上述层合体裁切成所期望的宽度。
【文档编号】B32B27/12GK104471008SQ20138003660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林央洋, 野津敏雄 申请人: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