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62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曲面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曲面贴合设备,适于搭载一承载膜,其包含一基座、二传动轮、一抵顶机构、一限位机构及一装载机构。二传动轮设于基座。二传动轮用以承载承载膜。抵顶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基座。当抵顶机构推抵承载膜而令承载膜呈一弯曲状态时,限位机构可相对靠拢或远离抵顶机构以改变承载膜的弯曲程度。装载机构具有一装载曲面。装载曲面对应于承载膜。装载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基座。当装载机构靠近抵顶机构时,装载机构的装载曲面面向承载膜而令装载曲面与承载膜间形成一贴合空间。
【专利说明】曲面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贴合设备,特别是一种曲面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显示器分为平面显示器与曲面显示器。对于大尺寸的显示器来看,因观赏者至平面显示器的中央处与边缘处的距离不同,故容易因此距离差而产生影像失真的问题。反之,由于观赏者至曲面显示器的中央处与边缘处的距离近似,故不易产生影像失真的问题。因此,随着显示器的尺寸逐渐增加,显示器逐渐进入曲面外形的新纪元。
[0003]曲面显示器的制作流程之一为将软性基板贴附于曲形玻璃基板上。其作法普遍分为滚轮贴合与模具贴合两种。透过滚轮的方式贴合时,一般是先将挠性基板撑平,再用滚轮将挠性基板压在曲形玻璃基板上。然而,挠性基板的张力过大时易产生电路缺陷,且若玻璃基板的曲率较小时,则挠性基板与与曲形玻璃基板产生干涉而增加贴合的困难度。透过模具的方式贴合时,当上、下模具压合时可将曲形玻璃基板和挠性基板贴合在一起,但由于上、下模具压合的过程中,曲形玻璃基板和挠性基板之间的粘着剂会流出并粘在下模具上而造成组装人员不易取下曲形玻璃基板与挠性基板。此外,透过模具的方式贴合时,下模具需设置抽气孔,以利用真空抽气的方式将挠性基板吸附于下模具上,但抽气孔却易造成挠性基板产生环形缺陷(如mura)而降低曲面显示器的显像品质。
[0004]因此,如何改善曲形玻璃基板与挠性基板间的贴合方式,以解决公知的挠性基板不易贴合于曲形玻璃基板上的问题,以及贴合后的曲形显示器的显像品质不佳的问题,将是研发人员应重视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曲面贴合设备,藉以解决公知的挠性基板不易贴合于曲形玻璃基板上的问题,以及贴合后的曲形显示器的显像品质不佳的问题。
[0006]本发明所揭露的曲面贴合设备,适于搭载一承载膜,承载膜具有一承载段,承载膜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其包含一基座、二传动轮、一抵顶机构、至少一限位机构及一装载机构。二传动轮设于基座。二传动轮用以承载承载膜,且承载段介于二传动轮之间。抵顶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基座而具有一第一起始位置及一抵顶位置。当抵顶机构于第一起始位置时,承载段呈一平坦状态。当抵顶机构由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抵顶位置时,抵顶机构自背面推抵承载段而令承载段呈一弯曲状态。限位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基座。当抵顶机构于抵顶位置时,限位机构抵持于承载膜的承载面,且限位机构可相对靠拢或远离抵顶机构以改变承载段的弯曲程度。装载机构具有一装载曲面。装载曲面对应于承载段。装载机构可移动地设于基座而具有一第二起始位置及一贴合位置。当抵顶机构于抵顶位置,且装载机构位于贴合位置时,装载机构的装载曲面面向承载段而令装载曲面与承载段间形成一贴合空间。
[0007]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曲面贴合设备,是藉由二限位机构来调整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使得装载机构靠拢抵顶机构时,装载曲面上的曲形板件不致于和承载膜上的挠性基板相干涉,进而能够避免挠性基板与曲形板件相干涉而造成产品损伤,并提升曲形板件与挠性基板间的贴合效率。
[0008]此外,由于挠性基板与贴合凸部间透过承载膜隔离,故当装载机构与抵顶机构相压合而发生溢胶状况时,溢出的胶体仅会流至承载膜上而不会流到贴合凸部,进而可避免贴合凸部受到污染,以及避免挠性基板粘在贴合凸部而造成挠性基板取下的困扰。
[000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0011]图2至图6为曲形板件与挠性基板透过图1的曲面贴合设备贴合的步骤示意图。
[0012]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0013]图8为图7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压合示意图。
[0014]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10至图13为图9的曲形板件和挠性基板的贴合过程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
[0017]10曲面贴合设备
[0018]20承载膜
[0019]22承载段
[0020]22a倾斜段
[0021]24承载面
[0022]26 背面
[0023]30介质层
[0024]40挠性基板
[0025]50曲形板件
[0026]80贴合空间
[0027]100 基座
[0028]200传动轮
[0029]3OO、3OO ’ 抵顶机构
[0030]310,310a,310b 第一移动件
[0031]320,320a,320b 第一旋转件
[0032]330贴合凸部
[0033]330a中央区域
[0034]330b边缘区域
[0035]331导光斜面
[0036]400限位机构
[0037]500、500’ 装载机构
[0038]510第二移动件
[0039]520第二旋转件
[0040]521装载曲面
[0041]530装载曲面
[0042]540贴合槽部
[0043]550装载曲面
[0044]551曲面段
[0045]552平面段
[0046]600升降机构
[0047]700张力调整机构
[0048]710支撑轮
[0049]720载重轮
[0050]800紫外线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2]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0053]本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设备10,适于搭载一承载膜20,承载膜20具有一承载段22,承载膜20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24及一背面26。
[0054]曲面贴合设备10包含一基座100、二传动轮200、一抵顶机构300、二限位机构400、一装载机构500、一升降机构600及二张力调整机构700。
[0055]二传动轮200设于基座100,二传动轮200用以承载承载膜20,且承载段22介于二传动轮200之间。
[0056]升降机构600位于承载段22下方。升降机构600可沿一第一轴向Al (平行于承载面24的法线方向)相对基座100位移而相对靠近或远离承载段22。
[0057]抵顶机构300位于承载段22与升降机构600之间。抵顶机构300包含一第一移动件310及一第一旋转件320。第一移动件310可拆卸地装设于升降机构600。第一旋转件320例如为滚轮,枢设于第一移动件310远离升降机构600的一侧。透过升降机构600的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可沿第一轴向Al移动地而具有一第一起始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抵顶位置(请先参阅图3)。
[0058]二限位机构400可移动地设于基座100,且位于承载段22上方。二限位机构400可沿第二轴向A2(正交于第一轴向Al)相对基座100相对远离或靠拢而具有一第一限制位置(请先参阅图3)及一第二限制位置(请先参阅图4)。
[0059]装载机构500位于承载段22上方。装载机构500包含一第二移动件510及一第二旋转件520。第二移动件510可沿第二轴向A2移动地设于基座100。第二旋转件520枢设于第二移动件510。第二旋转件520具有一装载曲面521,且装载曲面52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旋转件320的半径。第二移动件510可沿第二轴向A2相对基座100移动而具有一第二起始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贴合位置(请先参阅图5)。装载机构500位于贴合位置时,装载机构500的装载曲面521面向承载段22而令装载曲面521与承载段22间形成一贴合空间80 (请先参阅图5)。
[0060]张力调整机构700包含二支撑轮710及一载重轮720。二支撑轮710支撑连接段,载重轮720位于二支撑轮710之间,且承载膜20承载载重轮720。如此一来,可藉由载重轮720的载重变化来调整承载膜20的张力。
[0061]请参阅图2至图6。图2至图6为曲形板件与挠性基板透过图1的曲面贴合设备贴合的步骤示意图。
[0062]如图2所示,抵顶机构300于第一起始位置,且装载机构500位于第二起始位置,使得承载段22呈一平坦状态。首先,先承载膜20的张力调整好。接着,透过一介质层30 (例如为粘着剂)将挠性基板40贴附于承载段22的承载面24,以及将曲形板件50 (例如为曲形玻璃面板)贴附在装载曲面521上。
[0063]由于挠性基板40贴附于承载膜20前,承载膜20已调整好张力,故挠性基板40贴附于承载膜20上时,承载膜20上的张力对挠性基板40的影响较小而能够降低挠性基板40的电路因张力损坏的机率。
[0064]如图3所示,透过升降机构600的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可沿第一轴向Al自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抵顶位置。当抵顶机构300位于抵顶位置时,第一旋转件320抵顶于承载段22的背面26,而令承载段22呈一弯曲状态。也就是说,当抵顶机构300位于抵顶位置,且二限位机构400位于第一限制位置时,会让承载段22形成两相对的倾斜段22a,且二倾斜段22a具有一第一倾斜角度Θ1。此外,挠性基板40位于其中一倾斜段22a。
[0065]如图4所示,抵顶机构300保持于抵顶位置,且二限位机构400相互靠拢而自第一限制位置位移至第二限制位置时,二限位机构400能够改变承载段22的弯曲程度,使得二倾斜段22a较为倾斜而具有大于第一倾斜角度Θ I的一第二倾斜角度Θ2。
[0066]如图5所示,当抵顶机构300于抵顶位置,二限位机构400位于第二限制位置,且装载机构500位于贴合位置时,装载机构500的装载曲面521面向承载挠性基板40的倾斜段22a,且装载曲面521上的曲形板件50的一端贴合于倾斜段22a上的挠性基板40的一端。
[0067]如图6所示,因曲形板件50抵压于挠性基板40,故第二旋转件520沿顺时针方向(如箭头Rl所指示的方向)相对第二移动件510旋转时,第二旋转件520可带动第一旋转件320旋转而让曲形板件50贴合于挠性基板40上。也就是说,在曲形板件50与挠性基板40贴合的过程中,第二旋转件520为一驱动轮,而第一旋转件320为一被动轮。
[0068]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限位机构400移动至第二限制位置之前,因二倾斜段22a的夹角较大,会和装载曲面521产生干涉,使得装载曲面521上的曲形板件50不易贴合于倾斜段22a上的挠性基板40上。但,由于二限位机构400移动至第二限制位置后,二倾斜段22a的夹角较小,几乎是彼此平行,故不会和装载曲面521产生干涉,使得在贴合过程中,装载曲面521上的曲形板件50不会和倾斜段22a上的挠性基板40相干涉而能够更轻易地贴合于挠性基板40上。
[0069]此外,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0的数量为二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即保留比抵顶机构300更靠近装载机构500的限位机构400,也可达到避免曲形板件50与挠性基板相干涉的目的。
[0070]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压合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
[0071]上述实施例的抵顶机构300为滚轮式,但本实施例的抵顶机构300’为模具式。当要使用模具式的抵顶机构300时,则可将原本滚轮式的抵顶机构300拆下,并替换上模具式抵顶机构300’。详细来说,如图7所示,模具式抵顶机构300’具有一贴合凸部330。贴合凸部330具有一中央区域330a及一边缘区域330b。边缘区域330b围绕中央区域330a。承载膜20及抵顶机构300’皆可透光,且抵顶机构300’具有至少一导光斜面331。导光斜面331对应于贴合凸部330的边缘区域330b。此外,曲面贴合设备10更包含一紫外线光源800,紫外线光源800位于导光斜面331下方,并朝导光斜面331照射而令导光斜面331将紫外线光源800之紫外光线导向边缘区域330b。
[0072]装载机构500’具有对应贴合凸部330的一贴合槽部540及形成贴合槽部540的装载曲面530。装载曲面530装设有曲形板件50,且挠性基板40透过介质层30贴附于承载段22的承载面24。
[0073]接着,如图8所示,当抵顶机构300’于抵顶位置,且装载机构500’沿第一轴向Al相对靠拢抵顶机构300’时,贴合凸部330抵顶于承载段22的背面26,以弯曲承载段22及挠性基板40。并且装载机构500’沿第一轴向Al移动并压合于抵顶机构300’,使得曲形板件50与挠性基板40彼此相贴合。接着,开启紫外线光源800以将紫外线光源800的紫外光线照向边缘区域330b而让用于贴合曲形板件50和挠性基板40的胶材固化。如此一来,则完成挠性基板40与曲形板件50间的贴合制程。
[007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挠性基板40与贴合凸部330间透过承载膜20隔离,故当装载机构500’与抵顶机构300’相压合而发生溢胶状况时,溢出的胶体仅会流至承载膜20上而不会流到贴合凸部330。如此一来,将可避免贴合凸部330受到污染,以及避免挠性基板40黏在贴合凸部330而造成挠性基板40取下的困扰。
[0075]请参阅图9至图13。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图10至图13为图9的曲形板件和挠性基板的贴合过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
[0076]本实施例的抵顶机构300’为双滚轮式。详细来说,如图9所示,抵顶机构300包含二第一移动件310a、310b及二第一旋转件320a、320b。二第一移动件310a、310b分别可沿第一轴向及沿第二轴向相对升降机构600移动。二第一旋转件320a、320b分别枢设于二第一移动件310a、310b。
[0077]装载曲面550包含二曲面段551及一平面段552。平面段552位于二曲面段551之间。
[0078]如图10所示,其中一第一旋转件320a先对准装载曲面550的平面段552的中央位置,并沿第一轴向Al向上移动而抵压于承载膜20的背面26,使得挠性基板40的中央位置先贴附于曲形板件50的中央位置。
[0079]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旋转件320a向上移动时,二限位机构400—并彼此靠拢,以避免挠性基板40与曲形板件50相干涉而造成产品损伤或造成贴合过程的不方便。
[0080]接着,如图11所示,原先的第一旋转件320a顺着装载曲面521自平面段552朝向其中一曲面段551滑移,且另一第一旋转件320b顺势抵压于原先第一旋转件320a抵压的位置,使得二第一旋转件320a、320b间的挠性基板40和曲形板件50彼此贴合。
[0081]接着,如图12所示,位于平面段552的第一旋转件320b亦顺着装载曲面550自平面段552朝向其中一曲面段551滑移而扩大挠性基板40和曲形板件50的贴合面积。
[0082]接着,如图13所示,二第一旋转件320a、320b同时顺着装载曲面550的二曲面段551滑下,以完成完成挠性基板40与曲形板件50间的贴合制程。
[0083]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曲面贴合设备,系藉由二限位机构来调整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使得装载机构靠拢抵顶机构时,装载曲面上的曲形板件不致于和承载膜上的挠性基板相干涉,进而能够避免挠性基板与曲形板件相干涉而造成产品损伤,并提升曲形板件与挠性基板间的贴合效率。
[0084]此外,由于挠性基板与贴合凸部间透过承载膜隔离,故当装载机构与抵顶机构相压合而发生溢胶状况时,溢出的胶体仅会流至承载膜上而不会流到贴合凸部,进而可避免贴合凸部受到污染,以及避免挠性基板粘在贴合凸部而造成挠性基板取下的困扰。
[0085]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曲面贴合设备,适于搭载一承载膜,该承载膜具有一承载段,该承载膜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其特征在于,该曲面贴合设备包含: 一基座; 二传动轮,设于该基座,该二传动轮用以承载该承载膜,且该承载段介于该二传动轮之间; 一抵顶机构,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而具有一第一起始位置及一抵顶位置,当该抵顶机构于该第一起始位置时,该承载段呈一平坦状态,当该抵顶机构由该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该抵顶位置时,该抵顶机构自该背面推抵该承载段而令该承载段呈一弯曲状态; 至少一限位机构,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时,该限位机构抵持于该承载膜的该承载面,且该限位机构可相对靠拢或远离该抵顶机构以改变该承载段的弯曲程度;以及 一装载机构,具有一装载曲面,对应于该承载段,该装载机构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而具有一第二起始位置及一贴合位置,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且该装载机构位于该贴合位置时,该装载机构的该装载曲面面向该承载段而令该装载曲面与该承载段间形成一贴合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第一轴向平行于该承载面的一法线方向,该抵顶机构位于该承载段下方,该抵顶机构可沿该第一轴向相对靠拢或远离该承载膜,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时,该抵顶机构抵顶于该承载段的该背面而令该承载段形成两相对的二倾斜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第二轴向正交于该第一轴向,该至少一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二,该二限位机构位于该承载段上方,该二限位机构分别可沿该第二轴向相对远离或靠拢而各具有一第一限制位置及一第二限制位置,当该抵顶机构位于该抵顶位置,且该二限位机构位于该第一限制位置时,该二倾斜段具有一第一倾斜角度,当该抵顶机构位于该抵顶位置,且该二限位机构位于该第二限制位置时,该二倾斜段具有一第二倾斜角度,且该第二倾斜角度大于该第一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抵顶机构包含一第一移动件及一第一旋转件,该第一移动件可沿该第一轴向相对该基座移动,该第一旋转件枢设于该第一移动件,且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时,该第一旋转件抵顶于该承载段的该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旋转件为一滚轮,该第一旋转件的半径小于该装载曲面的曲率半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载机构可沿该第二轴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载机构包含一第二移动件及一第二旋转件,该第二移动件可沿该第二轴向相对该基座移动,该第二旋转件枢设于该第二移动件,且该装载曲面位于该第二旋转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旋转件为一驱动轮,该第一旋转件为一被动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载曲面包含二曲面段及一平面段,该平面段位于该二曲面段之间,该抵顶机构包含二第一移动件及二第一旋转件,该二第一移动件分别可沿该第一轴向及该第二轴向相对该基座移动,该二第一旋转件分别枢设于该二第一移动件,且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时,该二第一旋转件之一抵顶于该承载段的该背面,并分别对应于该二曲面段。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抵顶机构具有一贴合凸部,当该抵顶机构于该抵顶位置时,该贴合凸部抵顶于该承载段的该背面,该装载机构具有对应该贴合凸部的一贴合槽部,该装载曲面为形成该贴合槽部的壁面,该装载机构可沿该第一轴向相对靠拢或远离该抵顶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紫外线光源,该贴合凸部具有一中央区域及一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围绕该中央区域,该承载膜及该抵顶机构皆可透光,且该抵顶机构具有至少一导光斜面,该导光斜面对应于该贴合凸部的该边缘区域,以令该紫外线光源的紫外光线导向该边缘区域。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该抵顶机构可拆卸地装设于该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可沿该第一轴向相对靠近或远离该承载段,以带动该抵顶机构沿该第一轴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张力调整机构,设于该承载膜,该张力调整机构包含二支撑轮及一载重轮,该二支撑轮支撑该承载膜,该载重轮位于该二支撑轮之间,且该承载膜承载该载重轮。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4309264SQ20141059708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许守德, 谢易学, 赖炎晖, 王万仓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