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苎麻软麻机的往复转动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08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苎麻软麻机的往复转动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苎麻软麻机的往复转动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用于苎麻加工机械设备——苎麻软麻机上,其能够使软麻机的罗拉、辊筒产生往复转动,并使相邻的两对罗拉之间产生牵伸力。



背景技术:

苎麻软麻机用于对苎麻纤维进行揉搓、除杂,实现苎麻纤维完全分离开、纤维柔软和松散的目的,其有利于苎麻纤维的可纺以及后工序的加工。

据了解,申请号为200610054206.8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苎麻软麻机的新用途,即苎麻软麻机还可用于代替苎麻拷麻机应用于苎麻拷麻工序中,能够有效地去除苎麻煮炼后依附在苎麻纤维上的胶质、碎屑、残碱等使苎麻纤维粘结之物,能够使苎麻纤维平直,纤维流失量少,从而提高苎麻制成率和减少硬条。

现有苎麻软麻机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苎麻加工机械设备,有关现有苎麻软麻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苎麻脱胶与纺纱》(修增订本第73~78页,许符节编著,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子第学校印刷厂印刷)中作了一定的介绍。其中,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苎麻软麻机进麻端侧的动力装置和两差动装置(如该章节的图4、图5所示),动力装置由电动机21、皮带22、皮带轮23、齿轮Z14 25、Z16 20、双联齿轮Z15 24组成,差动装置由曲轴16、连杆17、摇杆18及齿轮Z13 15、Z12 14、Z11 13、Z10 12、Z6 7、Z8 9、Z9 11组成,其中齿轮Z6 7为四只,齿轮Z8 9为九只,齿轮Z9 11为十四只,均沿苎麻软麻机进麻端至出麻端纵向布置在苎麻软麻机侧,其中齿轮Z9 11安装固定在下罗拉19的轴上可带动下罗拉19转动。自苎麻软麻机进麻端算起,第一、第二只齿轮Z8 9与第一只齿轮Z6 7啮合,并且第一只齿轮Z8 9与第一、第二只齿轮Z9 11啮合,第二只齿轮Z8 9与第三只齿轮Z9 11啮合;第三、第四只齿轮Z8 9与第二只齿轮Z6 7啮合,并且第三只齿轮Z8 9与第四、第五只齿轮Z9 11啮合,第四只齿轮Z8 9与第六只齿轮Z9 11啮合;第五只齿轮Z8 9通过齿轮Z3 4、Z5 5与第二只齿轮Z6 7啮合,并且第五只齿轮Z8 9与第七、第八只齿轮Z9 11啮合;第六、第七只齿轮Z8 9与第三只齿轮Z6 7啮合,并且第六只齿轮Z8 9与第九只齿轮Z9 11啮合,第七只齿轮Z8 9与第十、第十一只齿轮Z9 11啮合;第八、第九只齿轮Z8 9与第四只齿轮Z67啮合,并且第八只齿轮Z8 9与第十二只齿轮Z9 11啮合,第九只齿轮Z8 9与第十三、第十四只齿轮Z9 11啮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动力由电动机21提供,通过皮带22、皮带轮23、齿轮Z16 20、Z15 24传递给齿轮Z14 25,从而使曲轴16转动,再通过连杆17带动摇杆18作往复摆动。曲轴16的转动也使齿轮Z13 15转动,继而带动Z12 14、Z11 13、Z10 12转动,齿轮Z10 12转动与摇杆18的摆动相复合,使齿 轮Z6 7发生往复运动,从而通过齿轮Z5 5、Z3 4、Z8 9、Z9 11来带动软麻罗拉作往复运动。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苎麻脱胶与纺纱》一书介绍的苎麻软麻机的传动机构存在以下缺陷:

一、传动机构复杂,零部件多且体积大、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

二、传动机构工作时运动种类多,运动情况复杂,机构运行振动大、噪声大,零部件损坏率高,配件消耗大,从而使设备维修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并研究一种用于苎麻软麻机的往复转动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用于苎麻软麻机,其与苎麻软麻机配接是通过与苎麻软麻机中的其他齿轮啮合来实现,能够使苎麻软麻机的罗拉、辊筒产生往复转动,并使相邻的两对罗拉之间产生牵伸力,其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小,噪声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动力装置和差动装置,动力装置与差动装置配连,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由曲柄、连杆、摇杆、双联齿轮Z1、双联锥齿轮Z2、动力输入链轮组成,其中,曲柄通过连杆与摇杆连接组成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双联齿轮Z1和双联锥齿轮Z2分别固定在摇杆两端,动力输入链轮固定在曲柄一端;差动装置由换位叉、拨动销、第一轴、锥齿轮Z3、第二轴、齿轮Z4、双联齿轮Z5、双联齿轮Z6、花键轴、齿轮Z7、套筒、齿轮Z8、齿轮Z9组成,其中,拨动销和锥齿轮Z3固定在第一轴上,换位叉与拨动销配合,拨动销用于拨动换位叉;齿轮Z4和齿轮Z9固定在第二轴上,位于差动装置的上端,齿轮Z4和齿轮Z9分别于齿轮Z7和齿轮Z8啮合,作为动力输出;双联齿轮Z5固定在短轴上,并与双联齿轮Z1啮合;双联齿轮Z6固定在花键轴上,并与双联齿轮Z5啮合;齿轮Z7和齿轮Z8在花键轴一端,并能在套筒配合下,与花键轴一同转动;套筒在齿轮Z7和齿轮Z8之间的花键轴上自由滑动。

其特征在于,差动装置的结构对称。

其特征在于,锥齿轮Z3有二个,分别固定在二个第一轴上,固定有锥齿轮Z3的二个第一轴分别位于差动装置两边。

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的双联锥齿轮Z2包括两个锥齿轮,动力装置的双联锥齿轮Z2中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差动装置两边的二个第一轴上的锥齿轮Z3啮合,双联锥齿轮Z2模数大于锥齿轮Z3;齿轮Z7和齿轮Z8一边有与套筒啮合的齿,齿轮Z4的模数小于齿轮Z7的模数,齿轮Z8和齿轮Z9的模数相等。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须将其传动装置与其配接的其他装置(苎麻软麻机)的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单电机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摇杆上的双联齿轮Z1、双联锥齿轮Z2将动力输入到差动单元中,假设摇杆逆时针摆动时,双联齿轮Z1通过双联齿轮Z5把运动传送到双联齿轮Z7,固定在花键轴上的双联齿轮Z6逆时针转动,带动花键轴也逆时针转动,齿轮Z4的模数小于齿轮Z7的模数,齿轮Z8和齿轮Z9的模数相等。同时双联锥齿轮Z2把运 动传送给锥齿轮Z3,拨动销拨动换位叉,使套筒滑到齿轮Z8,花键轴带动齿轮Z8逆时针转动,齿轮Z8通过齿轮Z9把运动传送给第二轴,第二轴带动齿轮Z4顺时针转动;当摇杆换向顺时针摆动时,花键轴顺时针转动,拨动销拨动换位叉,使套筒滑到齿轮Z7,花键轴带动齿轮Z7顺时针转动,齿轮Z7与啮合的齿轮Z4逆时针转动......,如此循环反复,故齿轮Z4持续不断地进行往复转动,也带动与其啮合的其他装置(苎麻软麻机)的齿轮进行往复转动,最终带动(苎麻软麻机的)罗拉、辊筒等转动体实现往复转动。

当花键轴不转动时,齿轮Z7、齿轮Z8保持静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2)传动装置的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无较大振动,噪声小;3)采用单电机驱动,负荷小,机构简单,成本降低,使用维护费较少;4)与现有的苎麻软麻机配连,可以提高苎麻软麻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差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苎麻软麻机配连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苎麻软麻机配连的整体结构传动示意图。

图中,1、动力装置;2、差动装置;3、曲柄;4、连杆;5、摇杆;6、双联齿轮Z1;7、双联锥齿轮Z2;8、动力输入链轮;9、换位叉;10、拨动销;11、第一轴;12、锥齿轮Z3;13、第二轴;14、齿轮Z4;15、双联齿轮Z5;16、双联齿轮Z6;17、花键轴;18、齿轮Z7;19、套筒;20、齿轮Z8;21、齿轮Z9;22、齿轮Z10;23、齿轮Z11;24、齿轮Z12;25、齿轮Z13;26、齿轮Z14;27、齿轮Z15;28、下罗拉;29、Z16;30、上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装置1和差动装置2,动力装置1与差动装置2配连,其中,动力装置1由曲柄3、连杆4、摇杆5、双联齿轮Z1 6、双联锥齿轮Z2 7、动力输入链轮8组成,曲柄3通过连杆4与摇杆5连接,组成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双联齿轮Z1 6和双联锥齿轮Z2 7固定在摇杆5两端;动力输入链轮8固定在曲柄3一端;差动装置2由换位叉9、拨动销10、第一轴11、锥齿轮Z3 12、第二轴13、齿轮Z4 14、双联齿轮Z5 15、双联齿轮Z6 16、花键轴17、齿轮Z7 18、套筒19、齿轮Z8 20、齿轮Z9 21组成,其中,拨动销10和锥齿轮Z3 12固定在第一轴11上,换位叉9与拨动销10安装在一起,换位叉9与拨动销10配合,拨动销10用于拨动换位叉9;齿轮Z4 14和齿轮Z9 21固定在第二轴13上,位于差动装置2的上端,齿轮Z4 14和齿轮Z9 21分别于齿轮Z7 18和齿轮Z8 20啮合,作为动力输出;双联齿轮Z5 15固定在短轴的两端上,并与双联齿轮Z1 6啮合;双联齿轮Z6 16固定在花键轴 17上,并与双联齿轮Z5 15啮合;齿轮Z7 18和齿轮Z8 20在花键轴17一端,并能在套筒19配合下,与花键轴17一同转动;套筒19装在花键轴17上位于齿轮Z7 18和齿轮Z8 20之间,套筒19能够在齿轮Z7 18和齿轮Z8 20之间的花键上自由滑动。

差动装置2的结构对称。

锥齿轮Z3 12有二个,分别固定在二个第一轴11上,固定有锥齿轮Z3 12的二个第一轴11分别位于差动装置2两边。

动力装置1的双联锥齿轮Z2 7包括两个锥齿轮,动力装置1的双联锥齿轮Z2 7中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差动装置2两边的二个第一轴11上的锥齿轮12啮合,双联锥齿轮Z2 7模数大于锥齿轮Z3 12;齿轮Z7 18和齿轮Z8 20一边有与套筒19啮合的齿,齿轮Z4 14的模数小于齿轮Z7 18的模数,齿轮Z8 20和齿轮Z9 21的模数相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电机驱动。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一种苎麻软麻机进行配接试验,本实用新型的差动装置2两端的两只齿轮Z4 14分别与现有的一种苎麻软麻机上的左右两端两只齿轮Z16 29啮合,其工作情况是:动力装置1通过摇杆5上的双联齿轮Z1 6、双联锥齿轮Z2 7将动力输入到差动装置2中,假设摇杆5逆时针摆动时,双联齿轮Z1 6通过双联齿轮Z5 15把运动传送到双联齿轮Z7 18,固定在花键轴17上的双联齿轮Z6 16逆时针转动,带动花键轴17也逆时针转动。同时双联锥齿轮Z2把运动传送给锥齿轮Z3 12,拨动销10拨动换位叉9,使套筒滑到齿轮Z8,花键轴带动齿轮Z8逆时针转动,齿轮Z8 20通过齿轮Z9 21把运动传送给第二轴13,第二轴13带动齿轮Z4 14顺时针转动。

假设摇杆5顺时针摆动时,双联齿轮Z1 6通过双联齿轮Z5 15把运动传送到双联齿轮Z6 16,差动装置2中的双联齿轮Z6 16顺时针转动,带动花键轴17也顺时针转动,花键轴17顺时针转动,拨动销10拨动换位叉9,使套筒19滑到齿轮Z7 18,花键轴17带动齿轮Z7 18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齿轮Z7 18则驱动与其啮合的齿轮Z4 14逆时针转动。并通过齿轮Z16 29带动下罗拉28顺时针转动,下罗拉28为主动带动上罗拉30,此时苎麻前进,齿轮Z16 29通过齿轮Z15 27、齿轮Z14 26、齿轮Z13 25、齿轮Z12 24、齿轮Z11 23、齿轮Z10 22,把动力传给下面每一个下罗拉,每个下罗拉为主动,上罗拉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罗拉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按一定顺序排成四排;当摇杆5换向逆时针摆动时,花键轴17逆时针转动,拨动销10拨动换位叉9,使套筒滑到齿轮Z8 20,Z8 20通过齿轮Z9 21把运动传送给第二轴13,第二轴13带动齿轮Z4 14顺时针转动,并通过齿轮Z16 29带动下罗拉28逆时针转动,下罗拉28为主动带动上罗拉30,此时苎麻后退......,如此循环往复,便实现了一种苎麻软麻机的上罗拉30、下罗拉28的持续往复转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一种苎麻软麻机进行配接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使苎麻软麻机的罗拉、辊筒产生往复转动,而且会使相邻的两对罗拉之间产生牵伸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小,噪声小的特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要点,其目的在于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涵盖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涵盖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质技术内容所做的等效变换方案,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