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07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



背景技术:

麻类纤维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原料之一,在众多的纺织纤维中,麻纤维是最具潜在功能的天然纤维。麻类作物经过剥制才能得到原麻纤维,压辊是麻类剥制机械中常用到的初步破坏茎秆内麻骨与韧皮联结的装置。现有压辊多为铸造压辊,重量较大,当上下压辊间隙较大时,较细的茎秆不能被初步分离;当上下压辊间隙较小时,较粗茎秆对压辊的径向力直接通过轴作用到轴承上,造成轴承座损坏,带来安全隐患,也会造成麻类作物韧皮纤维损伤或断裂,影响后续工序使用,造成经济损失。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09511U所提到的一种弹性齿结构,通过在辊轴上设置弹性的螺旋钢条,能自动适应原料的粗细,提供与原料相匹配的压紧力,在保证压辊正常压紧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压辊受力不均衡而导致的轴承座破坏或纤维断裂现象;但是这种弹性方式对茎秆的碾压力是有限的,直径大的茎秆喂入时,径向力依旧很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麻骨强度大,造成轴承座破坏的问题,且不能起到破坏纤维茎秆木质部的作用,增加了后续麻骨处理的工序,造成加工成本过高,不利用产业化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不论茎秆的粗细均可以提供足够的碾压力,而且还可以同时破坏纤维茎秆木质部,减少后序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包括成对配合的辊筒,所述辊筒包括辊轴和设置于辊轴上的多个辊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的顶面为平面;沿所述辊轴的周向,所述辊齿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的表面,且相邻的辊齿之间具有间距;沿所述辊轴的轴向,所述辊齿并排设置于所述辊轴的表面,且相邻的辊齿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在所述辊轴的周向上连续构成齿槽。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辊齿的底面面积大于所述辊齿的顶面面积。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齿槽的底部宽度不小于所述辊齿的顶面宽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辊齿的底面和顶面均为四边形。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辊齿的底面和顶面均为正方形。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齿槽内设有环绕于所述辊轴设置的弹性条。

根据以上方案,沿所述辊轴的周向,所述辊齿沿所述辊轴的周长方向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的表面。

根据以上方案,沿所述辊轴的周向,所述辊齿以“人”字形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的表面。

根据以上方案,沿所述辊轴的周向,所述辊齿螺旋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采用两个按特定规则排列辊齿的辊筒配合在一起组成压辊,两个成对配合的辊筒的辊齿与齿槽相啮合,而辊齿横向和纵向均为多个齿间隔排列,在啮合旋转的过程中,不论喂入的茎秆粗细程度如何,均可以保证对喂入的茎秆提供足够的碾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茎秆内的木质部纵向劈开,使木质部被破坏而纤维不被破坏,在压辊的挤压和剪切力作用下,茎秆破裂,麻骨和韧皮结合层被破坏,麻骨被折断或压扁而韧性纤维没有损伤,即使茎秆不是垂直喂入,也不会对茎秆造成意外损伤。本实用新型在剥制麻类纤维作物时,能有效破坏纤维作物茎秆中的木质部结构,实现皮和骨的初步分离,减少后续加工处理工序,降低加工成本,解决生产上用的麻类作物剥制机械上压辊压断韧皮纤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辊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轴;2、辊齿;3、齿槽;4、弹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麻类作物纤维剥制机械上用的齿槽辊,包括成对配合的辊筒,所述辊筒包括辊轴1和设置于辊轴1上的多个辊齿2,所述辊齿2的顶面为平面;沿所述辊轴1的周向,所述辊齿2环绕设置 于所述辊轴1的表面,且相邻的辊齿2之间具有间距;沿所述辊轴1的轴向,所述辊齿2并排设置于所述辊轴1的表面,且相邻的辊齿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在所述辊轴1的周向上连续构成齿槽3。具体地,所述辊齿2的底面面积大于所述辊齿2的顶面面积,所述齿槽3的底部宽度不小于所述辊齿2的顶面宽度,所述辊齿2的底面和顶面均为四边形,所述辊齿2的底面和顶面均为正方形。采用上述形状和尺寸的齿形,构成压辊后,在进行啮合时可以形成更好的提供横向和纵向的挤压力和剪切力,使麻骨和韧皮结合层更容易被破坏。

优选地,所述齿槽3内设有环绕于所述辊轴1设置的弹性条4,弹性条4可以把偶尔卷入齿槽3内的木质部弹出,避免齿槽3被堵塞,从而不影响其后续使用时功能的发挥。

对于辊齿2的排列形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沿所述辊轴1的周向,所述辊齿2沿所述辊轴1的周长方向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1的表面,或者所述辊齿2以“人”字形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1的表面,又或者所述辊齿2螺旋环绕设置于所述辊轴1的表面。采用不同的形状排列辊齿2,使其形成对应于麻类剥制的不同要求,可以使剥制效率更高。

一个具体的辊筒的实施例,比如在剥制苎麻的时候,辊筒的辊齿2高5厘米,呈倒梯形,底部边长5-15毫米,顶部边长2-5毫米,齿槽3深5-6厘米,弹性条4直径2-8毫米,槽宽7-12毫米,辊齿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要剥制的作物茎秆直径进行调整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压辊,两个辊筒的辊齿2与齿槽3互相啮合配合,两个辊筒配合在一起组成压辊,辊筒的辊齿2与齿槽3相啮合,而辊齿2横向和纵向均为多个齿间隔排列,在啮合旋转的过程中,不论喂入的茎秆粗细程度如何,均可以保证对喂入的茎秆提供足够的碾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茎秆内的木质部纵向劈开,使木质部被破坏而纤维不被破坏,在压辊的挤压和剪切力作用下,茎秆破裂,麻骨和韧皮结合层被破坏,麻骨被折断或压扁而韧性纤维没有损伤,即使茎秆不是垂直喂入,也不会对茎秆造成意外损伤。本实用新型在剥制麻类纤维作物时,破坏纤维作物茎秆中的木质部结构,实现皮和骨的初步分离,减少后续加工处理工序,降低加工成本,解决生产上用的麻类作物剥制机械上压辊压断韧皮纤维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