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940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纱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能力的铜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纤维是以3-4年生健壮挺拔的优质青竹为原料,经高温蒸煮成竹浆,提取纤维素,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而制造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竹纤维一直享有“会呼吸的生态纤维”和“纤维皇后”的美誉,且被业内专家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是继“棉、毛、丝、麻”之后的第五次纺织品革命。竹纤维产品涵盖内衣、毛巾浴巾、床上用品、袜子、家居服、t恤等等人们贴身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表现出来的健康特质、亲肤特质,在提高人们生活品位和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相关产业的竞争格局。

小孩、孕妇对电磁辐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铜对电磁辐射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同时铜也能够导引出静电,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现有的技术中常常使用铜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成铜棉纤维混纺纱;或者将铜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制成铜化纤混纺纱,其中铜棉纤维混纺纱和铜化纤混纺纱都具有一定的抗磁辐射效应和抗静电效应。但是铜棉纤维混纺纱具有一定的舒适度,但是耐磨性不够。铜化纤混纺纱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但是舒适度达不到要求。现有的技术没有一种将铜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三者混纺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发明目的是:开发了一种集合铜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三者合为一体的混纺纱,具有很高的舒适性、一定的强度、抗静电能力、抗电磁辐射能力、杀菌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包括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精梳棉条加工工序、混纺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中竹纤维质量含量25~49﹪、铜纤维质量含量20~39﹪、余量为棉纤维质量含量。

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包括竹纤维原料预处理、竹纤维清花、竹纤维梳棉、竹纤维预并,通过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形成竹纤维预并条;所述竹纤维原料预处理工序依次为选竹材、制竹片、蒸煮竹片、压碎分解、酶解脱胶。

所述精梳棉条加工工序包括棉清梳联、棉预并、棉条并卷、棉精梳,通过所述精梳棉条加工工序形成精梳棉条。

所述混纺加工工序包括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筒、成包,通过所述混纺加工工序形成所述铜纤维、棉纤维混纺纱;所述并条的对象为铜纤维预并条和所述精梳棉条。

所述并条分为三次,分别为头并、二并、末并,所述头并为:所述头并的出条速度为150~300m/min;所述二并的出条速度为150~300m/min;所述末并的出条速度为100~250m/min。

所述棉清梳联的步骤是:抓棉机抓棉、风机除尘、混棉机混棉、开棉机开棉、除微尘机除微尘、梳棉机梳棉。

所述棉预并的工艺参数是:棉预并干定量23g/5m,棉预并合并条数8条,棉预并出条速度425m/min。

所述粗纱的工艺参数是:粗纱干定量7g/5m,粗纱出条速度20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竹子生长在山林中,自身能够产生的负离子和“竹醌”避免了病虫害的侵扰,从而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而竹纤维是通过物理工序加工而成,生产过程中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螨、防臭和抗紫外线的功能,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美观性等优良的特性。本产品为一种集合铜纤维、棉纤维、竹纤维三者合为一体的混纺纱,本产品利用棉纤维的很高的舒适性、竹纤维的强度、铜的抗静电能力以及抗电磁辐射能力;将三者的优势合为一体,开放出的产品具备三项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包括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精梳棉条加工工序、混纺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中竹纤维质量含量25~49﹪、铜纤维质量含量20~39﹪、余量为棉纤维质量含量;混纺加工工序是将铜纤维预并条、精梳棉条、涤纶条三者依次进行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筒、成包;本并条加工工序中没有铜纤维预并条,是因为所述铜纤维预并条可以直接通过采购获得。

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包括竹纤维原料预处理、竹纤维清花、竹纤维梳棉、竹纤维预并,通过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形成竹纤维预并条;所述竹纤维原料预处理工序依次为选竹材、制竹片、蒸煮竹片、压碎分解、酶解脱胶;蒸煮竹片的目的是,使得足纤维产生高温韧化,使得组纤维变得更加扎实,压碎分解的目的是使得竹片的纤维充分分散,酶解脱胶的目的是去除覆盖于竹纤维周围的生物胶,使得竹纤维更加光滑,利于纺线。

所述精梳棉条加工工序包括棉清梳联、棉预并、棉条并卷、棉精梳,通过所述精梳棉条加工工序形成精梳棉条。

所述混纺加工工序包括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筒、成包,通过所述混纺加工工序形成所述铜纤维、棉纤维混纺纱;所述并条的对象为铜纤维预并条和所述精梳棉条。

所述并条分为三次,分别为头并、二并、末并,所述头并为:所述头并的出条速度为150~300m/min;所述二并的出条速度为150~300m/min;所述末并的出条速度为100~250m/min。

所述棉清梳联的步骤是:抓棉机抓棉、风机除尘、混棉机混棉、开棉机开棉、除微尘机除微尘、梳棉机梳棉。

所述棉预并的工艺参数是:棉预并干定量23g/5m,棉预并合并条数8条,棉预并出条速度425m/min。

所述粗纱的工艺参数是:粗纱干定量7g/5m,粗纱出条速度20m/min。本产品经过权威机构的检验,本产品的单纱断裂强度达到12.7cn/tex,达到并超出标准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包括所述竹纤维条加工工序、精梳棉条加工工序、混纺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竹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中竹纤维质量含量25~49﹪、铜纤维质量含量20~39﹪、余量为棉纤维质量含量。有益效果:本方案为基于铜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三者合为一体的混纺纱,具有很高的舒适性、一定的强度、抗静电能力、抗电磁辐射能力、杀菌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金山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3
技术公布日:2017.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