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盒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4631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酒盒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对酒盒侧面进行打孔的酒盒自动打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酒盒往往需要进行打孔以方便提手穿线,并且,申请人于2015年12月14日申请的专利号201521032145.6、专利名称“全自动压泡机”的专利中公开了压泡机的送盒机构和自动打孔装置,可用来自动实现酒盒的自动打孔。但是,上述结构存在缺点:1.酒盒在传送平台上输送时会作间歇停留,而此时传送平台的传送带是连续工作的,特别是在将酒盒横向推至打孔模具上时,酒盒的底部表面与传送带之间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刮擦,导致酒盒表面被刮伤、产生刮痕等而影响外观质量;2.打孔模具是固定尺寸的,对于不同尺寸酒盒就需要进行打孔模具的更换,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效率低,并增加成本。实际上,设计一种能够进行方便调节并且结构简单的打孔模具以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酒盒的打孔,存在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酒盒表面质量并且能够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尺寸酒盒打孔,调节方便、结构简单的酒盒自动打孔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酒盒自动打孔机,包括送盒平台,送盒平台由前后部分组成,后送盒平台的左侧设有打孔模具、右侧设有推盒动板,推盒动板由推盒气缸进行推动,打孔模具的前后侧正对设有打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盒平台的台面由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传送带铺设而成,相邻传动带之间留有带间间隔,所述前送盒平台的台面下方设有托条,托条由托条气缸进行向上推动后从所述带间间隔中活动通过并高于前送盒平台的台面,所述后送盒平台的台面下方设有托辊,托辊的滚动方向与送盒平台的送盒方向互成直角,托辊由托辊气缸进行向上推动后从所述带间间隔中活动通过并高于后送盒平台的台面。

所述推盒动板上设有将酒盒两侧进行夹住的夹板,夹板由夹板气缸进行推动,夹板气缸在所述推盒动板的两侧固定安装。

所述推盒动板的活动由滚轮进行导向,所述滚轮安装在推盒动板上,滚轮的下方设有滑轨,滑轨在机架上固定安装。

所述打孔模具具有可调节结构,所述打孔模具包括模架、上下导轨板和位于模具四角的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块模块,前下模块在下导轨板上作前后滑动由第一横向调节螺杆进行调节,后下模块在下导轨板上作前后滑动由第二横向调节螺杆进行调节,第一、第二横向调节螺杆同轴连接并旋向相反,下导轨板在模架上固定安装,前上模块、后上模块可前后滑动连接于上导轨板上,上导轨板在模架上作上下活动由竖向调节螺杆进行调节,前上模块、前下模块通过前联接板可调节连接,后上模块、后下模块通过后联接板可调节连接。

所述前上、后上模块上设有可活动的高度限位块,高度限位块由螺钉锁紧。

打孔模具的前后侧设有对应所述打孔针的针孔,针孔在针孔模块上设置并具有不同孔径的两个,所述针孔模块可左右调节设于所述的前、后联接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保证送盒平台上输送的酒盒表面质量不受刮伤,工作原理是:待打孔的酒盒在送盒平台上进行输送,当前边酒盒到达打孔位置时,托条气缸、托辊气缸同时推动托条、托辊向上使托条、托辊的顶部略高于送盒平台的台面,于是送盒平台上输送的所有酒盒(包括打孔位置的酒盒)会全部脱离与传送带的接触,这样一来,酒盒虽然作间歇停留,但不会与连续传动的传送带之间产生接触刮擦,避免酒盒表面被刮伤、产生刮痕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更好保证了酒盒的外观质量;接下来,推盒动板动作将打孔位置的酒盒推至打孔模具上,由打孔针对酒盒进行打孔,另外因为推盒动板上设有将酒盒两侧进行夹住的夹板,所以通过夹板的夹住可将打孔完成的酒盒随推盒动板的后退而直接将酒盒拉下打孔模具,结构简单。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酒盒的打孔,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是:当转动横向调节螺杆时,前上、前下模块与后上、后下模块之间会产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长度尺寸;当转动竖向调节螺杆时(此前先将前后联接板松开),前上、后上模块可相对前下、后下模块进行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宽度尺寸;当松开螺钉移动高度限位块在前上、后上模块上的位置时,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高度尺寸;还有,当调节针孔模块在前、后联接板上的左右位置时,针孔模块上的不同孔径针孔能够分别与打孔针进行对准,然后通过打孔针的更换,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于不同孔径的打孔。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打孔模具的结构图一,

图4为打孔模具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酒盒自动打孔机,包括送盒平台,送盒平台的台面由左右并排设置的四条传送带1铺设而成,送盒平台由前后部分组成,前送盒平台的输入端高度上下可调以适应酒盒生产线的输出高度,后送盒平台的左侧设有打孔模具3、右侧设有推盒动板8,打孔模具3的前后侧正对设有打孔针4,推盒动板8由推盒气缸5进行推动,所述推盒动板8上设有将酒盒两侧进行夹住的夹板7,夹板7由夹板气缸9进行推动,夹板气缸9在所述推盒动板8的两侧固定安装,所述推盒动板8的活动由滚轮10进行导向,所述滚轮10安装在推盒动板8上,滚轮8的下方设有滑轨11,滑轨11在机架上固定安装。相邻的所述传动带1之间留有带间间隔,所述前送盒平台的台面下方设有托条2,托条2由托条气缸进行向上推动后从所述带间间隔中活动通过并高于前送盒平台的台面,所述后送盒平台的台面下方设有托辊12,托辊12的滚动方向与送盒平台的送盒方向互成直角,托辊12由托辊气缸进行向上推动后从所述带间间隔中活动通过并高于后送盒平台的台面。

所述打孔模具3具有可调节结构,所述打孔模具3包括模架35、上导轨板37、下导轨板42和位于模具四角的前上模块31、前下模块32、后上模块33、后下模块34,前下模块32在下导轨板42上作前后滑动由第一横向调节螺杆43进行调节,前下模块32连接匹配第一横向调节螺杆43的螺母,后下模块34在下导轨板42上作前后滑动由第二横向调节螺杆39进行调节,后下模块34连接匹配第二横向调节螺杆39的螺母,第一横向调节螺杆43、第二横向调节螺杆39同轴连接并旋向相反,下导轨板42在模架35上固定安装,前上模块31、后上模块33可前后滑动连接于上导轨板37上,上导轨板37在模架35上作上下活动由竖向调节螺杆36进行调节,上导轨板37连接匹配竖向调节螺杆36的螺母,前上模块31、前下模块32通过前联接板45以螺钉固紧方式进行可调节连接,前联接板45上设有螺钉安装长孔,后上模块33、后下模块34通过后联接板40以螺钉固紧方式进行可调节连接,后联接板40上设有螺钉安装长孔;所述前上模块31、后上模块33上设有可活动的高度限位块38,高度限位块38在调节后由螺钉锁紧;打孔模具3的前后侧设有对应所述打孔针的针孔41,针孔41在针孔模块44上设置并具有不同孔径的两个,所述针孔模块44可左右调节设于所述的前、后联接板上,并用螺钉锁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待打孔的酒盒在送盒平台上进行输送,当前边酒盒到达打孔位置并由活动挡块6进行挡住定位时,托条气缸、托辊气缸同时推动托条2、托辊12向上使托条、托辊的顶部略高于送盒平台的台面,于是送盒平台上输送的所有酒盒(包括打孔位置的酒盒)会全部脱离与传送带1的接触,这样一来,酒盒虽然作间歇停留,但不会与连续传动的传送带之间产生接触刮擦;接下来,推盒动板8动作将打孔位置的酒盒推至打孔模具3上,由打孔针4对酒盒进行打孔,在打孔完成后,夹板7将酒盒两侧进行夹住,推盒动板8后退时直接将酒盒拉下打孔模具3,随后,托条2、托辊12回位将酒盒重新放置到传送带1上,完成打孔的酒盒被送离送盒平台,下一个待打孔酒盒被送至打孔位置,依此循环,完成酒盒自动打孔机的自动打孔生产。

打孔模具的调节工作原理是:当转动第一、第二横向调节螺杆时,前上、前下模块与后上、后下模块之间会产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长度尺寸;当转动竖向调节螺杆时(此前先将前后联接板松开),前上、后上模块可相对前下、后下模块进行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宽度尺寸;当松开螺钉移动高度限位块在前上、后上模块上的位置时,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酒盒的各种不同高度尺寸;当调节针孔模块在前、后联接板上的左右位置时,针孔模块上的不同孔径针孔能够分别与打孔针进行对准,然后通过打孔针的更换,使打孔模具能够适应于不同孔径的打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